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切割机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0642发布日期:2020-05-22 21:32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海绵切割机的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切割机的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海绵经发泡、切割等基本工序的加工后,能制得较大块的海绵,之后往往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或者生产的需要而对海绵进行更细致的切割,以获得较小块的海绵或异形海绵。

公告号为cn20851454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海绵切割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和工作台,工作台上开设有切割刀槽,机架上设置有位于工作台上方的支撑横梁,支撑横梁上安装有伸入到切割刀槽中的切割刀带,切割刀槽将工作台分割成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第一平台上设置有与切割刀槽相平行的抵接挡板;抵接挡板的两侧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安装有与第一平台侧边相抵的若干滚轮,第一平台的两侧边沿均设置有第一齿条,支撑架上转动安装有转轴,转轴的两端安装有与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抵接挡板在第一平台上滑动动作的紧固部。

但是在实际切割时需要操作者手工不断地将海绵块从地面举升至工作台上,使得操作者的工作量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绵切割机的上料装置,其优点是:减少了操作者的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海绵切割机的上料装置,包括机架和工作台,还包括铺设在地面上的导轨和滑动连接导轨上的支撑架,两个所述导轨间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机设有用于驱动支撑架沿水平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包括转动连接支撑板两端内的同步轮、连接两个同步轮的同步带和设置在支撑板上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与其中一个同步轮连接,所述同步带与支撑架底部连接;

所述支撑架上滑动连接有沿其高度方向移动的中间板,所述中间板侧壁上连接有两个平行的拨叉,所述支撑架上设有两个用于驱动中间板移动的第二驱动件,两个所述第二驱动件与中间板的两侧相对应,且第二驱动件与第一驱动件结构相同,第二驱动件内的同步带与中间板连接;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两个与拨叉相对应的沉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料时,拨叉位于支撑架靠近地面的一端,操作者将海绵块放在两个拨叉上,利用第二驱动件驱动中间板向上移动,提升海绵块并使其高于工作台,然后第一驱动件启动,驱动支撑架向靠近工作台方向移动,当海绵块位于工作台上方后第二驱动件带动中间板下降,使海绵块支撑在工作台上,此时拨叉位于沉槽内,第一驱动件驱动支撑架回移,方便快捷,无需操作者手工举升海绵块,减少了操作者的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地面上架设有用于传输海绵块的皮带输送机,所述皮带输送机位于两个导轨之间并与中间板相对,所述中间板上开设有供海绵块移动的物料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预先将海绵块一次堆放在皮带输送机上,上料时启动皮带输送机,将海绵块经物料槽直接输送至拨叉上,进一步减少了操作者的工作量,并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拨叉远离中间板的一端倾斜向下延伸,且倾斜向下的一端设有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拨叉倾斜设置便于海绵块顺利滑动至拨叉上,挡板则阻止了海绵块从拨叉上的滑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物料槽朝向皮带输送机的侧边设有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倒角减小海绵块在经过物料槽时被阻挡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拨叉与中间板上分别设有滑块和滑槽,两个所述滑块上均螺纹连接有一端与滑槽槽底抵触的限位螺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拨叉之间的距离可自由调整,适应了不同规格海绵块的支撑,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固定拨叉时,操作者只需拧动限位螺钉与滑槽槽底抵紧即可,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间板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刻度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刻度线给操作者对两个拨叉之间的距离提供了直观的判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台上设有顶推气缸,所述顶推气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推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海绵块安放至工作台上后,顶推气缸启动,驱动推板推动海绵块,将海绵块抵在抵接挡板上,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推气缸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工作台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推气缸与工作台采用螺钉连接的方式,结构简单,安装或拆卸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通过上料装置实现了海绵块的自动传输、提升以及与抵接挡板的抵触,减少了操作者的工作量和加工所需人力,提高了海绵块切割加工的效率;两个拨叉之间的距离可根据还海绵块的实际尺寸进行调整,增加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是图2中b处放大图。

图4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沉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c处放大图。

