一种户外恶劣环境下的电控箱门用铰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4674发布日期:2019-01-08 21:26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户外恶劣环境下的电控箱门用铰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户外恶劣环境下的电控箱门用铰链,特别是一种户外恶劣环境下的电控箱门用铰链。



背景技术:

在大型厂矿企业的现场,现场布置有许多机旁控制箱、电源箱,它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设备设施,由于多置于户外或现场环境恶劣,通过日晒雨淋、酸碱物质的侵蚀,箱门铰链出现锈蚀、胶合、卡顿现象,造成开闭箱门不灵活,严重时出现箱门脱落、灰尘进入电控箱的现象比较普遍,时常造成箱内线路接触不良、接地、短路等故障,影响生产,严重时可引起火灾,酿成事故,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

普通金属材质的铰链受环境影响,容易持续生锈,表面氧化层脱落、堆积,粉尘堆积,导致铰链相互转动面摩擦力增大,相互间极易粘合在一起,无法转动,失去铰链功能;其它材质如铜表面生成铜锈(铜绿即碱式碳酸铜)、不锈钢表面生成一层氧化膜,虽然表面氧化较慢,但铰链氧化层面摩擦系数变大,久之相互间还是极易粘合在一起,造成卡顿,降低或失去铰链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户外恶劣环境下的电控箱门用铰链。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户外恶劣环境下的电控箱门用铰链,其特征在于:包括铰链轴、上铰链轴衬套、下铰链轴衬套、上铰链外套、下铰链外套、铰链中间衬套和螺母;其中铰链轴、上铰链外套、下铰链外套和螺母是金属材质,上铰链轴衬套、下铰链轴衬套和铰链中间衬套的材质是聚四氟乙烯;所述的铰链轴是螺栓结构;所述的上铰链轴衬套和下铰链轴衬套包括一中间带孔的圆环结构和圆筒结构,其中圆筒结构的一端与圆环结构相固定连接成为一个一体的结构,其中上铰链轴衬套圆环结构在上,下铰链轴衬套圆环结构在下;所述的上铰链外套和下铰链外套是中空的圆筒结构,上铰链外套和下铰链外套分别套在上铰链轴衬套和下铰链轴衬套上圆筒结构的外侧;所述的铰链中间衬套是圆环结构,位于上铰链外套和下铰链外套之间;所述的上铰链外套和下铰链外套分别焊接在门框和箱门上;所述的螺母拧在铰链轴的下端,铰链轴上位于螺母下方的位置设有销孔,销孔内穿过销子,防止螺母松动。

上述金属材质为不锈钢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完全消除了户外恶劣环境下的电气控制箱门铰链易锈死、粘合、卡顿现象,解决了电控箱整体不耐用等问题,设计这种耐腐蚀、不粘合的新型铰链,确保了现场控制(电源)箱的完好性,降低了电气设备的故障率,极大延长了控制(电源)箱整体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分离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中,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铰链轴2、上铰链轴衬套3、下铰链轴衬套7、上铰链外套4、下铰链外套6、铰链中间衬套5和螺母8。其中铰链轴2、上铰链外套4、下铰链外套6和螺母8是金属材质,上铰链轴衬套3、下铰链轴衬套7和铰链中间衬套5的材质是聚四氟乙烯。

所述的铰链轴2是螺栓结构。所述的上铰链轴衬套3和下铰链轴衬套7形状呈法兰结构,即包括一中间带孔的圆环结构和圆筒结构,其中圆筒结构的一端与圆环结构相固定连接成为一个一体的结构,其中上铰链轴衬套3圆环结构在上,下铰链轴衬套7圆环结构在下。所述的上铰链外套4和下铰链外套6是中空的圆筒结构,上铰链外套4和下铰链外套6分别套在上铰链轴衬套3和下铰链轴衬套7上圆筒结构的外侧。所述的铰链中间衬套5是圆环结构,位于上铰链外套4和下铰链外套6之间。所述的上铰链外套4和下铰链外套6分别焊接在门框1和箱门10上。所述的螺母8拧在铰链轴2的下端,铰链轴2上位于螺母8下方的位置设有销孔9,销孔9内穿过销子,防止螺母8松动。

