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稳定性汽车零部件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95936发布日期:2019-08-23 22:12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高稳定性汽车零部件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稳定性汽车零部件夹具。



背景技术:

夹具是指机械制造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又称卡具。从广义上说,在工艺过程中的任何工序,用来迅速、方便、安全地安装工件的装置,都可称为夹具。

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中,经常用到夹具。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汽车零部件夹具,夹持稳定性不高,夹持过程繁琐;且只能对特定的零部件进行夹持,无法夹持多种形状或尺寸的零部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高稳定性汽车零部件夹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稳定性汽车零部件夹具,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把手和垫板;

所述垫板上设置有旋转夹块、滑动夹块、导轨和固定块,所述旋转夹块的中心通过转轴与垫板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夹块的底部边角通过固定板来与垫板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夹块位于旋转夹块的一侧,所述滑动夹块设置在导轨上,所述滑动夹块远离旋转夹块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滑动夹块的一侧通过轴承与螺杆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螺杆贯穿固定块并与固定块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摇手。

优选的,所述旋转夹块的四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旋转夹持面、第二旋转夹持面、第三旋转夹持面和第四旋转夹持面。

优选的,所述支撑脚的底部设置有橡胶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摇手上设置有橡胶防滑套。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通过蝶形螺栓来与垫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垫板通过螺栓来与底座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通过螺栓来与滑动夹块可拆卸连接。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高稳定性汽车零部件夹具,通过滑动夹块、导轨、固定块、螺杆和摇手的设计,使得对零部件夹持过程简单且稳定性高。

(2)本实用新型的高稳定性汽车零部件夹具,设置有旋转夹块,在旋转夹块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旋转夹持面,从而可对多种形状或尺寸的零部件进行夹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旋转夹块和滑动夹块配合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脚,3-把手,4-垫板,5-旋转夹块,6-滑动夹块,61- 第一旋转夹持面,62-第二旋转夹持面,7-导轨,8-固定块,9-转轴,10-固定板, 11-连接块,12-轴承,13-螺杆,14-摇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图1-3所示,高稳定性汽车零部件夹具,包括有底座1,所述底座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脚2,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把手3和垫板4;

所述垫板4上设置有旋转夹块5、滑动夹块6、导轨7和固定块8,所述旋转夹块5的中心通过转轴9与垫板4转动连接,所述旋转夹块5的底部边角通过固定板10来与垫板4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夹块6位于旋转夹块5的一侧,所述滑动夹块6设置在导轨7上,所述滑动夹块6远离旋转夹块5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接块11,所述连接块11远离滑动夹块6的一侧通过轴承12与螺杆13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螺杆13贯穿固定块8并与固定块8螺纹连接,所述螺杆13的另一端设置有摇手14。

所述旋转夹块5的四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旋转夹持面61、第二旋转夹持面62、第三旋转夹持面和第四旋转夹持面。

所述支撑脚2的底部设置有橡胶防滑垫;进一步增强了底座1的稳定性。

所述摇手14上设置有橡胶防滑套;防止人手打滑。

所述固定板10通过蝶形螺栓来与垫板4连接;方便人手操作,装卸快捷。

所述垫板4通过螺栓来与底座1可拆卸连接。

所述连接块11通过螺栓来与滑动夹块6可拆卸连接;从而可对滑动夹块6 进行更换。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通过把手3将该夹具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再把待夹持零部件放置在旋转夹块5与滑动夹块6之间,通过人手操作摇手14,可将滑动夹块6在导轨7上移动,滑动夹块6向旋转夹块5方向移动,并最终通过旋转夹块5与滑动夹块6将零部件夹紧。如果要更换旋转夹块5的旋转夹持面时,先拆下固定板10上的蝶形螺栓,转动旋转夹块5,将合适的旋转夹持面面对滑动夹块6,再用蝶形螺栓固定固定板10,从而实现旋转夹块5的旋转和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高稳定性汽车零部件夹具,通过滑动夹块6、导轨7、固定块 8、螺杆13和摇手14的设计,使得对零部件夹持过程简单且稳定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高稳定性汽车零部件夹具,设置有旋转夹块5,在旋转夹块5 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旋转夹持面,从而可对多种形状或尺寸的零部件进行夹持。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