图6是本实施例用于体现第一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11、工作台;12、导轨;13、支撑架;14、支撑板;15、第一驱动件;151、同步轮;152、同步带;153、伺服电机;16、中间板;161、拨叉;17、第二驱动件;18、沉槽;2、皮带输送机;21、物料槽;211、倒角;22、挡板;23、滑块;231、限位螺钉;24、滑槽;25、刻度线;26、顶推气缸;261、推板;262、紧固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海绵切割机的上料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机架1、滑动安装在机架1上的工作台11、铺设在地面上的导轨12和滑动连接导轨12上的支撑架13,两个导轨12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工作台11,支撑架13高于工作台11且支撑架13朝向工作台11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沿其高度方向移动的中间板16,中间板16侧壁的下端连接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拨叉161,两个拨叉161远离中间板16的一端均倾斜向下延伸,且倾斜向下的一端均连接有挡板22。

如图4和图6所示,两个导轨12间设有支撑板14,支撑板14机设有用于驱动支撑架13沿水平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件15,第一驱动件15包括转动连接在支撑板14两端的同步轮151、连接两个同步轮151的同步带152和设置在支撑板14上的伺服电机153(如图5),同步带152呈环形且处于张紧状态,伺服电机153的电机轴与其中一个同步轮151连接,同步带152与支撑架13底部连接;支撑架13背离工作台11的一侧设有两个用于驱动中间板16移动的第二驱动件17,两个第二驱动件17分别与中间板16沿移动方向的两侧相对应,第二驱动件17的结构与第一驱动件15的结构相同,第二驱动件17中的伺服电机153安装在支撑架13上,两个同步轮151转动连接在支撑架13沿高度方向的两端,同步带152则与中间板16相连接;工作台11上开设有两个与拨叉161相对应的沉槽18,沉槽18的深度大于拨叉161的厚度。

如图2和图3所示,地面上架设有用于穿出海绵块的皮带输送机2,皮带输送机2高于支撑板14且位于两个导轨12之间,中间板16上开设有供海绵块移动的物料槽21,物料槽21的槽宽大于海绵块,当中间板16处于初始位置时,其位于支撑架13靠近地面的一端,此为拨叉161的最低点,皮带输送机2的出料端与物料槽21相对,且皮带输送机2的上表面与物料槽21槽底、拨叉161上表面齐平,物料槽21朝向皮带输送机2的侧边设有倒角211。

如图2所示,工作台11在远离抵接挡板22的一端通过紧固螺钉262连接有顶推气缸26,顶推气缸26的活塞杆上连接有推板261,推板261与抵接挡板22相平行。

动作过程:上料前,操作者预先将海绵块依次排列在皮带输送机2上,上料时,启动皮带输送机2,皮带输送机2将海绵块向前传输,海绵块穿过物料槽21并移动至两个拨叉161上,然后被挡板22所抵住;第一驱动件15的伺服电机153启动,带动与其连接的同步轮151转动,驱动同步带152转动,使得支撑架13向靠近工作台11方向移动,与此同时,两个第二驱动件17的伺服电机153同时启动,驱动对应的同步带152转动,使得支撑板14带动两个拨叉161举升海绵块;当拨叉161位于支撑台上方后,第二驱动件17的伺服电机153反转,驱动中间板16下降,两个拨叉161分别落入两个沉槽18内,使得海绵块支撑在工作台11上,第一驱动件15驱动支撑架13回移,拨叉161移出沉槽18,中间板16复位;之后顶推气缸26启动,顶推气缸26的活塞杆伸长,推板261推动海绵块并将海绵块抵在抵接挡板22上,实现了海绵块自动传输、提升以及与抵接挡板22的抵接,方便快捷,无需操作者人工举升海绵块,省时省力,工序集中,衔接紧凑,既减少了操作者的工作量,又节省了所需人力成本,利于生产加工持续运行。

如图2和图3所示,拨叉161与中间板16上分别设有滑块23和滑槽24,滑槽24沿中间板16的长度方向延伸,两个滑块23均位于燕尾块且滑动在滑槽24内,两个滑块23上均螺纹连接有一端与滑槽24槽底抵触的限位螺钉231,中间板16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刻度线25。当需要对不同尺寸的海绵块进行上料时,操作者可根据刻度线25移动拨叉161,调整两个拨叉161之间的间距与海绵块相适配,提高拨叉161对海绵块支撑的稳定性,调整结束后操作者拧动限位螺钉231与滑槽24槽底抵紧,利用滑块23与滑槽24槽壁间的抵紧力限制住滑块23的移动,从而将拨叉161固定,简单方便,增加了装置的灵活性。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