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吸杂式多适应转杯纺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59385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主动吸杂式多适应转杯纺纱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纺纱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主动吸杂式多适应转杯纺纱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市场上抽气式转杯纺纱机中,其分梳剥离杂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取通过气流负压抽吸进行杂质分离。一种是利用杂质离心力作用进行自由分离。这两种设备各有所长。负压抽吸式,对各种含有杂质量较大的原料也能够进行有效的杂质分离,适应面较广单其纤维转移至转杯的通道较短,纤维不能有效伸直成纱条干均匀度波动较大。自由分离式:其分离过程如附图1所示:1为分梳腔体,分梳辊2的高速旋转对棉条在分梳区3进行分梳。杂质颗粒5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排杂区4下落分离。纤维通过气流负压作用,经过纤维转移区7及纤维转移通道9输送至转杯。该分梳器用含杂量较高的原料时,由于原料杂质存在多种重量。,在杂质分离过程中,重量轻,分离时就甩不远,距离纤维输送区域较近,轻杂质在纤维输送负压气流的作用下易沿着排杂区左侧6(该区域受纤维输送负压气流影响最大)返回纤维中去,因此在排杂区左侧6的附近区域就会形成杂质翻卷现象,杂质含量越高翻卷反吸现象就越严重。就会导致成品纱线质量下降,设备断头率增高。因此该类型纺纱机适应面有限。但是其往转杯输送纤维转移通道9很长,能够使纤维得到充分的伸直,成纱条干均匀度高,质量较抽吸式好。因此主要适纺优质原料。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动吸杂式多适应转杯纺纱机。

本发明是对自由分离式进行改良,使其能够有效克服自由落杂设备的分梳排杂区杂质翻卷反吸现象,进一步提高该类型设备成纱质量的同时,能够扩大其设备的适纺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主动吸杂式多适应转杯纺纱机,其包括纺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器包括:

分梳腔体,用于棉条进行杂质的分梳和剥离;

分梳辊,用于转动带动棉条在分梳腔体内移动,和分梳区配合工作进行棉条的分梳;

主排杂区,设置于分梳辊的下部,用于从棉条内剥离开的杂质颗粒的下落分离;

纤维转移通道,设置于分梳辊的一侧,用于分梳后的棉条纤维的转移;

所述主排杂区的左侧面为左排杂区,所述左排杂区的左侧面开设有一开槽,所述开槽内设置有一吸嘴,所述吸嘴和开槽合围成一矩形状的吸口,所述纺纱器的后下方设置有吸杂主风管,所述吸杂主管通过一吸管和所述吸嘴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吸嘴设置为“l”形,所述吸嘴包括前端的开口及尾部的吸孔,所述吸嘴设置为正矩形状,所述吸孔为圆形孔。

进一步的,所述吸管为条状圆管设置,所述吸管包括有尾管,所述尾管连接所述吸杂主风管。

进一步的,所述尾管呈锥筒形设置,所述尾管末端的管径小于所述吸管的管径。

进一步的,所述吸口和左排杂区形成夹角,所述夹角的度数为60°-120°。

进一步的,所述吸杂主风管的抽吸气压的范围为200pa-1100p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主动吸杂式多适应转杯纺纱机将分梳腔体内的左排杂区的左侧面进行掏空,与吸嘴共同合围形成矩形状的吸口,吸口与侧面形成一定夹角,本发明的夹角的度数为60°-120°,对排杂区域的气流干扰最少,吸口的大小可以通过沿着吸嘴的开口位置实现调整,进而可以调整吸杂的量,适应含有不同杂质的原料;工作时排杂气流负压通过吸嘴和吸口到达左排杂区附近,吸杂气流稍大于纤维输送负压在该区域形成的发吸气流,杂质通过分梳辊离心力的作用沿切线方向甩出或掉落至左排杂区时,吸杂气流对杂质进行抽吸,通过吸口和吸嘴排除。侧底解决了杂质翻卷回吸到纤维中去的现象。通过对该分梳腔体的改进,使该分梳腔体排除杂质能力大大提高,且能够可控,扩大了原料的适应性,同时纤维杂质有效排除,又保留了该分梳腔体长纤维的通道特征,成纱质量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吸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后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吸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附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主动吸杂式多适应转杯纺纱机,其包括纺纱器16,纺纱器16包括:

分梳腔体1,用于棉条进行杂质5的分梳和剥离;

分梳辊2,用于转动带动棉条在分梳腔体1内移动,和分梳区3配合工作进行棉条的分梳;

主排杂区4,设置于分梳辊2的下部,用于从棉条内剥离开的杂质颗粒的下落分离;

纤维转移通道9,设置于分梳辊2的一侧,用于分梳后的棉条纤维的转移;

如图2所示,分梳辊2的左侧设置有纤维转移区7用于转移分梳后的棉条,纤维转移区7设置于纤维转移通道9的下方,棉条在分梳之后先经过纤维转移区7而后通过纤维转移通道9输送至转杯。

