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粘贴件的模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43442发布日期:2024-04-08 13:44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柔性粘贴件的模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标签生产,尤其涉及到一种柔性粘贴件的模切装置。


背景技术:

1、模切机(die cutting machine)又叫啤机、裁切机、数控冲压机,模切机是利用钢刀、五金模具、钢线(或钢板雕刻成的模版),通过压印版施加一定的压力,将印品或纸板轧切成一定形状,它是印后包装加工成型的重要设备。模切机根据压印形式的不同,主要分为圆压圆、圆压平、平压平三种类型。其中,由于圆压圆模切机在工作时辊筒连续旋转,停机时间少,因而其生产效率相对平压平模切机和圆压平模切机较高,而且模切时为线接触,工作压力小,产品稳定性高,特别适合大批量生产线。

2、在标签或者手机软膜等具有底材和面材的柔性粘贴件的生产过程中,通常也会采用圆压圆模切装置将柔性粘贴件自料带上分割下来,但是对于不同的柔性粘贴件或者对于具有不同规格参数的某一种柔性粘贴件,通常需要更换不同规格的模切装置,一种模切装置一般只能用于一种应用场景下的柔性粘贴件分割,适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粘贴件的模切装置,解决了目前生产过程中用以将柔性粘贴件自料带上分割下来的模切装置的适用性较差的问题。

2、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柔性粘贴件的模切装置,包括碾压辊以及与碾压辊相配合的辅助辊;碾压辊包括:

3、辊芯;

4、多个模切刀版,沿辊芯的外周设置,且每个模切刀版均沿辊芯的轴向延伸;模切刀版沿辊芯周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通过第一螺接件和第二螺接件与辊芯相连接,且第一端与辊芯之间的距离可通过第一螺接件调节,第二端与辊芯之间的距离可通过第二螺接件调节;模切刀版具有第一端与辊芯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端与辊芯之间的距离的第一状态,第一端与辊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端与辊芯之间的距离的第二状态,以及第一端与辊芯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端与辊芯之间的距离的第三状态;

5、多个模切刀具,一一对应设置于多个模切刀版上。

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螺接件和第二螺接件均包括:

7、第一沉头螺钉,穿过模切刀版上设置的通孔螺接于辊芯上;

8、弹簧,套设于第一沉头螺钉外,且弹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模切刀版和辊芯上。

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螺接件和第二螺接件均包括:

10、第二沉头螺钉,穿过模切刀版上设置的通孔螺接于辊芯上;

11、固定螺母,设置于模切刀版的靠近辊芯的一侧,且螺接于第二沉头螺钉上,模切刀版被固定于第二沉头螺钉的头部和固定螺母之间。

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模切刀具包括:

13、连接底板,与模切刀版对应设置,且具有分别与模切刀版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对应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14、两个弯折卡接板,分别为连接底板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弯折延伸形成,两个弯折卡接板和连接底板之间均形成卡接槽;

15、橡胶填充层,设置于连接底板靠近模切刀版的侧面,并填充于卡接槽内;模切刀版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卡接于两个卡接槽内时,橡胶填充层填充连接底板和模切刀版之间,以及弯折卡接板和模切刀版之间的间隙;

16、切刀本体,固定于连接底板上。

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模切刀具包括:

18、连接底板,与模切刀版对应设置,且具有分别与模切刀版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对应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

19、磁吸层,设置于连接底板靠近模切刀版的侧面,连接底板通过磁吸层连接于模切刀版上;

20、切刀本体,固定于连接底板上。

2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切刀本体包括:

22、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分别设置于连接底板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上;

23、多个第三刀体,连接于第一刀体和第二刀体之间,且第三刀体沿连接底板的轴向设置;第一刀体、第二刀体和多个第三刀体在连接底板上形成多个模切版图。

2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碾压辊还包括:

25、纠偏追踪器,设置于任一第三刀体上,用于追踪柔性粘贴件所在料带上的模切纠偏线。

2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柔性粘贴件的模切装置还包括:

27、机架;碾压辊和辅助辊均设置于机架上;

28、两个位置调节件,均设置于机架上,且分别位于碾压辊轴向上的两端;两个位置调节件具有均抵接于模切刀具上以调节模切刀具的位置的第一状态,以及均远离模切刀具,以使模切刀具对料带上的柔性粘贴件进行模切的第二状态。

2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碾压辊还包括:

30、多个距离传感器组,设置于辊芯上,且每个距离传感器组均对应于一个模切刀版设置;一个距离传感器组包括分别对应设置于模切刀版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至少两个距离传感器。

31、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32、1、本发明提供的柔性粘贴件的模切装置,通过设置其中的碾压辊的辊芯外周具有多个模切刀版,并设置每个模切刀版在周向上的两端(第一端和第二端)与辊芯之间的距离可以通过螺接件调节(第一端和第二端的距离可以分别通过第一螺接件和第二螺接件进行调节),以使该柔性粘贴件的模切装置既可以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与辊芯的距离相等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该距离的大小(实际上为调整刀具与辅助辊之间的压合度)实施不同程度的均匀分割(如将柔性粘贴件自料带上完全分割下来,或者仅进行面材的切割而底材仍保持完整性以便于收卷),也可以通过调整第一端和第二端与辊芯之间的距离的不同差值,实施不同类型的非均匀分割(如将柔性粘贴件某一端的底材和面材均自料带上切割下来,而相对应的另一端则仅切割面材,以在便于收卷的同时,防止贴件过程中柔性粘贴件与其周围的料带粘连),也可以通过将多个模切刀版与辊芯之间的距离调整为不同的状态,实现混合分割,适用性强,可应用范围广。

33、2、本发明提供的柔性粘贴件的模切装置,通过设置模切刀具中的切刀本体包括第一刀体、第二刀体和多个第三刀体,使得该模切装置可以同时对至少两列的柔性粘贴件进行分割,且各列柔性粘贴件之间没有间隙,能够减少柔性粘贴件生产过程中的排废,节省生产成本。

34、3、本发明提供的柔性粘贴件的模切装置,基于碾压辊中的模切刀具和模切刀版之间的可移动连接关系(模切刀具相对于模切刀版的移动应以不影响二者之间的连接稳固性为前提),通过在碾压辊所在的机架上设置两个分别位于碾压辊轴向上的两端的位置调节件,使得该模切装置可以在料带位置和其中的切刀本体(主要为其中的第三刀体)位置之间存在偏差时,基于位置调节件调节切刀本体的位置,实现纠偏,避免了对料盘以及(料盘和模切装置之间的)已放卷的料带的调节,降低了调节难度,同时能够防止造成已放卷的料带弯曲或者变形,影响纠偏以及模切精度。

35、4、本发明提供的柔性粘贴件的模切装置,通过在模切刀版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设置距离传感器,从而能够精准获取模切刀版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与辊芯之间的距离,进而能够准确调节模切刀版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距离状态,进一步提高该模切装置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