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钻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58796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型钻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针,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印刷电路板钻孔的微型钻针。
【背景技术】
[0002]印刷电路板制造过程中,通常需要将钻针夹持在机床的机械手上,对印刷电路板进行钻孔作业。针对印刷电路板上较小孔径的钻孔作业,钻针的钻身部分的外径相对较小,而为了保证机械手的夹持稳定性,钻针的钻柄部分的外径相对较大。出于成本和加工方便考虑,钻针的钻身部分和钻柄部分通常采用不同材质,然后对钻身部分和钻柄部分的端面进行平面对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钻身部分与钻柄部分接合处的焊缝容易断裂,钻身部分与钻柄部分的同轴度差。
[0003]另外,对于现有的钻针而言,在钻孔作业时,其钻心直接与印刷电路板接触,印刷电路板容易受力产生变形,钻孔加工后的孔洞周围容易产生不一致的铜箔层外翻毛边,并且废肩沿着排肩槽向外排出时会阻塞在钻针与孔壁之间相互刮擦,一方面使得孔壁表面较为粗糙,另一方面也会加速钻针的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钻针,其保证了钻针的牢固性和同轴度,改善了钻孔品质,减少了钻针的损耗,排肩效果好。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微型钻针,包括主柄、副柄及钻身,其中:
[0007]所述主柄的一端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壁上设有一组定位槽;
[0008]所述副柄由焊接部及锥形部构成,所述焊接部插设于所述固定孔内并通过焊接与所述主柄连接于一体,所述焊接部的外表面设有一组与所述定位槽相配合的凸筋;
[0009]所述钻身与所述副柄一体成型,所述钻身的一端与所述锥形部相连,另一端形成有钻尖部,所述钻尖部包括两个呈相对倾斜的切削刃及与所述切削刃相对应的两个切削刃面,所述的两个切削刃之间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凹陷部,两个切削刃的相接处形成钻心,所述钻身上设有螺旋状的排肩槽,所述排肩槽包括恒定段及渐变段,所述恒定段靠近所述锥形部,其螺旋角恒定不变,所述渐变段靠近所述钻尖部,其螺旋角自钻尖部到恒定段逐渐变大,所述恒定段的螺旋角大于所述渐变段的螺旋角。
[0010]优选地,所述主柄的固定孔为圆孔,所述副柄的焊接部呈圆柱状。
[0011 ] 优选地,所述钻身上镀有一氮铝化钛层。
[0012]优选地,所述渐变段的螺旋角变化范围为30°?50°,所述恒定段的螺旋角为50。。
[0013]优选地,所述渐变段的长度与钻身总长度的比值为0.2?0.6。
[0014]优选地,所述渐变段的沟槽深度大于所述恒定段的沟槽深度。
[0015]优选地,所述切削刃面为斜面或弧形面。
[0016]优选地,所述主柄上设有固定孔的一端的端缘上设有倒角,所述倒角与所述副柄的锥形部相适应。
[001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18]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副柄的焊接部插入主柄的固定孔内并进行焊接,使副柄及钻身固定在主柄上,固定牢固,钻针整体同轴度好;通过凸筋与定位槽的凹凸配合,一方面可以实现对主柄和副柄进行定位,另一方面进一步增强了主柄与副柄结合的牢固性。
[0019]2、本实用新型钻尖部的两个切削刃之间设计有凹陷部,能够防止钻心直接与印刷电路板直接接触,有效改善了印刷电路板的孔洞品质,同时也减少了钻针的损耗。
[0020]3、本实用新型的排肩槽采用两段式设计,即恒定段及渐变段,恒定段的螺旋角较大,可以增强排肩能力,渐变段的螺旋角较小,可以降低钻针的损耗;另外,恒定段的沟槽较浅,可以保证钻针的刚性和整体强度,渐变段的沟槽较深,可以保证渐变段具有足够的容肩空间,切肩不会滞留在印刷电路板的孔洞内。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副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实用新型钻身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图4的A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7]实施例
[0028]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钻针,包括主柄1、副柄2及钻身3,其中:
[0029]参考图2所示,主柄I的一端设有固定孔11,固定孔11为圆孔,固定孔11的内壁上设有一组定位槽111。
[0030]参考图3所示,副柄2由焊接部21和锥形部22构成,焊接部21插设于固定孔11内并通过焊接与主柄I连接于一体,焊接部21的外表面设有一组与定位槽111相配合的凸筋211,这样一方面可以实现对主柄I和副柄2进行定位,另一方面也增强了主柄I与副柄2结合的牢固性。
[0031]在本实施例中,主柄I上设有固定孔11的一端的端缘上设有倒角12,倒角12与副柄2的锥形部22相适应,即倒角12相对于钻针轴线的倾斜角度与锥形部22相对于钻针轴线的倾斜角度相同,倒角12对应的端面与锥形部22的后端面一致,这样在钻针制作过程中,容易识别主柄I与副柄2是否准确对位。
