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238401阅读:来源:国知局
一接触部可以设置在导引凹槽结构处。该导引凹槽结构可以围绕导引突出结构。因此,可以有效地消除安装至电池安装部的可充电电池在多个方向上的咔哒声。
[0043]电动工具还可以包括本体外壳、电气部件和部件支承部,该本体外壳包括电池安装部,电气部件设置在本体外壳内,部件支承部构造成接触并且支承本体外壳内的电气部件。该部件支承部可以由与第一电池接触部的材料相同的弹性材料制成。因此,可以在模制部件支承部时阻止材料数量的增大。这在有助于制造操作、减少生产成本等观点中是有利的。
[0044]电池安装部可以包括多个电池安装部,每个电池安装部均能够安装可充电电池。因此,可以增大供电能力。
[0045]可充电电池的滑动方向可以与作业工具的往复运动方向相交。通过这种设置,可以减小可充电电池在往复运动方向上的尺寸。
[0046]现在参照附图将对本发明的代表性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图1至图5中的标记10表示作为电动工具的示例的锤钻。锤钻10还可以是往复式工具的实施方式和冲击式工具的实施方式。
[0047]在描述锤钻10时,前侧、后侧、上侧、下侧、左侧和右侧参照以正常方式使用锤钻10期间从用户侧观察的位置来确定。通常,在将要使用锤钻10时,可以像握手枪那样握住锤钻10。因此,要被处理的工件的方向确定为锤钻10的前侧,以及该方向的相反方向确定为锤钻10的后侧。左侧、右侧、上侧和下侧基于该前后方向而确定。锤钻10的前后方向可以是锤钻头B往复运动的方向,并且该方向与可充电电池90的滑动方向正交。锤钻10的前后方向在下文中还可以被称为第一方向。锤钻10的左右方向为可充电电池90通过滑动分别安装至电池安装部50的方向。锤钻10的左右方向在下文中还可以被称为第二方向。上下方向或竖向方向在下文中还将被称为第三方向。即,安装至电池安装部50的可充电电池90面向电池安装部50的方向对应于第三方向。
[0048]锤钻头B作为作业工具安装至锤钻10,因此,形成了待用于钻孔等的电动工具。如下文详细描述的,锤钻头B可以通过工具保持部37保持,同时通过夹具38防止锤钻头B移除。该工具保持部37可以用作工具输出部。
[0049]锤钻10可以为手持式工具,其中,可充电电池90可以用作电源。S卩,通常,锤钻10可以配备有作为工具主体的锤钻主体11和作为电源的可充电电池90,可充电电池90能够相对于锤钻主体11拆卸。两个可充电电池90可以安装至锤钻主体11从而提供大容量的电源。因此安装有可充电电池90的锤钻主体11可以包括由可充电电池90提供的电力驱动的电动马达15。电动马达15可以用作驱动源。
[0050]如图4和图5中所示,锤钻主体11通常可以包括驱动部13、把手部40和电池安装部50。驱动部13可以包括马达部14和往复运动机构部21。马达部14可以由主体外壳12支承,该主体外壳12可以用作把手部40的外壳并且也可以用作电池安装部50的外壳。往复运动机构部21可以由齿轮外壳22支承,该齿轮外壳22仅用作往复运动机构部21的外壳。主体外壳12支承诸如设置在锤钻主体11内的电动马达15之类的部件,同时用作往复运动机构部21的齿轮外壳22的后侧上的封闭件。往复运动机构部21可以用于使得安装至工具保持部37的锤钻头B往复运动。
[0051]将对马达部14进行描述,电动马达15设置在马达部14中。电动马达15可以包括定子151、转子152和换向器153。定子151可以由主体外壳12支承。转子152可以由用作旋转轴的马达轴16支承。通过电力的供给,转子152可以相对于定子151旋转,其中马达轴16用作旋转轴。如在附图中所示,马达轴16可以设置成沿竖向方向延伸,同时朝向后侧略微倾斜。马达轴16的下端部可以由下侧轴承161支承,并且马达轴16的上端部可以由上侧轴承162支承。这两个轴承161和162可以由主体外壳12支承。用于对转子152进行冷却的冷却风扇17可以安装至该马达轴16的下部。冷却风扇17可以是沿离心方向产生气流的多叶片风扇,使得外部空气可以从图1等中示出的进入开口 181吸入,并且在对电动马达15进行冷却之后,随后可以经由排出开口 182排放。输入齿轮20设置在马达轴16的上端处。该输入齿轮20用于将马达轴16的旋转驱动输入至往复运动机构部21。该输入齿轮20可以形成为锥齿轮。
[0052]现在将对往复运动机构部21进行描述。往复运动机构部21可以设置在马达部14的上侧。往复运动机构部21可以将电动马达15的旋转驱动力在输出之前视情况转换。往复运动机构部21可以是具有斜盘支承式摇摆机构27的功率传递机构。往复运动机构部21可以通过将驱动转换部23和往复运动部30安装在齿轮外壳22的内部来构造。驱动转换部23可以在将由输入齿轮20输入的旋转驱动力传递至锤钻头B之前将其转换成旋转驱动力和往复运动。
