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电极自动划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65507发布日期:2019-06-11 23:10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划线装置,具体是一种石墨电极自动划线装置。



背景技术:

石墨电极,主要以石油焦、针状焦为原料,煤沥青作结合剂,经煅烧、配料、混捏、压型、焙烧、石墨化、机加工而制成,是在电弧炉中以电弧形式释放电能对炉料进行加热熔化的导体,根据其质量指标高低,可分为普通功率、高功率和超高功率。

为保证石墨电极在炉上卡吊的精准度,石墨电极的两端必须划安全线,现有技术中划线大都采用手动进行划线,对于大型的石墨电机,采用手动划线时,需要设备配合,效率低下,精准度低,长时间的人工操作,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不能满足市场对产品的批量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电极自动划线装置,将石墨电极放置在电极放置槽内,第一电机带动第一丝杆转动,使得移动支撑件相向移动,使得安装套对石墨电极进行夹紧,夹紧后,气缸工作,使得石墨电极向上移动并与划线轮接触挤压,划线轮与触动球接触后,石墨从石墨盒内流出,石墨经至触动件流至划线轮上,通过第三电机带动第二丝杆转动,使得划线件朝相对方形运动,对石墨电极进行划线,划线结束后,气缸带动石墨电极向下运动,将石墨电极放置在电极放置槽内,第一电机带动第一丝杆转动,移动支撑件松开对石墨电极的夹紧,实现对石墨电机的自动划线,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满足产品批量化生产的需求;通过石墨电极和划线件的接触,划线件的移动和石墨电极的转动,实现对石墨电极的自动划线,提高了划线的精准度。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石墨电极自动划线装置,划线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包括底板,底板之间转动设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的双向丝杆上分别设有移动支撑件,移动支撑件为对称分布的第一支撑杆和对称分布的第二支撑杆组成的方形框体结构。

所述移动支撑件上设有对称分布的气缸,气缸位于对称分布的第一支撑杆之间,气缸的输出轴穿过第一贯穿孔紧固连接有支撑台。

所述底座上设有对称分布的划线件,两个划线件分别位于第二丝杆的两个方向的丝杆上。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下方设有阵列分布的支撑脚架,底板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方形孔,底板的两端设有第一支撑板,任意一侧的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第一电机放置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丝杆为双向丝杆,底板之间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导向杆,第一导向杆位于第一丝杆的两侧对称分布,两个第一导向杆分别位于第一方形孔的正下方,第一电机放置台上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法兰和第一丝杆紧固连接。

进一步的,任意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螺纹孔与移动支撑件垂直分布,第一螺纹孔两侧设有第一导向孔,第一螺纹孔与第一丝杆配合传动,两个第二支撑杆分别穿过第一方形孔,另一个第一支撑杆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贯穿孔,第一贯穿孔与第一螺纹孔垂直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台为水平板和竖直板组成的l型结构;所述水平板上设有对称分布的连接槽,撑台通过连接槽与气缸的输出轴紧固连接,竖直板上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水平板上设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第二贯穿孔紧固连接有安装套,安装套包括安装轴,安装轴的一端紧固连接有套筒,另一端通过法兰和电机的输出轴紧固连接,底板上设有电极放置台,电极放置台上设有电极放置槽。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上设有支撑块,第二支撑板的一侧设有第二电机放置台,第二支撑板之间紧固连接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方形孔,支撑块之间设有第二丝杆,第二丝杆为双向丝杆,第二丝杆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二导向杆,第二电机放置台上设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丝杆紧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划线件包括划线支架,划线支架包括滑板,滑板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导向孔,第二导向孔之间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导向孔与第二导向杆配合,第二螺纹孔与第二丝杆配合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滑板的下方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三支撑杆,第三支撑杆下方设有第四支撑板,第四支撑板的下方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五支撑板,第五支撑板上设有方形沉槽,方形沉槽靠近第四支撑板的一端设有第一弹性件连接块,方形沉槽内设有第三方形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五支撑板上设有划线轮,划线轮包括滚轮主体,滚轮主体上设有转动轴,转动轴上、滚轮主体的两侧分别设有滑动块,滑动块位于方形沉槽内,滚轮主体位于第五支撑板之间,滑动块上设有第二弹性件连接块;所述方形沉槽内设有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一弹性件连接块紧固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弹性件连接块紧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支撑板上设有墨盒,墨盒位于滚轮主体的正上方,墨盒的下方设有出墨口,墨盒的上方设有入墨口,入墨口的位置设有环形限位块;所述墨盒内设有触动件,触动件包括触动球,触动球上设有滑动杆,滑动杆的一端与触动球紧固连接,另一端紧固连接有圆形限位支撑块,滑动杆穿过出墨口,滑动杆直径小于出墨口的直径,圆形限位支撑块位于墨盒内;所述墨盒内设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圆形限位支撑块紧固连接,另一端与环形限位块紧固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自动划线装置通过移动支撑件对石墨电极进行夹紧,气缸将石墨顶起并与划线件接触,对石墨电极进行划线,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满足产品批量化生产的需求;

2、本发明自动划线装置通过石墨电极和划线件的接触,划线件的移动和石墨电极的转动,实现对石墨电极的自动划线,提高了划线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划线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划线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移动支撑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支撑台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安装套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划线件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划线件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划线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划线轮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触动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一种石墨电极自动划线装置,划线装置包括底座1,如图1、图2所示,底座1包括底板11,底板11的下方设有阵列分布的支撑脚架111,底板11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方形孔12,底板11的两端设有第一支撑板13,任意一侧的第一支撑板13上设有第一电机放置台131。

