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低温热封抗菌包装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67100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低温热封抗菌包装纸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低温热封抗菌包装纸。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糖果包装纸包括冷封扭结包装纸和热封式包装纸,前者如CN204080544U所述的,包装纸结构包括纸基层、油墨层及覆盖于油墨层上的隔离光油层,在隔离光油层上定位设有涂布区,涂布区位置靠近所述包装纸左右两条边线,涂布区上定位涂布冷封胶。又如CN203583288U所述的超光糖果包装纸,包括全透明的第一玻璃纸层,及设置在第一玻璃纸层下方的第一天然可食用纤维胶水层,及设置在第一天然可食用纤维胶水层下方的羊皮纸层,及设置在羊皮纸层下方的第二天然可食用纤维胶水层,及设置在第二天然可食用纤维胶水层下方的第二玻璃纸层。

由于内容物的区别,油脂含量较大的内容物在使用上述两种包装时会出现油脂渗出的现象,另外,油脂渗出还容易滋生细菌,不利于内容物的保质。包装生产时较高的封合温度则会对内容物产生形变以及质变,影响最终产品特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阻隔性能良好的超低温热封抗菌包装纸。

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超低温热封抗菌包装纸,其特征在于,由内至外依次包括防油纸层、基材层、油墨层和密封层,所述基材层为塑料薄膜层和/或铝箔层,油墨层和内侧的基材层之间设置有底涂层,底涂层中包含至少一层光催化底涂分层,密封层为超低温热熔胶层或热封胶层。密封层的二可选范围均具有超低温热封特性,满足包装速度为300-500包/分钟的要求。

通过增加塑料薄膜层和/或铝箔层,提升膜体的阻隔性能,特别是铝箔层的加入,可增强包装纸的耐温性能和挺括度。底涂层由至少两层底涂分层叠合而成,光催化底涂分层的引入能够提高包装纸阻隔细菌的能力。

为了保证包装纸阻隔性能的同时,减少滤材的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塑料薄膜层为镀铝膜,镀铝膜的镀铝层与底涂层相连接。另外,镀铝膜的挺度较高,可保证糖果纸品包装的外形挺括。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镀铝膜的表面电阻值为1.0~2.5Q。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底涂层包括第一底涂分层和第二底涂分层叠合而成,第一底涂分层为光催化底涂分层,光催化底涂分层为纳米二氧化钛改性聚偏二氯乙烯膜层或纳米二氧化钛改性聚乙烯醇涂层,第二底涂分层为聚氨酯涂层,第一底涂分层与基材层贴合设置。

为了保证包装纸对紫外线、水蒸气、氧气和油脂均具有良好的阻隔性,优选的技术方案为,防油纸层和基材层之间通过粘接层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为,塑料薄膜层为淋膜层。淋膜所得塑料层厚度可控制在较低范围内,而且淋膜可制作各种纹路效果,通透度和耐破度高。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该超低温热封抗菌包装纸结构简单,通过在包装纸中增加塑料薄膜层和/或铝箔层,可提高包装纸对动植物油脂的阻隔性能,通过增加包含光催化底涂分层的底涂层,可赋予包装纸抗菌性能,有利于包装纸内容物的保质,通过增加超低温热熔或热封胶层,可有效降低包装纸内容物因加热封合产生的形变或质变,并可提高包装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超低温热封包装纸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位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油纸层;2、基材层;21、塑料薄膜层;22、铝箔层;3、油墨层;4、密封层;5、底涂层;51、纳米二氧化钛改性聚偏二氯乙烯膜层;52、聚氨酯涂层;53、纳米二氧化钛改性聚乙烯醇涂层;6、粘接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实施例1超低温热封包装纸,由内至外依次包括防油纸层1、基材层2、油墨层3和密封层4,基材层2为铝箔层22,油墨层3和内侧的基材层2之间设置有底涂层5,底涂层为一层光催化底涂分层纳米二氧化钛改性聚偏二氯乙烯膜层51。密封层4为超低温热熔胶层。

防油纸层1和基材层2之间通过粘接层6连接。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基材层2为塑料薄膜层21;塑料薄膜层为镀铝膜,镀铝膜的镀铝层与底涂层5相连接。密封层为热封胶层。

镀铝膜的表面电阻值可为1.0~2.5Q。

底涂层5包括第一底涂分层和第二底涂分层叠合而成,第一底涂分层为光催化底涂分层,光催化底涂分层为纳米二氧化钛改性聚偏二氯乙烯膜层51,第二底涂分层为聚氨酯涂层52,聚氨酯涂层52与油墨层3贴合,第一底涂分层与基材层2贴合设置。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实施例3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基材层2为塑料薄膜层21和铝箔层22,铝箔层22与底涂层5贴合,其中塑料薄膜层21为淋膜层。实施例3中包含光催化底涂分层为纳米二氧化钛改性聚乙烯醇涂层53,即纳米二氧化钛改性聚乙烯醇涂层53替代了实施例2中底涂层中的纳米二氧化钛改性聚偏二氯乙烯膜层51。

实施例1和2中均采用了纳米二氧化钛改性聚偏二氯乙烯膜层,由于聚偏二氯乙烯膜本身具有较高的阻隔性能,与铝箔层叠后阻隔性能较好,实施例3的阻隔性能略差。

包装纸实际使用过程中,抗菌性能与阻隔性能相关,阻隔性能高,则阻断了滋生细菌生长的环境,抗菌效果更佳。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