主排杂区4的左侧面为左排杂区6,左排杂区6的左侧面开设有一开槽61,开槽61内设置有一吸嘴10,吸嘴10和开槽61合围成一矩形状的吸口8,纺纱器16的后下方设置有吸杂主风管15,吸杂主管通过一吸管17和吸嘴10相连。

吸嘴10设置为“l”形,吸嘴10包括前端的开口12及尾部的吸孔13,吸嘴10设置为正矩形状,吸孔13为圆形孔。

吸管17为条状圆管设置,吸管17包括有尾管18,尾管18连接吸杂主风管15。

尾管18呈锥筒形设置,尾管18末端的管径小于吸管17的管径。

吸口8和左排杂区6形成一夹角,夹角的度数为60°-120°。

吸杂主风管15的抽吸气压的范围为200pa-1100pa。

本发明的主动吸杂式多适应转杯纺纱机将分梳腔体1内的左排杂区6的左侧面进行掏空,与吸嘴10共同合围形成矩形状的吸口8,吸口8与侧面形成一定夹角,本发明的夹角的度数为60°-120°,其中90°最优,对排杂区域的气流干扰最少,吸口8的大小可以通过沿着吸嘴10的开口12位置实现调整,进而可以调整吸杂的量,适应含有不同杂质的原料;工作时排杂气流负压通过吸嘴10和吸口8到达左排杂区6附近,吸杂气流稍大于纤维输送负压在该区域形成的发吸气流,杂质通过分梳辊2离心力的作用沿切线方向甩出或掉落至左排杂区6时,吸杂气流对杂质进行抽吸,通过吸口8和吸嘴10排除。侧底解决了杂质翻卷回吸到纤维中去的现象。通过对该分梳腔体1的改进,使该分梳腔体1排除杂质能力大大提高,且能够可控,扩大了原料的适应性,同时纤维杂质有效排除,又保留了该分梳腔体1长纤维的通道特征,成纱质量明显提高。

吸杂主风管15的抽吸气流的设置不能过于太大,否则就会干扰纤维输送气流和使其抽吸区域太大而将分梳辊2表面的纤维也进行了抽吸,就会对成纱质量和产量产生负作用,本发明设置的抽吸气压的范围为200pa-1100pa,为了保证在弱气流的作用下,能够对杂质进行抽吸,输送而不堵塞,本发明对抽吸管17路进行了特别设计。

首先,如附图3所示,吸嘴10设置成“l”形状,其前端开口12为正矩形状,能够与分梳腔体1实现良好贴合,吸口8的气流能够全面有效作用在分梳腔体1左排杂区6上,吸口8为倾斜状,与左排杂区6配合时,如附图2所示利于杂质转向过渡,减少阻力积杂。吸嘴10后端的吸孔13呈圆形状,方便吸嘴10能够与吸管17顺利方便插接,且吸嘴10设置为圆形,不形成死角,杂质不易停留;吸嘴10成“l”形状,一方面能够在现有的纺纱器16结构下,对分梳腔体1的装取实现了最大的操作空间,同时又利于吸杂主风管15以及吸管17的布置,且实现吸口8从矩形状导圆形状的过渡区面较小,利于制造加口,在吸嘴10通道圆形通道与矩形通道交叉后侧面,附加一开孔14,使气流避免在该区域形成死角,避免形成杂质停留。从矩形通道与圆形通道交叉面处进行倒圆处理。实现圆滑过渡。

再次,由于吸管17在抽吸气流的同时承担着杂质抽离运输,管路畅通是保证抽吸功能起到关键作用,因此采取了如附图4所示的管路布置设计,为了保证该功能,将吸杂主风管15布置于整个纺纱器16的后下方,吸嘴10和吸杂主风管15之间通过吸管17进行连接,这样布置使整个抽吸管17路最近,减少杂质运输距离和气流的负压损失,同时吸管17避免了急剧的转弯和多处折弯输送。大大降低了堵塞的不利因素。

由于转杯纺纱机设备本身很长,约50米,所以吸杂主风管15产生的抽吸气流的负压距离风机近端和远端、流量及负压产生差值。为了平衡负压及流量需要不同管径的吸管17。距离吸杂主风管15近端的吸管17管径要求小一些,吸杂主风管15远端的吸管17管径要求大一些,为了实现流量,负压的平衡,对吸管17进行了创新设计其结构如附图5所示,将吸管17的末端设置为尾管18,将尾管18设计呈圆锥筒形状,尾管18邻近吸杂主风管15的一端的管径小于吸管17的管径,当需要口径的不同,对末端进行不同的去除加工即可得到不同口径的管路这样的设计避免了不同口径的管道需要不同的模具,大大减轻了前期的固定成本投资。减少了为了生产不同口径的管路的模具更换时间,库存备货只备原管径,当需要不同的管径时,加工即可得出,减轻了库存管理成本和整个管路的生产准备期,大大降低了管路的成本。

本发明通过样机验证能够避免杂质翻卷回吸,杂质有效分离,管路通畅不堵塞,分梳腔体1装取方便,增加了不同杂质原料的适纺性能。提高了成纱品质;本发明的创新应用,实现了设备迭代,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具有重大价值。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