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切刀切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88177发布日期:2020-05-01 17:02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切刀切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卫生用品制造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婴儿拉拉裤、成人拉拉裤、妇女卫生裤等领域,具体为一种切刀切断装置。



背景技术:

一次性尿裤s,例如婴儿/成人拉拉裤、妇女卫生裤,通常是将各种原材料在各个工位制成且进行折叠后,经过超声波热封装置将两侧腰围进行热封固定,形成腰围热封区域s1,此时经过热封的一次性尿裤已形成成型产品,但是连续的状态,如图1所示状态。再由切刀切断装置将一次性尿裤s在两侧腰围热封区域s1的范围内进行对半分割,从而形成一片片独立的一次性尿裤s,如图2所示状态。

切刀切断装置会在底辊表面上设置用于吸附一次性尿裤s的吸附孔,以便于刀辊的切割,通常这个吸附孔在底辊表面会根据一次性尿裤的外形设置,在其设置的外形范围内吸附孔的大小一致并且是均匀的。由于吸附于吸附孔上一次性尿裤s其外装部分s2和内装部分s3已经复合,但是这两个部分的厚度是不均等的(外装部分s2和内装部分s3是按一次性尿裤s的结构而分。外装部分s2是指弹性腰围部分,通常由内层无纺布、橡筋、外层无纺布复合形成,厚度相对较薄;内装部分s3指一次性尿裤s的芯体区域,通常由纸浆棉、高分子混合组成,厚度相对较厚),由于底辊表面布设的吸附孔的大小是一致的,因此吸附孔所产生的吸附压力也是一样的,该压力不能按照一次性尿裤s的厚薄程度而调节,这样会造成切刀切断装置在切割一次性尿裤s时,内装部分s3由于厚度较厚对应的吸附孔会产生不能完全吸附而造成吸附不稳定的现象,导致切割位置有偏差,直接影响切断效果,同时对一次性尿裤s的外观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另外,由于一次性尿裤s是经过对折后再进行腰围热封固定的,经过对折后一次性尿裤s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前端的腹部部分s4和后端的臀部部分s5,该两部分由于是对折后形成的,可理解为是相对分开独立的两部分,如图3所示,因此吸附在切刀切割装置的底辊表面吸附孔上的是臀部部分s5,而远离吸附孔的腹部部分s4会在切刀切断装置的转动下会由于不能被底辊表面的吸附孔吸附而产生晃动,也会直接影响吸附孔的吸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所述的问题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切刀切断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切刀切断装置,包括切刀和底辊,所述底辊为负压吸附结构,底辊的底辊表面开设有根据一次性尿裤s外形排布并能吸附一次性尿裤的开孔,所述开孔包括第一开孔、第二开孔、第三开孔和第四开孔,所述第四开孔在底辊表面呈凹字形状分布,第一开孔、第二开孔、第三开孔直径相同且小于第四开孔直径。

优选的,所述底辊表面进行等离子喷涂,在。底辊表面上有一喷涂层。

优选的,在一次性尿裤的内装部分所对应的所述底辊的底辊表面位置设有挖槽部分,所述挖槽部分使一次性尿裤的内装部分嵌入挖槽部分中,所述挖槽部分的深度与一次性尿裤对折后内装部分(s3)区域的厚度一致。

优选的,所述底辊表面按照吸附一次性尿裤的外装部分和内装部分划分为第五区域、第六区域和第七区域,所述第五区域和第六区域对应一次性尿裤外装部分的两边侧,所述第七区域至少对应一次性尿裤的内装部分。

优选的,所述第五区域和第六区域上喷涂有同规格粗细颗粒的等离子,且等离子喷涂颗粒比第七区域的等离子喷涂的颗粒细。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孔、第二开孔、第三开孔和第四开孔均布排列在底辊表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孔、第二开孔、第三开孔用于吸附一次性尿裤的外装部分,所述第四开孔用于吸附一次性尿裤的内装部分。

优选的,所述底辊固定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切刀可动地安装在所述框架上,所述切刀相对应的下方设置所述底辊。

优选的,所述切刀上方连接气缸,所述切刀具有切刀芯轴,刀片通过夹具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切刀芯轴上;所述底辊具有用于安装底刀的槽,所述底刀通过夹具固定在槽内。