[0032]配合图1和图4所示,钻身3与副柄2 —体成型,其一端与锥形部22相连,另一端形成有钻尖部31,钻身3上设有螺旋状的排肩槽32,其中:
[0033]参考图5所示,钻尖部31包括两个呈相对倾斜的切削刃311及与切削刃311相对应的两个切削刃面312,的两个切削刃311之间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凹陷部313,两个切削刃311的相接处形成钻心314。通过设计凹陷部313,能够防止钻心314直接与印刷电路板直接接触,使得切肩不会堆积于钻针与印刷电路板的孔壁之间,从而避免了相互刮擦,有效保证了钻孔的品质,减少了钻针的损耗。在本实施例中,切削刃面312为斜面或弧形面。
[0034]参考图4所示,排肩槽32包括恒定段及渐变段,恒定段靠近锥形部22,其螺旋角α恒定不变,渐变段靠近钻尖部31,其螺旋角β自钻尖部31到恒定段逐渐变大,恒定段的螺旋角α大于渐变段的螺旋角β。渐变段的沟槽深度大于恒定段的沟槽深度。在本实施例中,渐变段的螺旋角β变化范围为30°?50°,恒定段的螺旋角α为50°,渐变段的长度与钻身3的总长度的比值为0.2?0.6。
[0035]在本实施例中,钻身3上镀有一氮铝化钛层,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钻针的耐磨性會K。
[003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主权项】
1.一种微型钻针,包括主柄、副柄及钻身,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柄的一端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壁上设有一组定位槽; 所述副柄由焊接部及锥形部构成,所述焊接部插设于所述固定孔内并通过焊接与所述主柄连接于一体,所述焊接部的外表面设有一组与所述定位槽相配合的凸筋; 所述钻身与所述副柄一体成型,所述钻身的一端与所述锥形部相连,另一端形成有钻尖部,所述钻尖部包括两个呈相对倾斜的切削刃及与所述切削刃相对应的两个切削刃面,所述的两个切削刃之间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凹陷部,两个切削刃的相接处形成钻心,所述钻身上设有螺旋状的排肩槽,所述排肩槽包括恒定段及渐变段,所述恒定段靠近所述锥形部,其螺旋角恒定不变,所述渐变段靠近所述钻尖部,其螺旋角自钻尖部到恒定段逐渐变大,所述恒定段的螺旋角大于所述渐变段的螺旋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钻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柄的固定孔为圆孔,所述副柄的焊接部呈圆柱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钻针,其特征在于:所述钻身上镀有一氮铝化钛层。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微型钻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变段的螺旋角变化范围为30°?50°,所述恒定段的螺旋角为5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型钻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变段的长度与钻身总长度的比值为0.2?0.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型钻针,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变段的沟槽深度大于所述恒定段的沟槽深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钻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刃面为斜面或弧形面。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型钻针,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柄上设有固定孔的一端的端缘上设有倒角,所述倒角与所述副柄的锥形部相适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钻针,包括主柄、副柄及钻身,所述主柄的一端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的内壁上设有一组定位槽,所述副柄由焊接部及锥形部构成,所述焊接部插设于所述固定孔内并通过焊接与所述主柄连接于一体,所述焊接部的外表面设有一组与所述定位槽相配合的凸筋,所述钻身与所述副柄一体成型,所述钻身的一端与所述锥形部相连,另一端形成有钻尖部,所述钻尖部包括两个呈相对倾斜的切削刃及与所述切削刃相对应的两个切削刃面,所述的两个切削刃之间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凹陷部,两个切削刃的相接处形成钻心。本实用新型保证了钻针的牢固性和同轴度,改善了钻孔品质,减少了钻针的损耗。
【IPC分类】B26F1-24
【公开号】CN204367072
【申请号】CN201420799783
【发明人】张金贤, 石锡祥
【申请人】厦门厦芝科技工具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