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抓手的运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56371发布日期:2024-04-09 17:4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机械抓手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抓手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131)包括设置于所述转动卡接板(1312)底部的倾斜的啮合面(1313);所述转动卡接板(1312)周向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撑柱(1311)外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机械抓手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齿(1412)呈均匀分布的锯齿形;所述导向齿(1412)的齿尖与所述啮合面(1313)不完全啮合;所述导向柱(1413)包括第一导向柱(14131)和第二导向柱(14132);所述第一导向柱(14131)和所述第二导向柱(14132)周向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导向齿(1412)外表面;沿所述壳体(11)的径向,所述第一导向柱(14131)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二导向柱(14132);沿所述壳体(11)的轴向,所述第一导向柱(14131)的外侧面与所述转动卡接板(1312)的外侧面同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械抓手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凸台(151)包括沿所述壳体(11)的周向顺次连接的第一导向凸台(1511)、第二导向凸台(1512)和第三导向凸台(1513);所述导向凸台(151)周向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壳体(11)内表面;所述第一导向凸台(1511)和所述第三导向凸台(1513)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一导向凸台(1511)和所述第三导向凸台(1513)沿所述壳体(11)的轴向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二导向凸台(1512);所述导向槽(152)包括第一导向槽(1521)和第二导向槽(1522);相邻的所述第一导向凸台(1511)的外侧面、所述第三导向凸台(1513)的外侧面和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形成所述第一导向槽(1521);所述第一导向凸台(1511)的外侧面、所述第三导向凸台(1513)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二导向凸台(1512)的外侧面形成所述第二导向槽(1522);所述第一导向槽(1521)的深度深于所述第二导向槽(1522);所述第一导向槽(1521)容纳所述第一导向柱(14131)和所述转动卡接板(1312);所述第二导向槽(1522)容纳所述第二导向柱(14132);所述导向面(153)包括第一导向面(1531)和第二导向面(1532);所述第一导向凸台(1511)和所述第二导向凸台(1512)的上表面连接形成倾斜的所述第一导向面(1531);所述第三导向凸台(1513)的上表面形成倾斜的所述第二导向面(1532);所述第一导向面(1531)和所述第二导向面(1532)的倾角分别与所述啮合面(1313)的倾角相同;所述第二导向凸台(1512)的上表面、所述第三导向凸台(1513)的外侧面和所述壳体(11)的内表面形成所述卡接槽(15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抓手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手本体(1)包括与所述壳体(11)的顶部连接的抓手盖板(1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抓手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手本体(1)包括磁环(17)。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抓手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12)包括弹簧(12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抓手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机械抓手向下运动与位于所述机械抓手外部的被抓物体接触,所述机械抓手对所述被抓物体产生向下的作用力,相应地,所述被抓物体对所述机械抓手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所述机械抓手借由所述反作用力在内部累积弹性势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抓手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机械抓手向下运动与位于所述机械抓手内部的被抓物体接触,所述机械抓手对所述被抓物体产生向下的作用力,相应地,所述被抓物体对所述机械抓手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所述机械抓手借由所述反作用力释放内部累积的弹性势能,实现放置被抓物体。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抓手及其运行方法,所述机械抓手包括抓手本体、以及与所述抓手本体连接的抓头;所述抓手本体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并且沿所述壳体的轴向自上而下顺次连接的弹性装置、转动卡接装置和传动导向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表面的导向卡接装置。本发明机械抓手能够在省去抓取部位驱动器的情况下实现自动抓取和放置物体;本发明在降低机械抓手成本、减小故障点及简化结构等前提下,能提高机械抓手整体的运行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柳建敏,陆文龙,曹宽宽,徐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海尔施智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