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筒盒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5920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套筒盒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展示效果良好、可任意装卸套筒与可防止观赏者将套筒取出的套筒盒改良结构。
通常,一般套筒在销售时,最能吸引消费者购买的因素就是套筒精致强韧的外观,所以套筒制造商在销售时会以能呈现套筒外观的盒具展售套筒,但却又因目前所使用的套筒容置盒常会因卡制不稳、套筒无法固定等原因,而致使套筒容易散落一地,甚而被人取下带走,造成展售者的损失;另外,一般展售套筒的盒具由于装卸套筒不容易,所以并不适合在工作时使用,故一般消费者在将套筒与展售套筒的盒具购回后,仍要自费购买工作用的套筒容置盒;而以上的二个问题,则一直是目前套筒展销者与消费者所期望解决的问题。
常用的展示用套筒容置盒,请参阅


图1所示,此种套筒容置盒是具有一容置盘10与一透明盖板11的结构,该容置盘10上设有可置入套筒13的容置座12,使用者在将套筒13置入容置座12后,会将套筒13卡制在容置盘10上,而在盖上该透明盖板11后,便可陈列在展示场中;此种常用的展示用套筒容置盒虽然已经广泛被使用,但是在实际运用时,仍然具有以下问题其一,此种容置盘10与透明盖板11组合的结构并不适合使用者在工作之时运用,故消费者在套筒13购回后,仍要自费购买工作用的套筒盒;其二,此种展示用套筒容置盒上的透明盖板11可轻易取下,故此种展示用套筒容置盒内的套筒13容易因松脱而散落一地,甚而被人由容置盘10上取下带走;所以,针对以上缺陷,在求理想、实用与进步的今日,诚为一极待努力追求改善的目标。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乃经详思细索,并积多年从事各种套筒工具与相关手工用具的贩售、研究以及开发的经验,终而得以开发出一种不易松脱、可以固定、适合展销使用与适合工作时使用的套筒盒改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不易松脱、可任意装卸套筒的套筒盒改良结构,本实用新型是以一块具有凵字型凹入空间的套合板体与相对应具有可容置套筒的预设数目U字型凹槽的本体所组合而成的结构,该卡制有套筒的本体与套合板体间可相对应滑动套合,当位于套筒前方的卡制杆与位于套筒上方的装卸孔与套筒座呈相交错时,套筒可稳固的被卡制在本实用新型套合板体与本体上,并且配合束带将套筒系紧于本实用新型上;而当上方的装卸孔与套筒座调移至相对时,本实用新型可将套筒对应套合板体的装卸孔,轻易的取下、装上套筒,故本实用新型确实是一种不易松脱、可任意装卸套筒的套筒盒改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同时适合展销使用与工作时使用的套筒盒改良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主体与套合板体可以稳固的卡制套筒,不但套合板体上的卡制杆间具有可明显见到套筒的展示窗,且十分便于随手取下、装上套筒,确实便于使用者带至工作场所使用,故本实用新型确实是一种同时适合展销使用与工作时使用的套筒盒改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套筒盒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主体,是一块排设有预设数目的凹槽的板体,在各凹槽一端开设有一对应套筒外径的通孔,该凹槽的另一端则设置有对应套筒内径的套筒卡制元件,并在整排凹槽顶端侧边上设置有卡制元件;一套合板体,是一具凹入空间的板体,在凹入空间开口的二侧设有向内折入的折边,且在凹入空间底部开设有对应主体凹槽的展示窗孔与卡制杆,而在凹入空间一侧开设有对应主体凹槽的通孔的圆形装卸孔,且套合板体是以凹入空间与折边将主体套设于内,另在凹入空间对应主体的卡制元件的一侧上设有相对卡制元件。该主体可在一侧加设吊挂元件。该套合板体与主体上可设置有预设数目的对应通孔,并且配合束带将套合板体与主体系紧。该套筒卡制元件可以是上端设有一圆球的杆体,且可在置入套筒内后,将套筒卡制定位。该套筒卡制元件可以是一凸出块,且可在置入套筒内后,将套筒卡制定位。该卡制元件与相对卡制元件可以是凸出块与凹入槽的配合。该套合板体凵字型凹入空间的各侧板上可设置凸出条块,用以加强卡制本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以一块具有凹入空间的板体与预设数目具有可容置套筒的凹槽的块体所组合而成的结构,使本实用新型的套筒不但可方便于展示、固定良好,并且本实用新型尚能直接适用在工作场所内;确实是一种不易松脱、可以固定、适合展销使用与适合工作时使用的套筒盒改良结构。
图1是常用的实施例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套筒固定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套筒取出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加束带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号部分10.容置盘11.透明盖板12.容置座13.套筒 20.主体21.凹槽22.通孔 23.凸块24.吊挂勾25.卡制块30.套合板体31.凹入空间32.折边 33.展示窗 34.卡制杆35.装卸孔36.卡制座 40.束带孔
