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火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2039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灭火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灭火系统,包括灭火装置,该灭火装置设有灭火剂出口,还包括第一灭火剂输送管,该第一灭火剂输送管的一端与灭火装置的灭火剂出口相连通,第一灭火剂输送管的另一端进行延伸,形成与被保护区域的空间大小相匹配的管路结构,该管路结构设有多个用于分布灭火剂的喷孔或安装有多个灭火剂喷头。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能够对被保护区域的内部空间进行全方位灭火,且安装不受被保护区域的空间限制。
【专利说明】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安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发动机舱、车辆的电瓶舱、 行李舱、配电柜等的灭火系统。 -种灭火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针对船舶、汽车等的发动机舱、电瓶舱、缓行器、行李舱、配电柜等区域一般 都配备有灭火设备。由于单具灭火装置的灭火剂出口的喷射范围有限,因而将其直接应用 于发动机舱、电瓶舱、缓行器、行李舱、配电柜等区域中难以对整个空间进行有效灭火。对 此,现有技术多采用多具灭火装置联动的方式对这些区域进行保护。然而,这些被保护区域 的内部空间往往较小,安装一具灭火装置尚且不易,何况多具灭火装置。此外,同时安装多 具灭火装置存在安装不方便、成本高等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灭火系统,其能够对被保 护区域进行全方位灭火,且安装不受被保护区域的空间限制。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灭火系统,包括灭火装置, 该灭火装置设有灭火剂出口,还包括第一灭火剂输送管,该第一灭火剂输送管的一端与灭 火装置的灭火剂出口相连通,第一灭火剂输送管的另一端进行延伸,形成与被保护区域的 空间大小相匹配的管路结构,该管路结构设有多个用于分布灭火剂的喷孔或安装有多个灭 火剂嗔头。
[0005]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支流管,该支流管的一端接通所述第一灭火剂输送管,该支流 管的另一端设有至少一连接口,用于连接气管或手提式灭火装置。
[0006]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固定箱体和第二灭火剂输送管,所述灭火装置为非贮压式灭 火装置,其内部设有产气单元;所述灭火装置安装于固定箱体中,该固定箱体设有第一接 口、第二接口,第二灭火剂输送管的一端接通所述灭火装置的灭火剂出口,另一端通过固定 箱体的第一接口接通第一灭火剂输送管的一端;所述灭火装置的产气单元通过固定箱体的 第二接口连接外部启动装置。
[0007] 进一步的,所述管路结构包括一开放式管路或分设为至少两开放式支路。
[0008] 进一步的,所述管路结构包括一闭合式管路或分设为至少两闭合式支路。
[0009] 进一步的,所述管路结构包括开放式支路和闭合式支路。
[0010] 进一步的,所述启动装置为火灾探测装置或电控启动装置。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箱体还设有一启动反馈接口,所述灭火装置内置信号反馈装 置,该信号反馈装置通过所述固定箱体的启动反馈接口连接远端控制器。
[0012]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输送管的灭火剂出口处安装有定压阀门。
[0013]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灭火剂输送管呈一体式结构,或者,所述第一灭火剂输送管由 多个分管体组装而成。
[0014] 进一步的,所述灭火装置内部的灭火剂直接通过所述灭火剂出口输出,或者,所述 灭火装置内部设有一灭火剂导管,该灭火剂导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灭火剂出口,另一端为自 由端。
[0015]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箱体固定有安装支架。
[0016] 进一步的,所述支流管的连接口配备有可拆卸式封堵头。
[001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8] 1、由于采用第一灭火剂输送管对灭火装置喷射出来的灭火剂进行大范围扩散,使 得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发动机舱、电瓶舱、缓行器、行李舱、配电柜等空间较小的区域,且当这 些被保护的区域发生火灾时,能够对其内部空间进行全方位灭火;此外,本实用新型安装方 便,且安装不受被保护区域的空间限制。
[0019] 2、由于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支流管,该支流管的一端接通所述第一灭火剂输送 管,该支流管的另一端设有至少一连接口,用于连接气管或手提式灭火装置,使得检修人员 可以在定期检修的时候,将气管与该支流管上预留的连接口对接,对第一灭火剂输送管进 行清洁维护,保证第一灭火剂输送管上的喷孔或喷头不被油污、粉尘等堵塞;此外,当发动 机舱火灾较小或灭火装置已启动但火情未得到完全控制时,可以将手提式灭火装置的灭火 剂出口与支流管上预留的连接口对接,利用手提式灭火装置对发动机舱的火点进行有效灭 火,从中减小火灾造成的损失。
[0020]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灭 火系统不局限于实施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1] 图1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22] 图2是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箱体部分的剖面示意图;
