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门锁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344332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车用门锁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车用门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作为车用门锁装置之一,存在具备组装于车的门上并具有开口的外壳、与设置于上述门的操作机构连结并具有连结部的连结部件、配置于上述外壳内并具有通过上述开口而与上述连结部件的连结部连结的连结部的操作杆、以及能够开闭上述连结部件与上述操作杆的连结部位和上述开口的罩的车用门锁装置,例如,如下述专利文献I所示。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32694号公报
[0004]在上述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车用门锁装置中,罩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外壳。
[0005](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0006]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车用门锁装置中,在将罩组装于外壳前(即,将罩固定于外壳并利用罩关闭外壳的开口前),罩相对于外壳的位置没有确定,例如,在通过外壳的开口将连结部件与操作杆连结的作业时罩可能成为阻碍。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车用门锁装置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具备:组装于车的门上并具有开口的外壳;与设置于所述门的操作机构连结并具有连结部的连结部件;配置于所述外壳内的操作杆,该操作杆具有通过所述开口而与所述连结部件的连结部连结的连结部;以及能够开闭上述连结部件与上述操作杆的连结部位和上述开口的罩,上述罩相对于上述外壳单独构成,以能够装卸且能够在开状态与闭状态间旋转的方式组装于上述外壳,在上述外壳和上述罩设置有在将上述罩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组装于上述外壳的状态下,用于相对于上述外壳将上述罩临时保持为开状态的临时固定机构、和用于相对于上述外壳将上述罩保持为闭状态的保持机构。
[0008]此外,在上述罩的开状态下,外壳的开口不被罩关闭而是打开的状态,在上述罩的闭状态下,外壳的开口是被罩关闭的状态。
[0009]在实施上述本发明时,上述外壳和上述罩可以由不同材料的合成树脂(例如,夕卜壳为聚缩醛,罩为聚丙烯,材料的硬度不同)构成。另外,可以在上述外壳或者上述罩设置有引导器,该引导器在使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组装于上述外壳的上述罩在开状态与闭状态间旋转时规定上述罩相对于上述外壳的动作。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上述外壳或上述罩的某一方(例如,外壳)设置有保持片(保持部),在上述外壳或上述罩的另一方(例如,罩)设置有设置有相对于上述保持片能够卡合或脱离并且能够旋转的杆(卡合部),在上述杆形成有作为上述引导器发挥功能的锥形部。在这种情况下,上述临时固定机构可以具有设置于上述保持片的卡止孔部、和设置于上述杆并能够与上述卡止孔部弹性卡合的卡止爪部。
[0010]另外,在实施上述本发明时,可以在上述罩设置有能够从闭状态的上述罩外看到上述操作杆与上述连结部件的连结部位的透视部(例如,透明部或者半透明部或薄壁部)。在这种情况下,上述透视部(薄壁部)可以通过使上述罩的一部分成为薄壁而构成。
[0011](发明的作用效果)
[0012]在本发明的车用门锁装置中,罩相对于外壳单独构成,并以能够装卸且能够在开状态与闭状态间旋转的方式组装于外壳。另外,在外壳和罩设置有在将罩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组装于外壳的状态下,用于相对于外壳将罩临时保持为开状态的临时固定机构,并且设置有用于相对于上述外壳将上述罩保持为闭状态的保持机构。
[0013]因此,在本发明中,能够利用临时固定机构,相对于外壳将罩临时保持为开状态。因此,在通过外壳的开口将连结部件与操作杆连结的作业时(或解除连结的作业时),罩不会自由移动,能够容易进行上述作业而不被罩阻碍。另外,能够利用保持机构相对于外壳将罩保持为闭状态,所以能够利用罩准确地关闭外壳的开口。
[0014]在实施上述本发明时,在外壳和罩由不同材料的合成树脂(例如,外壳为聚缩醛,罩为聚丙烯)构成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外壳和罩的打音的产生。另外,在外壳或者罩设置有使以能够旋转方式组装于外壳的罩在开状态与闭状态间旋转时规定罩相对于外壳的动作的引导器的情况下,能够优化使以能够旋转的方式组装于外壳的罩在开状态与闭状态间旋转时的组装性。在这种情况下,在外壳或罩的某一一方设置有保持片(保持部)、在外壳或罩的另一方设置有相对于保持片能够卡合或脱离并且能够旋转的杆(卡合部)、在杆形成有作为上述引导器发挥功能的锥形部的情况下,能够简单并且廉价地形成上述引导器。
