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背面拆卸光伏组件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04019发布日期:2019-05-07 20:35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从背面拆卸光伏组件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工装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从背面拆卸光伏组件的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常见于大型地面电站。通常,大型地面电站的光伏组件是分上、下两排并通过内六角螺栓安装,离地较高:一方面,拆卸时需要借助梯子和扳手在光伏组件的正面进行拆卸,十分不便;另一方面,在进行光伏组件的正面拆卸时,如果只拆上排的某块组件,下排的组件不拆掉难以对上排组件进行拆卸,会更加麻烦,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升降,同时可以改变传动方向的从背面拆卸光伏组件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从背面拆卸光伏组件的装置,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升降单元和拆卸单元;所述升降单元包括沿竖向设置的套管,所述套管中部的外壁上套接有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通过连杆组件连接至位于第一连接座下方的第二连接座,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三个以上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均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座的外壁上,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均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接座的外壁上、另一端均铰接在第一连杆的中部;套管伸缩式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拆卸单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底部通过万向节设置在支撑杆的顶部,壳体内部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均与壳体可转动连接,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均由同轴设置的轴部和六棱柱体组成,第一连接轴上设置有蜗轮和第一链轮,所述蜗轮和第一链轮位于第一连接轴的轴部,所述第二连接轴上设置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二链轮位于第二连接轴的轴部,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的六棱柱体均伸出至壳体外部;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所述蜗轮与蜗杆的一端啮合,所述蜗杆与壳体可转动连接,蜗杆的另一端穿出至壳体外部,蜗杆穿出至壳体外的部位开设有六角形的凹槽;套管侧壁上设置有螺栓,对应螺栓在套管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式连接为支撑杆套合至套管内。

进一步地,所述蜗轮、第一链轮与第一连接轴紧固连接,所述第二链轮与第二连接轴紧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均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套管外壁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和蜗杆与壳体转动连接的部位通过卡簧限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升降单元通过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和套管的螺纹配合实现第一连杆的折叠或展开:第一连杆折叠时,方便携带;第一连杆展开时和第二连杆之间形成稳固的三角形支撑结构,牢固可靠;

2、拆卸单元通过蜗轮、蜗杆与第一链轮、第二链轮、链条的配合,将壳体内部的传动方向进行转变,便于从背面对光伏组件上的内六角螺栓进行拆卸,同时可通过蜗杆上六边形凹槽外接手电钻,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应用效果;

3、套管伸缩式连接支撑杆,实现了壳体高度的调整,并通过螺栓拧紧将支撑杆固定在合适的高度,同时通过万向节实现壳体的左右调节,便于将第一连接轴或第二连接轴的六棱柱体插入至光伏组件上的内六角螺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从背面拆卸光伏组件的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从背面拆卸光伏组件的装置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从背面拆卸光伏组件的装置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

1为套管,2为第一连接座,3为第二连接座,4为第一连杆,5为第二连杆,6为支撑杆,7为壳体,8为万向节,9为第一连接轴,10为第二连接轴,11为蜗轮,12为第一链轮,13为第二链轮,14为链条,15为蜗杆,16为螺栓,17为卡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从背面拆卸光伏组件的装置,包括由下而上依次设置的升降单元和拆卸单元;所述升降单元包括沿竖向设置的套管1,所述套管1中部的外壁上套接有第一连接座2,所述第一连接座2通过连杆组件连接至位于第一连接座2下方的第二连接座3,第一连接座2和第二连接座3均设置有内螺纹,套管1外壁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连杆组件包括三个以上的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所述第一连杆4的一端均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座2的外壁上,所述第二连杆5的一端均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接座3的外壁上、另一端均铰接在第一连杆4的中部;套管1伸缩式连接有支撑杆6,所述拆卸单元包括壳体7,所述壳体7底部通过万向节8设置在支撑杆6的顶部,壳体7内部设置有相互平行的第一连接轴9和第二连接轴10,所述第一连接轴9和第二连接轴10均与壳体7可转动连接,第一连接轴9和第二连接轴10均由同轴设置的轴部和六棱柱体组成,第一连接轴9上设置有蜗轮11和第一链轮12,所述蜗轮11和第一链轮12位于第一连接轴9的轴部,蜗轮11、第一链轮12与第一连接轴9紧固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10上设置有第二链轮13,所述第二链轮13位于第二连接轴10的轴部,第二链轮13与第二连接轴10紧固连接,第一连接轴9和第二连接轴10的六棱柱体均伸出至壳体7外部;第一链轮12和第二链轮13之间通过链条14传动连接,所述蜗轮11与蜗杆15的一端啮合,所述蜗杆15与壳体7可转动连接,蜗杆15的另一端穿出至壳体7外部,蜗杆15穿出至壳体7外的部位开设有六角形的凹槽;套管1侧壁上设置有螺栓16,对应螺栓16在套管1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第一连接轴9、第二连接轴10和蜗杆15与壳体7转动连接的部位通过卡簧17限位。

使用时,在重力作用下,套管1向下滑动并带动第一连杆4同步展开,待套管1底部与第二连接座3接触时,通过第一连接座2和套管1的螺纹配合,调节套管1在第一连接座2上的位置直至第一连杆4底部与地面接触,然后转动套管1,将套管1底部通过螺纹旋入至第二连接座3内,此时,套管1被限制在第一连接座2和第二连接座3中,第一连杆4和第二连杆5之间形成稳固的三角形支撑结构,牢固可靠;接着,根据现场光伏组件的高度,调节支撑杆6直至壳体7到达光伏组件背面相应的位置,拧紧螺栓16将支撑杆6固定,然后通过万向节8左右调节壳体7,将第一连接轴9或第二连接轴10的六棱柱体插入至内六角螺栓:一方面,壳体7内的蜗轮11、蜗杆15与链轮、链条14相配合,将壳体7内部的传动方向进行转换;另一方面,通过蜗杆15上六边形凹槽外接手电钻,最终实现从背面对光伏组件上的内六角螺栓进行拆卸。

待使用完毕,首先松开螺栓16将壳体7高度降低,从而断开第一连接轴9或第二连接轴10上的六棱柱体和内六角螺栓的连接,接着转动套管1断开套管1和第二连接座3的螺纹连接,沿套管1向上滑动第一连接座2,实现第一连杆4的同步折叠,方便携带。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