[0023] 图3是实施例二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24] 图4是实施例三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25] 图5是实施例四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26] 图6是实施例五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27] 图7是实施例六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28] 图8是实施例七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构造示意图;
[0029] 图9是实施例八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箱体部分的剖面示意图;
[0030] 图10是实施例九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箱体部分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实施例一
[0032] 请参见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灭火系统,包括装有干粉灭火剂的灭火 装置1、第一灭火剂输送管2,该灭火装置1设有灭火剂出口 11,第一灭火剂输送管2可以采 用多个分管体组装而成,也可以是一体成型,其一端与灭火装置1的灭火剂出口 11相连通, 另一端进行延伸,形成与被保护区域的空间大小相匹配(即能够对被保护区域进行全方位 灭火)的管路结构,具体,该管路结构分设为四个开放式支路21,并围成工字形形状。该管 路结构的四个开放式支路21的端部分别安装有一个灭火剂喷头22,且各个灭火剂喷头22 上分别开有一定数量的喷粉孔,喷粉孔呈不同角度分布,可以最大化的保护被保护区域,对 被保护区域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保护。
[0033] 作为一种优选,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支流管4,该支流管4的一端接通所述第一灭 火剂输送管2,该支流管4的另一端设有一连接口 41,用于连接气管或手提式灭火装置1。 作为优选实施例,使该支流管4的连接口 41配备有可拆卸式封堵头,当需要将该支流管的 连接口 41与气管或手提式灭火装置对接时,将封堵头拆卸下来,否则,利用该封堵头封堵 该连接口 41,以避免在灭火装置启动时影响灭火剂的喷射效果。
[0034] 作为一种优选,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固定箱体3和第二灭火剂输送管9,所述灭火 装置1为非贮压式灭火装置,其内部设有产气单元8,具体该产气单元8包括产气盒和安装 于该产气盒中的产气剂;所述灭火装置1安装于固定箱体3中,该固定箱体3的侧面设有第 一接口 31、第二接口,第二灭火剂输送管9的一端接通所述灭火装置1的灭火剂出口 11,另 一端通过固定箱体3的第一接口 31接通所述第一灭火剂输送管2的一端;所述灭火装置1 的产气单元8通过固定箱体3的第二接口连接外部启动装置6,具体,可以在固定箱体3的 第二接口处安装快速接头7,从中实现启动装置6的快速拆装过程。这里,启动装置6可以 是火灾探测装置,也可以采用电控启动装置,例如电点火、电发热、电撞击激活产气剂等,产 气剂的激活方式可以是一种或多种同时存在。
[0035]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固定箱体3的侧面还设有一启动反馈接口 5,所述灭火装置1 内置信号反馈装置,该信号反馈装置通过所述固定箱体3的启动反馈接口 5连接远端控制 器。这里,信号反馈装置可以采集产气单元8产气时所产生的温度或压力或明火信号,并转 换为开关量或电流或电压信号,向外输出。
[0036]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自动输送管的灭火剂出口 11处安装有定压阀门12,具体该定 压阀门12为定压膜片结构(膜片采用三叉结构,开启均匀,且不飞出、脱离)。
[0037] 所述灭火装置1的灭火剂出口 11设于其顶端,所述灭火装置1内部还设有一灭火 剂导管10,该灭火剂导管10的一端穿过上述产气单元8后连接所述灭火剂出口 11,另一端 向下自由延伸。
[0038]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固定箱体3外部还固定有安装支架32,便于固定箱体3的安装 固定。
[0039]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灭火系统,所述被保护区域包括船舶、汽车等的发动机舱、电瓶 舱、缓行器、行李舱、配电柜等.安装时,可以将固定箱体3安装于被保护区域外,将第一灭 火剂输送管的管路结构置于被保护区域内。当被保护区域发生火灾时,启动装置6启动,产 气单元8产生气体,使灭火装置1内部瞬间冲压,定压阀门12定压开启,从而使灭火剂依次 通过灭火剂导管10、第二灭火剂输送管9输送至第一灭火剂输送管2,再从第一灭火剂输送 管2的各灭火剂喷头22喷射出去,对被保护区域内部空间实施全方位灭火。当被保护区域 内部火势较小或灭火装置1已经启动但火情未得到完全控制,打开被保护区域的箱盖又容 易造成火势加大的危险时,可以将手提式灭火装置1的灭火剂出口 11与支流管4另一端预 留的连接口 41对接,利用手提式灭火装置1对被保护区域的火点进行灭火,确保对被保护 区域内部的火灾进行有效控制,减小因此造成的损失。当检修人员定期检修该灭火系统时, 检修人员可以将气管与支流管4另一端预留的连接口 41对接,利用气流将第一灭火剂输送 管2内部的污物(例如油污、粉尘等)冲出,避免造成灭火剂喷头22堵塞。
[0040] 实施例二
[0041] 请参见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灭火系统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管路 结构包括一开放式管路23,具体该开放式管路23为一直管路,其侧面和端部安装有灭火剂 嗔头22。
[0042] 实施例三
[0043] 请参见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灭火系统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所述开放 式管路23侧面设有多个用于分布灭火剂的喷孔24。
