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屑切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05433发布日期:2020-04-07 21:33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无屑切割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切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屑切割系统。



背景技术:

在管材加工生产线上,管材生产出来的时候长度较长,如果将管材生产线生产出来的管材直接进行运输,非常不方便。通常工业和生活中使用的管材大多尺寸较短,因此管材生产出来后到使用时必然要经过切割步骤。

传统的管材切割装置普遍存在自动化程度低、切割长度不准确,切割精度不高等问题,从而极易造成管材在使用时还需要进行重新切割或是切割好后的管材尺寸不合格而无法使用,造成极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无屑切割系统。

无屑切割系统,包括设置有进料端与出料端的机架及用于将管材由所述进料端至所述出料端方向输送的管材输送机构,所述进料端与出料端之间设置有切割装置,所述切割装置包括用于对所述管材进行同步切割的第一切割机构及第二切割机构,所述第一切割机构靠近于进料端侧,所述第二切割机构靠近于出料端侧,所述第一切割机构与所述第二切割机构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其沿所述进料端至所述出料端方向间距的调距机构;所述切割装置上设置有用于计算所述管材相对所述第一切割机构位置的输送距离的第一计距装置,所述第一计距装置连接有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切割装置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切割装置连接有跟随驱动机构,所述跟随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当所述切割装置进行管材切割时,所述跟随驱动机构驱动各所述切割装置沿所述管材的输送方向作相同运动速度的跟随运动,使所述切割装置位置与所述输送中的管材位置相对静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切割机构包括转盘、设置于所述转盘上的切割刀具及驱动所述转盘绕其中心轴作自转动运动的转盘驱动装置,所述转盘于其中心轴位置设置有用于所述管材通过的中心孔,所述切割刀具绕所述中心孔周向均布设置,所述切割刀具连接有可驱动其朝向所述中心孔位置作切割运动的切割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驱动装置包括转动轴杆及驱动所述转动轴杆绕其中心轴作自转动运动的转盘驱动电机,所述转动轴杆周侧轴向设置有若干花键以活动穿接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所述转盘对应并以皮带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料端与所述出料端两侧的定位架,两侧所述定位架上设置有用于所述管材通过的定位孔;两侧所述定位架之间连接有定位杆,所述第一切割机构和/或所述第二切割机构活动连接于所述定位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跟随驱动机构包括跟随导轨及跟随驱动电机,所述跟随导轨的导向方向与所述管材的输送方向平行,所述安装支架活动连接于所述跟随导轨上并延伸设置有丝母构件,所述跟随驱动电机联动连接有跟随传动丝杆,所述跟随传动丝杆的导向方向与所述导轨的导向方向平行,所述丝母构件与所述跟随传动丝杆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计距装置,所述第二计距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切割机构位置的第一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切割机构位置的第二传感器及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之间位置信息的计距传感器,所述第二计距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切割装置旁侧有测距组件,所述测距组件包括与所述管材的运输方向平行设置的标尺,所述标尺与所述第二切割机构固定连接且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切割机构位置的基准零点,所述第一切割机构上固定连接有指针,所述指针与所述标尺活动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调距机构包括沿所述进料端至所述出料端方向设置的调距丝杆,所述第一切割机构或所述第二切割机构上连接有调距丝母,所述调距丝杆与所述调距丝母配合连接,所述调距丝杆连接有调距手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该无屑切割系统的设置,确保管材切割自动化程度高的前提下,实现其切割长度准确、切割精度高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无屑切割系统的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无屑切割系统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机架1、工作平台10、进料端11、出料端12、安装支架13、定位孔131、定位杆132、第一切割机构21、第二切割机构22、调距机构3、调距丝杆31、调距手轮32、跟随导轨41、跟随驱动电机42、丝母构件43、跟随传动丝杆44、转动轴杆51、转盘驱动电机52、驱动轮53、标尺61、指针6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目的及其优点更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无屑切割系统,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设置有工作平台10,所述工作平台10上设置有进料端11及出料端12,所述机架1的进料端11侧设置有用于将管材由所述进料端11至所述出料端12输送的管材输送机构;所述工作平台10上设置有安装支架13,所述安装支架13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料端11与所述出料端12两侧的定位架,两侧所述定位架上设置有用于所述管材通过的定位孔131;两侧所述定位架之间连接有定位杆132,所述定位杆132上连接有切割装置。