通过各衬套的作用将金属结构完全隔开,由于聚四氟乙烯材料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密封性、高润滑性(固体材料中摩擦系数最低者)不粘性(固体材料中最小的表面张力,不粘附任何物质,外界粉尘易脱落)、易加工成型、电绝缘性和良好的抗老化性、耐温跨度大(能在+250℃至-180℃的温度下长期工作),广泛用于化工、钢铁、原子能等行业。避免金属之间的相互接触、相互摩擦,避免了粘合、卡顿的现象。

聚四氟乙烯结构强度较金属材料要弱一些,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聚四氟乙烯材料会发生一定的磨损,聚四氟乙烯材料磨损掉一部分后厚度变小,各零件之间会出现缝隙,导致箱门10与门框1之间发生一定幅度的晃动,因此对于实施例1来说适合于对箱门10位置精度不高的场合下使用。对于对箱门10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下可以采用实施例2中的方式。

实施例2中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包括铰链轴2、上铰链轴衬套3、下铰链轴衬套7、上衬套筒14、下衬套筒11、衬套条13、上弹簧14、下弹簧11、上铰链外套4、下铰链外套6、铰链中间衬套5和螺母8。

其中铰链轴2、上弹簧14、下弹簧11、上铰链外套4、下铰链外套6和螺母8是金属材料,上铰链轴衬套3、下铰链轴衬套7、上衬套筒14、下衬套筒11、衬套条13和铰链中间衬套5的材质是聚四氟乙烯。

所述的上铰链轴衬套3、下铰链轴衬套7和铰链中间衬套5是中间带孔的圆环结构,所述的上衬套筒14、下衬套筒11、上铰链外套4、下铰链外套6的结构呈中空的筒状结构,其中上铰链外套4中间是上粗下细的呈锥形的孔,上衬套筒14的外侧面是与上铰链外套4中间孔相适应的上粗下细的锥形面;下铰链外套6中间是下粗上细的呈锥形的孔,下衬套筒11的外侧面是与下铰链外套6中间孔相适应的下粗上细的锥形面。所述的上铰链轴衬套3、上铰链外套4、铰链中间衬套5、下铰链外套6和下铰链轴衬套7按自上而下的顺序排列,其中所述的上衬套筒14位于上铰链外套4的中间孔内,所述的下衬套筒11位于下铰链外套6的中间孔内;所述的铰链轴2是螺栓结构,铰链轴2从上述各零件中间孔内穿过。所述的上弹簧14位于上铰链轴衬套3和上衬套筒14之间,下弹簧11位于下铰链轴衬套7和下衬套筒11之间,两个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将两个衬套筒向中间方向推动。所述的铰链中间衬套5上表面生设有一系列的呈放射状排列的条形槽12,所述的衬套条13分别位于各条形槽12内,衬套条13上侧面为外端低内端高的斜面,所述的上铰链外套4的下表面是与衬套条13上表面相适应的外低内高的斜面,从而当衬套条13向外移动时能够将上铰链外套4向上顶起。所述的上衬套筒14外侧面下端顶在衬套条13上表面内端上,这两个零件相接触的位置上分别设有斜面,通过斜面的作用当上衬套筒14向下移动时能够将衬套条13向外推动。

所述的上铰链外套4和下铰链外套6分别焊接在门框1和箱门10上。所述的螺母8拧在铰链轴2的下端,铰链轴2上位于螺母8下方的位置设有销孔9,销孔9内穿过销子,防止螺母8松动。

当使用一段时间后,聚四氟乙烯零件会发生的磨损,导致零件厚度变小,通过上弹簧14和下弹簧11的作用将分别将上衬套筒14向下推动、将下衬套筒11向上推动,是上衬套筒14和下衬套筒11分别与上铰链外套4和下铰链外套6再次紧密贴合,从而能够补偿其磨损部分;同时通过上衬套筒14的作用将衬套条13向外推动,从而能够补偿铰链中间衬套5和衬套条13磨损的部分,避免了各零件之间出现缝隙导致的箱门10与门框1之间发生晃动的现象。

实施例3中,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双翼面铰链结构,本实施例主体结构同实施例1,区别技术特征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铰链外套4和下铰链外套6上分别平固定连接一铰链翼面17,铰链翼面17上设有安装孔1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铰链翼面17将铰链分别安装在门框1和箱门10上。

实施例4中,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双翼面铰链结构,本实施例主体结构同实施例2,区别技术特征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铰链外套4和下铰链外套6上分别平固定连接一铰链翼面17,铰链翼面17上设有安装孔1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铰链翼面17将铰链分别安装在门框1和箱门10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