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制动式应急逃生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045270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一种双制动式应急逃生器,主要用于高楼因突发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帮助逃生人员从高楼安全逃离事故现场的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实中所使用的逃生缓降器(GB21976.2-2012)一般采用单绳轮结构,根据内部结构不同又分为齿轮组(如图1)和行星齿轮组(如图2)两种结构;目前现实中所使用的应急逃生器(GB21976.5-2012)一般采用蜗轮蜗杆式制动(如图3)或杠杆式制动(如图4)两种结构。单绳轮结构的逃生缓降器悬挂在房内的固定装置上,缓降器固定不动,缓降器不能和逃生人员同时下降,绳索的两端依次一升一降,类似于固定滑轮原理,逃生者只能以相对恒定的速度下降(《GB21976.2-2012》国标规定下降速度每秒0.16米~1.5米),逃生者无法控制缓降器速度,如果缓降器万一发生机械故障或者下降过程中逃生者遭遇障碍物,逃生者都无法应对,只能听天由命,此时逃生者就像蹦极一样忐忑不安,逃生人员跳出窗外的那一刻就把生命交给了缓降器。目前市场上的逃生缓降器制动材料通常为金属材料或橡胶材料制造,金属与金属摩擦系数偏小,遇水(如下雨天逃生)几乎没有摩擦力。金属与橡胶摩擦遇水时,摩擦力将大打折扣。摩擦力的丧失或减弱都将直接危及逃生者的生命安全,安全性可靠性不足。蜗轮蜗杆式或杠杆式的应急逃生器(GB21976.5-2012),由于制动压块直接压在绳索上,下降过程中容易出现顿挫或卡绳的现象,严重时压块甚至将绳索压断裂,这样就直接危及逃生者的生命,潜在危险很大,该种结构不能支持长距离逃生,所以《建筑火灾逃生避难器材-配备指南GB21976.1-2012》规定应急逃生器高度为15米。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一种双制动式应急逃生器,逃生者下降速度由设备本身自动制动和逃生者主动制动构成双制动。逃生器的绳索一端挂于房内固定装置上,另一端垂于户外地面,逃生器内部采用双绳轮结构,该结构能够使逃生器与逃生者一同下降,在下降过程中如遇障碍物或其它紧急情况,逃生人员通过操控主动制动装置减缓或停止下降速度。若逃生者不主动制动,逃生器内部安装有自动制动装置,确保逃生者限速匀速沿着钢丝绳以每秒0.16~1.5米的速度缓慢降落地面(跳伞运动员落地速度为每秒5米),自动制动装置的制动摩擦块由工程塑料包裹金属制造,与钢的摩擦系数达到0.6,不仅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并且在遇水时,仍然能够保持足够摩擦系数。绳轮的绳槽中有若干凸起的筋增加了绳索与绳轮的摩擦力及紧固度,进一步提升了整体安全有效性;本发明是一种双制动式应急逃生器,由4部分组成:外壳部分、自动制动部分、主动制动部分和钢丝绳部分,所述外壳部分由上外壳和下外壳组成,通过螺栓与固定盘的连接形成一个整体,能够保护逃生器内部组织的零部件;所述自动制动部分由制动托盘、制动摩擦块等组成,绳轮A上的齿轮通过与齿轮组的啮合,将旋转动能传递给制动盘,4个制动摩擦块平均分布在制动托盘的卡槽内,制动托盘在圆周旋转过程中,制动摩擦块依靠自重形成离心旋转,制动摩擦块为工程塑料包裹金属材料,分别依次与下外壳的内壁和底面形成摩擦阻力,即便逃生者不进行主动制动,仍然能够确保逃生者限速匀速安全下降,以自动控制下降速度符合国标《GB21976.5-2012》要求(每秒0.16米~1.5米)。所述主动制动部分由绳轮A、绳轮B、制动钳、制动连杆、制动杠杆、制动绳索等组成。具有调节下降速度或停止下降的功能,绳轮A和绳轮B通过升降绳索的运动得以圆周旋转。制动钳安装在绳轮A和绳轮B的中间外圆处,制动钳制动位置在两个绳轮的外圆处,不与绳索接触,不会干涉或压断绳索,因此逃生高度可以达到300米以上。