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内压力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81310发布日期:2021-06-08 17:41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内压力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制品检测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内压力机。


背景技术:

2.玻璃瓶需要有一定的耐内压力的性能,以保证其安全性。玻璃瓶成品在出厂前,都必须进行耐内压力的抽样试验,耐内压力性能是产品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现有技术中的测试过程包括:在玻璃瓶中装满水,然后将装满水的玻璃瓶(利用玻璃瓶的瓶颈上的瓶颈环状凸起)夹持在设备上,采用压缩空气推动压力缸活塞以增加被试瓶内的水压,从而检测玻璃瓶的耐内压力性质。现有的内压力机只能检测瓶口内径大于一定数值的玻璃瓶,瓶口较小的玻璃瓶无法检测。但是一般玻璃瓶生产厂家的玻璃瓶品种繁多,很多小口径玻璃瓶都要求必需上内压力机检测,部分玻璃瓶无法检测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多功能内压力机,通过设置玻璃瓶装夹工装,解决了小口径玻璃瓶不能进行内压力机检测的技术问题。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多功能内压力机,包括玻璃瓶装夹工装,所述玻璃瓶装夹工装包括压头和夹持下部;所述夹持下部用于将压头固定在长颈玻璃瓶的瓶口处;所述压头包括筒状部,所述筒状部用于与长颈玻璃瓶的瓶口连通,所述筒状部的内径大于长颈玻璃瓶的瓶口的内径;所述夹持下部包括两个玻璃瓶夹具;所述玻璃瓶夹具的一侧设有第一夹槽,两个玻璃瓶夹具的第一夹槽围合形成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径小于长颈玻璃瓶的瓶颈环状凸起的外径,玻璃瓶夹具用于向瓶颈环状凸起施加朝向压头的作用力。
6.本方案的使用方法、原理及优点是:将压头压紧在长颈玻璃瓶的瓶口处后,筒状部与长颈玻璃瓶的瓶口连通。由于筒状部的内径大于长颈玻璃瓶的瓶口的内径,可以实现将长颈玻璃瓶的瓶口的较小内径转换成为较大的内径,以适应于现有技术中的内压力机对内径大小的要求。压头的设置实现了对瓶口的内径大小的转换以适应现有技术中的内压力机,不用更换新的内压力机来测量小口径玻璃瓶。除此之外,本方案中,利用了长颈玻璃瓶的瓶颈上的瓶颈环状凸起,使用玻璃瓶夹具向瓶颈环状凸起施加朝向压头的作用力,使得压头抵紧在长颈玻璃瓶的瓶口,实现了压头的固定,保证了筒状部和玻璃瓶连通的稳定性。本方案根据现有技术内压力机的特点以及实际需求,设计了玻璃瓶装夹工装,实现了玻璃瓶的瓶口内径的转换,解决了小口径玻璃瓶不能进行内压力机检测的技术问题。
7.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夹持下部还包括压板,压板上设有供长颈玻璃瓶的瓶颈穿过的第一通孔,压板用于向玻璃瓶夹具施加朝向压头的作用力。通过一个整体的压板对玻璃瓶夹具施加作用力,玻璃瓶夹具可更稳定地向瓶颈环状凸起施加朝向压头的作用力,使得压头在瓶口处固定得更稳。
8.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夹持下部还包括用于将压板和压头压紧和固定的螺
丝钉;所述筒状部的下端设有圆形板,所述圆形板上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压板上设有光滑孔,所述玻璃瓶夹具上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螺丝钉穿设在同轴设置的第二螺纹孔、光滑孔和第一螺纹孔中。使用螺丝钉将压头和压板之间拉紧,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9.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圆形板的下表面设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的槽底设有用于将圆形凹槽与筒状部的内部连通的连通孔。圆形凹槽用于容纳瓶口,便于长颈玻璃瓶口在压头上定位。
10.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圆形凹槽的槽底固定有气密垫。气密垫的设置可防止在检测过程中在瓶口处出现漏气的现象。若出现漏气现象,则检测失败。
11.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筒状部的上部设有上环状凸起;所述玻璃瓶装夹工装还包括两个内压力机夹具,所述内压力机夹具的一侧设有第二夹槽;两个内压力机夹具的第二夹槽围合形成第三通孔;所述筒状部穿设在第三通孔中,第三通孔的内径小于上环状凸起的外径。这样,内压力机夹具可对压头的上环状凸起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将压头挂在内压力机夹具上。
12.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夹槽和所述第二夹槽内均固定有一层橡胶。橡胶层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内压力机夹具损伤压头,避免玻璃瓶夹具损伤玻璃瓶。
13.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连通孔的内径小于长颈玻璃瓶的瓶口的外径。本方案是为了检测瓶口内径小于12mm的长颈玻璃瓶,连通孔的内径设置为小于10mm的尺寸,略小于12mm。
14.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筒状部的内径大于12mm。现有技术中的内压力机只能检测内径大于12mm的瓶口,所以筒状部的内径大于12mm,才能适应于现有技术中的内压力机的要求。
15.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内压力机夹具上设有固定槽,上环状凸起的下表面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用于插入所述固定槽中。在将内压力机夹具安装在压头上时,将固定块插入对应的固定槽中,起到预固定和预定位的作用,减小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16.图1为实施例1的玻璃瓶装夹工装的立体示意图。
17.图2为实施例1的玻璃瓶装夹工装的正视图。
18.图3为图2的a