41.束带现以较佳实施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首先,请参阅图2、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套筒盒改良结构主要是包括有一主体20,是一排设有预设数目的U字型凹槽21的板体,在各凹槽21顶部开设有一对应套筒13外径的通孔22,该凹槽21的底部则设置有对应套筒13内径的凸块23,并在整排凹槽21一端侧设置有吊挂勾24,且在整排凹槽21另一端侧设置有卡制块25;一套合板体30,是一具凵字型凹入空间31的板体,在凹入空间31开口二侧设有向内折入的折边32,且在凹入空间31底部开设有对应主体20U字型凹槽21的展示窗33与卡制杆34,而在凹入空间31一侧开设有对应主体20U字型凹槽21的通孔22的圆形装卸孔35,并且套合板体30是以凹入空间31与折边32将主体20套设于内,另在凹入空间31对应主体20的卡制块25的一侧上设有卡制座36;以上所述,即是为本实用新型的各组件相关位置及其构造的概述。
其次,再将本实用新型的动作原理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后,以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其他优点能有更进一步的体会与认识,请参阅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置入套筒13时,使用者先将套筒13按尺寸置入主体20的U字型凹槽21内,而套筒13的一端套在凹槽21的底部的凸块23外,此时,使用者可将该主体20套入该凹入空间31内,并被折边32所卡制,并使主体20的凹槽21一端侧设置的卡制块25与凹入空间31一侧上的卡制座36相对应卡制,而套合板体30的展示窗33与圆形装卸孔35恰与套筒13交错,而该卡制杆34间阻挡在套筒13一侧,故套筒13被卡制在凹槽21内,不会轻易掉出,而参观者又可从展示窗33与圆形装卸孔35清楚观赏套筒13;故本实用新型确可充分展示套筒13的外观,并且可以稳固的固定。
值得一提的是,请参阅图4中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套合板体30的凹入空间31一侧开设有对应该主体20U字型凹槽21的通孔22的圆形装卸孔35,故使用者可以施力使主体20的卡制块25与凹入空间31的卡制座36脱离卡制,并使主体20的通孔22与套合板体30的圆形装卸孔35相对合,此时,使用者便可将套筒13由套合板体30的圆形装卸孔35中取出,十分方便于随手取下、装上套筒,确实便于使用者带至工作场所使用,故本实用新型确实是一种同时适合展销使用与工作时使用的套筒盒改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请参阅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在主体20的卡制块25与凹入空间31的卡制座36相卡制时,在套合板体30与主体20上设置相对应束带孔40,且可以利用此束带孔40配合束带41将套筒13确实系紧于主体20与套合板体30上;故本实用新型确实是一种可稳固保存套筒13,防止其掉落、被窃取的套筒盒改良结构。
权利要求1.一种套筒盒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主体,是一块排设有预设数目的凹槽的板体,在各凹槽一端开设有一对应套筒外径的通孔,该凹槽的另一端则设置有对应套筒内径的套筒卡制元件,并在整排凹槽顶端侧边上设置有卡制元件;一套合板体,是一具凹入空间的板体,在凹入空间开口的二侧设有向内折入的折边,且在凹入空间底部开设有对应主体凹槽的展示窗孔与卡制杆,而在凹入空间一侧开设有对应主体凹槽的通孔的圆形装卸孔,且套合板体是以凹入空间与折边将主体套设于内,另在凹入空间对应主体的卡制元件的一侧上设有相对卡制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盒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主体可在一侧加设吊挂元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盒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套合板体与主体上可设置有预设数目的对应通孔,并且配合束带将套合板体与主体系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盒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套筒卡制元件可以是上端设有一圆球的杆体,且可在置入套筒内后,将套筒卡制定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盒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套筒卡制元件可以是一凸出块,且可在置入套筒内后,将套筒卡制定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盒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卡制元件与相对卡制元件可以是凸出块与凹入槽的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盒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套合板体凵字型凹入空间的各侧板上可设置凸出条块,用以加强卡制本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展示效果良好、可任意装卸容置件与可防止观赏者将套筒取出的套筒盒改良结构,本实用新型主要是为消除常用展示用套筒盒结构大多无法固定套筒,以致套筒容易被人取下,以及无法同时适用在展售场与工作场所的问题;大体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之道,乃是以一块具有
文档编号B25H3/00GK2386929SQ9921650
公开日2000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8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8日
发明者李志民 申请人:李志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