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湿法纺丝的喷丝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4933发布日期:2018-09-21 23:02阅读:8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丝头,特别是一种用于湿法纺丝的喷丝头。



背景技术:

粘胶纤维湿法纺丝是将脱泡好的纺丝原液通过计量泵、烛型过滤器过滤后进入鹅颈管压送至喷丝头。喷丝头上有规律的排布着若干孔。从喷丝孔中压出的原液细流进入凝固浴,原液细流中的溶剂向凝固浴扩散,浴液向细流扩散,这种扩散成为双扩散。通过扩散使原液细流达到临界浓度,聚合物于凝固浴液中析出而形成纤维。目前国内粘胶纤维生产使用喷丝头整体为环形结构,为组合喷丝头;一个喷丝头上共有45个小喷丝帽,每个喷丝帽的孔数最多为2100孔,总孔数为2100x45=94500孔。现有的喷丝头在提高产量时需要提高纺丝速度,纺丝速度越高,对设备的要求越高,而且会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湿法纺丝的喷丝头,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喷丝头在提高产量时需要提高纺丝速度,而且对设备要求高,会影响产品质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湿法纺丝的喷丝头,包括喷丝头本体,所述喷丝头本体上设有复数个采用合金材料制成的喷丝帽,每个喷丝帽呈圆形,所述喷丝帽上设有2500-3500个喷孔,所述喷孔的孔径在10-25mm之间,所述喷孔的孔径由内侧向外侧逐渐缩小,所述喷孔的长度和宽度比值在6:1-12:1之间,每个喷孔的喷口处设有一凸台。

优选的,所述喷丝帽上设有2600个喷孔。

优选的,所述喷丝帽有45个。

优选的,所述喷丝帽包括上段侧壁、下段侧壁和底侧喷丝部,所述下段侧壁与所述底侧喷丝部固定连接,所述上段侧壁与所述下段侧壁之间设置有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伸入板和复数个螺栓,所述伸入板固定设置于所述上段侧壁的下端,所述下段侧壁设有用于容纳伸入板的容置凹槽,所述下段侧壁圆周方向上穿设有复数个所述螺栓,所述下段侧壁与所述螺栓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栓的尾端伸入容置凹槽并固定所述伸入板。

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喷丝帽上设有2500-3500个喷孔,在同等产量下可以降低纺速,降低对设备的要求,保证产品质量。本实用新型在每个喷孔的喷口处设有一凸台,在上段侧壁与下段侧壁之间设置有伸缩装置,从而可调节喷孔的位置,从而可促进原液与凝固浴的充分接触,避免膨胀体与喷丝头出丝粘结,延长喷丝头的使用周期,降低非计划换头率,减少丝的毛丝、疵点、胶块、并丝等现象,提高丝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喷丝帽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喷丝帽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喷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二的喷丝帽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喷丝帽、2.喷孔、3.上段侧壁、4.下段侧壁、5.底侧喷丝部、6.伸缩装置、7.伸入板、8.容置凹槽、9.螺栓、10.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图2和图3,一种用于湿法纺丝的喷丝头,包括喷丝头本体(图中未示出),所述喷丝头本体上设有复数个采用合金材料制成的喷丝帽1,喷丝帽1的合金材料的重量比例为:黄金:铂:铑:50:49:1。所述喷丝帽1最好的是设置成45个。每个喷丝帽1的横截面呈圆形。所述喷丝帽1上设有2500-3500个喷孔2,最好是2600个喷孔2。所述喷孔2的孔径在10-25mm之间。所述喷孔2的孔径由内侧向外侧逐渐缩小。所述喷孔2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比值在6:1-12:1之间。每个喷孔2的喷口处设有一凸台10。本实用新型的喷丝帽1上设有2500-3500个喷孔2,在同等产量下可以降低纺速,降低对设备的要求,保证产品质量。

实施例二:

参照图4和图5,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作以下方便改进:喷丝帽1包括上段侧壁3、下段侧壁4和底侧喷丝部5。所述下段侧壁4与所述底侧喷丝部5固定连接,所述上段侧壁3与所述下段侧壁4之间设置有伸缩装置6,从而可调节喷孔的位置。所述伸缩装置6包括伸入板7和复数个螺栓9,所述伸入板7固定设置于所述上段侧壁3的下端,所述下段侧壁4设有用于容纳伸入板7的容置凹槽8,所述下段侧壁4圆周方向上穿设有复数个所述螺栓9,所述下段侧壁4与所述螺栓9通过螺纹连接,所述螺栓9的尾端伸入容置凹槽8并固定所述伸入板7。当需要调整喷孔2的位置的时候,只需要将旋松螺栓9,调节伸入板7插入容置凹槽8的深度后,再采用螺栓9重新固定。本实用新型在每个喷孔2的喷口处设有一凸台10,在上段侧壁3与下段侧壁4之间设置有伸缩装置6,从而可调节喷孔2的位置,从而可促进原液与凝固浴的充分接触,避免膨胀体与喷丝头出丝粘结,延长喷丝头的使用周期,降低非计划换头率,减少丝的毛丝、疵点、胶块、并丝等现象,提高丝的质量。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