优选的,所述底辊的两端面分别设置有配气盘,所述配气盘内部具有通风部,所述通风部通过吸风接头将外接的吸风装置所产生的负压导入至底辊内部,所述配气盘的通风部与所述底辊表面的开孔连通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切刀切断装置的底辊表面吸附孔的分布区域按照一次性尿裤的外形设置,在该外形范围内吸附孔的直径大小根据一次性尿裤的外装和内装厚度的不同也设置得不相同,使其更符合一次性尿裤的特性。并且,在底辊表面分布对应一次性尿裤内装和外装部分的区域设置喷涂不同规格颗粒粗细的等离子,使得一次性尿裤在不同区域由于等离子粗细颗粒的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摩擦力来增加其与底辊表面的附着力,大大提高底辊表面吸附孔吸附的稳定性,从而提升切刀切割装置的切割效果和一次性尿裤的外观。

再者,在底辊表面对应一次性尿裤的内装部分区域设置挖槽部分,使内装部分嵌入挖槽部分中,其挖槽部分的深度与一次性尿裤对折后的内装部分区域厚度一致,使得切刀切断装置在高速运转时,能改善由于一次性尿裤对折后远离底辊表面未被吸附孔吸附的腹部部分产生较大的晃动,从而提升吸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次性尿裤形成后多个产品连续排列的状态;

图2是经本实用新型切刀切断装置切割后的单个独立的一次性尿裤的状态;

图3是图2一次性尿裤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切刀切断装置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切刀切断装置侧视图(该状态图为一次性尿裤未转动至切割位置);

图6是本实用新型切刀切割时一次性尿裤吸附在底辊圆周表面的圆周方向展开状态图;

图7是一次性尿裤在底辊圆周表面所对应的开孔分布图(框出部分对应于产品外装部分);

图8是一次性尿裤在底辊圆周表面所对应的开孔分布图(框出部分对应于产品内装部分);

图9是一次性尿裤不同区域所对应的底辊圆周表面不同的等离子喷涂区域的划分图。

附图标记说明:切刀1、底辊2、配气盘3、框架4、气缸5、切刀芯轴11、刀片12、底辊表面21、底刀22、开孔23、通风部31、吸风接头7、第一区域211、第二区域212、第三区域213、第四区域214、挖槽部分215、第五区域216、第六区域217、第七区域218、第一开孔231、第二开孔232、第三开孔233、第四开孔23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是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内容,在无损本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任意地进行变更并实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切刀切断装置,包括切刀1、底辊2和框架4,如图4所示。其中,所述底辊2固定安装在所述框架4上,所述切刀1上方连接气缸5,所述切刀1可动地安装在所述框架4上。

进一步地,所述切刀1具有切刀芯轴11,刀片12通过夹具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切刀芯轴11上,以便调节所述刀片12相对于所述切刀芯轴11的伸出距离。在所述切刀1相对应的下方设置所述底辊2,所述底辊2具有用于安装底刀22的槽,所述底刀22通过夹具固定在槽内。所述底辊2后方连接驱动装置,由所述底辊2带动切刀1转动。当所述切刀1的刀片12与所述底辊2的底刀22相切时,所述切刀切断装置将连续排列状态的一次性尿裤s切割为单独状态的一次性尿裤s。本实施例中,所述切刀1的刀片12设置的开数为1,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开数。

为了便于更好地切割,所述底辊2设置为负压吸附结构,所述底辊2的底辊表面21开设用于吸附一次性尿裤s的开孔23,如图5所示,在所述底辊2的两端面分别设置配气盘3,所述配气盘3内部具有通风部31,所述通风部31通过吸风接头7将外接的吸风装置所产生的负压导入至底辊2内部,所述配气盘3的通风部31与所述底辊表面21的开孔23连通设置。

将所述底辊2按圆周方向展开,所述底辊表面21的开孔23的分布区域按照一次性尿裤s的外形设置,如图6所示(为了便于说明,将一次性尿裤s也显示出来了),本实施例中,所述底辊2的大小是按照两个一次性尿裤s的尺寸设定的,所以底辊表面21的开孔23是按照两个一次性尿裤s的尺寸设置,即开数为2,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开数,但要与所述切刀1的刀片12的开数相匹配。

