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箱生产用三层成型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2933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型网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纸箱生产用三层成型网。



背景技术:

在造纸行业,通过一系列的设备及工序将纸浆变成纸,其中长网造纸机是造纸行业企业的主要设备,在长网造纸机造纸过程中,纸浆被输送到流浆箱,并通过流浆箱喷射到成型网面上,成型网是由高分子材料织造而成的环形无端的网带,在造纸机上,成型网在多个导辊之间以一定的速度环形运行,各种脱水装置位于成型网接触底层的下侧,比如吸水箱、刮水板,纸浆被喷射到成型网带的成纸层面,随网带运行过程中,纸浆中的水分及其他液体被过滤,纸浆中的原料纤维从水介质中分离出来,在成型网的成纸面层形成湿纸幅。纸的成型是复杂的原料纤维沉积排布的过程,纸的强度、纸的均匀性,与原料纤维的排布均匀性有直接的关系。

现有技术生产纸箱的成型网一般为单层设计,其用于生产普通的纸箱已足够,但是对于生产高强纸箱来说,其纤维支撑系数较低,网部脱水效果差,纤维保留率较低,为生产纸箱带来了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纸箱生产用三层成型网,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结构合理,上表面网层采用的平纹结构具有好的平整性、光滑性和均匀度,纤维支撑系数高,显著的提高了成型网对于纸浆纤维的支撑系数,为了增加纤维保留率;下表面网层是织成缎纹结构,该缎纹结构具有耐磨性高,不易损伤的特点,并且成型网孔分布更均匀,因此既保留住更多的短小纸浆纤维,使纤维保留率高,又使得水分可顺利通过成型网孔,使脱水效果更好,从而有效的提高三层成型网的耐磨性能及稳定性,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的三层成型网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同时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纸箱生产用三层成型网,包括上表面网层、下表面网层和设置于上表面网层和下表面网层之间的中间网层,所述上表面网层为由若干根上表面经线和上表面纬线平织交错编织而成,所述下表面网层是由若干下表面经线和下表面纬线采用二综斜纹编织而成,所述中间网层是由若干根中间经线和中间纬线交错织成缎纹结构,所述上表面纬线从纬向连接所述上表面网层与所述中间网层连接,所述下表面纬线从纬向与所述中间网层经线相交叠。

所述上表面网层和下表面网层的总厚度为0.85-1.45mm。

所述上表面经线为聚酯纬线,所述上表面纬线为聚酯纬线及尼龙纬线交错布置;所述的下表面经线为尼龙经线与聚酯经线交替布置,所述的下表面纬线为尼龙纬线。

所述中间经线和中间纬线交错织成四综的缎纹结构。

所述下表面纬线的直径是上表面纬线直径的2~3倍。

所述上表面经线为直径0.22~0.25mm,上表面经线密度为36~42根/cm,所述下表面经线为直径0.28~0.40mm,下表面经线密度为28~34根/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结构合理,上表面网层采用的平纹结构具有好的平整性、光滑性和均匀度,纤维支撑系数高,显著的提高了成型网对于纸浆纤维的支撑系数,为了增加纤维保留率;下表面网层是织成缎纹结构,该缎纹结构具有耐磨性高,不易损伤的特点,并且成型网孔分布更均匀,因此既保留住更多的短小纸浆纤维,使纤维保留率高,又使得水分可顺利通过成型网孔,使脱水效果更好,从而有效的提高三层成型网的耐磨性能及稳定性,能够有效的解决现有的三层成型网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同时结构简单、构思新颖、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纸箱生产用三层成型网,包括上表面网层1、下表面网层3和设置于上表面网层1和下表面网层3之间的中间网层2,所述上表面网层1为由若干根上表面经线4和上表面纬线5平织交错编织而成,所述下表面网层3是由若干下表面经线9和下表面纬线8采用二综斜纹编织而成,所述中间网层2是由若干根中间经线7和中间纬线6交错织成缎纹结构,所述上表面纬线5从纬向连接所述上表面网层1与所述中间网层2连接,所述下表面纬线8从纬向与所述中间网层经线7相交叠,所述上表面网层1和下表面网层3的总厚度为0.85-1.45mm,所述上表面经线4为聚酯纬线,所述上表面纬线5为聚酯纬线及尼龙纬线交错布置;所述的下表面经线9为尼龙经线与聚酯经线交替布置,所述的下表面纬线8为尼龙纬线,所述中间经线7和中间纬线6交错织成四综的缎纹结构,所述下表面纬线8的直径是上表面纬线5直径的2~3倍,所述上表面经线4为直径0.22~0.25mm,上表面经线4密度为36~42根/cm,所述下表面经线9为直径0.28~0.40mm,下表面经线8密度为28~34根/cm。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