制动杠杆的力矩比为1∶3;当逃生人员拉紧制动绳索时,将有3倍的作用力传递给制动钳,通过制动连杆和制动杠杆的连接,可以调节制动钳与绳轮的间隙,调节摩擦阻力,以达到降低或停止绳轮的旋转的目的,从而能降低或停止逃生人员的下降速度。应急逃生器是一种放置很久或许都不使用的装置,因此材料选用铝合金、不锈钢和工程塑料,不生锈、寿命长,能够确保逃生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可靠使用,安全逃离高楼事故现场。本应急逃生器装置在逃生使用后可回收存储,备于下次逃生使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双制动式应急逃生器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单绳轮齿轮组逃生缓降器图2单绳轮行星齿轮逃生缓降器图3蜗杆式应急逃生器图4杠杆式应急逃生器图5双制动式应急逃生器外观示意图图6双制动式应急逃生器结构正面示意图图7双制动式应急逃生器结构反面示意图图8双制动式应急逃生器内部结构分解图图9固定盘示意图图10绳轮A示意图图11绳轮B示意图图12齿轮组示意图图13导向轮示意图图14制动钳示意图图15制动托盘示意图图16制动摩擦块示意图图17上外壳示意图图18下外壳示意图图19销轴示意图图20升降绳索示意图图21制动绳索示意图图22制动连杆示意图图23制动杠杆示意图其中1固定盘,2绳轮A,3绳轮B,4齿轮组,5导向轮(四个),6制动钳,6-1制动连杆,6-2制动杠杆,7制动托盘,8制动摩擦块,9上外壳,10下外壳,11销轴(七个),12升降绳索,13制动绳索。具体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一种双制动式应急逃生器,主要由3部分组成:外壳部分、主动制动部分和被动制动部分。外壳部分由上外壳(9)和下外壳(10)组成,通过螺栓与固定盘(1)的连接形成一个整体;上外壳(9)的两端分别有长方孔,方便升降绳索(12)的一进一出;其中上外壳(9)的侧边处有一制动绳索(13)孔,逃生人员通过拉动绳索可以有效操控逃生器的下降速度。如图6所示,所述绳轮A(2)和绳轮B(3)通过升降绳索(12)的运动得以圆周旋转;制动钳(6)安装在绳轮A(2)和绳轮B(3)的中间外圆处,通过制动连杆6-1和制动杠杆6-2的连接,收紧制动绳索(13),可以调节制动钳(6)与绳轮的间隙,从而调节摩擦阻力,以达到降低或停止绳轮的旋转。如图7所示,所述四个制动摩擦块(8)外形呈1/4圆,平均分布在制动托盘(7)的四个卡槽内;制动托盘(7)圆周旋转过程中,制动摩擦块(8)依靠自重形成离心旋转,分别依次与下外壳(10)的内壁和底面形成摩擦阻力,在逃生者不主动制动的情况下,能够始终保持逃生人员限速匀速平稳安全下降。如图8所示,所述七个销轴(11)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固定盘(1)和上外壳(9)相对应的盲孔内,制动杠杆、绳轮A(2)、绳轮B(3)及四个导向轮(5)的内孔与销轴(11)的外圆都是间隙配合,其中绳轮和导向轮材料为工程塑料,使其能够顺畅圆周旋转。绳轮A(2)上的齿轮通过与齿轮组(4)的啮合,将旋转动能传递给制动盘(7)。如图9所示,所述固定盘(1)的销孔除了齿轮组的孔为通孔外,其它均为盲孔,盲孔能够确保销轴不窜动,增加运动零件的可靠性。如图10所示,所述绳轮A(2)为工程塑料制造,中间部分“V”型槽为绳槽,绳槽沿圆周均匀分布有凸起加强筋,能够增加与绳索(12)的贴合度与摩擦阻力;“V”槽的左端为主动制动摩擦外圆;“V”槽的右端为齿轮。如图11所示,所述绳轮B(3)的外形及功能与绳轮A(2)相似,不同处为“V”槽的右端由齿轮变换为圆垫块。如图12所示,所述齿轮组(4)由大、小齿轮组成,用于传递动能及改变速比。如图15和16所示,所述四个制动摩擦块(8)外形大小和制动托盘(7)的卡槽形状及大小相匹配,制动摩擦块内芯为金属,外包工程塑料。如图17和18所示,所述上外壳(9)和下外壳(10)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材料,螺栓的安装孔位置相对应。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