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压合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压合机。
背景技术:
胶带主要包括基层、胶粘层和保护膜。若保护膜与胶粘层贴合的不紧密,即,保护膜与胶粘层间存在间隙时,水、空气等会穿过空隙与胶粘层接触,以破坏胶粘层,从而导致胶带的粘性大大下降,因此,为了保证胶带的粘性,保护膜与胶粘层必须紧密贴合。大多数胶带在常温就具有粘性,用压合机或滚轮轻轻压胶带,就可以使得保护膜与胶粘层紧密贴合。但是某些胶带在被加热时才具有粘性,当用现有压合机或滚轮压合加 热时才具有粘性的胶带时,由于压合机和滚轮没有加热系统,压合机或滚轮将胶带压合一次,也不能使得保护膜与胶粘层紧密贴合,为了使得保护膜与胶粘层紧密贴合,故不得不将胶带压合几次,因此,现有压合机或滚轮在压合加热时才具有粘性的胶带时,其生产效率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压合机在压合加热时才具有粘性的胶带时,其生产效率比较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压合机,包括预热装置、导料装置、压合装置、电机、机架,以及分别设置在机架两侧的放卷装置和收卷装置。收卷装置与电机相连接。预热装置设在机架的顶面,其包括罩体和设在罩体内的加热管;罩体的开口与机架的顶面相接触;罩体的顶部,及其两侧的内壁均设有加热体;加热管通过第一支撑架与机架的顶面相连接。压合装置设置在预热装置与收卷装置之间,压合装置包括气缸,以及上下排列的上滚轮和下滚轮;气缸与上滚轮相连接;下滚轮与电机相连接。导料装置穿过罩体,其位于放卷装置与压合装置之间,导料装置位于加热管的上方;导料装置包括相平行的两个立板和数个相互间隔的圆杆;立板通过第二支撑杆与机架的顶面相连接;圆杆的两端分别活动插在两个立板上,圆杆均与立板相垂直,且圆杆均位于同一平面。优选地,导料装置与加热管相平行。优选地,圆杆的间距相等。优选地,机架的底部设有底脚。优选地,机架的底部还设有脚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压合机是通过设在罩体内的加热体和加热管对胶带进行加热,使胶带达到一定温度,从而使得保护膜和胶带的胶粘层被上滚轮压合一次,它们就能够紧密贴合在一起,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压合机在压合加热时才具有粘性的胶带时,其具有生产效率比较高的优点。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压合机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合机,其包括预热装置、导料装置、压合装置、电机7、机架6,以及放卷装置I和收卷装置2。放卷装置I设在机架6的一侧,收卷装置2设在机架6的另一侧;收卷装置2与电机7相连接。预热装置设在机架6的顶面,其包括罩体42和设在罩体42内的加热管41 ;罩体42的开口与机架6的顶面相接触;罩体42的顶部,及其两侧的内壁均设有加热体(图中未标出);加热管41通过第一支撑架411与机架6的顶面相连接;由于加热体和加热管41均设在罩体42内,使得热量损失比较小,所以预热装置不仅对胶带8的预热效果比较佳,而且也大大节省了能源。压合装置设置在预热装置与收卷装置2之间,压合装置包括气缸33,以及上下排列的上滚轮31和下滚轮32 ;气缸33与上滚轮31相连接;下滚轮32与电机7相连接,其在电机带动下可以旋转;在气缸33对上滚轮31的作用下,上滚轮31能够对通过的胶带8施加力,而且胶带8已经被预热装置加热过,因此,对胶带8压合一次,就能够使得保护膜与胶带8的胶粘层紧密贴合,由此可见,本压合机的生产效率比较高。导料装置穿过罩体42,其位于放卷装置I与压合装置之间,导料装置位于加热管41的上方,且其与加热管41相平行,从而可以使得胶带8被充分加热;导料装置包括相平行的两个立板51和数个相互间隔的圆杆52 ;圆杆52的间距相等;立板51通过第二支撑杆511与机架6的顶面相连接;圆杆52均匀设置在立板51之间,圆杆52的两端分别活动插在两个立板51上,即圆杆52可以转动,圆杆52均与立板51相垂直,且圆杆52均位于同一平面,当胶带8经过时,圆杆52与胶带8之间的摩擦力小,故便于胶带8移动。另外,机架6的底部设有底脚61 ;机架6的底部还设有脚轮62,脚轮62可以来回滑动,有利于作业人员搬运本压合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压合机的工作原理是将胶带卷安装在放料装置上,人工拉出胶带8的一端头,将该端头依次从圆杆52顶面,以及从上滚轮31与下滚轮32间穿过后,把端头固定在收料装置上;开启压合机,加热体和加热管41对罩体42内的胶带8进行加热,收料装置在电机7驱使下转动,匀速拉动胶带8,同时气缸33作用于上滚轮31,当已被加热了的胶带8从上滚轮31与下滚轮32之间通过时,上滚轮31对胶带8施加压力,使得胶带8的胶粘层与保护膜紧密贴合,最后,收料装置将已压合好的胶带8绕成卷。[0021]通过上述的技术方案能够看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压合机是通过罩体42内的加热体和加热管41与胶带8进行热交换,使得胶带8达到一定温度,从而使得胶带8的胶粘层与保护膜被上滚轮31压合一次,它们就能够紧密贴合在一起,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压合机在压合加热时才具有粘性的胶带8时,其具有生产效率比较高的优点。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压合机,其特征是,包括预热装置、导料装置、压合装置、电机、机架,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机架两侧的放卷装置和收卷装置; 所述收卷装置与所述电机相连接; 所述预热装置设在所述机架的顶面,其包括罩体和设在所述罩体内的加热管;所述罩体的开口与所述机架的顶面相接触;所述罩体的顶部,及其两侧的内壁上均设有加热体;所述加热管通过第一支撑架与所述机架的顶面相连接; 所述压合装置设置在所述预热装置与所述收卷装置之间,所述压合装置包括气缸,以及上下排列的上滚轮和下滚轮;所述气缸与所述上滚轮相连接;所述下滚轮与所述电机相连接; 所述导料装置穿过所述罩体,其位于所述放卷装置与所述压合装置之间,所述导料装置位于所述加热管的上方;所述导料装置包括相平行的两个立板和数个相互间隔的圆杆;所述立板通过第二支撑杆与所述机架的顶面相连接;所述圆杆的两端分别活动插在两个所述立板上,所述圆杆均与所述立板相垂直,且所述圆杆均位于同一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装置与所述加热管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杆的间距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底部设有底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的底部还设有脚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合机,包括预热装置、导料装置、压合装置、电机、机架,以及设在机架两侧的放卷装置和收卷装置;预热装置设在机架的顶面,其包括罩体和设在罩体内的加热管;罩体的顶部,及其两侧的内壁上均设有加热体;压合装置设置在预热装置与收卷装置之间,压合装置包括气缸,以及上滚轮和下滚轮;收卷装置和下滚轮均与电机相连接;导料装置穿过罩体,且位于放卷装置与压合装置之间;由于加热体和加热管与胶带进行热交换,会使胶带达到一定温度,从而使得保护膜和胶带的胶粘层被上滚轮压合一次,它们就能够紧密贴合在一起,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压合机在压合加热时才具有粘性的胶带时,其具有生产效率比较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B32B37/06GK202592895SQ20122012289
公开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8日
发明者王火明 申请人:昆山龙仕达电子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