a剖视图(未展示内压力机夹具)。
19.图4为实施例1的玻璃瓶夹具的俯视图。
20.图5为实施例1的内压力机夹具的俯视图。
21.图6为实施例2的内压力机夹具的俯视图。
22.图7为实施例2的压头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24.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长颈玻璃瓶1、压板2、玻璃瓶夹具3、螺丝钉4、压头5、内压力机夹具6、上环状凸起7、圆形板8、瓶颈环状凸起9、夹槽10、第一螺纹孔11、第三通孔12、固定槽13、固定块14、气密垫15、连通孔16、圆形凹槽17。
25.实施例1
26.一种多功能内压力机,包括玻璃瓶装夹工装,如图1所示,玻璃瓶装夹工装包括夹持下部、压头5和内压力机夹具6。夹持下部包括压板2、玻璃瓶夹具3和螺丝钉4。本玻璃瓶工装适合于小口径的玻璃瓶,例如图3所示的长颈玻璃瓶1,长颈玻璃瓶1的瓶颈处设有瓶颈环状凸起9,本方案的利用了该瓶颈环状凸起9从而将本玻璃瓶装夹工装固定在长颈玻璃瓶1上。
27.如图3所示,压头5包括筒状部,筒状部的下端设有圆形板8,筒状部的上部设有上环状凸起7。为了和内压力机相适配,内压力机只能处理瓶口内径大于12mm的玻璃瓶,所以筒状部的内径大于12mm。筒状部、圆形板8和上环状凸起7一体成型,且同轴设置。圆形板8的下表面开设有圆形凹槽17,圆形凹槽17的槽底(即图3中的圆形凹槽17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将圆形凹槽17和筒状部内部连通的连通孔16(连通孔16的内径为10mm)。圆形凹槽17的槽底还粘接固定有环形的气密垫15。圆形凹槽17、气密垫15和连通孔16同轴设置。长颈玻璃瓶1瓶口的外径小于圆形凹槽17的内径,长颈玻璃瓶1瓶口的内径大于连通孔16的内径,筒状部的内径大于长颈玻璃瓶1瓶口的内径。固定长颈玻璃瓶1时,将长颈玻璃瓶1的瓶口放入圆形凹槽17中,瓶口与气密垫15相抵。压头5的设置可以将小口径的长颈玻璃瓶1的口径转换成较大口径,筒状部的上端是适合于现有技术中内压力机的需求的,即,压头5实现了内径转换以适应现有技术中的内压力机,不用更换新的内压力机来测量小口径玻璃瓶。圆形板8上设有两个第二螺纹孔,两个第二螺纹孔以圆形板8的圆心为对称中心呈对称分布。
28.压板2的结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压板2为一圆形板,圆心处设有供长颈玻璃瓶1的瓶颈穿过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内径大于瓶颈环状凸起9的外径。压板2设有供螺丝钉4穿过的两个光滑孔,两个光滑孔以压板2的圆心为对称中心呈对称分布。玻璃瓶夹具3如图1、图2和图4所示,玻璃瓶夹具3的数量为两个。如图4所示,玻璃瓶夹具3的右侧设有半圆形的第一夹槽10,两个玻璃瓶夹具3可围合形成圆形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内径小于瓶颈环状凸起9的外径,以保证两个玻璃瓶夹具3在围合时,玻璃瓶夹具3的上表面可以对瓶颈环状凸起9的下表面施加朝向压头的作用力。第一夹槽10的内壁上粘接有一层橡胶。玻璃瓶夹具3的左部设有第一螺纹孔11并螺纹连接螺丝钉4。
29.内压力机夹具6的结构如图5所示,内压力机夹具6的数量也为两个。以图5左侧的内压力机夹具6为例说明,其右端设有半圆形的第二夹槽,其左部设有孔(可为螺纹孔或者非螺纹孔,与现有技术的内压力机的结构相适配,在此不做赘述)。当内压力机夹具6固定在内压力机上时,两个内压力机夹具6的第二夹槽围合形成第三通孔12。第三通孔12的内径小于上环状凸起7的外径,且大于筒状部的外径,这样内压力机夹具6可对压头5施加向上的作用力,将压头5挂在内压力机夹具6上。第二夹槽的内壁上也粘接有一层橡胶。
30.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在对长颈玻璃瓶1安装本方案的玻璃瓶装夹工装的时候,先将长颈玻璃瓶1的瓶颈穿入压板2的第一通孔中,然后将玻璃瓶夹具3的第一夹槽10卡在瓶颈环状凸起9下方,玻璃瓶夹具3的上表面和瓶颈环状凸起9的下表面相抵,此时两个玻璃瓶夹具3将瓶颈环状凸起9的下部的瓶颈包绕。然后将螺丝钉4以图2所示的方式,穿过压板2上的光滑孔,然后和玻璃瓶夹具3上的第一螺纹孔11旋接。然后将压头5压在长颈玻璃瓶1的瓶口,在使螺丝钉4与压头5上的第二螺纹孔旋接,使得压头5和压板2将长颈玻璃瓶1的瓶口夹紧,实现口径的转换。再将两个内压力机夹具6围合在上环状凸起7下方,并将内压力机夹具
6以现有技术的方式固定在内压力机上,压头5通过内压力机夹具6被挂在了内压力机的相应结构中,然后再进行耐内压力的性能的检测。
31.实施例2
32.本实施例基本同实施例1,不同点在于,如图6和图7所示,在内压力机夹具6和压头5上设置了预固定结构,预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内压力机夹具6上的两个左右对称的固定槽13,以及焊接在压头5的上环状凸起7的下表面的左右对称的固定块14。在将内压力机夹具6安装在压头5上时,将固定块14插入对应的固定槽13中,起到预固定和预定位的作用。
33.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对其作出各种变化。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发明所省略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