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自动化抓取搬运业的新型海绵吸盘海绵快速更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48107发布日期:2021-08-31 13:32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用于自动化抓取搬运业的新型海绵吸盘海绵快速更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化抓取搬运业的新型海绵吸盘海绵快速更换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机械手已经普遍使用在制造业中,在通过机器人和机械手配置不同规格的柔性海绵吸盘进行抓取和搬运,海绵吸盘通常都带有自闭阀用于在抓取不同尺寸产品时关闭不需要的真空孔来保持系统真空度,从而达到柔性抓取搬运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海绵吸盘底部的海绵是一种易损件,在使用维护中需要经常更换。目前使用的海绵吸盘都是使用不干胶粘贴在上部铝板的方式,在更换时经常有残胶,清理残胶的工作量巨大,如果吸盘尺寸较大,在撕掉已破损的海绵时也比较费时费力,重新更换新的海绵时也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化抓取搬运业的新型海绵吸盘海绵快速更换系统,其能够快速、便捷的完成海绵备件的更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用于自动化抓取搬运业的新型海绵吸盘海绵快速更换系统,其包括海绵吸盘以及安装于海绵吸盘底部的海绵,海绵吸盘底部设置有第一磁性吸附件,海绵设置有用于将海绵吸附安装于海绵吸盘底部且与第一磁性吸附件配合的第二磁性吸附件。

进一步,第一磁性吸附件结合安装于海绵吸盘的底部。

进一步,第二磁性吸附件结合安装于海绵的顶部。

进一步,第一磁性吸附件、第二磁性吸附件结合安装于各自载体的方式为胶黏剂结合或者不干胶结合。

进一步,第一磁性吸附件、第二磁性磁性件为软磁片。

进一步,软磁片的厚度为1-2mm。

进一步,第一磁性吸附件、第二磁性吸附件为对称式结构。

进一步,第一磁性吸附件、第二磁性吸附件设置有与海绵和/或海绵吸盘底部匹配的孔洞结构。

进一步,第一磁性吸附件、第二磁性吸附件与各自的载体外形相同且尺寸匹配。

进一步,第一磁性吸附件、第二磁性吸附件设置有定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基于带有磁性吸附原理的海绵更换系统,在海绵表面贴一层软磁片(软磁片的厚度可以根据海绵吸盘尺寸大小进行灵活调整),软磁片和海绵结合成一体后进行打孔加工,和海绵结合的铝合金板表面同样贴一层相同的软磁片,这样就可以与海绵相互吸合以达到快速贴装和更换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自动化抓取搬运业的新型海绵吸盘海绵快速更换系统分解图。

图2为图1的仰视状态图。

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图4为第一磁性吸附件、第二磁性吸附件与各自载体分离的效果图。

图5为海绵吸盘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磁性吸附件、第二磁性吸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用于自动化抓取搬运业的新型海绵吸盘海绵快速更换系统(以下简称“该系统”),参见图1-5,该系统包括海绵吸盘1以及安装于海绵吸盘底部的海绵2,该海绵吸盘具有真空腔室1-1,在海绵吸盘设置有顶部安装真空源及连接部件,该顶部安装真空源及连接部件具有位于海绵吸盘顶部的连接部件1-2,该连接部件1-2为沿着海绵吸盘长度方向布置两平行连接条状体,而在两连接部件之间布置有真空源组件1-3,海绵吸盘的工作原理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加以赘述。

参见图3-4,海绵吸盘底部设置有第一磁性吸附件3,而海绵2设置有用于将海绵吸附安装于海绵吸盘底部且与第一磁性吸附件3配合的第二磁性吸附件4,由于两个磁吸吸附件分别安装在各自载体之上(这里第一磁性吸附件的载体为海绵吸盘,第二磁性吸附件的载体为海绵),当需要安装海绵到海绵吸盘之上,则只需要将海绵顶部的第二磁性吸附件吸附到海绵吸盘底部的第一磁性吸附件上即可完成海绵的安装作业,而在更换作业时,在外力作用下直接将海绵从海绵吸盘底部分离即可,由于两者之间磁吸附的作用力下可以避免相互之间的脱离。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磁性吸附件和第二磁性吸附件可以采用的形式包括但不仅限于软磁片,从图3可以看出,第一磁性吸附件3结合安装于海绵吸盘的底部,与之配套的是,第二磁性吸附件4结合安装于海绵的顶部,由于安装第一磁性吸附件的海绵吸盘底部为铝合金板,可以将第一磁性吸附件通过胶黏剂或者不干胶结合安装于铝合金板上,同理,可以将第二磁性吸附件通过胶黏剂或者不干胶结合安装在海绵的顶部。

