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途可调式山地扑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6781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途可调式山地扑火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快速组装和伸缩的多用途可调式山地扑火器。
背景技术
山地森林存在地形复杂、山高路远、运水困难等特点,使用大型灭火器械的条件受到限制。使用较为普遍的风力灭火机,在灌木和杂草较少的林内开设防火隔离带效率虽然较好,但山高坡陡时携带费力。而现有的森林扑火使用的工具中,如扑火把、镰刀、锯、砍刀等,都分别装有各自的把杆,不仅随身携带不方便,而且难以及时换用的缺点。针对扑火场所的不同,手用扑火工具产品不少,它们的结构各有特点。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1519403U 一种扑火工具,包括固定板和手柄,固定板后端与手柄前端连接,固定板前端设有复数根金属线,固定板和金属线间还设有扑火板,扑火板后端通过弹性部件与固定板前端连接,金属线固定连接于扑火板前端。如专利公告号为C拟865764Y的一种伸缩式扑火工具是扑救森林火灾工具,该工具是两根不同直径的拉杆由连接螺帽活动连接,直径较小的拉杆一端可伸入直径较大拉杆一端内腔,并可由连接螺帽固定直径较小拉杆伸进的长度,直径较小的拉杆另一端固定一束轻质耐火革条,两根不同直径的拉杆用不锈钢管制作。再如专利公告号为CN 2710691Y的一种多功能组合式扑火工具,它包括带凸接头的上把杆、带凹接头及橡筋扑火拖把的下把杆、带凹接头的镰砍刀和带凹接头的双面耙;凸接头可旋入凹接头将上把杆分别与下把杆、镰砍刀和双面耙牢固连接,上把杆及带橡筋扑火拖把的下把杆可分开放入长形背袋中,镰砍刀和双面耙可放入腰间挎包中,需用时现场快速组装。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复杂山地扑救森林山火工具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多用途可调式山地扑火器,设有一根多用途把杆和一些配套组合工具,具有锯、 刀、锄、锹、拍等功能,能开设防火线、清除杂草杂木树丛、清扫过火现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多用途可调式山地扑火器,包括柄杆,其特征是所述的柄杆的一端为组合工具,柄杆的另一端是扑火拍,所述的组合工具包括锹,锹的一侧边上设有刀刃,锹的另一侧边上设有锯齿,所述的扑火拍上装有钢丝,锹的尾端设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包括T型连接扣,T型连接扣的一端设有调节螺套。柄杆由两根不同直径的铝合金管组成,直径较小的拉杆可伸入直径较大拉杆内腔,并由偏心轮固定,这样可调节直径较小拉杆的伸进长度,使用柄杆的长度可根据现场需要随意调节,扑火拍是由若干束可活动的金属丝组成,适合山地坡陡、块石和灌木多的场合扑火使用,组合工具与柄杆的角度可调,使用时根据需要可快速调节角度更换成扑火锄, 一体式的组合工具具有锯断、劈砍、叉锹、挖掘等功能,钢丝扑火拍对明火具有直接扑打熄灭功能。作为优选,所述的锹的主体、刀刃、锯齿为一体式结构,连接装置与柄杆连接。锹为扁平状,可作搬、挖之用,刀刃朝锹刃面一端部位不设刀口,以护在搬、挖过程中损伤刀刃, 锯齿的齿形朝锹刃面一端倾斜。作为优选,所述的钢丝设有若干条,钢丝装在支架上,支架与柄杆连接。钢丝一般设有30条以上,使其具有足够的扑火效果;钢丝可以更换。作为优选,所述的锹的刃面为弧形,锹的两侧边平行。弧形锹刃面具有足够的强度,刀刃和锯齿也可以设计成具有小于10度角的两侧边,即锹的前端宽度小,尾端宽度大, 在使用时可以用脚帮助踩压锹的尾端。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接装置上的T型连接扣通过连接螺栓、固定垫圈与调节螺套连接,调节螺套通过短柄与柄杆固定。当需要锄挖时,松开连接螺栓和固定垫圈,把组合工具体调节成与柄杆成90度角,再紧固调节螺套即可。作为优选,所述的柄杆包括外套杆、若干支内套杆,内套杆的一端通过偏心轴套结构与外套杆连接。先松开偏心轴套,进行内套杆与外套杆相对长度的调节,然后利用偏心轴套结构把内套杆与外套杆紧固。作为优选,所述的内套杆中设有第二内套杆,第二内套杆的一端与内套杆通过偏心轴套结构连接。在强度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加长内套杆的数量,使本发明的装置具有更长有效工作长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柄杆上设有橡胶护手套,橡胶护手套设有若干个,橡胶护手套设置在外套杆的表面。橡胶护手套增加手握摩擦力。本实用新型的有效效果是结构紧凑、携带方便、能快速调节手柄长短,耐高温、牢固持久耐用,适合扑火和及时清除杂草树丛,开辟隔火带,清扫过火现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工具端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及新型的扑火拍端结构示意图。图中1.组合工具,11.锹,12.刀刃,13.锯齿,2.柄杆,21.短柄,3.扑火拍,
