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0266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隐私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隐私保护膜,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百叶窗式膜的隐私保护膜,其中所述的百叶窗式膜是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成i)交替层压和热压接透明膜层和不透明粘性墨层;ii)垂直或与膜表面呈一定角度切割所述热压接和层压的膜,使所述百叶窗式膜的厚度是透明膜厚度的2~30倍,并且所述隐私保护膜的至少一最外层面具有硬涂层。
背景技术
隐私保护膜也指一种光控膜或是类似膜。随着人们对个人隐私的逐趋重视,对隐私保护膜的需求也逐步增大。因此,人们已经对隐私保护膜进行了许多研究,其中主要是对应用于窗帘等保护膜进行的研究。例如,艾阿思特玛(E.Astima)的美国专利号2,053,175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制作百叶窗式膜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对透明材料和不透明材料交替进行层压,并对层压片进行垂直切割制成百叶窗式膜。另外,卡尔.W.P(Carr,W.P)等人的美国专利(专利号2,689,387)公开了一种塑料膜,制作它的方法是把透明膜和有粘性遮光膜交替排列使它们相互粘合,然后垂直切割薄片。此外,奥尔逊.F.O.(Olsen,F.O.)等人的美国专利(专利号3,524,789)公开了一种通过对叠加坯板料切片制作隐私保护膜的方法。近来,随着诸如阴极射线管显示屏和液晶显示屏的显示装置的发展,保护个人隐私的保护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保护膜可以不向他人显示显示装置上的内容。然而,传统的隐私保护膜由于在透明部分和不透明部分之间在接触面的塑料部分折光率不同,所以会产生重像,致使操作者疲劳。因此,最近在隐私保护膜上的研究集中在减少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重像问题。为了减少重像的产生,国际公开号为WO 92/11549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光控膜,其应用包括含有相对高碳黑含量的高光吸收层和相对低碳黑含量的低光吸收层的多层百叶窗。

发明内容
然而,前面文件中提到的传统的隐私保护膜都采用的是复杂的百叶窗结构,这将导致复杂的生产过程和高生产成本。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百叶窗式膜的隐私保护膜,这种百叶窗式膜可以通过简便、经济的方法制作,而通过减少表面反射和使重像生成最小化来减缓视疲劳。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有射频屏蔽成分的隐私保护膜,这样可以使使用者免受显示装置发射出来的电磁波的伤害。
为了达到这些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百叶窗式膜的隐私保护膜,其中百叶窗式膜是通过以下步骤方法制成i)交替层压和热压接透明膜层和不透明粘性墨层;及ii)垂直或与膜表面呈一定角度切割所述热压接和层压的膜,切割出的百叶窗式膜的厚度是透明膜厚度的2~30倍;并且,隐私保护膜最外层至少有一面具有硬涂层。
在本发明的隐私保护膜中,所述透明膜的材料可以是聚氯乙烯(PVC)、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ET)、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氨酯、聚碳酸酯、聚乙烯、聚丙烯、醋酸丁酸纤维素(CAB)或其共聚物。
而且,百叶窗式膜的透明膜和不透明粘性墨层的厚度分别为0.01~0.2mm和0.001~0.5mm。
此外,不透明粘性墨层可以含有合成树脂和着色剂。
所述合成树脂可以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乙烯醇(PVA)、聚氯乙烯(PVC)、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ET)、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氨酯、聚碳酸酯、聚乙烯、聚丙烯、醋酸丁酸纤维素(CAB)、聚异氰酸酯、聚氧化丙烯、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环氧丙烷丙烯酸酯单体或其共聚物。
