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手动压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20844发布日期:2019-06-05 22:13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手动压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紧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手动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机械制造过程中,常用夹具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在现有的夹具组件中,工件通过其自身物理形状与夹持端对应形状之间的匹配而被固定在位。在实际操作时,通过施力装置的往复运动来实现工件的夹紧与松开,在实施工件夹紧的过程中,如施力过小,不能很好的约束工件;如施力过大,很容易划伤工件表面和损坏夹爪。

一般地,有些工件加工时,压紧工件的一点往往不可靠,需要压紧两点。但由于模具等原因,每批毛坯之间的尺寸经常不稳定,加上传统压紧装置是刚性的,不可调整,压紧时往往只有一点压紧,另一点是悬空的,工件压得不够紧,从而导致加工出来的工件的精度及质量不满足要求。因此,为保证工件能够被压紧,就需要一些可调整的压紧装置,保证工件上的两点都能压到位,可靠地压紧工件。

然而,现有的压紧装置依然存在如下问题:压紧工件时不够稳定,容易划伤工件表面,操作比较复杂,工作的效率低,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压紧工件时稳定性比较好,不容易划伤工件表面,操作比较简单,工作效率高人工成本低的便携式手动压紧装置。

一种便携式手动压紧装置,包括:

支承固定机构,所述支承固定机构包括支承板、支承底板、压轮支承座、支承固定柱、支承连接板、连接固定座及四个橡胶支承块,所述支承板设置于所述支承底板上,所述压轮支承座设置于所述支承底板远离所述支承板的一侧面上,所述压轮支承座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支承固定柱设置于所述支承底板远离所述支承板的一侧面上,所述支承连接板设置于所述支承固定柱上,所述连接固定座设置于所述支承连接板上,所述连接固定座上开设有移动固定槽,所述四个橡胶支承块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承板上;

定位压紧机构,所述定位压紧机构包括定位压轮、定位压轮固定轴、移动压轮、移动压轮固定轴、移动固定座、压紧传动杆及压紧手柄,所述定位压轮设置于所述压轮支承座上,所述定位压轮固定轴穿设所述定位压轮,所述定位压轮固定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移动压轮设置于所述移动固定座上,所述移动压轮固定轴穿设所述移动压轮,所述移动压轮固定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移动固定槽内,所述压紧传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移动固定座连接,所述压紧传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压紧手柄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承板具有长方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支承板相互平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承底板具有正方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承固定柱具圆柱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四个所述支承固定柱相互平行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紧手柄的四个端角位置处设置有倒圆角部。

上述便携式手动压紧装置通过设置支承固定机构及定位压紧机构,所述支承板设置于所述支承底板上,所述支承板具有支承主体的作用,使压紧装置在工作时更加的稳定,提高了工作效率,不容易划伤工件表面;所述支承固定柱设置于所述支承底板远离所述支承板的一侧面上,所述支承固定柱具有固定压紧装置的作用,增强了压紧装置的稳定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所述定位压轮设置于所述压轮支承座上,所述定位压轮具有定位压紧工件的作用,提高了压紧工件时的质量,不容易划伤工件表面,提高了压紧装置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具有压紧工件时稳定性比较好,不容易划伤工件表面,操作比较简单,工作效率高人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便携式手动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一实施方式中,一种便携式手动压紧装置,包括:支承固定机构及定位压紧机构,所述支承固定机构包括支承板、支承底板、压轮支承座、支承固定柱、支承连接板、连接固定座及四个橡胶支承块,所述支承板设置于所述支承底板上,所述支承板具有支承主体的作用,使压紧装置在工作时更加的稳定,提高了工作效率,不容易划伤工件表面;所述压轮支承座设置于所述支承底板远离所述支承板的一侧面上,所述压轮支承座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支承固定柱设置于所述支承底板远离所述支承板的一侧面上,所述支承固定柱具有固定压紧装置的作用,增强了压紧装置的稳定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所述支承连接板设置于所述支承固定柱上,所述连接固定座设置于所述支承连接板上,所述连接固定座上开设有移动固定槽,所述四个橡胶支承块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承板上;所述定位压紧机构包括定位压轮、定位压轮固定轴、移动压轮、移动压轮固定轴、移动固定座、压紧传动杆及压紧手柄,所述定位压轮设置于所述压轮支承座上,所述定位压轮具有定位压紧工件的作用,提高了压紧工件时的质量,不容易划伤工件表面,提高了压紧装置的稳定性;所述定位压轮固定轴穿设所述定位压轮,所述定位压轮固定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移动压轮设置于所述移动固定座上,所述移动压轮固定轴穿设所述移动压轮,所述移动压轮固定轴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移动固定槽内,所述压紧传动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移动固定座连接,所述压紧传动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压紧手柄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压紧工件时稳定性比较好,不容易划伤工件表面,操作比较简单,工作效率高人工成本低。

