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裁切覆膜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45050发布日期:2020-06-09 20:53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裁切覆膜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裁切覆膜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在覆膜工作的领域中,对机器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当今的覆膜效率比传统的高出许多,且操作简单易上手,但覆膜机构在覆膜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足,影响最终的产品质量。部分卷料、多条状挤出成型原料等材料上下覆膜,上模需要按照一定的宽度进行分割裁断,现有的覆膜设备无法自动裁切上膜,而只能覆膜好后人工裁切,但人工裁切容易产生毛刺,且容易损坏下膜从而导致产品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裁切覆膜设备,通过切断刀裁切上膜,从而符合卷料、多条状挤出成型原料等材料的覆膜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裁切覆膜设备,包括膜料、上膜覆膜装置、下膜覆膜装置、输送带、吸风管、切断刀、机架、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方的主箱以及plc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膜覆膜装置设于主箱上,所述下膜覆膜装置设于机架下部,所述若干切断刀通过切断刀架设于主箱上,与上膜覆膜装置的膜料相接触,所述输送带位于上膜覆膜装置和下膜覆膜机构之间,通过固定在机架一端的一减速电机驱动,与减速电机相对的另一端头的机架上设有一进料压辊,所述输送带上开设有若干吸风孔,所述若干吸风孔与设置于输送带中间的若干吸风管相连通,所述若干吸风管与一吸风风机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上膜覆膜装置包括分别固定在主箱上的放膜机构、第一送膜辊、第二送膜辊、第三送膜辊、第一舒展辊、第二舒展辊以及连接片、送膜随动辊和舒展随动辊,第一送膜辊与送膜随动辊间通过连接片活动连接,第二舒展辊与舒展随动辊间通过连接片活动连接,膜料从放膜机构开始依次绕经第一送膜辊、第二送膜辊、送膜随动辊、第三送膜辊、第一舒展辊、第二舒展辊、舒展随动辊,舒展随动辊底部与输送带触靠。

进一步地,所述切断刀上设有电热丝,加热切断刀,使切断刀与膜料不粘连。

进一步地,第一舒展辊和第二舒展辊之间的膜料与切断刀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下膜覆膜装置包括分别固定在机架上的放膜机构、三个送膜辊、连接片和设置于机架非减速电机端头的进料导向辊,三个送辊膜通过连接片连成一体,膜料从放膜机构依次绕经三个送膜辊、进料导向辊。

进一步地,所述放膜机构由气胀辊、气胀辊轴承座、磁粉电机组成,气胀辊轴承座固定安装在主箱或机架上,气胀辊与气胀辊轴承座活动连接,磁粉电机驱动气胀辊。

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带为硅胶输送带。

进一步地,所述plc控制柜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方,上膜覆膜装置、下膜覆膜装置、吸风风机、减速电机均与plc控制柜信号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设备由输送带及需覆膜材料的输送作为膜料的牵引动力,覆膜材料的松紧张力由磁粉电机调节;上膜经由加热后的切断刀进行裁切,与产品上部直接接触后由舒展随动辊自重压合与产品贴实,切断刀之间的间距可通过切断刀架调节,下膜由通过吸风机吸风使膜料吸附在输送带上直接输送,产品直接贴在下膜表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plc自动程序控制,操控方便、简单,能降低人工操作的强度,上膜经由加热后的切断刀进行裁切,降低产品因人工裁切导致的报废率,符合卷料、多条状挤出成型原料等材料的覆膜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放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膜料;2、输送带;3、切断刀;4、机架;5、plc控制柜;6、切断刀架;7、减速电机;8、进料压辊;9、吸风管;10、放膜机构;11、第一送膜辊;12、第二送膜辊;13、第三送膜辊;14、第一舒展辊;15、第二舒展辊;16、送膜随动辊;17、舒展随动辊;18、连接片;19、送膜辊;20、进料导向辊;21、气胀辊;22、气胀辊轴承座;23、磁粉电机;24、主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自动裁切覆膜设备,包括膜料1、上膜覆膜装置、下膜覆膜装置、输送带2、吸风管9、切断刀3、机架4、固定安装在机架4上方的主箱24以及plc控制柜,上膜覆膜装置设于主箱24上,下膜覆膜装置设于机架4下部,若干切断刀3通过切断刀架6设于主箱24上,与上膜覆膜装置的膜料1相接触,输送带2位于上膜覆膜装置和下膜覆膜机构之间,输送带2通过固定在机架4一端的一减速电机7驱动,与减速电机7相对的另一端头的机架4上设有一进料压辊8,输送带2上开设有若干吸风孔,若干吸风孔与设置于输送带中部的若干吸风管9相连通,若干吸风管9与一吸风风机相连。