由于一次性尿裤s的外装部分s2和内装部分s3存在不同的厚度,因此,相应部分所对应的所述底辊表面21的开孔大小也设置得不同。将一次性尿裤s的外装部分s2吸附于底辊表面21时,按区域将底辊表面21划分为第一区域211、第二区域212和第三区域213,如图7所示(以一个一次性尿裤s的展开图为例),该三个区域所对应的底辊表面21的开孔也划分为第一开孔231、第二开孔232和第三开孔233。由于三个区域的开孔均吸附一次性尿裤s的外装部分s2,因此将第一开孔231、第二开孔232和第三开孔233的直径大小相同设置。通常情况下,第一开孔231、第二开孔232和第三开孔233的直径大小设定范围为φ3mm~φ5mm,具体可根据外装部分s2组成的材料,即内、外层无纺布选用的厚度和透气性等参数适当地选择开孔的大小。

另外,将一次性尿裤s的内装部分s3按区域将底辊表面21划分为第四区域214,如图8所示的凹字形状围成区域(同样以一个一次性尿裤s的展开图为例),该形状范围内的所对应的底辊表面21的开孔为第四开孔234。

由于第四区域214范围内包括单纯的内装部分s3和内装、外装的过渡区(靠近外装部分s2的两侧),为了安全起见,将两者的过渡区域的开孔也设置成与内装部分s3相一致,因此出现了上述所说的凹字形状。由于内装部分s3的厚度大于外装部分s2,因此所述第四开孔234的直径大小要大于第一开孔231、第二开孔232和第三开孔233的直径大小,以确保一次性尿裤s的各部分在底辊2上吸附的稳定性。通常情况下,第四开孔234的直径大小设定范围为φ5mm~φ10mm,具体可根据内装部分s3的厚度、透气性等参数适当地选择开孔的大小。

为了便于加工,本实施例中将底辊表面21的第一开孔231、第二开孔232、第三开孔233和第四开孔234在轴向方向排列在同一水平线上,在圆周方向上也排列在同一圆周尺寸上,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而设定,只需均布排列即可。

进一步地,为了解决高速运行时,远离吸附孔的腹部部分s4在切刀切断装置上会产生晃动问题,在一次性尿裤s的内装部分s3所对应的所述底辊2的底辊表面21位置设置挖槽部分215。该设置使内装部分s3嵌入挖槽部分215中,其挖槽的深度与一次性尿裤s对折后内装部分s3区域的厚度一致,进一步提升了吸附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为了使得吸附更稳定,将所述底辊2的底辊表面21进行等离子喷涂。等离子喷涂为材料的一种表面处理方式,是一种材料表面强化和表面改性的技术,是采用直流电驱动的等离子电弧作为热源,将材料输送到高温等离子射流中,将粉末颗粒在高温被瞬间加热到熔化或者半熔化状态,并以高速喷向经过预处理的工件表面,并以单个颗粒为单元分别凝固在零件表面,形成层片状堆积涂层。同样按照一次性尿裤s的外装部分s2和内装部分s3将所述底辊2的底辊表面21划分为第五区域216、第六区域217和第七区域218,如图9所示(同样以一个一次性尿裤s的展开图为例)。

所述第五区域216和第六区域217所对应的是一次性尿裤s的外装部分s2的两边侧,因此将所述第五区域216、第六区域217上喷涂有同规格粗细颗粒的等离子。设定该规格的等离子喷涂的颗粒的粗糙度数值较小,即颗粒比较细,设定范围为100μm~200μm,因此颗粒与外装部分s2所产生的摩擦力也相对较小,由于外装部分s2是比较薄的,该摩擦力已足够增加外装部分s2在底辊表面21的附着力。

而所述第七区域218所应对的至少是一次性尿裤s的内装部分s3,因此将所述第七区域218喷涂的等离子颗粒设置成比第五区域216和第六区域217等离子喷涂颗粒粗,设定该规格的等离子喷涂的颗粒的粗糙度数值较大,即颗粒比较粗,设定范围为250μm~350μm,较粗的等离子颗粒与内装部分s3所产生的摩擦力也相对较大,由于内装部分s3的厚度较厚,因此采用颗粒规格比较粗的等离子处理使得颗粒与内装部分s3之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来增加内装部分s3在底辊表面21的附着力,使其吸附更牢靠。所述底辊表面21进行等离子喷涂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底辊表面21吸附孔吸附的稳定性,从而提升切刀切断装置切割效果和一次性尿裤s的外观。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