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机除尘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9825发布日期:2018-11-07 11:34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织机除尘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纺织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织机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除尘是纺织生产中的安全保障工作,如果除尘不力,则易发生厂房爆炸等严重生产事故,给纺织工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重大威胁。防尘生产中的粉尘来源于各个纺织设备,如清棉机、梳棉机、纺织机等,因此,对各个纺织设备进行除尘是纺织车间除尘的重要工作。

现有技术中,对纺织机进行除尘多采用吸风除尘设备,吸风除尘设备通常包括设置在纺织机操作台上方或下方的吸尘器和吸尘器,吸尘器与储尘装置连接,吸尘器将纺织机操作台上下两侧的粉尘吸入到储尘装置中,当储尘装置盛满后,将储尘装置进行倾倒或替换。

由于纺织机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较多,导致储尘装置很快就会盛满。上述吸风除尘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当储尘装置盛满后,需要将双面除尘设备进行停机后才能清空或更换储尘装置,造成纺织生产暂停,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纺织机除尘设备,以解决现有纺织机除尘设备需要停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纺织机除尘设备,该设备包括:纺织机底座、支架、操作台、吸尘器、储尘筒和电源;

所述纺织机底座上竖直设置有两个平行的所述支架,两个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平行所述纺织机底座的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方设置有上吸尘罩,所述操作台下方设置有下吸尘罩,所述吸尘器分别与上吸尘罩和下吸尘罩连通,所述吸尘器连接有储尘筒;

所述储尘筒沿筒壁设置有平行的第一环形滑轨和第二环形滑轨,所述第一环形滑轨上滑动设置有第一半圆挡板,所述第一半圆挡板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环形滑轨匹配的第一电磁性球体,所述第二环形滑轨上滑动设置有第二半圆挡板,所述第二半圆挡板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环形滑轨匹配的第二电磁性球体,所述第一电磁性球体和第二电磁性球体均与所述电源电连接,所述储尘筒内设置有料位计,所述料位计设置有第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电源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匹配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储尘筒底部开设有出尘口。

优选地,所述两个所述支架之间设置有平行所述操作台的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设置在所述操作台上方,所述上吸尘罩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杆上,所述第二固定杆设置在所述操作台下方,所述下吸尘罩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杆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杆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架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架为中空支架,所述支架沿轴向开设有条形风口,所述条形风口处设置有盖板,所述支架与所述吸尘器连通。

优选地,所述纺织机防尘设备还包括负离子发生器,所述支架为中空支架,所述支架沿轴向开设有条形风口,所述条形风口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连通。

优选地,所述还包括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所述料位计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料位计检测到料位达到预设料位时进行报警。

优选地,所述上吸尘罩和下吸尘罩的数量均为多个。

本发明提供的纺织机除尘设备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纺织机除尘设备,包括纺织机底座、支架、操作台、吸尘器、储尘筒和电源。操作台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与吸尘器连接的上吸风罩和下吸风罩,对操作台进行双面除尘,除尘效果好,效率高;吸尘器将粉尘排送至储尘筒内,储尘筒内的第一半圆挡板和第二半圆挡板将储尘筒隔成上下两个腔室,其中,上腔室内设置有料位机,当料位计检测到上腔室内的粉尘达到预设料位时,利用电源控制第一半圆挡板和第二半圆挡板分别沿第一环形滑轨和第二环形滑轨相对运动,使上腔室和下腔室连通,上腔室内的粉尘落到下腔室内,再将上腔室和下腔室隔开,即可从下腔室的出尘口中移出粉尘,实现了在纺织机除尘工作中无需停机,有利于提高纺织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纺织机除尘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尘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纺织机除尘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纺织机除尘设备包括:纺织机底座1、支架2、操作台3、吸尘器4、储尘筒5和电源6。

纺织机底座1上竖直设置有两个平行的支架2,两个支架2之间设置有平行纺织机底座1的操作台3。操作台3上方设置有上吸尘罩7,操作台3下方设置有下吸尘罩8,吸尘器4分别与上吸尘罩7和下吸尘罩8连通,吸尘器4连接有储尘筒5。操作台3上产生的粉尘分别经上吸尘罩7和下吸尘罩8吸入吸尘器4,经吸尘器4存储至储尘筒5。当操作台3长度较长时,上吸尘罩7和下吸尘罩8的数量可设置为多个,以对操作台3产生的粉尘进行均匀吸收。

两个支架2之间设置有平行操作台3的第一固定杆17和第二固定杆18,第一固定杆17滑动设置在操作台3上方,上吸尘罩7转动设置在第一固定杆17上,第二固定杆18设置在操作台3下方,下吸尘罩8转动设置在第二固定杆18上。上吸尘罩7和下吸尘罩8均可转动,使吸风角度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