此外,百叶窗式膜可以在其至少一面设置有抗静电层,其中抗静电层由金属薄膜或含有金属组分或导电聚合物的合成树脂组成。
另外,无光泽膜层可以置于硬涂层的至少一面,这样,隐私保护膜的表面光泽度小于85个单位。
制作百叶窗式膜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把透明膜和不透明粘性墨层层压后,再层压射频屏蔽硬涂层压,其中,射频屏蔽硬膜由含有60%-80wt%碳糊和含0.01-0.1wt%细金属微粒组成。
射频屏蔽硬膜可以通过用上述成分反复涂抹1-6次制成,每层的厚度为0.01-0.015mm。
所述金属微粒是选自银、金或铜中至少一种的纳米微粒。


图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制成的隐私保护膜透视图;图2是表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制成的隐私保护膜截面图;图3是表示隐私保护膜部分透视图,说明了本发明隐私保护膜中的百叶窗式膜制作过程;图4是表示具有射频屏蔽膜层的百叶窗式膜的部分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是对本发明的具体描述。
本发明中的隐私保护膜包括百叶窗式膜,所述百叶窗式膜是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成i)交替层压和热压接透明膜层和不透明粘性墨层;ii)对热压接和层压过的膜进行垂直于膜表面或与膜表面成一定角度的切割,切割出的百叶窗式膜的厚度是透明膜层厚度的2~30倍。这种制作百叶窗式膜的方法与艾阿思特玛(E.Astima)的美国专利号2,053,175的专利或卡尔.W.P(Carr,W.P)等人的美国专利(专利号2,689,387)公开的方法相似。然而,与以上方法不同的是,本发明的隐私保护膜中的百叶窗式膜应用一种不透明粘性墨,并通过热压接方法制成。
至于隐私保护膜中的透明膜层材料,可以运用已知的合成树脂和天然树脂,只要其在以膜形式制作时具有符合要求的光透射率。鉴于经济效益和加工性能,合成树脂更符合需要。可以用作透明膜的材料的树脂优选的例子包括聚氯乙烯(PVC)、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ET)、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氨酯、聚碳酸酯、聚乙烯、聚丙烯、醋酸丁酸纤维素(CAB)或其共聚物。
在本发明隐私保护膜的百叶窗式膜制作时使用的不透明粘性墨包含有合成树脂和着色剂。所述合成树脂可包括公知的可使用于粘性墨中的合成树脂。所述树脂优选的例子包括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聚乙烯醇(PVA)、聚氯乙烯(PVC)、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ET)、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氨酯、聚碳酸酯、聚乙烯、聚丙烯、醋酸丁酸纤维素(CAB)、聚异氰酸酯、聚氧化丙烯、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环氧丙烷丙烯酸酯单体或其共聚物。
本发明的隐私保护膜中的着色剂优选具有高光吸收率以达到充分的隐私保护,可以使用已知的有机或无机的色素或染料。另外,根据对本发明隐私保护膜的使用要求不同,可以使用具有稍低光吸收率的着色剂。例如,为了防止或减少车的档风玻璃的反射,制作百叶窗式膜时可以运用含有低光吸收率的着色剂的不透明粘性墨层。优选的不透明粘性墨包括市售的热熔墨等。
透明膜层和不透明粘性墨层被交替进行层压和热压接。理想状态下,热压接可以在膜被层压成想要的厚度后进行一次。然而,考虑到热导作用,最好能在每一透明膜层和粘性墨层叠放在一起时进行或叠放到想要的一定厚度时就能进行一次热压接。优选地,进行热压接的膜层厚度为1~5mm,更优选为2~4mm的厚度。优选地,热压接在110~150℃、30~70Mpa压力下进行3~10分钟,并冷却10~20分钟,重复3~5次。为了防止膜之间产生气泡,最好在热压接前和/或热压接时建立真空条件。
在热压接过程中,不透明粘性墨中的树脂扩散到相邻的透明膜层中,把不透明粘性墨层与透明膜结合在一起,在树脂扩散的过程中,一部分高光吸收率的着色剂也随之扩散到透明膜层中。根据对上述发明的描述,隐私保护膜含有使用不透明粘性墨和热压接制作的百叶窗式膜,这种隐私保护膜大大减少了传统隐私保护膜中的重像问题的产生。发明者发现,减少重像产生的原因是当本发明的百叶窗式膜在制作时,在热压接过程中,有一部分不透明粘性墨转移到透明膜层中,因此,一些诸如透明膜层和不透明粘性墨层的反射率的物理性质发生了改变。因此减少了本发明隐私保护膜的重像的产生。前面提到了国际公开号为WO 92/11549公开了一种多层百叶窗式膜,这种百叶窗式膜由含有相对较高碳黑成分的高光吸收率层和含有相对较低的碳黑成分的低光吸收率层组成。相比之下,本发明中的隐私保护膜虽然结构简单,可以通过简单的制作方法制成,但是它可以减少重像的形成。