所述切割装置连接有跟随驱动机构;当所述切割装置进行管材切割时,所述跟随驱动机构驱动各所述切割装置沿所述管材的输送方向作相同运动速度的跟随运动,使所述切割装置位置与所述输送中的管材位置相对静止;具体而言,所述跟随驱动机构包括跟随导轨41及跟随驱动电机42,所述跟随导轨41的导向方向与所述管材的输送方向平行,所述安装支架13活动连接于所述跟随导轨41上并延伸设置有丝母构件43,所述跟随驱动电机42联动连接有跟随传动丝杆44,所述跟随传动丝杆44的导向方向与所述导轨的导向方向平行,所述丝母构件43与所述跟随传动丝杆44配合连接。

所述切割装置包括用于对所述管材进行同步切割的第一切割机构21及第二切割机构22,所述第一切割机构21活动连接于所述定位杆132靠近于进料端11一侧,所述第二切割机构22固定连接于所述定位杆132靠近出料端12一侧,所述第一切割机构21与所述第二切割机构22采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其包括转盘、设置于所述转盘上的切割刀具及驱动所述转盘绕其中心轴作自转动运动的转盘驱动装置,所述转盘驱动装置包括转动轴杆51及驱动所述转动轴杆51绕其中心轴作自转动运动的转盘驱动电机52,所述转动轴杆51周侧轴向设置有若干花键以活动穿接有至少两个驱动轮53,两个所述驱动轮53分别与所述第一切割机构21及第二切割机构22中的转盘对应并以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转盘于其中心轴位置设置有用于所述管材通过的中心孔,所述切割刀具绕所述中心孔周向均布设置,所述切割刀具连接有可驱动其朝向所述中心孔位置作切割运动的切割驱动机构;所述中心孔与所述定位孔131同轴设置。

所述第一切割机构21与所述第二切割机构22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其沿所述进料端11至所述出料端12方向间距的调距机构3;所述调距机构3包括沿所述进料端11至所述出料端12方向设置的调距丝杆31,所述第一切割机构21上连接有调距丝母,所述调距丝杆31与所述调距丝母配合连接,所述调距丝杆31连接有调距手轮32,通过调距手轮32的操作,即可有效地调整所述第一切割机构21与所述第二切割机构22之间的切割距离。

所述切割装置旁侧有测距组件,所述测距组件包括与所述管材的运输方向平行设置的标尺61,所述标尺61与所述第二切割机构22固定连接且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切割机构22位置的基准零点,所述第一切割机构21上固定连接有指针62,所述指针62与所述标尺61活动配合。

所述切割装置上设置有用于计算所述管材相对所述第一切割机构21位置的输送距离的第一计距装置及用于测量所述第一切割机构21与所述第二切割机构22沿所述管材输送方向的距离信息的第二计距装置;具体而言,所述第一计距装置可应用为计米编码器;所述第二计距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切割机构21位置的第一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切割机构22位置的第二传感器及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之间位置信息的计距传感器。

所述第一计距装置与所述第二计距装置连接至控制模块上,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切割装置及所述跟随驱动机构电性控制连接。

其工作过程及原理如下:

首先,使所述管材经所述进料端11一侧的定位孔131输入,经所述第一切割机构21及第二切割机构22中的中心孔以由所述出料端12一侧的定位孔131输出,完成所述管材的接入准备。

然后,根据切割需要,通过所述调距机构3以调整所述第一切割机构21与所述第二切割机构22之间的距离,例如,需切割的单段管材的长度是30cm,即根据标尺61的指示,调整所述第二切割机构22的位置,使指针62指向标尺61上30cm的位置,完成切割前准备。

随后,启动切割装置的切割,完成第一次切割步骤,令管材处于切割准备状态,完成系统工作前准备。

系统开始工作,根据所述第二计距装置的数据反馈,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计距装置设定两段的切割距离,即60cm,所述管材输送机构带动所述管材由进料端11至出料端12方向输送,所述第一计距装置检测所述管材相对所述第一切割机构21位置的输送距离并开始计数,当所述管材伸出至60cm位置时,所述第一计距装置反馈信息至控制模块,以控制所述第一切割机构21及所述第二切割机构22同步启动,同时,所述跟随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活动连接的安装支架13带动所述切割装置作跟随运动;所述切割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切割刀具对所述管材作跟随切割,得到两段30cm的管材。

切割完成后,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计距装置重新计距,所述管材由所述管材输送机构继续前进输送,所述跟随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安装支架13带动所述切割装置沿所述管材输送的相反方向作复位运动。

当管材再次伸出至60cm位置,则重复上述切割步骤,再次活动两段30cm的管材。

多次切割步骤重复后,获取有目标数量的标准管材段,完成所述管材的切割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原理前提下,依然可以对所述实施例进行修改,而相应修改方案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