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织机效率的纺纱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59850发布日期:2018-11-07 11:34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提高织机效率的纺纱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单经单纬轻薄性面料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人们的喜爱,也日益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单品。而近两年单经双层、三层时尚类女装异军突起,又成为精英白领们酷爱的秋冬季装束。

但是以上面料的制作,按传统的方法生产,细纱工序后进行蒸纱络筒,不管是普通捻接器、强捻捻接器,甚至是通过电流加热后的热捻捻接方法进行捻接,其接头处容易脱散,且接头毛躁,两头搭头处纱线不光洁,例如凡立丁品种容易造成布面粗节纱等现象。关键由于接头不牢固,在织造过程中张力较大,特别容易脱头,织造生产效率极其低下(差的只有25%-35%,好的也只有50%左右),严重的甚至无法顺利织造,既增加了织造挡车工的劳动强度,更易产生布面缺经缺纬,星跳跳花等织疵,对布面质量带来极大的影响,包括增大修补车间的修补工作。因此,如何提高接头质量,使其不脱头,能够满足织造需求并提高生产效率是本发明的主要攻克难点,将在纺纱加工方法、加工顺序、设备改进调节等方面进行改进,使单经单纬、双经单纬强捻品种顺利织造。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改善以上缺陷,改善织机效率,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提供一种提高织机效率的纺纱加工方法。

一种提高织机效率的纺纱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混条;2)头针;3)二针;4)三针;5)四针;6)粗纱;7)细纱;8)络筒;9)蒸纱,步骤7)所述细纱进行至少48小时存放,按纺纱加工的正常温湿度进行储存,以消除纱线内应力,减小静电,减轻回捻;

由于本发明最大的改变在于加工顺序的调整,要对没有蒸过纱的细纱纱线进行络筒,难度较大,因为纱线回捻大,易打扭,退绕时易扭结成双纱在经过清纱器处被剪切,因此步骤8)所用络筒机需进行参数调节:第一,对槽筒压力进行调节,在原来的10、8的压力下根据全毛、毛混纺分别调节为15、10和20、15,主要为提高纱线的垂直度;第二,对启动加速度进行调节,根据全毛、毛混纺和捻度的不同范围从80m/min到150m/min;第三,对筒纱大小进行设定,考虑到络筒后蒸纱筒子会变松、软,为预防织造退绕有脱圈现象产生,一般全毛设定≤1.2kg/只,毛混纺≤1.5kg/只。

进一步地,步骤2)-步骤6)采用螺杆式针梳机。

进一步地,步骤2)头针带自调匀整装置。

进一步地,步骤7)所用细纱机为紧密纺细纱机。

进一步地,步骤9)所述蒸纱采用毛混纺强捻方法蒸纱。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效果在于:彻底解决单经单纬的可织造性,织机效率最高提高至80%—85%,络筒接头后再进行蒸纱,不仅仅接头更加牢固,关键是接头后蒸纱使纱线毛羽更服帖,接头处光圆紧,条干更均匀,布面质量更好。双经单纬品种由于纬纱采用此发明,断纬现象大大减少,效率迅速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一种提高织机效率的纺纱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混条;2)头针;3)二针;4)三针;5)四针;6)粗纱;7)细纱;8)络筒;9)蒸纱,步骤7)所述细纱进行至少48小时存放,按纺纱加工的正常温湿度进行储存,以消除纱线内应力,减小静电,减轻回捻;

上述细纱验纱合格后置于常温常湿中存放72小时。

上述对络筒各项参数进行调节:筒子1kg/只,槽筒压力最大20最小15,络筒速度800m/min,加速度120m/min。

上述步骤2)-步骤6)采用螺杆式针梳机。

上述步骤2)头针带自调匀整装置。

上述步骤7)所用细纱机为紧密纺细纱机。

上述步骤9)所述蒸纱采用毛混纺强捻方法蒸纱。

本发明与蒸纱后络筒方法的参数比较如表1所示。

表1本发明与蒸纱后络筒方法参数对比

由上可知,在同样的操作参数下,本发明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织机效率提高了30%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织机效率的纺纱加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混条;2)头针;3)二针;4)三针;5)四针;6)粗纱;7)细纱;8)络筒;9)蒸纱,步骤7)所述细纱进行至少48小时存放,按纺纱加工的正常温湿度进行储存,以消除纱线内应力,减小静电,减轻回捻。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主要技术效果在于:彻底解决单经单纬的可织造性,织机效率最高提高至80%—85%,络筒接头后再进行蒸纱,不仅仅接头更加牢固,关键是接头后蒸纱使纱线毛羽更服帖,接头处光圆紧,条干更均匀,布面质量更好。双经单纬品种由于纬纱采用此发明,断纬现象大大减少,效率迅速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王英;黄云;周彩琴;朱留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丹毛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7.19
技术公布日:2018.11.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