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棉花异纤的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00224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棉花异纤的预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中将异纤剔除的棉花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棉花异纤的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漂白纱对成纱中的异纤含量有着很严格的要求。目前原棉的产地构成中,只有美棉和澳棉能满足漂白纱的生产要求,其它产地的原棉均含有较多的异纤。而美棉和澳棉原料价格要明显高于其它产地的原棉,而纱线产品的市场竞争又非常激烈。因此,降低原料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就成为各纺织企业的首要任务。在漂白纱生产中要降低原料成本就必须以美或澳棉为主,同时部分采用其它产地的原棉,包括国棉。因此,技术上就必须保证异纤含量较高的原料在生产过程中能得到有效的清除。

而目前的通用工艺是,在清花生产线上加装异纤清除机,但这种工艺存在不足:

1.由于配棉中既有不含异纤的美棉或澳棉,又有异纤含量较高的原棉。经清花流程混合后势必造成异纤清除机的处理量增加,喷花量也会相应增加,对减少用工和节约用棉不利;

2.美棉或澳棉为机采棉,虽异纤含量极少,但植物纤维量较大,如叶梗、叶屑等。而手采棉中异纤含量高,但植物性纤维含量较低,且异纤种类杂,不同产地的原料异纤各有特点。因此,混合在一起交由异纤清除机处理,无疑会导致异纤处理工艺很难面面俱到,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尤其是与植物纤维颜色相近的异纤就很难处理,势必会造成喷花量增加,而检出效果却无法满足要求

3.原棉中的异纤在生产线中经清花流程各打击点的撕扯、打击,会由较大的异纤变为细小的异纤,尤其是布类异纤,更可能出现一块布变成若干根细小异纤、且成几何级数增加的情况,而工艺流程中,异纤处理设备一般布置在清花流程最后,因此,异纤机处理细小异纤的难度大大增加,势必造成有较多的细纱异纤流入后道,直接影响漂白纱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工艺中出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棉花异纤的预处理系统,通过其能够使不同原棉在清花流程之前分别做异纤预处理,针对性强,可以提高每种原棉的异纤检出率,在最终配棉时降低原料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棉花异纤的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抓棉机、开棉机、第一异纤机、第二异纤机、打包机、风机;

所述抓棉机用于抓取棉花,所述抓棉机将棉花通过所述风机传送至所述开棉机;

所述开棉机用于对棉花进一步开松,去除棉花中部分杂物,所述开棉机通过所述风机与所述第一异纤机相连;

所述第一异纤机和所述第二异纤机相连,所述第一异纤机和所述第二异纤机用于剔除棉花中的异纤;

所述第二异纤机与所述打包机连接,利用所述打包机对预处理后的棉花进行打包。

更进一步地,所述预处理系统还包括第一间道装置和第二间道装置,所述第一间道装置安装在所述抓棉机和所述开棉机之间,所述第二间道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二异纤机和所述打包机之间,所述第一间道装置和所述第二间道装置之间由连接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第二间道装置内设有可转动的挡板,所述挡板由电磁阀控制,可以改变棉流的方向,通过调节所述挡板,所述第一间道装置可使棉花流向所述开棉机或直接流向所述第二间道装置,所述第二间道装置可使棉花流向在多台所述打包机之间转换。

更进一步地,所述抓棉机为圆盘式抓棉机,所述圆盘式抓棉机包括抓棉机转盘、抓棉打手、出棉管道,所述抓棉机打手置于所述抓棉机转盘转盘上方,所述抓棉机转盘能够360度回转,并带动所述抓棉打手一起转动,所述抓棉打手底部设有打手,所述出棉管道设置在所述抓棉打手上方,并与所述抓棉打手内部连通,所述出棉管道通过所述风机与所述开棉机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开棉机为双轴流开棉机,所述双轴流开棉机包括左打手滚筒、右打手滚筒、网孔板、滑板、排杂辊、杂物导管、棉花进管、棉花出管;

所述左打手滚筒和所述右打手滚筒置于所述双轴流开棉机内,左右并排设置,且所述左打手滚筒和所述右打手滚筒同向旋转,所述网孔板设置在所述左打手滚筒和所述右打手滚筒下方,在所述网孔板下方,所述滑板构成所述开棉机的下部侧壁,所述滑板底部与所述排杂辊相连,所述杂物导管置于所述排杂辊下方,所述棉花进管和所述棉花出管分别设置在所述双轴流开棉机的顶部,所述棉花进管与所述抓棉机相连,所述棉花出管通过所述风机与所述第一异纤机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异纤机为超越M异纤检测机,所述超越M异纤检测机包括棉箱、打手装置、M检测系统、M异纤剔除装置、M棉流通道、M废棉通道;