进一步地,上膜覆膜装置包括分别固定在主箱24上的放膜机构10、第一送膜辊11、第二送膜辊12、第三送膜辊13、第一舒展辊14、第二舒展辊15以及连接片18、送膜随动辊16和舒展随动辊17,第一送膜辊11与送膜随动辊16间通过连接片18活动连接,第二舒展辊15与舒展随动辊17间通过连接片18活动连接,膜料1从放膜机构10开始依次绕经第一送膜辊11、第二送膜辊12、送膜随动辊16、第三送膜辊13、第一舒展辊14、第二舒展辊15、舒展随动辊17,舒展随动辊17底部与输送带2触靠。

进一步地,切断刀3上设有电热丝,第一舒展辊14和第二舒展辊15之间的膜料1与切断刀3相接触。

进一步地,下膜覆膜装置包括分别固定在机架4上的放膜机构10、三个送膜辊19、连接片18和设置于机架4非减速电机7端头的进料导向辊20,三个送辊膜19通过连接片18连成一体,膜料1从放膜机构10依次绕经三个送膜辊19、进料导向辊20。

进一步地,放膜机构10由气胀辊21、气胀辊轴承座22、磁粉电机23组成,气胀辊轴承座22固定安装在主箱24或机架4上,气胀辊21与气胀辊轴承座22活动连接,磁粉电机23驱动气胀辊21。

进一步地,输送带2为硅胶输送带。

进一步地,plc控制柜5固定安装在机架4上方,上膜覆膜装置、下膜覆膜装置、吸风风机、减速电机7均与plc控制柜信号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设备由输送带2及需覆膜材料的输送作为膜料1的牵引动力,覆膜材料的松紧张力由磁粉电机23调节;上膜经由加热后的切断刀3进行裁切,与产品上部直接接触后由舒展随动辊17自重压合与产品贴实,切断刀3之间的间距可通过切断刀架7调节,下膜由通过吸风机吸风使膜料吸附在输送带2上直接输送,产品直接贴在下膜表面上。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动裁切覆膜设备,包括膜料、上膜覆膜装置、下膜覆膜装置、输送带、吸风管、切断刀、机架、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方的主箱以及plc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膜覆膜装置设于主箱上,所述下膜覆膜装置设于机架下部,若干所述切断刀通过切断刀架设于主箱上,与上膜覆膜装置的膜料相接触,所述输送带位于上膜覆膜装置和下膜覆膜机构之间,通过固定在机架一端的一减速电机驱动,与减速电机相对的另一端头的机架上设有一进料压辊,所述输送带上开设有若干吸风孔,所述若干吸风孔与设置于输送带中部的若干吸风管相连通,所述若干吸风管与一吸风风机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裁切覆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膜覆膜装置包括分别固定在主箱上的放膜机构、第一送膜辊、第二送膜辊、第三送膜辊、第一舒展辊、第二舒展辊以及送膜随动辊和舒展随动辊,第一送膜辊与送膜随动辊间通过一连接片活动连接,第二舒展辊与舒展随动辊间通过一连接片活动连接,膜料从放膜机构开始依次绕经第一送膜辊、第二送膜辊、送膜随动辊、第三送膜辊、第一舒展辊、第二舒展辊、舒展随动辊,舒展随动辊底部与输送带触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裁切覆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断刀上设有电热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动裁切覆膜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舒展辊和第二舒展辊之间的膜料与切断刀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裁切覆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膜覆膜装置包括分别固定在机架上的放膜机构、三个送膜辊和设置于机架非减速电机端头的进料导向辊,三个送辊膜通过连接片连成一体,膜料从放膜机构依次绕经三个送膜辊、进料导向辊。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一种自动裁切覆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放膜机构由气胀辊、气胀辊轴承座、磁粉电机组成,气胀辊轴承座固定安装在主箱或机架上,气胀辊与气胀辊轴承座活动连接,磁粉电机驱动气胀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裁切覆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为硅胶输送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裁切覆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plc控制柜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方,上膜覆膜装置、下膜覆膜装置、吸风风机、减速电机均与plc控制柜信号相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裁切覆膜设备,包括膜料、上膜覆膜装置、下膜覆膜装置、输送带、吸风管、切断刀、机架、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方的主箱以及PLC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膜覆膜装置设于主箱上,所述下膜覆膜装置设于机架下部上,所述若干切断刀通过切断刀架设于主箱上,与上膜覆膜装置的膜料相接触,所述输送带位于上膜覆膜装置和下膜覆膜机构之间,通过固定在机架一端的一减速电机驱动,与减速电机相对的另一输送带端头的机架上设有一进料压辊,所述输送带上开设有若干吸风孔,所述若干吸风孔与设置于输送带中间的若干吸风管相连通,若干吸风管与一吸风风机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切断刀裁切上膜,降低产品因人工裁切导致的报废率。

技术研发人员:方建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精朝智能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30
技术公布日:2020.06.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