底板11之间转动设有第一丝杆2,第一丝杆2为双向丝杆,底板11之间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导向杆132,第一导向杆132位于第一丝杆2的两侧对称分布,两个第一导向杆132分别位于第一方形孔12的正下方。

第一电机放置台131上设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的输出轴通过法兰和第一丝杆2紧固连接。

第一丝杆2的双向丝杆上分别设有移动支撑件4,如图1、图3所示,移动支撑件4为对称分布的第一支撑杆41和对称分布的第二支撑杆42组成的方形框体结构。

任意一个第一支撑杆41上设有第一螺纹孔43,第一螺纹孔43与移动支撑件4垂直分布,第一螺纹孔43两侧设有第一导向孔44,第一螺纹孔43与第一丝杆2配合传动,两个第二支撑杆42分别穿过第一方形孔12,另一个第一支撑杆41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贯穿孔45,第一贯穿孔45与第一螺纹孔43垂直分布。

移动支撑件4上设有对称分布的气缸46,气缸46位于对称分布的第一支撑杆41之间,并与设有第一贯穿孔45的第一支撑杆41紧固连接,气缸46的输出轴穿过第一贯穿孔45紧固连接有支撑台5,支撑台5为水平板51和竖直板52组成的l型结构。

水平板51上设有对称分布的连接槽511,撑台5通过连接槽511与气缸46的输出轴紧固连接,竖直板52上设有第二贯穿孔521。

水平板51上设有第二电机6,第二电机6的输出轴穿过第二贯穿孔521紧固连接有安装套53,如图5所示,安装套53包括安装轴531,安装轴531的一端紧固连接有套筒532,另一端通过法兰和电机的输出轴紧固连接,两对个套筒532相对设置,对石墨电极7进行支撑夹取。

底板11上设有电极放置台18,电极放置台18上设有电极放置槽181。

底板11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支撑板14,如图2所示,第二支撑板14上设有支撑块15,第二支撑板14的一侧设有第二电机放置台141,第二支撑板14之间紧固连接有第三支撑板16。

第三支撑板16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方形孔161,支撑块15之间设有第二丝杆8,第二丝杆8为双向丝杆,第二丝杆8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二导向杆17,第二电机放置台141上设有第三电机9,第三电机9的输出轴与第二丝杆8紧固连接。

底座1上设有对称分布的划线件10,两个划线件10分别位于第二丝杆8的两个方向的丝杆上,如图1、图6所示,划线件10包括划线支架101,如图8所示,划线支架101包括滑板1011,滑板1011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导向孔1012,第二导向孔1012之间设有第二螺纹孔1013,第二导向孔1012与第二导向杆17配合,第二螺纹孔1013与第二丝杆8配合使用。

滑板1011的下方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三支撑杆1014,第三支撑杆1014下方设有第四支撑板1015,第四支撑板1015的下方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五支撑板1017,第五支撑板1017上设有方形沉槽1018,方形沉槽1018靠近第四支撑板1015的一端设有第一弹性件连接块10181,方形沉槽1018内设有第三方形孔1019。

第五支撑板1017上设有划线轮102,如图6、图9所示,划线轮102包括滚轮主体1021,滚轮主体1021上设有转动轴1022,转动轴1022上、滚轮主体1021的两侧分别设有滑动块1023,滑动块1023位于方形沉槽1018内,滚轮主体1021位于第五支撑板1017之间,滑动块1023上设有第二弹性件连接块1024。

方形沉槽1018内设有第一弹性件103,如图6、图7所示,第一弹性件103的一端与第一弹性件连接块10181紧固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弹性件连接块1024紧固连接。

第四支撑板1015上设有墨盒1016,墨盒1016位于滚轮主体1021的正上方,墨盒1016的下方设有出墨口10161,如图7所示,墨盒1016的上方设有入墨口10162,入墨口10162的位置设有环形限位块10163。

墨盒1016内设有触动件104,如图10所示,触动件104包括触动球1041,触动球1041上设有滑动杆1042,滑动杆1042的一端与触动球1041紧固连接,另一端紧固连接有圆形限位支撑块1043,滑动杆1042穿过出墨口10161,滑动杆1042直径小于出墨口10161的直径,圆形限位支撑块1043位于墨盒1016内。

墨盒1016内设有第二弹性件105,如图7所示,第二弹性件105的一端与圆形限位支撑块1043紧固连接,另一端与环形限位块10163紧固连接,第二弹性件105挤压圆形限位支撑块1043对墨盒1016的出墨口10161进行密封。

使用时,将石墨电极7放置在电极放置槽181内,第一电机3带动第一丝杆2转动,使得移动支撑件4相向移动,使得安装套53对石墨电极7进行夹紧,夹紧后,气缸46工作,使得石墨电极向上移动并与划线轮102接触挤压,第二电机6带动石墨电极7转动,划线轮102与触动球1041接触后,石墨从石墨盒1016内流出,石墨经至触动件104流至划线轮102上,通过第三电机9带动第二丝杆8转动,使得划线件10朝相对方形运动,对石墨电极7进行划线,划线结束后,气缸46带动石墨电极7向下运动,将石墨电极放置在电极放置槽181内,第一电机3带动第一丝杆2转动,移动支撑件4松开对石墨电极的夹紧,取出电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