为了更好地对上述便携式手动压紧装置进行说明,以更好地理解上述便携式手动压紧装置的构思,请参阅图1,便携式手动压紧装置10包括:支承固定机构100及定位压紧机构200,所述定位压紧机构200设置于所述支承固定机构100上,所述支承固定机构100用于起到主体的支承作用。所述定位压紧机构200用于起到夹紧零部件的作用。

请参阅图1,所述支承固定机构100包括支承板110、支承底板120、压轮支承座130、支承固定柱140、支承连接板150、连接固定座160及四个橡胶支承块170,所述支承板110设置于所述支承底板120上,所述支承板110具有支承主体的作用,使压紧装置在工作时更加的稳定,提高了工作效率,不容易划伤工件表面;所述压轮支承座130设置于所述支承底板120远离所述支承板110的一侧面上,所述压轮支承座130上开设有固定槽131,所述压轮支承座130具有固定的作用,防止压轮在工作时晃动,增强了压紧装置的稳定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所述支承固定柱140设置于所述支承底板120远离所述支承板110的一侧面上,所述支承固定柱140具有固定压紧装置的作用,增强了压紧装置的稳定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所述支承连接板150设置于所述支承固定柱140上,所述连接固定座160设置于所述支承连接板150上,所述连接固定座160上开设有移动固定槽161,所述四个橡胶支承块170设置分别于所述支承板110上,所述橡胶支承块具有防滑的作用,增强了压紧装置工作的稳定性,不容易划伤工件表面。

请参阅图1,所述定位压紧200机构包括定位压轮210、定位压轮固定轴220、移动压轮230、移动压轮固定轴240、移动固定座250、压紧传动杆260及压紧手柄270,所述定位压轮210设置于所述压轮支承座130上,所述定位压轮210具有定位压紧工件的作用,提高了压紧工件时的质量,不容易划伤工件表面,提高了压紧装置的稳定性;所述定位压轮固定轴220穿设所述定位压轮210,所述定位压轮固定轴220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固定槽131内,所述移动压轮230设置于所述移动固定座250上,所述移动压轮固定轴240穿设所述移动压轮230,所述移动压轮230具有压紧工件的作用,操作比较简单,压紧工件时稳定性比较好;所述移动压轮固定轴240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所述移动固定槽161内,所述压紧传动杆260的第一端与所述移动固定座250连接,所述压紧传动杆260的第二端与所述压紧手柄270连接,所述压紧传动杆260用于推动所述移动压轮230,使压紧工件时稳定性比较好,不容易划伤工件表面,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为了能够更好地夹住工件,以提高工件和定位压轮接触时所产生的摩擦力,且能够更好地保护工件,确保工件不易被挤压变形,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压轮上设置有多条凸齿,且每相邻两条凸齿之间的距离相等,各所述凸齿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凸齿包括硬胶条及硅胶条,所述硬胶条的一侧面设置于所述定位压轮上,所述硅胶条设置于所述硬胶条远离所述定位压轮的一侧面上,且所述硅胶条的高度大于所述硬胶条的高度,所述硬胶条的高度与所述硅胶条的高度的比例为1:(1.5~2),如此,能够更好地夹住工件,以提高工件和定位压轮接触时所产生的摩擦力,且能够更好地保护工件,确保工件不易被挤压变形。

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承板具有长方体结构;又如,两个所述支承板相互平行设置,使压紧装置更加的稳定,不容易划伤工件表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如,所述支承底板具有正方体结构;又如,所述支承固定柱具圆柱体结构;又如,四个所述支承固定柱相互平行设置,增强了压紧装置的主体稳定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如,所述压紧手柄的四个端角位置处设置有倒圆角部,防止在工作时划伤工作人员的手,这样,有利于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上述便携式手动压紧装置10通过设置支承固定机构100及定位压紧机构200,所述支承板110设置于所述支承底板120上,所述支承板110具有支承主体的作用,使压紧装置在工作时更加的稳定,提高了工作效率,不容易划伤工件表面;所述支承固定柱140设置于所述支承底板120远离所述支承板110的一侧面上,所述支承固定柱140具有固定压紧装置的作用,增强了压紧装置的稳定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所述定位压轮210设置于所述压轮支承座130上,所述定位压轮210具有定位压紧工件的作用,提高了压紧工件时的质量,不容易划伤工件表面,提高了压紧装置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具有压紧工件时稳定性比较好,不容易划伤工件表面,操作比较简单,工作效率高人工成本低。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