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浆操作时对浆浓度无损的瓦利打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1309阅读:7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取浆操作时对浆浓度无损的瓦利打浆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浆操作时对浆浓度无损的瓦利打浆机,属于化工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瓦利打浆机主要用于实验室打浆,工作原理是在以水为介质中对纸浆或其他植物纤维进行机械处理,使纤维受到机械力的作用产生切断、压溃、润胀以及细纤维化等变化,从而使纸浆或植物纤维满足成纸的要求。打浆时一般先空转一段时间后再进行配重打浆,打浆过程中为了观察打浆的程度需要多次进行取样,取样方式为容器直接放入浆槽中灌装浆样,这种取浆的方式,使容器的外部和手上都沾有浆料,清理不干净彻底就会影响浆的浓度,多次取样对浆浓度影响更加严重。进而影响后续试验的精度和结果,所以需要一种取浆时对打浆机内的浆液浓度不产生损伤的瓦利打浆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取浆操作时对浆浓度无损的瓦利打浆机,用于解决打浆试验时取样对打浆机内浆浓度产生损伤的问题,用于提高打浆试验的精度,也使取浆样本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一种取浆操作时对浆浓度无损的瓦利打浆机,包括手柄1、重铊2、浆槽3、罩盖4、飞刀辊5、飞刀辊轴6、山形部7、卡扣8、底刀床9、取浆管10、阀门11、支架12、排水孔13、加压杠杆14、皮带15、小带轮16、电机17、电机轴18和大带轮19,所述浆槽3固定在支架12上方,罩盖4通过卡扣8固定在浆槽3顶端,加压杠杆14通过铰链固定浆槽3底部,加压杠杆14一端与手柄1连接,手柄1上挂有重铊2,加压杠杆14另一端与底刀床9连接,底刀床9位于飞刀辊5的下方,飞刀辊5通过飞刀辊轴6固定在浆槽3内壁,浆槽3内还固定有山形部7,电机17固定在支架12底部,小带轮16固定在电机17的电机轴18上,小带轮16通过皮带15与大带轮19连接;大带轮19通过键链接固定在飞刀辊轴6上且位于浆槽3外侧,浆槽3底部还固定有取浆管10和排水孔13,取浆管10上设有阀门11。

进一步的,所述山形部7位于飞刀辊5的附近,与飞刀辊5配合使用,与飞刀辊5之间的距离为3cm。

进一步的,所述取浆管10的中部安装有阀门11,阀门11可调节取浆的流量、可开启和停止取浆。

进一步的,所述取浆管10孔径为5mm,长度要能够使取浆操作有足够空间为宜,与排水孔13的间隔为15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先把需要进行打浆的原材料放入浆槽3内铺匀,放入定量的水,盖上罩盖4,用卡扣8把罩盖4进行固定,给电机17通电,电机17转动并通过电机轴18带动小带轮16转动,通过皮带15带动大带轮19转动,大带轮19带动飞刀辊轴6旋转,进而使飞刀辊5转动与底刀床9进行配合工作。在对原材料疏解了一段时间后,需要在手柄1端部挂上重铊2,重力通过加压杠杆14传递给底刀床9,使底刀床9与飞刀辊5之间的间隙变小,进而实现切断和压溃原材料。山形部7负责打散原材料,使原材料不堵塞浆槽3。当需要取浆时,将排水孔13塞住,拧开阀门11,浆就顺着取浆管10流出,阀门11流量可调,当取浆结束时关上阀门11即可。打浆完成后,对浆槽3进行清洗,清洗的水和残浆由排水孔13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实验室打浆取样时,可实现快速取浆、对浆浓度无损取浆、提高了打浆试验的精度。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于试验操作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1-2中各标号:1-手柄、2-重铊、3-浆槽、4-罩盖、5-飞刀辊、6-飞刀辊轴、7-山形部、8-卡扣、9-底刀床、10-取浆管、11-阀门、12-支架、13-排水孔、加14-压杠杆、15-皮带、16-小带轮、17-电机、18-电机轴、19-大带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取浆操作时对浆浓度无损的瓦利打浆机,包括手柄1、重铊2、浆槽3、罩盖4、飞刀辊5、飞刀辊轴6、山形部7、卡扣8、底刀床9、取浆管10、阀门11、支架12、排水孔13、加压杠杆14、皮带15、小带轮16、电机17、电机轴18和大带轮19,所述浆槽3固定在支架12上方,罩盖4通过卡扣8固定在浆槽3顶端,加压杠杆14通过铰链固定浆槽3底部,加压杠杆14一端与手柄1连接,手柄1上挂有重铊2,加压杠杆14另一端与底刀床9连接,底刀床9位于飞刀辊5的下方,飞刀辊5通过飞刀辊轴6固定在浆槽3内壁,浆槽3内还固定有山形部7,电机17固定在支架12底部,小带轮16固定在电机17的电机轴18上, 小带轮16通过皮带15与大带轮19连接;大带轮19通过键链接固定在飞刀辊轴6上且位于浆槽3外侧,浆槽3底部还固定有取浆管10和排水孔13,取浆管10上设有阀门11。

在使用时,先把需要进行打浆的原材料放入浆槽3内铺匀,放入定量的水,盖上罩盖4,用卡扣8把罩盖4进行固定,给电机17通电,电机17转动并通过电机轴18带动小带轮16转动,通过皮带15带动大带轮19转动,大带轮19带动飞刀辊轴6旋转,进而使飞刀辊5转动与底刀床9进行配合工作。在对原材料疏解了一段时间后,需要在手柄1端部挂上重铊2,重力通过加压杠杆14传递给底刀床9,使底刀床9与飞刀辊5之间的间隙变小,进而实现切断和压溃原材料。

实施例2:其中山形部7位于飞刀辊5的附近,与飞刀辊5配合使用,与飞刀辊5之间的距离为3cm。山形部7负责打散原材料,使原材料不堵塞浆槽3。

实施例3:所述取浆管10的中部安装有阀门11,阀门11可调节取浆的流量、可开启和停止取浆。取浆管10需要在浆槽3的底部开有一个孔,孔径为5mm,位置在排水孔13后15mm处。取浆管10内径与孔径一致,长度要能够使取浆操作有足够空间为宜。当需要取浆时,将排水孔13塞住,拧开阀门11,浆就顺着取浆管10流出,阀门11流量可调,当取浆结束时关上阀门11即可。打浆完成后,对浆槽3进行清洗,此时阀门11关闭,清洗的水和残浆由排水孔13流出。这种取浆方式更加方便且减少损失,不会对浆体浓度造成影响。

实施例4:其中取浆管10可以设置在浆槽3的其他合适部位,只要方便开孔和方便取浆操作即可,但取浆管10不可设置在小电机17上方,以免浆料落到小电机上17。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