31.支架,32.钢丝,4.连接装置,41. T型连接扣,42.连接螺栓,43.固定垫圈,44.调节螺套,5.紧定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参见图1,本实施例一种多用途可调式山地扑火器,设有长度可调节的柄杆2,柄杆2由一支外套杆和一支内套杆组成,柄杆2选用具有高强度的轻质铝合金材料制作,内套杆的一端通过偏心轴套结构与外套杆连接,偏心轴套结构保证了内套杆与外套杆在长度方向的任意位置紧固。柄杆2的一端装有组合工具1,如图2所示,组合工具1的头部设有锹 11的头部,锹11的两侧分别设有刀刃12和锯齿13,锯齿13的齿尖朝组合工具1的头部方向。锹11的尾端设有连接装置4,如图3所示,连接装置4包括一个T型连接扣41,T型连接扣41上装有一个连接螺栓42,T型连接扣41的一端设有调节螺套44,连接螺栓42和调节螺套44之间设有固定垫圈。调节螺套44采用螺纹连接方式连接短柄21,短柄21与柄杆 2连接。柄杆2的另一端是扑火拍3,扑火拍3上装有30束钢丝32,如图4所示,钢丝由直径为3mm的钢丝绳制作,这样扑火拍3既有一定的弹性,在扑打山火时又能增加抽打力度, 重量也不会过重,钢丝32装在支架31上,支架31通过紧定螺钉5与柄杆2连接,使用时松开紧定螺钉5,取下扑火拍3,这样更加方便组合工具1的使用。在山地坡陡、块石、灌木多的林地场所使用时,组合工具1具有锹、锯、砍的功能, 因锹11与柄杆2的角度可调,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快速调节角度更换成扑火锄。如果单独使用扑火拍3时,也可以迅速拆下组合工具1,并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柄杆2的长度。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的简单变换后的结构、工艺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途可调式山地扑火器,包括柄杆(2),其特征是所述的柄杆(2)的一端为组合工具(1),柄杆(2)的另一端是扑火拍(3),所述的组合工具(1)包括锹(11),锹(11)的一侧边上设有刀刃(12),锹(11)的另一侧边上设有锯齿(13),所述的扑火拍(3)上装有钢丝 (32),锹(11)的尾端设有连接装置(4),连接装置(4)包括T型连接扣(41),T型连接扣(41) 的一端设有调节螺套(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可调式山地扑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锹(11)的主体、刀刃(12)、锯齿(13)为一体式结构,连接装置(4)与柄杆(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可调式山地扑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丝(32)设有若干条,钢丝(32)装在支架(31)上,支架(31)与柄杆(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可调式山地扑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锹(11)的刃面为弧形,锹(11)的两侧边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用途可调式山地扑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装置(4)上的T型连接扣(41)通过连接螺栓(42)、固定垫圈(43)与调节螺套连接,调节螺套 (44)通过短柄(21)与柄杆(2)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可调式山地扑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柄杆(2)包括外套杆、若干支内套杆,内套杆的一端通过偏心轴套结构与外套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用途可调式山地扑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套杆中设有第二内套杆,第二内套杆的一端与内套杆通过偏心轴套结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可调式山地扑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柄杆(2)上设有橡胶护手套,橡胶护手套设有若干个,橡胶护手套设置在外套杆的表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手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快速组装和伸缩的多用途可调式山地扑火器,解决复杂山地扑救森林山火工具的问题,包括柄杆,其特征是所述的柄杆的一端为组合工具,柄杆的另一端是扑火拍,所述的组合工具的头部设有锹,锹的一侧边上设有刀刃,锹的另一侧边上设有锯齿,所述的扑火拍上装有钢丝,锹的尾端设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设有T型连接扣,T型连接扣的一端设有调节螺套。结构紧凑、携带方便、能快速调节手柄长短,耐高温、牢固持久耐用,适合扑火和及时清除杂草树丛,开辟隔火带,清扫过火现场。
文档编号A62C8/04GK201978378SQ20112003900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2月15日
发明者严世峰, 何建平, 余启新, 余梅生, 徐高福, 柏明娥 申请人: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