[0044] 实施例四
[0045] 请参见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灭火系统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管路 结构包括一闭合式管路25,具体该闭合式管路25呈方形结构,且侧面分布有多个喷孔24。
[0046] 实施例五
[0047] 请参见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灭火系统与实施例四的区别在于:所述闭合 式管路25呈椭圆形结构,同样,其侧面分布有多个喷孔24。
[0048] 实施例六
[0049] 请参见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灭火系统与实施例五的区别在于:所述闭合 式管路25安装有多个灭火剂喷头22,且各个灭火剂喷头22分别朝下。
[0050] 实施例七
[0051] 请参见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灭火系统与实施例七的区别在于:所述管路 结构分设为两个闭合式支路26,具体,该两个闭合式支路26分别呈椭圆形结构,并分别安 装有多个灭火剂喷头22。
[0052] 实施例八
[0053] 请参见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灭火系统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灭火 装置1的灭火剂出口 11设于其顶部侧面,所述灭火剂导管10的一端直接与该灭火剂出口 11相连接,另一端倾斜向下延伸至灭火装置1底部。
[0054] 实施例八
[0055] 请参见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灭火系统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灭火 装置1的灭火剂出口 11设于其底端,该灭火装置1内部未设有灭火剂导管,该灭火装置1 内部的干粉灭火剂直接通过其灭火剂出口 11输出。
[0056]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灭火系统,其管路结构的构造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其管 路结构还可以是开放式支路与闭合式支路两者的结合等等。
[0057] 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灭火系统,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 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 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灭火系统,包括灭火装置,该灭火装置设有灭火剂出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 一灭火剂输送管,该第一灭火剂输送管的一端与灭火装置的灭火剂出口相连通,第一灭火 剂输送管的另一端进行延伸,形成与被保护区域的空间大小相匹配的管路结构,该管路结 构设有多个用于分布灭火剂的喷孔或安装有多个灭火剂喷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支流管,该支流管的一端接 通所述第一灭火剂输送管,该支流管的另一端设有至少一连接口,用于连接气管或手提式 灭火装置。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固定箱体和第二灭火剂输 送管,所述灭火装置为非贮压式灭火装置,其内部设有产气单元;所述灭火装置安装于固定 箱体中,该固定箱体设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二灭火剂输送管的一端接通所述灭火装置 的灭火剂出口,另一端通过固定箱体的第一接口接通第一灭火剂输送管的一端;所述灭火 装置的产气单元通过固定箱体的第二接口连接外部启动装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结构包括一开放式管路或 分设为至少两开放式支路。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结构包括一闭合式管路或 分设为至少两闭合式支路。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结构包括开放式支路和闭 合式支路。
7.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装置为火灾探测装置或电 控启动装置。
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体还设有一启动反馈接 口,所述灭火装置信号反馈装置,该信号反馈装置通过所述固定箱体的启动反馈接口连接 远端控制器。
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输送管的灭火剂出口处安 装有定压阀门。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灭火剂输送管呈一体式结 构,或者,所述第一灭火剂输送管由多个分管体组装而成。
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装置内部的灭火剂直接通 过所述灭火剂出口输出,或者,所述灭火装置内部设有一灭火剂导管,该灭火剂导管的一端 连接所述灭火剂出口,另一端为自由端。
12.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体固定有安装支架。
1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流管的连接口配备有可拆卸 式封堵头。
【文档编号】A62C3/00GK203898990SQ201420308886
【公开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1日
【发明者】洪清泉, 钟发炫, 陈金浩 申请人:中汽客汽车零部件(厦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