考虑到需要完成海绵与海绵吸盘底部的吸附效果,第一磁性吸附件和第二磁性吸附件可以考虑选择厚度为1-2mm的软磁片,在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对软磁片的厚度进行相应调增或者调减。当软磁片的厚度较大,例如超过2mm的情况下,会造成不经济等问题,并且,过厚的软磁片造成相互之间的吸附作用力更大且更加难以分离,不利于后期的更换作业,优选的是,软磁片选择1mm来当做第一磁性吸附件和第二磁性吸附件,软磁片的厚度可以根据海绵吸盘尺寸大小进行灵活调整。

作为一种实施例,参见图6,第一磁性吸附件、第二磁性吸附件为对称式结构,即两者采用相同的构造,此时,可以标准化提供软磁片来满足海绵吸盘的规模化生产需要,而第一磁性吸附件、第二磁性吸附件设置有与海绵和/或海绵吸盘底部匹配的孔洞结构,当软磁片结合在海绵上之后,直接可以与海绵一起进行打孔作业,这样让软磁片上阵列与海绵相同的孔洞,由于海绵吸盘底部的孔洞与海绵上的孔洞分布相同,故而此时软磁片可以通用。

另外,第一磁性吸附件、第二磁性吸附件与各自的载体外形相同且尺寸匹配,例如,海绵呈长方形,则此时软磁片则采用长方形结构,且满铺在海绵顶部,同理,软磁片满铺在海绵吸盘底部,而软磁片上具有与海绵等结构对应的孔洞,在不影响海绵与海绵底盘之间孔洞接通效果的情况下,最大响度提高两片软磁片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吸附作用力,提高海绵安装的稳定性。

作为一种选择,第一磁性吸附件、第二磁性吸附件设置有定位结构,这里的定位结构可以是软磁片具有与海绵边缘齐平的侧边缘,这样可以让软磁片配合l型抵靠尺较好的定位安装到海绵上,当然,可以在海绵吸盘底部或者海绵顶部设置两点式定位凸起或者定位凹部,而软磁片布置与之对应的凹部或者凸起,这样可以较好的实现两者之间的定位安装需要。还可以在海绵吸盘底部周向设置定位凹槽,而海绵吸盘底部安装的软磁片周向设置定位凸起,这样可以让软磁片快速定位装配到海绵吸盘底部,上述定位结构为选择性构造。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可以在第一磁性吸附件、第二磁性吸附件与各自载体的结合面上设置荧光涂层,该荧光涂层只覆盖定位结构布置的区域,这样既可以让操作人员光线照射的情况下更加凸显例如定位凸起或者定位凹部的位置,这样可以方便操作人员的安装,而在软磁片表面粘接一层碳纤维网,该碳纤维网具有与软磁片的孔洞匹配的开孔,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软磁片的使用寿命和强度。

该系统的软磁片与各自载体的安装方法如下:

1、epdm开孔发泡海绵(即海绵2),表面带有基材的不干胶。

2、1mm厚度软磁片,利用海绵不干胶和软磁片粘合在一起。

3、海绵吸盘上部铝合金板(用于自闭阀阀芯的球座)贴装相同的软磁片,同样使用带基材的不干胶。

4、将安装有软磁片的海绵利用软磁片吸附到海绵吸盘的底部所设软磁片。

本专利提供系统中,软磁片和海绵结合成一体后进行打孔加工,和海绵结合的铝合金板表面同样贴一层相同的软磁片,这样就可以与海绵相互吸合以达到快速贴装和更换的目的,有效的降低了更换的难度,并且,更换的效率更高。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