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锁车智能升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20012发布日期:2021-05-11 15:18阅读:87来源:国知局
车载锁车智能升窗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升窗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是车载锁车智能升窗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工业制造能力的增强,汽车再也不是富人使用的奢侈品,生产成本的下降使汽车的价格也越来越使人们可以接受,于是,汽车也成为了较为普遍存在的交通工具,而伴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与汽车相关的配件,也逐渐形成行业,人们也慢慢的对汽车的使用功能有着多种多样的要求,因此智能升窗器应运而生,升窗器是指当车主下车时忘记关窗,自动为车主关窗,也称自动升窗器,以防止有些健忘的车主还因为忘记关车窗而导致汽车被盗。

目前常用的升窗器的壳体之间多为固定安装,当需要对其进行维修及检查时,拆卸较为困难,车辆行驶中经常出现由于路面的性质不同,经常出现颠簸的情况,这样固定安装于车体内的智能升窗器也会随之颠簸,产生晃动,容易导致其内部组件出现松动严重的导致内部组件掉落或者智能升窗器的损坏,造成车窗不能进行自动关闭关闭,导致车内物品丢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例如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车载锁车智能升窗器,包括:升窗器本体、升窗器壳体、升窗器盖板、滑槽、限位槽、滑动条、安装板、卡块、卡板、卡槽、底板、固定杆、第一弹簧、固定板、第二弹簧及螺母;

所述升窗器本体包括升窗器壳体及升窗器盖板,所述升窗器壳体两侧壁面开设有滑槽,底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升窗器盖板两侧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相匹配的滑动条,所述升窗器壳体前端顶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卡块,所述升窗器盖板前端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卡块相匹配的卡槽;

所述底板四角处设置有固定杆,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固定杆内,所述升窗器壳体上与所述固定杆相匹配处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滑动孔,所述升窗器壳体通过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杆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弹簧上端,所述第二弹簧套装于所述固定杆上,且位于所述固定板上方,所述固定杆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母。

优选的,所述升窗器壳体两侧设置有散热孔。

优选的,所述升窗器壳体内侧壁面上设置有防尘网,位于所述散热孔一侧。

优选的,所述升窗器壳体后壁面上开设有若干接口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车载锁车智能升窗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在升窗器壳体两侧开设有滑槽,底部开设有限位槽,可将升窗器盖板与升窗器壳体进行滑动安装,通过卡板的卡槽与卡块进行卡接,安装、拆卸方便,固定杆与升窗器壳体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当升窗器本体发生晃动时,能够进行有效缓冲,避免车辆颠簸晃动造成升窗器本体的内部零件损坏,保证升窗器本体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车载锁车智能升窗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1、升窗器本体;11、升窗器壳体;12、升窗器盖板;111、滑槽;112、限位槽;121、滑动条;113、安装板;114、卡块;122、卡板;123、卡槽;2、底板;3、固定杆;4、第一弹簧;5、固定板;6、第二弹簧;7、螺母;8、散热孔;9、接口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根据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车载锁车智能升窗器,包括:升窗器本体1、升窗器壳体11、升窗器盖板12、滑槽111、限位槽112、滑动条121、安装板113、卡块114、卡板122、卡槽123、底板2、固定杆3、第一弹簧4、固定板5、第二弹簧6及螺母7;

所述升窗器本体1包括升窗器壳体11及升窗器盖板12,所述升窗器壳体11两侧壁面开设有滑槽111,底部开设有限位槽112,所述升窗器盖板12两侧设置有与所述滑槽111相匹配的滑动条121,所述升窗器壳体11前端顶部设置有安装板113,所述安装板113上设置有卡块114,所述升窗器盖板12前端设置有卡板122,所述卡板122上开设有与所述卡块114相匹配的卡槽123;