通过反复交替层压透明膜和不透明粘性墨层,并通过热压接把膜压成想要的厚度,然后对膜进行垂直或与其表面成一定角度的切割,使百叶窗式膜的厚度是透明膜层厚度的2~30倍。如果百叶窗式膜的厚度小于透明膜层厚度的2倍,隐私保护膜就不能充分达到想要的效果,如果厚度超过透明膜层厚度的30倍,由于它的视角变得很窄,因此会导致使用者的视疲劳。因此,百叶窗式膜的厚度最好是透明膜厚度的2~30倍。另外,层压膜是被垂直或与表面成一定角度切割的,其中所述角度是根据层压膜的使用情况不同而改变的。也就是说,若使用者的视线与所贴隐私保护膜的物体是平行的,那么层压膜可以被垂直于表面或约垂直于表面切割。若使用者的视线与所贴隐私保护膜的物体成一定的角度,那么切割时最好也成一定角度切割。附图3是表示隐私保护膜部分透视图,说明了百叶窗式膜的制作过程,如附图3所示,百叶窗式膜是通过垂直于叠放层切割层压膜制成,其中层压膜含有交替叠放的透明膜和不透明粘性墨层。
在百叶窗式膜中,优选地,透明膜层的厚度和不透明粘性墨层的厚度分别是0.01~0.2mm和0.001~0.05mm。若透明膜层的厚度小于0.01mm,那么它与不透明粘性墨层之间的界限模糊,以至于视野不清晰,如果透明膜层的厚度大于0.2mm,来调整视角的百叶窗式膜的厚度会非常薄,因此不能提供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有可能使诸如光透射率这样的光学特性减弱。另外,如果不透明粘性墨层的厚度小于0.001mm,遮光能力将减弱,因此不能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如果不透明粘性墨层的厚度大于0.05mm,那么不透明墨层的厚度过厚以至于能看得见不透明墨层。这是我们不想要的,因为这样显示装置屏幕上显示的内容可能被不透明墨层部分隐藏或是用户能够看到不透明墨层。
随着加工技术的发展,本发明隐私保护膜中的百叶窗式膜无需磨光。但是,如上述方法切割的百叶窗式膜可根据它的表面情况进行额外的磨光加工。因为通过磨光处理可以提高百叶窗式膜的光学特性。
本发明中的隐私保护膜至少在膜的一面具有一个抗静电膜层。抗静电膜层是由金属薄膜或含有金属组分或导电聚合物的合成树脂组成。本发明中的隐私保护膜一旦用于触感屏幕或类似产品,具有防静电层的膜可以保护使用者不会由于屏幕放射的静电而感到不适。防静电层可以是合成树脂或含有已知导电材料的金属薄膜,已知的传导材料可以是金属组分、导电聚合物或相似材料。抗静电层可以以膜的形式附在百叶窗式膜上或者通过化学蒸发沉积作用(CVD)附在百叶窗式膜上。
本发明中的隐私保护膜在至少一最外层面具有硬涂层。硬涂层的作用是保护隐私保护膜不受溶剂或外界的撞击,这样即使用了很长时间仍然可以保持膜的光学特性。
另外,本发明中的隐私保护膜最好在硬涂层的外层黏附无光泽膜层,这样可以使隐私保护膜表面的光泽度小于85个单位。如果使用本发明中的隐私保护膜表面光泽度大于85个单位,光反射过强会使使用者很难看清显示屏上的内容而产生视疲劳。在本发明中,表面光泽度是根据ASTM D 2457标准,反射角度为85度进行测量的。此处表面光泽度的意思指它是根据ASTM标准,反射角度为85度进行的测量。
而且,本发明中的隐私保护膜可以进一步包括射频屏蔽膜层,它是由含有60~80wt%碳糊和含有0.01~0.1wt%细金属微粒组成。对于制作百叶窗式膜,射频屏蔽膜层是在透明膜层和不透明墨层相互叠加后再叠加上的。射频屏蔽膜层的功能是屏蔽从显示装置屏幕上辐射的电磁波,这样用户可以免受电磁波的伤害。射频屏蔽膜层尤其可以用在辐射出大量电磁波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屏或类似显示屏上。细金属微粒是为了防止重像的生成,金属颗粒小于微米,这样不会影响反射指数,它的颗粒大小优选为纳米级,范围为几纳米到几百纳米之间,细金属微粒优选从银、金和铜中选择的一种或多种纳米颗粒。虽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浓度为50,000ppm的金属水性溶液作为细金属微粒,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此。射频屏蔽膜层是用上述材料反复涂层,每次的厚度为0.01~0.015mm,涂1~6次,最后的厚度为0.04~0.06mm。反复涂抹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射频屏蔽成分的均匀分布。
