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救生绳索的灭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95992发布日期:2018-06-05 09:03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防设备,具体是一种带有救生绳索的灭火器。



背景技术:

灭火器,又称灭火筒,是一种可携式灭火工具。灭火器内藏化学物品,用以救灭火警。灭火器是常见的防火设施之一,存放在公众场所或可能发生火警的地方。因为其设计简单可携,一般人亦能使用来扑灭刚发生的小火。灭火筒内藏的成分不一样,如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酸碱、清水等,不同的成分是专为不同的火警而设。

现有的灭火器功能单一,不能够在火灾发生时提供多项的救生功能,因此,需要对现有的灭火器进行改进,使其更加适宜逃生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救生绳索的灭火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救生绳索的灭火器,包括瓶体、软管、喷头和阀门;所述瓶体的底部套设有底座套,底座套与瓶体的连接处设置有螺纹;所述瓶体的底部固定焊接有破碎头,破碎头为倒置的圆锥体,破碎头位于底座套内;所述瓶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两圈的反光条;所述瓶体的顶部安装有阀门,阀门上连通有软管,在软管的另外一端上安装喷头;所述阀门上设有按压把手;所述瓶体的侧壁上固定套设有护套,护套的侧壁上开设有取绳口;所述护套内对应的瓶体侧壁上固定有水平的内圈,内圈的外侧同轴设置有一圈外圈,外圈与内圈相对的一侧上开均设有钢球槽,钢球槽内卡设有若干个钢珠;在瓶体的外侧固定有扩展板。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套的材质为不锈钢。

进一步的:所述软管的长度为1~1.2m。

进一步的:所述取绳口上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取绳口密封门。

进一步的:所述外圈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绳槽,绳槽内绕有救生绳。

进一步的:所述扩展板的宽度大于底座套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其上设置的破碎头,增加了灭火器的使用功能,对玻璃等坚硬墙板进行破碎,及时进行逃生救援,节省时间,破碎头设置在底座套内,不占用空间,也能使灭火器稳定站立;当需要使用救生绳索时,打开取绳口密封门,将救生绳索从内部抽出,将其系在瓶体上,再将灭火器卡设在其他固定物件上,便可以利用救生绳索逃生,丰富了灭火器功能,为火灾提供更多的自救方式,减少人员伤亡。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带有救生绳索的灭火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带有救生绳索的灭火器中护套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瓶体,2-底座套,3-软管,4-喷头,5-破碎锤头,6-反光条,7-螺纹,8-按压把手,9-护套,10-扩展板,11-外圈,12-钢珠,13-内圈,14-取绳口密封门,15-合页,16-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带有救生绳索的灭火器,包括瓶体1、软管3、喷头4和阀门16;所述瓶体1的底部套设有底座套2,底座套2与瓶体1的连接处设置有螺纹7,使底座套2与瓶体1之间螺纹连接在一起,底座套2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瓶体1的底部固定焊接有破碎头5,破碎头5为倒置的圆锥体,破碎头5位于底座套2内,当需要使用破碎头5破碎玻璃时,旋转底座套2使其取下,破碎头5露出,即可使用;所述瓶体1的外壁上设置有至少两圈的反光条6,反光条6使灭火器在夜晚或断电的情况下反射照射光线,使人们容易寻找到灭火器,易于发现;所述瓶体1的顶部安装有阀门16,阀门16上连通有软管3,软管3的长度为1~1.2m,在软管3的另外一端上安装喷头4;所述阀门16上设有按压把手8,通过按压把手8使阀门16打开。

所述瓶体1的侧壁上固定套设有护套9,护套9的侧壁上开设有取绳口,取绳口上通过合页15转动连接有取绳口密封门14,使护套9内密封,减慢内部绳索老化,提高绳索寿命;所述护套9内对应的瓶体1侧壁上固定有水平的内圈13,内圈13的外侧同轴设置有一圈外圈11,外圈11与内圈13相对的一侧上开设有钢球槽,钢球槽内卡设有若干个钢珠12,使外圈11与内圈13相对转动,在外圈1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绳槽,将救生绳索绕在外圈11上,救生绳索的末端系在取绳口密封门14内侧,打开取绳口密封门14后便可以直接抽拉救生绳索,快速取用;在瓶体1的外侧固定有扩展板10,扩展板10的宽度大于底座套2的宽度,通过扩展板10将灭火器卡设固定,将救生绳索系在瓶体1上,便可以进行逃生。

灭火器在使用时,通过按压把手8使阀门16打开;其上设置的破碎头5,增加了灭火器的使用功能,对玻璃等坚硬墙板进行破碎,及时进行逃生救援,节省时间,破碎头设置在底座套2内,不占用空间,也能使灭火器稳定站立;当需要使用救生绳索时,打开取绳口密封门14,将救生绳索从内部抽出,将其系在瓶体1上,再将灭火器卡设在其他固定物件上,便可以利用救生绳索逃生,丰富了灭火器功能,为火灾提供更多的自救方式,减少人员伤亡。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