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盒成型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7029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纸盒成型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纸盒成型机结构,尤其是一种可有效缩减时间增进效率的创新结构。
背景技术
习知的纸盒成型机请参阅图I所示,其中该机体I于一基座3顶部分别设有一主缸体5及一副缸体2,其中该主缸体5主要作动控制一公模7配合一母模9作压合运动,该母模9周侧设有热熔装置8,而该基座3底部设有一导轨4,该导轨4横向作动一滑块6往复位移,该滑块6对应该公模7及母模9位置一侧设有一夹掣件,可令一平面待加工的纸材置放于该公模7及母模9间,待公模7及母模9加工压合后而使该纸材压合成一纸盒,复藉由该夹掣件夹掣该纸盒横向放置于集中区堆叠置放;然而,习知的纸盒成型机的公模7与该母模9的压合行程间距为D2,且该滑块6相对该导轨4的横向位移行程为D1,如图显示该D2是小于Dl的距离,而使习知成型机公模7及母模9在压合成纸盒时,需再等待滑块6 复位再续行压合,进而使其等待时间造成时间成本增加,以使作业效率不彰。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纸盒成型机结构,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仅有效缩减时间增进效率,还能保证品质,减少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纸盒成型机结构,包括一上座、一下座及一控制部,其特征在于该上座及该下座的中间位置设有一控制一公模配合一母模进行连续上下压合运动的主缸体,该主缸体的二侧分别各设有一作动方式配合该主缸体作交互运动的收整装置,其中各该收整装置分别包含一副缸体、一下压部、一导轨、一滑块、一夹掣座及一叠置区,其中各该副缸体连续伸缩该下压部相对该叠置区作纵向下压运动,该导轨及该滑块设于该上座及该下座间,而该夹掣座设于该滑块底部与该滑块作一体横向连动,该夹掣座一端设有夹掣部,该夹掣部与该滑块的连动行程由该公模与该母模一侧至该叠置区一侧,另该母模周侧设有一热熔装置。其中,该上座及该下座的后侧设有一后座体,该后座体预定位置设有一后缸体,该后缸体的底侧设有至少一吸盘,该吸盘底侧设有一 L推杆,其中该L推杆的末端对应该母模顶侧。其中,该公模及该母模的后侧适当位置设有一导板,该导板的内侧设有一导槽。其中,该母模内部形成有对应该公模外缘的一模穴,该模穴内部预定位置设有至少一弹性体。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藉由设于主缸体二侧的两收整装置,而能解决习知纸盒成型机因公母模压合与该收整装置的作动行程不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利用两收整装置交替作业,以能快速递补接收连续纸盒压合成型并加以收整叠置,而能大幅缩减收整作业时间,以能有效提高纸盒成型作业效率及时间成本。

图I :习知纸盒成型机的外观图。图2 :本实用新型纸盒成型机的侧视剖面图。图3 :图2的局部放大动作示意图,其显示该纸材未送至该公母模间状态。图4 :图2的局部放大动作示意图,其显示该纸材已送至该公母模间状态。图5 :本实用新型纸盒成型机的前视剖面图。图6 :图5的局部放大动作示意图,其显示该纸材已送至该公母模间状态。图7 :图5的局部放大动作示意图,其显示该纸材经该公母模压合状态。图8 :图5的局部放大动作示意图,其显示该纸材经该公母模后成型为一盒体状态。图9 :本实用新型的纸盒经第一夹掣部夹掣其左侧边壁欲送至该第一叠置区作下压收整,而该第二夹掣部位移至该公母模右侧准备待命状态。图10 :本实用新型的纸盒经第二夹掣部夹掣其右侧边壁欲送至该第二叠置区作下压收整,而该第一夹掣部位移至该公母模左侧准备待命状态。图11 :本实用新型的纸盒经第二夹掣部夹掣其右侧边壁送至该第二叠置区作下压收整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 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纸盒成型机结构的较佳实施例,惟此等实施例仅供说明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结构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纸盒P’成型机结构包含一上座10、一下座10’及一控制部C,该上座10及该下座10’的中间位置设有一主缸体13,该主缸体13控制一公模20配合一母模30进行连续上下压合运动,该母模30内部形成有对应该公模20外缘的一模穴31,该模穴31内部预定位置设有至少一弹性体32,又该公模20及该母模30的后侧适当位置设有导板S,该导板S的内侧设有导槽SI,又该主缸体13的二侧分别各设有一第一收整装置11及一第二收整装置11’,该第一收整装置11及该第二收整装置11’的作动方式配合主缸体13作交互运动,其中该第一、二收整装置11,11’分别包含一第一、二副缸体12,12’、一第一、二下压部 15,15’、一第一、二导轨 14,14’、一第一、二滑块 16,16’、一第一、二夹掣座 17,17’及一第一、二叠置区18,18’,其中该第一、二副缸体12,12’连续伸缩该第一、二下压部15,15’相对该第一、二叠置区18,18’作纵向下压运动,且该第一、二导轨14,14’及该第一、二滑块16,16’设于该上座10及该下座10’间,而该第一、二夹掣座17,17’设于该第一、二滑块16,16’底部与该第一、二滑块16,16’作一体横向连动,其中该第一、二夹掣座17,17’ 一端设有一第一、二夹掣部171,171’,该第一、二夹掣部171,171’与该第一、二滑块16,16’的连动行程由该公模20与该母模30 —侧至该第一、二叠置区18,18’一侧,另该母模30周侧设有一热熔装置H,且该上座10及该下座10’的后侧设有后座体60,该后座体60预定位置设有一后缸体50,该后缸体50的底侧设有至少一吸盘40,且该吸盘40底侧设有一 L推杆L,其中该L推杆L的末端对应该母模30顶侧。