[0053]驱动转换部23通常可以包括锥形齿轮24、中间轴25和旋转传递齿轮26。锥形齿轮24与上述输入齿轮20啮合,并且中间轴25设置为旋转轴。中间轴25可以与在接收到输入齿轮20的旋转时而旋转的锥形齿轮24 —起旋转。中间轴25可以设置成沿前后方向延伸。中间轴25的后端部能够由后侧轴承251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并且中间轴25的前端部能够由前侧轴承252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承。两个轴承251和252分别由主体外壳12和齿轮外壳22支承。
[0054]旋转传递齿轮26可以安装至中间轴25的靠近前端的外周缘。该旋转传递齿轮26与中间轴25 —起旋转,并且与设置在其上侧的旋转接收齿轮35啮合。旋转接收齿轮35可以安装至之后将要描述的设置在管状活塞31的外周缘处的旋转圆筒部34。以这种方式,旋转接收齿轮35能够与旋转圆筒部34 —起旋转。工具保持部37可以与旋转圆筒部34 —起旋转并且可以安装至旋转圆筒部34的前部。
[0055]斜盘支承式摇摆机构27可以设置在中间轴25的中部处。摇摆机构27可以将中间轴25的旋转驱动转换成往复运动。摇摆机构27可以包括旋转本体271、滚动球状部273和摇摆环状部275。旋转本体271可以与中间轴25集成一体。球状凹槽272可以形成在旋转本体271的外周表面中。该球状凹槽272可以相对于与中间轴25的旋转轴线垂直的平面沿前后方向倾斜。滚动球状部273的径向内部可以配装到球状凹槽272中。滚动球状部273用作滚动轴承的滚珠。滚动球状部273的径向外部可以配装到摇摆环状部275的内周表面中。在摇摆环状部275的上侧上,设置有从摇摆环状部275突出的摇摆杆状件277,并且下文描述的管状活塞31的后部连接至该摇摆杆状件277的上端。在图1中,标记39表示能够操作用于对锤钻头B的操作模式进行切换的开关。
[0056]关于摇摆机构27,当旋转本体271与中间轴25 —起旋转时,由球状凹槽272引导的滚动球状部273可以改变摇摆环状部275的倾斜角度。由于摇摆环状部275的倾斜角度因此被改变,所以摇摆环状部275上方的摇摆杆状件277可以沿前后方向摇摆。摇摆杆状件277的摇摆引起往复运动部30 (具有管状活塞31)进行往复运动从而沿前后方向前进及后退。
[0057]往复运动部30通常可以包括管状活塞31、撞针32和冲击螺栓33。管状活塞31可以形成为中空的管状件,并且能够以可旋转的方式由齿轮外壳22支承。管状活塞31可以在旋转圆筒部34内沿前后方向移动。在旋转圆筒部34的外周上,可以设置有旋转接收齿轮35,旋转接收齿轮35与设置在中间轴25的外周上的旋转传递齿轮26啮合。
[0058]在管状活塞31的内部,撞针32设置成用作冲击施加构件。撞针32能够相对于旋转圆筒部34沿前后方向前进及后退。撞针32的撞击力作为轴向冲击力可以经由相对于锤钻头B设置在前侧的冲击螺栓33传递至锤钻头B。锤钻头B可以由工具保持部37保持并且可以通过夹具38防止移除。摇摆机构27、撞针32和冲击螺栓33可以构成冲击机构。工具保持部37基本形成为能够随着旋转圆筒件34旋转的圆筒管状件,并且锤钻头B可以插入到工具保持部37中。在工具保持部37的前侧上,安装有可以防止锤头钻B被移除的夹具38。锤头钻B可以如通过沿周向方向旋转的方式进行操作用于对工件进行加工。锤头钻B接收沿轴向方向撞击的锤击作用。
[0059]此外,在往复运动机构部21的后侧上,可以设置有具有从侧面角度观察的D状构型的把手部40。在把手部40的后部,可以设置有抓握部41以被用户的手握住。该抓握部41可以设置有触发式操作开关43。操作开关43可以包括开关主体431和操作触发器432。当拉动操作触发器432时,开关主体431可以接收打开输入。当接收到打开输入时,开关主体431可以将打开信号传递至之后将要描述的控制器47。
[0060]把手部40和电池安装部50可以由主体外壳12形成。主体外壳12可以通过将单独模制的左手侧半外壳121和右手侧半外壳122接合在一起而形成。即,主体外壳12为模制构件。左手侧半外壳121在下文中也将被称为第一模制构件,以及右手侧半外壳122在下文中将被称为第二模制构件。以这种方式,主体外壳12通过将左手侧半外壳121和右手侧半外壳122接合在一起而形成,该左手侧半外壳121和右手侧半外壳122沿左右方向划分,即,沿相对于用于将可充电电池90安装至电池安装部50的可充电电池90的滑动方向的前后方向划分。因此,左手侧半外壳121和右手侧半外壳122被划分的左右方向可以与用于将可充电电池90安装至电池安装部50的可充电电池90的滑动方向一致。主体外壳12可以设置有用于保护锤钻10的外保护构件70。外保护构件70可以通过粘合等附接至主体外壳12。外保护构件70可以由弹性体构件制成,更具体地,外保护盖70可以通过由显示弹性的弹性体制成的模制产品形成。优选地,外保护构件70可以与主体外壳12(左手侧半外壳121和右手侧半外壳122)通过所谓的双色模制工艺集成一体,其中,外保护构件70由弹性体材料模制,同时,主体外壳12由塑料树脂模制。提供外保护构件70的目的可以是关于美学方面的、即锤钻10的外观设计的改进,当锤钻10意外掉落时减轻了由于不可避免的外力而带来的撞击,或在用户使用锤钻10时改进了触觉。因此,外保护构件70可以由弹性体材料或显示弹性的任意其他材料制成。
[0061]应当注意的是
当前第2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