所述底板2四角处设置有固定杆3,所述第一弹簧4设置于所述固定杆3内,所述升窗器壳体11上与所述固定杆3相匹配处设置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上开设有滑动孔,所述升窗器壳体11通过所述固定板5设置于所述固定杆3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弹簧4上端,所述第二弹簧6套装于所述固定杆3上,且位于所述固定板5上方,所述固定杆3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母7。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升窗器壳体11两侧设置有散热孔8。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升窗器壳体11内侧壁面上设置有防尘网,位于所述散热孔8一侧。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升窗器壳体11后壁面上开设有若干接口槽9。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锁车智能升窗器,使用时,升窗器本体1包括升窗器壳体11及升窗器盖板12两部分,其均为pvc材质,在升窗器壳体11的两侧开设有滑槽111,底部开设有限位槽112,而升窗器盖板12两端安装有与滑槽111相匹配的滑动条121,安装板113为pvc材质,其受到升窗器盖板12的压力后会发生弹性形变,所以通过滑动条121深入到滑槽111内,向下滑动升窗器盖板12,即可进行安装,升窗器盖板12滑到限位槽112内后,卡块114卡入到卡槽123内对升窗器盖板12进行限位,安装、拆卸方便,便于对其内部进行检查及维修;

当车量发生颠簸时,升窗器本体1的固定板5会在固定杆3上滑动,从而上下压缩第一弹簧4及第二弹簧6,对升窗器本体1进行缓冲,避免车辆颠簸晃动造成升窗器本体1的内部零件损坏,保证升窗器本体1的正常使用;

在升窗器壳体11两侧开设有若干散热孔8,对其内部进行散热,降低内部热量,同时在散热孔8相对的升窗器壳体11内壁面安装有除尘网,散热的同时,防止灰尘进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车载锁车智能升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升窗器本体(1)、升窗器壳体(11)、升窗器盖板(12)、滑槽(111)、限位槽(112)、滑动条(121)、安装板(113)、卡块(114)、卡板(122)、卡槽(123)、底板(2)、固定杆(3)、第一弹簧(4)、固定板(5)、第二弹簧(6)及螺母(7);

所述升窗器本体(1)包括升窗器壳体(11)及升窗器盖板(12),所述升窗器壳体(11)两侧壁面开设有滑槽(111),底部开设有限位槽(112),所述升窗器盖板(12)两侧设置有与所述滑槽(111)相匹配的滑动条(121),所述升窗器壳体(11)前端顶部设置有安装板(113),所述安装板(113)上设置有卡块(114),所述升窗器盖板(12)前端设置有卡板(122),所述卡板(122)上开设有与所述卡块(114)相匹配的卡槽(123);

所述底板(2)四角处设置有固定杆(3),所述第一弹簧(4)设置于所述固定杆(3)内,所述升窗器壳体(11)上与所述固定杆(3)相匹配处设置有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上开设有滑动孔,所述升窗器壳体(11)通过所述固定板(5)设置于所述固定杆(3)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弹簧(4)上端,所述第二弹簧(6)套装于所述固定杆(3)上,且位于所述固定板(5)上方,所述固定杆(3)顶部螺纹连接有螺母(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锁车智能升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窗器壳体(11)两侧设置有散热孔(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锁车智能升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窗器壳体(11)内侧壁面上设置有防尘网,位于所述散热孔(8)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锁车智能升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窗器壳体(11)后壁面上开设有若干接口槽(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车载锁车智能升窗器,包括:升窗器本体、升窗器壳体、升窗器盖板、滑槽、限位槽、滑动条、安装板、卡块、卡板、卡槽、底板、固定杆、第一弹簧、固定板、第二弹簧及螺母;所述升窗器本体包括升窗器壳体及升窗器盖板,所述升窗器壳体两侧壁面开设有滑槽,底部开设有限位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升窗器壳体两侧开设有滑槽,底部开设有限位槽,可将升窗器盖板与升窗器壳体进行滑动安装,通过卡板的卡槽与卡块进行卡接,安装、拆卸方便,固定杆与升窗器壳体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当升窗器本体发生晃动时,能够进行有效缓冲,避免车辆颠簸晃动造成升窗器本体的内部零件损坏,保证升窗器本体的正常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刘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林晟明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4
技术公布日:2021.05.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