[0023]藉由上述的结构、组成设计,兹就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作动情形说明如下请参阅图2 图4所示,当本实用新型的机构欲作动时,需先置入纸材P进入该公模20及该母模30间,而该纸材P于预设状态下先叠置于该后座体60的顶部位置,再藉由各吸盘40由各纸材P的下方连吸其中一纸材P后,使纸材P朝下位移,当该纸材P朝下位移后,再藉由一 L推杆L推动位移该纸材P进入于该公模20及该母模30间;请继续参阅图5 图8所示,当该纸材P进入于该公模20及该母模30间后,则令·该热熔装置H于该纸材P欲进行粘结的边部加热成微熔状态,以利后续加压连结其边部,待加热其各边部后,则令该公模20配合该母模30下压该纸材P,而使该纸材P的各边部因压合动作及连结各热熔粘结位置,而使原本纸材P形态的周侧经加压而形成具有边壁ΡΓ及盒盖P2’的纸盒P’,该公模20加压该纸材P成型后即藉由主缸体13驱动朝上位移,同时该盒体底部受该母模30的模穴31内部的弹性体32的弹性复位而朝上位移,而使该纸盒P’靠近该第一夹掣座17的左侧边壁ΡΓ嵌入该第一夹掣部171内,同时该纸盒P’的盒盖P2’嵌入于该导板S的导槽SI内;请继续参阅图9-图11所示,当该纸盒P’的左侧边壁ΡΓ经由该第一夹掣部171夹掣后,该第一夹掣部171即藉由该第一滑块16的带动而朝左侧方向作横向位移,同时,该第二夹掣部171’则藉由第二滑块16’作动而横向位移至该母模30的右侧待命,以准备夹掣该下一成型的纸盒P’的右侧边壁P1’,另当该第一夹掣部171夹掣该纸盒P’的边壁ΡΓ横向位移至对位该第一叠置区18后,该第一副缸体12即作动该第一下压部15朝该纸盒P’的内部下压以叠置收整复数成排叠置的纸盒P’,以使各该成排的纸盒P’进一步陈列于成品区101,以供下一步包装出货作业。藉此,本实用新型藉由设于该主缸体13 二侧的两收整装置,而能解决习知纸盒P,成型机因公母模压合与该收整装置的作动行程不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利用两收整装置交替作业,以能快速递补接收连续纸盒P’压合成型并加以收整叠置,而能大幅缩减收整作业时间,以能有效提高纸盒P’成型作业效率及时间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纸盒成型机结构,包括一上座、一下座及一控制部,其特征在于 该上座及该下座的中间位置设有一控制一公模配合一母模进行连续上下压合运动的主缸体,该主缸体的二侧分别各设有一作动方式配合该主缸体作交互运动的收整装置,其中各该收整装置分别包含一副缸体、一下压部、一导轨、一滑块、一夹掣座及一叠置区,其中各该副缸体连续伸缩该下压部相对该叠置区作纵向下压运动,该导轨及该滑块设于该上座及该下座间,而该夹掣座设于该滑块底部与该滑块作一体横向连动,该夹掣座一端设有夹掣部,该夹掣部与该滑块的连动行程由该公模与该母模一侧至该叠置区一侧,另该母模周侧设有一热熔装置。
2.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纸盒成型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座及该下座的后侧设有 一后座体,该后座体预定位置设有一后缸体,该后缸体的底侧设有至少一吸盘,该吸盘底侧设有一 L推杆,其中该L推杆的末端对应该母模顶侧。
3.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纸盒成型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公模及该母模的后侧适当位置设有一导板,该导板的内侧设有一导槽。
4.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纸盒成型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母模内部形成有对应该公模外缘的一模穴,该模穴内部预定位置设有至少一弹性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纸盒成型机结构,尤指一种可有效缩减时间增进效率的创新结构;主要在于主缸体的二侧分别各设有一收整装置,其中各该收整装置分别包含一副缸体、一下压部、一导轨、一滑块、一夹掣座及一叠置区,其中该副缸体连续伸缩该下压部相对该叠置区作纵向下压运动,且该导轨及该滑块设于该上座及该下座间;藉此本实用新型能解决习知纸盒成型机作动行程不一的问题,以能快速递补接收连续纸盒压合成型并加以收整叠置,而能大幅缩减收整作业时间,并能有效提高纸盒成型作业效率及时间成本。
文档编号B31B43/00GK202727394SQ20122025788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4日
发明者李幼年 申请人:李幼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