以下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的更细节的描述。在此要注意的是以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仅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本发明范围不限于具体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隐私保护膜的制作)尺寸为30cm×40cm的透明膜11由醋酸丁酸纤维素(CAB)制成,厚度为0.1mm,透明膜用不透明粘性墨(JELCON AD-HM6TM)敷盖。不透明粘性墨含有作为热塑性树脂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作为着色剂的碳黑,制成厚度约为0.015mm的墨层12,把另一透明膜11再叠放其上。重复此过程,透明膜11和不透明粘性墨层12交替层压直到层压膜厚度达到3mm。之后,在130℃、50Mpa压力下用热压接机(型号KH001,可以从韩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买到)进行5分钟的热压接,然后冷却15分钟。此过程重复四次来粘合层压膜中的透明膜和墨层。在冷却过程中,运用真空环境来清除层压膜中的透明膜和墨层之间的气体。对透明膜11和不透明粘性墨层12的交替进行的层压和热压接过程反复进行,直到层压膜的厚度达到30cm。在如上所述的制作层压膜过程中,层压膜中的不透明粘性墨层12的厚度为0.01mm。把层压膜用切割器垂直于其表面切割成厚度为0.2mm的膜,从而形成百叶窗式膜10。切割厚度与此处所提到的百叶窗式膜10的厚度相当。
在百叶窗式膜10的两面都附上抗静电层20和20′,每一个抗静电层都由含有用来导电的金属成分的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ET)膜组成。另外,硬涂层30和30′分别粘在抗静电层20和20′的外表面。无光泽膜层40粘贴在硬涂层30或硬涂层30′上,没有无光泽膜层40的硬涂层另一侧涂抹粘合剂50,然后附上隔离60,从而完成了隐私保护膜100。附图1和附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制作的隐私保护图的透视图和截面图。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体现的隐私保护膜被配置使用,使用者从隐私保护膜上揭去隔离60,然后用粘合剂50把保护膜粘在显示装置的屏幕上。
实施例2(隐私保护膜的特征)在实施例1中制作的隐私保护膜的物理特性,例如表面光泽度、洛氏硬度和阿贝数(色散系数)测量总结如下表表1实施例1中的隐私保护膜的物理特性

*1表面光泽度是以反射角度85°,根据ASTM D 2457规定进行测量。
实施例3(用含有射频屏蔽的百叶窗式膜制作隐私保护膜)使用与实施例1中所述的相同方法制作百叶窗式膜10和隐私保护膜100,不同的是在透明膜11上涂抹不透明粘性墨形成一个墨层12后,再涂抹射频屏蔽膜层13,厚度为0.01~0.015mm,涂抹四次,层压为厚度0.05mm的膜。其中,射频屏蔽膜层包括含有75wt%碳糊和25wt%具有纳米银微粒的银水性溶液(50,000ppm)。附图4是具有射频屏蔽膜层的百叶窗式膜的部分透视图。如附图4所示,用于本发明隐私保护膜100的本实施例中的百叶窗式膜10具有结构其中透明膜11、不透明粘膜墨层12和射频屏蔽膜层13根据所描述的顺序反复叠加形成此结构。
实施例4(射频屏蔽测试)为了确定具体实施例3中制作的隐私保护膜的射频屏蔽功能,对通过实施例3制作的隐私保护膜进行测试。测试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让电磁波垂直辐射实施例3中的隐私保护膜,而同时改变电磁波频率。这样可以通过电磁波透射率来评估射频屏蔽作用。测试结果表明,实施例3中的隐私保护膜在频带宽度为30MHz~1GHz之间屏蔽了55dB,即99%或更多的电磁波。
如前面所描述的,与传统方法相比,本发明方法制作的隐私保护膜具有结构简单、制作过程简单,并且可以大大的减少重像产生的优点。这种隐私保护膜可以用于各种显示装置的屏幕上,例如用在阴极射线管屏幕、液晶显示屏和手机上来保护使用者的个人隐私,同时运用射频屏蔽成分也可以保护使用者免受电磁波的伤害。
以上描述的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不能被解释为对本发明技术精神的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仅由附加的权利要求决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作各种改变。