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带空气呼吸器的座椅,特别是一种消防车上用的带空气呼吸器的座椅。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有些消防车所采用的座椅不是消防车专用座椅,不能满足消防车的功能需要,而使用的消防车专用座椅都为分体式座椅,那种针对性强且各方面功能比较齐全的座椅比较少见。现在消防车上所用的座椅或多或少存在以下的问题:一、座椅的座垫和靠背分离,安装不方便。二、没有独立的呼吸器固定支架,不能满足消防员的使用要求。
对于上述的问题,人们已经意识到了不足,并加以了改进,如中国专利库公开的一种消防车专用座椅总成[申请号:201020142999.0;授权公告号:CN 201777159 U],由座垫、安全带、靠背、头枕、呼吸器固定支架及下托架组成,座垫与支架的连接处固定有限位机构和回位弹簧;安全带为对开式;头枕连接在靠背骨架上;靠背内可放置呼吸器,呼吸器由呼吸器固定支架、下托架及锁扣固定。
现有的呼吸器由气瓶和套设并与气瓶固定的背带组成,且在呼吸器实际定位时,只需将气瓶定位住,即可完成整个呼吸器的定位。上述的消防车专用座椅通过将呼吸器设于固定支架内,并通过锁扣将呼吸器固定,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呼吸器无法固定的问题。但该座椅还是存在一个问题:呼吸器固定支架的高度低于头枕的高度,使得当呼吸器装入固定支架内时,呼吸器是完全隐藏在靠背后侧。当需要拿取呼吸器时,上述的座椅有两种做法:1、使用者先转身并与头枕正对,接着使头枕与靠背分离,然后将呼吸器取出;2、使用者先转身并与头枕正对,接着使用者向固定支架一侧俯身,将呼吸器取出。上述的两种做法均存在取出呼吸器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取出空气呼吸器方便的带空气呼吸器的座椅。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带空气呼吸器的座椅,包括座椅本体,所述的座椅本体包括坐垫部和靠背部且两者为一体式结构,所述的靠背部的后侧固连有内部为空腔且顶部具有开口的箱体,所述的开口的位置低于靠背部的顶面的位置,所述的箱体内设有空气呼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呈长方体,该箱体的底壁上具有呈圆柱状凸出的导向柱,所述的导向柱有两根,所述的箱体内设有与箱体的底壁相平行的支撑板,且支撑板与导向柱滑动连接,所述的箱体的底壁上固定有电磁铁,电磁铁位于两导向柱之间且与所述的支撑板正对,每根所述的导向柱上均套设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和箱体的底壁相抵,所述的空气呼吸器的气瓶竖直设于支撑板上,且支撑板上设有用于定位气瓶的定位部,所述的气瓶的顶面的位置高于靠背部的顶面的位置,所述的支撑板由铁制成,当电磁铁得电时,所述的支撑板能克服弹簧的弹力下移并使所述的气瓶的顶面的位置低于所述的靠背部的顶面的位置。
空气呼吸器不使用时,电磁铁处于得电状态,使气瓶的位置始终低于靠背部的位置,从而将空气呼吸器隐藏于靠背部后侧,减少人与空气呼吸器的气瓶发生碰撞的机率,从而降低安全隐患;当空气呼吸器使用时,电磁铁失电,此时,支撑板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上移并使气瓶的位置高于靠背部的位置,此时使用者只需通过转身并握住气瓶高出靠背部的部分即可将整个空气呼吸器拿出,具有取出空气呼吸器方便的优点,从而提高了本座椅的使用方便性。
在上述的带空气呼吸器的座椅中,所述的定位部为开设在支撑板的上侧面上且与气瓶的下端的外表面相匹配的卡槽,且所述的气瓶的下端卡接在所述的卡槽内。
气瓶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在卡槽内,具有连接稳定的优点,有效避免气瓶在支撑板上移或下移时与支撑板相脱离,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座椅的使用方便性。
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带空气呼吸器的座椅中,所述的定位部为支撑板的上侧面上凸出的连接筒,所述的连接筒的内侧壁与气瓶的下端的外表面相匹配,且所述的气瓶的下端卡接在所述的连接筒内。
在上述的带空气呼吸器的座椅中,所述的箱体的内侧壁上具有凸肩,凸肩位于支撑板和箱体的底壁之间,所述的凸肩上具有限位部,且当所述的支撑板向下移动时,该支撑板能与所述的限位部相抵。
通过设置限位部,且该限位部在支撑板下移的过程中与支撑板相抵对支撑板进行限位,从而避免弹簧被压缩过度,提高了弹簧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本座椅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的带空气呼吸器的座椅中,所述的限位部为设于凸肩上侧面上的橡胶块,且橡胶块通过熔接的方式与凸肩固定并形成一个整体。
橡胶块在与支撑板发生碰撞时,橡胶块会通过自身的弹性形变来吸收支撑板和橡胶块碰撞时产生的碰撞力,从而有效减少橡胶块与支撑板发生碰撞时产生的噪音,提高了本座椅的舒适性。自然,限位部为凸肩的上侧面也是可以的。
在上述的带空气呼吸器的座椅中,所述的电磁铁通过胶水固定在箱体的底壁上,且箱体的底壁上设有供电磁铁的电缆线伸出的通孔。