第一固定杆17分别与两个支架2滑动连接,第二固定杆18分别与两个支架2滑动连接,使上吸风罩7和下吸尘罩8之间的距离可调节,方便调整吸风距离。

支架2为中空支架2,支架2沿轴向开设有条形风口19,条形风口19处设置有盖板22,支架2也与吸尘器4连通,通过条形风口19能够吸收操作台3附近空气中的粉尘,从而减小纺织机周围的粉尘密度,提高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的纺织机除尘设备还可包括负离子发生器20,条形风口19还可与负离子发生器20连通,负离子发生器20释放的负离子经条形出口19释放到空气中,能够捕捉空气中的粉尘并沉淀,提高空气的净化度。

进一步的,吸尘器4也可设置为多个,多个上吸尘罩7和下吸尘罩9可分别连接不同的吸尘器4,以便根据粉尘产生位置对操作台3不同部位实现不同力度的吸风,提高吸尘效果。当然,还可用一个吸尘器4连接多个上吸尘罩7和下吸尘罩8,在连接处设置电磁阀,以控制具体每个上吸尘罩7或下吸尘罩8的风量,实现对操作台3不同部位不同力度的吸风。

储尘筒5沿筒壁设置有平行的第一环形滑轨9和第二环形滑轨10,第一环形滑轨9和第二环形滑轨10可无间隙设置或间隔一定距离,优选无间隙设置。

参见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尘筒的结构示意图。第一环形滑轨9和第二环形滑轨10凹陷在储尘筒5的筒壁内,第一环形滑轨9上滑动设置有第一半圆挡板11,第一半圆挡板11的两个端部设置有与第一环形滑轨9匹配的第一电磁性球体12,第一电磁性球体12一半凹陷在第一环形滑轨9内,另一半凹陷在第一半圆挡板11内,第一半圆挡板11利用第一电磁性球体12可在第一环形滑轨9上滑动。第一电磁性球体12与电源6通过线缆电连接,此处线缆具体可穿过储尘筒5的筒壁设置在第一环形滑轨9上方。

第二环形滑轨10上滑动设置有第二半圆挡板13,第二半圆挡板13的两个端部设置有与第二环形滑轨10匹配的第二电磁性球体14,第二电磁性球体14一半凹陷在第一环形滑轨9内,另一半凹陷在第一半圆挡板11内,第二半圆挡板13利用第二电磁性球体14可在第二环形滑轨10上滑动。第二电磁性球体14与电源6通过线缆电连接,此处线缆具体可穿过储尘筒5的筒壁设置在第二环形滑轨10下方。

电源6分别对第一电磁性球体12和第二电磁性球体14进行供电,并控制第一电磁性球体12和第二电磁性球体14的极性,当相邻的电磁性球体12和第二电磁性球体14极性相同时,第一半圆挡板11和第二半圆挡板13可沿相反方向相对运动,使储尘筒5的上腔室和下腔室连通,其中,上腔室是指第一半圆挡板11与储尘筒5的上部组成的空间,下腔室是指第二半圆挡板13与储尘筒5的下部组成的空间,上腔室和下腔室连通后,上腔室内的粉尘可落入下腔室中。当相邻的电磁性球体12和第二电磁性球体14极性相反时,第一半圆挡板11和第二半圆挡板13可沿相对方向相对运动,使储尘筒5的上腔室和下腔室分隔开,此时,可将下腔室内的粉尘经储尘筒5的出尘口16进行转移。

进一步的,储尘筒5内设置有料位计15和报警器21,报警器21与料位计15电连接,用于根据料位计15检测到料位达到预设料位如四分之三上腔室高度时,进行报警,提醒操作工人控制电源6打通上腔室和下腔室。

料位计15还可设置有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电源6内设置有与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匹配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料位计15在检测到料位达到预设料位时,可利用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进行通信,使电源6自动控制第一电磁性球体12和第二电磁性球体14的极性,打通上腔室和下腔室,并在检测到料位下落到指定料位时,控制电源6分隔开上腔室和下腔室,实现自动储尘筒5上腔室料位的自动控制。

通过以上实施例可见,本发明提供的纺织机除尘设备,包括纺织机底座、支架、操作台、吸尘器、储尘筒和电源。操作台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与吸尘器连接的上吸风罩和下吸风罩,对操作台进行双面除尘,除尘效果好,效率高;吸尘器将粉尘排送至储尘筒内,储尘筒内的第一半圆挡板和第二半圆挡板将储尘筒隔成上下两个腔室,其中,上腔室内设置有料位机,当料位计检测到上腔室内的粉尘达到预设料位时,利用电源控制第一半圆挡板和第二半圆挡板分别沿第一环形滑轨和第二环形滑轨相对运动,使上腔室和下腔室连通,上腔室内的粉尘落到下腔室内,再将上腔室和下腔室隔开,即可从下腔室的出尘口中移出粉尘,实现了在纺织机除尘工作中无需停机,有利于提高纺织机的工作效率。

以上说明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本发明并不限于列举上述实施例,应当说明的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所做出的所有等同替代、明显变形形式,均落在本说明书的实质范围之内,理应受到本发明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