所述棉箱顶端设有进棉口,所述进棉口与所述开棉机通过所述风机相连,所述棉箱位于所述超越M异纤检测机上部,所述棉箱下部与所述打手装置顶端相通,所述M棉流通道设置在所述打手装置下部,并与所述打手装置相通,所述M检测系统设置在所述M棉流通道两侧,在所述M棉流通道底部设有出棉口,所述M异纤剔除装置安装在所述M棉流通道与所述出棉口之间,所述M异纤剔除装置与所述M废棉通道相连,所述出棉口与所述第二异纤机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超越M异纤检测机还包括M照明系统,所述M照明系统设置在所述M棉流通道两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M异纤剔除装置为M喷阀系统。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异纤机为超越A异纤检测机,所述超越A异纤检测机包括A检测系统、A异纤剔除装置、A棉流通道、A废棉管道;

所述超越A异纤检测机底部设有进棉口,所述超越A异纤检测机通过所述进棉口与所述第一异纤机相连,所述进棉口与所述A棉流通道相通,所述A检测系统设置在所述A棉流通道两侧,在所述A棉流通道顶端设有出棉口,所述出棉口与所述打包机相连,所述A异纤剔除装置设置在所述出棉口与所述A棉流通道之间,所述A异纤剔除装置与所述A废棉管道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超越A异纤检测机还包括A照明系统,所述A照明系统设置在所述A棉流通道两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A异纤剔除装置为A喷阀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预处理系统在处理原棉时,可根据不同状况的原棉分别处理,可提高异纤处理工艺的针对性,提高检出效率;对原棉处理时以开松为主,减轻了对原棉的打击程度,尤其是对异纤形态的破坏程度,经过本实用新型对原棉进行预处理后可使喷花量减少,降低用工,节约原料成本;另外由于异纤检出效率增加,生产线上可提高含异纤原棉的配棉比例,降低产品的原料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棉花异纤的预处理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圆盘抓棉机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双轴流开棉机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超越M异纤检测机3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超越A异纤检测机4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抓棉机、1.1-抓棉机转盘、1.2-抓棉打手、1.3-出棉管道、2-开棉机、2.1-左打手滚筒、2.2-右打手滚筒、2.3-网孔板、2.4-滑板、2.5-排杂辊、2.6-杂物导管、2.7-棉花进管、2.8-棉花出管、3-超越M异纤检测机、3.1-棉箱、3.2-打手装置、3.3-M检测系统、3.4-M照明系统、3.5-M异纤剔除装置、3.6-M棉流通道、3.7-M废棉通道、4-超越A异纤检测机、4.1-A检测系统、4.2-A照明系统、4.3-A异纤剔除装置、4.4-A棉流通道、4.5-A废棉管道、5-打包机、6-风机、7-第一间道装置、8-第二间道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棉花异纤的预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该预处理系统包括:抓棉机1、开棉机2、超越M异纤检测机3、超越A异纤检测机4、打包机5、风机6。

为提高生产效率该预处理系统可包括多个抓棉机1,本例采用两个抓棉机1,抓棉机1通过风机6与开棉机2连接,开棉机2通过风机6与超越M异纤检测机3相连,超越M异纤检测机3和超越A异纤检测机4相连,超越A异纤检测机4与打包机5连接。

本例中所用的抓棉机1用于抓取棉花,可采用圆盘式抓棉机,如图2所示,圆盘式抓棉机包括抓棉机转盘1.1、抓棉打手1.2、出棉管道1.3。抓棉机打手1.2置于抓棉机转盘1.1转盘上方,抓棉打手1.2底部安装有打手,打手上具有棘齿。出棉管道1.3设置在抓棉打手1.2上方,并与抓棉打手1.2内部连通。出棉管道1.3通过风机6与开棉机2相连。

将含有异纤的原棉棉包排放到抓棉机1中,抓棉机转盘1.1能够360度回转,并带动抓棉打手1.2一起转动,抓棉打手1.2在转动的同时自身在打手电机的带动下旋转,抓棉机1打手上的棘齿会抓起棉花,将棉包中紧实的棉花撕扯成小块棉块,棉花顺着出棉管道1.3被风机6吸走送入开棉机2中。

本例中开棉机2接收开棉机1抓取的棉花,并对棉花进一步开松,去除棉花中部分较大的杂物(主要为棉籽壳、棉籽及大的草屑)。开棉机2可采用双轴流开棉机,如图3所示,双轴流开棉机包括左打手滚筒2.1、右打手滚筒2.2、网孔板2.3、滑板2.4、排杂辊2.5、杂物导管2.6、棉花进管2.7、棉花出管2.8。

左打手滚筒2.1和右打手滚筒2.2置于抓棉机2内,左右并排设置,且左打手滚筒2.1和右打手滚筒2.2同向旋转。网孔板2.3设置在左打手滚筒2.1和右打手滚筒2.2下方。在网孔板2.3下方,开棉机2下部为锥状结构,滑板2.4构成开棉机2的下部侧壁,滑板2.4表面平整光滑,滑板2.4底部与排杂辊2.5相连,杂物导管2.6置于排杂辊2.5下方。