电磁铁通过胶水与箱体相固连,具有连接牢靠的优点,提高了电磁铁工作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本座椅工作时的稳定性。通过在箱体的底壁上设置供电磁铁的电缆线伸出的通孔,有效避免电磁铁的电缆线对支撑板的上下移动造成影响,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座椅工作时的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带空气呼吸器的座椅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电磁铁得电或失电,来控制气瓶的顶面的位置低于或高于靠背部顶面的位置,从而在空气呼吸器不使用时,使空气呼吸器是完全隐藏于靠背部后侧,以减少人与空气呼吸器的气瓶发生碰撞的机率,从而降低安全隐患;在需要使用空气呼吸器时,使用者只需通过转身并握住气瓶高出靠背部的部分即可将整个空气呼吸器拿出,具有取出空气呼吸器方便的优点,从而提高了本座椅的使用方便性。
2、橡胶块在与支撑板发生碰撞时,橡胶块会通过自身的弹性形变来吸收支撑板和橡胶块碰撞时产生的碰撞力,从而有效减少橡胶块与支撑板发生碰撞时产生的噪音,提高了本座椅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电磁铁失电时本带空气呼吸器的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电磁铁得电时本带空气呼吸器的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座椅本体;1a、坐垫部;1b、靠背部;2、箱体;2a、导向柱;2b、凸肩;2b1、限位部;3、电磁铁;3a、电磁铁的电缆线;4、空气呼吸器;4a、气瓶;5、支撑板;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带空气呼吸器的座椅由座椅本体1、箱体2、电磁铁3、空气呼吸器4、支撑板5等组成。其中,空气呼吸器4是市面上能够买到的产品,如四川高木安防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空气呼吸器。现有的空气呼吸器4由气瓶4a和套设并与气瓶4a相固定的背带组成,其中,背带未在说明书附图中画出。
具体来说,如图1所示,座椅本体1包括坐垫部1a和靠背部1b且两者为一体式结构。箱体2呈长方体且竖直设于靠背部1b后侧,箱体2内部为空腔且顶部具有开口。在本实施例中,座椅本体1和箱体2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且箱体2通过焊接地方式与靠背部1b固定在一起,此时,位于箱体2顶部的开口的位置要低于靠背部1b顶面的位置。
如图1所示,箱体2的底壁上具有呈圆柱状凸出的导向柱2a,且导向柱2a有两根。支撑板5设置在箱体2内且与箱体2的底壁相平行。支撑板5与导向柱2a滑动连接。具体来说,支撑板5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贯穿的导向孔,两导向孔的位置和两导向柱2a的位置一一对应,且支撑板5通过导向孔套接在导向柱2a上,使支撑板5能沿导向柱2a的轴向滑动,从而实现支撑板5与导向柱2a滑动连接的目的。自然,支撑板5上固连有导套,导套的数量与导向柱2a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导向柱2a位于对应的导套内这种技术方案同样能够实现支撑板5与导向柱2a滑动连接的目的。
如图1所示,每根导向柱2a上均套设有弹簧6,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5和箱体2的底壁相抵,从而对支撑板5起到支撑的作用。空气呼吸器4位于箱体2内,该空气呼吸器4的气瓶4a竖直设于支撑板5上,此时,气瓶4a的顶面位于箱体2外侧,且气瓶4a的顶面的位置高于靠背部1b的顶面的位置。支撑板5上设有用于定位气瓶4a的定位部。在本实施例中,定位部为开设在支撑板5的上侧面上且与气瓶4a的下端的外表面相匹配的卡槽,且气瓶4a的下端卡接在卡槽内。
电磁铁3通过胶水固定在箱体2的底壁上,且箱体2的底壁上设有供电磁铁的电缆线3a伸出的通孔。在本实施例中,电磁铁的电缆线3a与消防车的供电系统相连,且两者之间设有能控制电磁铁3与供电系统连通或隔断的开关。如图1所示,电磁铁3呈圆形且位于两根导向柱2a之间,且此时,电磁铁3与支撑板5相正对。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5由铁制成,如图3所示,当电磁铁3得电时,支撑板5能克服弹簧6的弹力下移并使气瓶4a的顶面的位置低于靠背部1b的顶面的位置。
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箱体2的内侧壁上具有凸肩2b,凸肩2b位于支撑板5和箱体2的底壁之间。凸肩2b上具有限位部2b1,且当支撑板5向下移动时,该支撑板5能与限位部2b1相抵。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部2b1为设于凸肩2b上侧面上的橡胶块,且橡胶块通过熔接的方式与凸肩2b固定并形成一个整体。自然,限位部2b1为凸肩2b的上侧面也是可以的,只是申请人认为通过设置限位部2b1为橡胶块,橡胶块能够通过自身的弹性形变来吸收支撑板5和橡胶块碰撞时产生的碰撞力,从而有效减少橡胶块与支撑板5发生碰撞时产生的噪音,提高了本座椅的舒适性。
如图1所示,空气呼吸器4不使用时,开关处于闭合状态,电磁铁3得电产生磁性,使气瓶4a的位置始终低于靠背部1b的位置,从而将空气呼吸器4隐藏于靠背部1b后侧,减少人与空气呼吸器4的气瓶4a发生碰撞的机率,从而降低安全隐患;如图3所示,当拿取空气呼吸器4时,打开开关,电磁铁3失电失去磁性,此时,支撑板5在弹簧6弹力的作用下上移并使气瓶4a的位置高于靠背部1b的位置,此时使用者只需通过转身并握住气瓶4a高出靠背部1b的部分即可将整个空气呼吸器4拿出,具有使用方便的优点。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同实施例一的结构及原理基本相同,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定位部为支撑板5的上侧面上凸出的连接筒,连接筒的内侧壁与气瓶4a的下端的外表面相匹配,且气瓶4a的下端卡接在连接筒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