因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明显的各种改变仍还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隐私保护膜,其含有百叶窗式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窗式膜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成i)交替层压和热压接透明膜层和不透明粘性墨层;及ii)ii)垂直或与膜表面呈一定角度切割所述热压接、层压的膜,使所述百叶窗式膜厚度是透明膜厚度的2~30倍,且所述隐私保护膜的至少一最外层的面具有硬涂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私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窗式膜的透明膜和不透明墨层的厚度分别为0.01~0.2mm和0.001~0.05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私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膜的材料为聚氯乙烯、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氨酯、聚碳酸酯、聚乙烯、聚丙烯、醋酸丁酸纤维素或其共聚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私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透明粘性墨含有合成树脂和着色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隐私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树脂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乙烯醇、聚氯乙烯、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聚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氨酯、聚碳酸酯、聚乙烯、聚丙烯、醋酸丁酸纤维素、聚异氰酸酯、聚氧化丙烯、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环氧丙烷丙烯酸酯单体或其共聚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私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窗式膜至少有一面具有抗静电层,所述抗静电层由金属薄膜或由含有金属组分或导电聚合物的合成树脂组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私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涂层至少有一面附有无光泽膜层,以使所述隐私保护膜具有小于85单位的表面光泽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私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制作百叶窗式膜的过程还包括以下步骤在透明膜和不透明粘性墨层被层压后,再在其上层压一层射频屏蔽膜层,所述射频屏蔽膜层由含有60~80wt%碳糊和含有0.01~0.1wt%细金属微粒组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隐私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屏蔽膜层是通过将所述组分以0.01至0.015mm厚度反复涂抹1-6次制成。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隐私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微粒为选自银、金、铜中的至少一种的纳米微粒。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隐私保护膜,尤其涉及一种含百叶窗式膜的隐私保护膜,所述百叶窗式膜通过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成i)交替层压和热压接透明膜层和不透明粘性墨层;及ii)垂直或与膜表面呈一定角度切割所述热压接、层压的膜,使所述百叶窗式膜厚度是透明膜厚度的2~30倍,且所述隐私保护膜的至少一最外层面具有硬涂层。本发明中的隐私保护膜与传统隐私保护膜相比,构造简单,可以通过简单的制造方法制成,能够大大减小重像的产生,而且具有射频屏蔽作用;隐私保护膜的用处在于它可以保护使用者的个人隐私,也可以保护使用者免受各种装置的显示屏幕,例如阴极射线管屏幕、液晶显示屏和手机的电磁波侵害。
文档编号B32B27/06GK1933930SQ200580009010
公开日2007年3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5日
发明者黄榜伍 申请人:世和P&C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