[0015]另外,在实施上述本发明时,在罩设置有能够从闭状态的罩外看到操作杆与连结部件的连结部位的透视部(例如,透明部或者半透明部或薄壁部)的情况下,不将闭状态的罩打开就能够确认操作杆与连结部件的连结状态,能够改善作业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从车辆外侧观察本发明的车用门锁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0017]图2是从车辆内侧观察图1所示的车用门锁装置的放大侧视图。
[0018]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车用门锁装置的外壳内的结构的图。
[0019]图4是打开图2所示的罩而成为开状态并用假想线表示两个操作线缆的主要部位放大图。
[0020]图5是图4所不的外壳和罩的局部后视图。
[0021]图6是图4所示的外壳和罩的开口侧的立体图。
[0022]图7是图6所示的外壳和罩的背面侧的立体图。
[0023]图8是将图4所示的罩从外壳取下的状态的分解图。
[0024]图9是沿图2的A-A线的剖视图。
[0025]图10是沿图10图2的B-B线的剖视图。
[0026]图11是沿图2的C-C线的剖视图。
[0027]图12是沿图2的D-D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图1?图12示出了本发明的车用门锁装置100的一实施方式,该车用门锁装置100安装于在车辆的前方右侧装备的门201 (参照图1),如图2以及图3所示,具备闩机构10、杆机构20、联杆机构30、电动促动器40,这些构造组装于外壳50。
[0029]众所周知,闩机构10用于将车的门201相对于车身(车体)202 (参照图1)保持为闭状态(门201关闭的状态),具备能够与固定于车身202的撞击器203 (参照图1)接合分离的闩11。该闩机构10构成为以组装于外壳50的状态与外壳50 —起组装于门201。
[0030]杆机构20具备内侧打开杆21和外侧打开杆22,内侧打开杆21伴随着设置于门201的内侧的内门把手204(参照图1)的操作而被驱动,外侧打开杆22伴随着设置于门201的外侧的外门把手205(参照图1)的操作而被驱动。内侧打开杆21组装于外壳50,并经由图2、图4所示的操作线缆61 (也能够通过连杆等操作力传递部件来实施)连结于内门把手204,通过内门把手204的操作而被驱动。外侧打开杆22组装于外壳50,,经由例如连杆等操作力传递部件(详图省略)而连结于外门把手205,通过内门把手204的操作而被驱动。
[0031]联杆机构30具备打开连杆31,该打开连杆31在外壳50内被夹装在闩机构10与杆机构20间且能够切换为使从杆机构20向闩机构10的操作力传递有效的解锁状态或者使上述操作力传递无效的锁定状态。打开连杆31夹装在杆机构20所具备的内侧打开杆21以及外侧打开杆22与闩机构10所具备的升降杆12之间,能够切换为将伴随着各门把手204,205的开门操作的各打开杆21、22的开门方向动作传递至升降杆12(使操作力传递有效)的解锁位置与不传递至升降杆12 (使操作力传递无效)的锁定位置。
[0032]电动促动器40组装于外壳50内,能够将联杆机构30切换为解锁状态或者锁定状态。该电动促动器40具备电气马达41、蜗杆42、蜗轮43,并且具备被电气马达41、蜗杆42、蜗轮43驱动的主动杆44。此外,主动杆44经由图2和图4所示的操作线缆62而与设置于门201的车辆内侧的锁钮206 (参照图1)连结,通过手动操作锁钮206也能够被驱动。另夕卜,主动杆44还与设置于门201的外侧的锁芯207(参照图1)连结,通过手动操作锁芯207也能够被驱动。
[0033]外壳50具备通过激光熔敷相互接合而一体化的第一外壳51和第二外壳52 (相互接合的部位通过激光熔敷而接合),在图3中除去了第二外壳52。如图2所示,在该外壳50组装有罩70,并利用该罩70能够开闭设置于第二外壳52的两个开口 52al以及52a2、通过各开口 52al、52a2而连结的操作线缆61 (连结部件)和内侧打开杆21 (操作杆)的连结部位、以及操作线缆62 (连结部件)和主动杆44 (操作杆)的连结部位。
[0034]操作线缆61是将设置于门201的内门把手204 (操作机构)与配置于外壳50内的内侧打开杆21 (操作杆)能够联动地连结的连结部件,如图4所示,该操作线缆61具备内线61a和外管61b。内线61a构成为利用一端连结部61al并通过开口 52al连结于内侧打开杆21的连结部21a,利用另一端连结部(图示省略)连结于内门把手204的能够倾动的连结部(图示省略)。外管61b构成为利用一端部61bl固定于外壳50和罩70,利用另一端部(图示省略)固定于内门把手204的支承托架(图示省略)。
[0035]操作线缆62是将设置于门201的锁钮206 (操作机构)与配置于外壳50内的主动杆44(操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