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拆装移动工作台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2771阅读:15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发动机拆装移动工作台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保养、修理支承装置特别是一种汽车发动机拆装移动工作台架。
汽车发动机与车身大梁解体,特别是大吨位的载重汽车发动机拆装的问题更为突出。多年来,很多汽车保修厂在发动机拆装的技术设备上,都在沿用托杠、铰盘、钢丝绳等简单工具,由4~5个劳动力来进行作业,劳动强度大,而且不安全的隐患时有发生。目前,汽车修理行业中使用的汽车举升机,如无锡生产的机械式立柱举升机,或绍兴生产的双柱式液压举升机,均采用链轮、链条传动,经过定滑轮带动支撑臂将汽车吊起,进行作业,起吊过程平稳性差,立柱占用空间大,而且设有移动行走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汽车发动机拆装移动工作台架,采用液压举升,摇臂支架支承,设计有专用的固定胎具及移动装置,以保证作业方便、使用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发动机拆装移动工作台架,由底架、上托架、举升机构组成,其特征是,底架与上托架为槽钢焊接成的框架式结构,在底架与上托架之间设置有平行的两对双摇杆支承,双摇杆的下端铰接在底架的连框上,双摇杆的上端铰接在上托架的边框上;在底架前方设置2个固定式行走轮,在底架后方设置2个万向式行走轮;在工作台架后部的两个双摇杆之间设有横向联系梁,底架中部设有横梁,在横向联系梁和横梁之间设置分体式液压举升缸,在工作台架后部的底架上设置分离式油缸;在上托架的顶面上设有固定发动机位置的定位钩和变位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将发动机固定在上托架上,以发动机前端的曲轴皮带轮为前支点,飞轮壳为后支点,使发动机在拆装过程中始终固定在这两个支点上;采用分体式液压举升缸,举升上托架,上托架最大升程可达200毫米,平移为350毫米,可满足发动机在拆装过程中所特定的技术要求。行走轮可方便地移动整个工作台架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合理,举升准确,移位平稳,操作安全,只需2人作业,减轻了劳动强度。
适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拆装移动工作。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汽车发动机拆装移动工作台架的主视图;图2是汽车发动机拆装移动工作台架的俯视图;图3是汽车发动机拆装移动工作台架的侧视图。
由图可见,汽车发动机拆装移动工作台架,由底架、上托架、举升机构组成,其特征是,底架与上托架为槽钢焊接成的框架式结构,在底架1与上托架2之间设置有平行的两对双摇杆支承,双摇杆3的下端铰接在底架的边框上,双摇杆的上端铰接在上托架的边框上;在底架前方设置2个固定式行走轮4;在底架后方设置有2个万向式行走轮5;在工作台架后部的两个双摇杆之间设有横向联系梁6,底架中部设有横梁7,在横向联系梁和横梁之间设置分体式液压举升缸8,在工作台架后部的底架上设置分离式油缸9;在上托架的顶面上设有固定发动机位置的定位钩10和变位支架11。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发动机拆装移动工作台架,由底架、上托架举升机构组成,其特征是,底架与上托架为槽钢焊接成的框架式结构,在底架与上托架之间设置有平行的两对双摇杆支承,双摇杆的下端铰接在底架的边框上,双摇杆的上端铰接在上托架的边框上;在底架前方设置2个固定式行走轮,在底架后方设置2个万向式行走轮;在工作台架后部的两个双摇杆之间设有横向联系梁,底架中部设有横梁,在横向联系梁和横梁之间设置分体式液压举升缸,在工作台架后部的底架上设置分离式油缸;在上托架的顶面上,设有固定发动机位置的定位钩和变位支架。
专利摘要一种汽车发动机拆装移动工作台架,由底架、上托架及举升机构组成,其特征是,底架与上托架为槽钢焊接的框架式结构,在底架和上托架之间设置有平行的两对双摇杆支承,底架下设有行走轮,在工作台架后部的双摇杆与底架横梁之间设置分体式液压举升缸;上托架顶面设有发动机定位钩和变位支架。优点是举升准确,移动平稳,操作安全,结构合理,减轻了装卸发动机作业劳动强度。适用于汽车发动机的拆装移动维修作业。
文档编号B25H1/00GK2224067SQ9520129
公开日1996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1995年1月25日 优先权日1995年1月25日
发明者聂伟光, 李爱明, 杨世文, 孙庆玉 申请人:北京市第二公共汽车公司第三保修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