在开棉机2的顶部分别设有棉花进管2.7和棉花出管2.8,棉花进管2.7与出棉管道1.3相连,棉花出管2.8通过风机6与超越M异纤检测机3相连。

从抓棉机1出来的棉花通过棉花进管2.7进入开棉机2中,并被卷入左打手滚筒2.1和网孔板2.3之间,右打手滚筒2.2和左打手滚筒2.1旋转方向相同,左右打手滚筒卷着棉花向上抛掷,使棉花的各个侧面都与网孔板2.3接触数次,很大一部分杂物被抖落后从网孔板2.3落下,顺着滑板2.4滑入排杂辊2.5,并进入杂物导管2.6被抽出。左右打手滚筒将棉块打击成更小和较松的小棉絮,使异纤尽可能暴露在棉块的表面,以便于超越M异纤检测机3进行识别和分离。经开松排杂后的棉花经棉花出管2.8输送到超越M异纤检测机3中。

超越M异纤检测机3如图4所示包括棉箱3.1、打手装置3.2、M检测系统3.3、M异纤剔除装置3.5、M棉流通道3.6、M废棉通道3.7。

棉箱3.1顶端设有进棉口,进棉口与棉花出管2.8通过风机6相连,棉箱3.1位于超越M异纤检测机3上部,棉箱3.1下部与打手装置3.2顶端相通,M棉流通道3.6设置在打手装置3.2下部,并与打手装置3.2相通,M检测系统3.3设置在M棉流通道3.6两侧,为提高检测精度,在M棉流通道3.6两侧设有M照明系统3.4,M照明系统3.4能够提高M棉流通道3.6内的亮度,便于检测。在M棉流通道3.6底部设有出棉口,M异纤剔除装置3.5安装在M棉流通道3.6与出棉口之间,M异纤剔除装置3.5与M废棉通道3.7相连,出棉口与超越A异纤检测机4相连。本例的M异纤剔除装置3.5为M喷阀系统,根据M检测系统3.3的检测结果,M喷阀系统将含有异纤的棉花排入M废棉通道3.7中,检测合格的棉花通过M喷阀系统进入出棉口,被输送至超越A异纤检测机4中。

经开棉机2开松过的棉花经风机6送入超越M异纤检测机3中,经过超越M异纤检测机3的棉箱3.1和打手装置3.2再进一步对棉花开松后进入超越M异纤检测机3的M检测系统3.3,再由M异纤剔除装置3.5的M喷阀系统将含有异纤的棉花剔除出去。

超越A异纤检测机4如图5所示包括A检测系统4.1、A异纤剔除装置4.3、A棉流通道4.4、A废棉管道4.5。

超越A异纤检测机4底部设有进棉口,超越A异纤检测机4通过进棉口与超越M异纤检测机3的出棉口相连,进棉口与A棉流通道4.4相通,A检测系统4.1设置在A棉流通道4.4两侧,为提高检测精度,在A棉流通道4.4两侧还设有A照明系统4.2,A照明系统4.2能够提高A棉流通道4.4内的亮度,便于检测。在A棉流通道4.4顶端设有出棉口,通过出棉口与打包机5相连,A异纤剔除装置4.3设置在出棉口与A棉流通道4.4之间,A异纤剔除装置4.3与A废棉管道4.5相连,本例中的A异纤剔除装置4.3为A喷阀系统,A喷阀系统根据A检测系统4.1的检测结果,将异纤剔除,排入A废棉管道4.5中,检测合格的棉花通过A喷阀系统进入出棉口,被输送至打包机5处打包。

在本例预处理系统中棉花中所含的异纤经过超越M异纤检测机3和超越A异纤检测机4,基本能除去绝大部分异纤。提高了棉花后续工序的生产效率。

本例利用打包机5将预处理后的棉花打包,以备和其它经过异纤预处理系统处理的棉花混合,为提高打包效率,打包工序可包括多台打包机5,本例采用两台打包机5同时工作。

由于棉花类型不同,所含异纤种类、数量不同,有些棉花无需进行异纤剔除预处理即可打包进入下一工序,为了使本预处理系统更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在抓棉机1和开棉机2之间设置第一间道装置7,在超越A异纤检测机4和打包机5之间设置第二间道装置8,第一、第二间道装置之间由连接管道连通。第一、第二间道装置内部具有可转动的挡板,挡板由电磁阀控制,可改变棉花的流向。当需要跳过开棉工序和检测工序时,电磁阀控制挡板转动,封闭抓棉机1与开棉机2的连接管道,使棉花进入与第二间道装置8的连接管道,直接进入打包工序。第一、第二间道装置之间直接连通可使棉花直接进入下一工序,减少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在超越A异纤检测机4和打包机5之间的第二间道装置8可在电磁阀控制下,在多台打包机5之间转换,当其中一台打包机5满时,电磁阀控制挡板连通另一台打包机5,将棉花导入另一台打包机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原棉经抓棉机1抓起后经风机6抽到开棉机2中,在开棉机2中开松除杂后经风机6抽到超越M异纤检测机3中去除棉花中的异纤,再进入超越A异纤检测机4中第二次去除异纤,经过两道检测后的棉花送入打包机5,打包后备用。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实施例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之精神和范围内,所做的任何等效变化或润饰,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之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内容为标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