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纺布制袋机,具体涉及一种无纺布制袋机的插边装置。
背景技术:
如图3所示,呈打开状态的无纺布袋3的侧面由三个面热封而成,其中包括左右两个侧边面32与下面的一个下边面31,在无纺布袋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分别将这三个面进行折边,三个面相邻的边缘经超声波热封后形成袋体的侧面,其中下边面31是由底插边机构成型,而侧边面32则是由侧插边机构成型,目前市场上一般无纺布制袋机的插边装置结构复杂,动作不够稳定,因此机器制造商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用于制造这种制袋机。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创新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的无纺布制袋机的插边装置,其包括侧插边机构与底插边机构,所述侧插边机构包括有侧插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插板设置在滑板上,所述滑板可滑动设置在机架上,所述滑板与滑板动力源传动连接。
所述滑板底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侧滑轨上。
所述滑板上设置有夹块,所述夹块夹于传动带上,所述传动带由第一电机驱动移动。
所述底插边机构包括有底插板,所述底插板设置在第一滑座上,所述第一滑座可纵向滑动设置在安装座,所述第一滑座与驱动第一滑座纵向移动的动力源传动连接,所述安装座安装在第二滑座上,所述第二滑座与驱动第二滑座横向移动的动力源传动连接。
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座可纵向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上。
所述第一滑座上设置有齿条,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
第二滑座可横向滑动设置在第二滑轨上。所述第二滑座与气缸传动连接。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纺布制袋机的插边装置,包括侧插边机构与底插边机构,两个机构都具有结构合理,动作稳定的优点,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与进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插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插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无纺布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无纺布制袋机的插边装置,包括侧插边机构1与底插边机构2,如图3所示,底插边机构2用于对袋子3的下边面31进行插边成型,而侧插边机构1用于对袋子3的侧边面32进行插边成型。
下面逐一介绍两机构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侧插边机构1包括有侧插板11,侧插板11设置在滑板上12,而滑板12可滑动设置在机架上,具体是在滑板12底部安装有滑块14,而滑块14滑动设置在侧滑轨13上,通过动力源的驱动,滑板12载着侧插板11左右移动,从而对袋子的侧边面32进行插边。当然,滑板12要与滑板动力源传动连接,为此本实用新型在滑板12上设置有夹块14,该夹块14夹于传动带16上,而传动带16由第一电机17驱动移动。通过第一电机17的驱动,侧插板11便能实现移动。通过这种结构的侧插边机构1,能很好地完成袋3的侧插边工作。
如图2所示,底插边机构2包括有底插板21,该底插板21设置在第一滑座22上,第一滑座22可纵向滑动设置在安装座25,具体是在安装座25上设置有第一滑轨26,第一滑座22通过滑块可纵向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26上,通过第一滑座26与驱动第一滑座22纵向移动的动力源传动连接,第一滑座22便能带着底插板21上下动作;这里的动力源可以为第二电机24,第二电机24的输出轴上设置有齿轮,而在第一滑座22上设置有齿条23,通过齿轮与齿条23的啮合,当第二电机24工作时,底插板21就是实现上下动作。
为了实现底插板21的前后动作,本实用新型将安装座25安装在第二滑座28上,第二滑座28也通过滑块可横向滑动设置在第二滑轨27上,该第二滑座28与驱动第二滑座28横向移动的动力源传动连接,这里的动力源为气缸29,因此通过气缸29的驱动,第二滑座28就能在第二滑轨27上移动起来,这样底插板21便能实现前后移动。
工作时,首先气缸29工作驱使第二滑座28向前移动,当到达设置位置时,第二电机24驱动底插板21向上动作,底插板21就将无纺布袋的下边面31向上插,使下边面31贴在成型模具上,然后侧插板11移动,使左右两边的侧边面32也贴在成型模具上,底插板21向下退回,最后热封机构对三个面的相连处进行热封,完成热封之后,气缸29驱使第二滑座28往后移动,同时侧插板11也退回,由此完成袋子3的成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