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电纺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1479发布日期:2019-01-02 21:48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电纺丝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纺丝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电纺丝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静电纺丝主要是区分有针头和无针头类。无针头的纺丝设备的设计,通常溶剂是敞开的,即将溶剂置于凹槽内,称为敞开式纺丝。溶剂敞开的方式的缺点是溶剂会在纺丝过程中不断挥发,造成粘度逐步升高可能后面导致越来越难以纺丝,除此之外,溶剂敞开式还存在着相对易燃的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静电纺丝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静电纺丝装置置于静电场内,所述静电纺丝装置包括液体溢出机构、进液座和接收板,所述液体溢出机构的两端分别与设置于所述进液座两端的第一高压正极接口和第二高压正极接口连接,所述接收板置于所述液体溢出机构的上方,所述静电场由所述接收板通电产生,并且所述接收板接地。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所述液体溢出机构包括连接管和金属空心管,所述金属空心管的两端设置所述连接管后与所述进液座的进液口连接,所述金属空心管的上方设置有小孔。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所述金属空心管为直线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所述金属空心管为圆形结构,其与所述接收板平行。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一高压正极接口和所述第二高压正极接口之间设置有高压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静电纺丝装置,将本实用新型置于静电场内,液体由进液端进入后通过小孔液体溢出来,液体在小孔内均匀流下,通过静电的作用将液体形成泰勒锥喷至接收板上,在金属板上沉积纳米纤维,最终形成薄膜,金属空心管采用不锈钢材料,防止液体在小孔处沉积,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又避免了以往无针头式纺丝的溶剂敞开的问题,避免因为针头头部固化堵塞,溶液出不来,纺丝没有连续性,从而影响材料的均匀性与实用性;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和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静电纺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金属空心管为直线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金属空心管为圆形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静电纺丝装置置于静电场内,静电纺丝装置包括液体溢出机构4、进液座1和接收板5,液体溢出机构4的两端端分别与设置于进液座1两端的第一高压正极接口2和第二高压正极接口3连接,接收板5置于液体溢出机构4的上方,静电场由接收板5通电产生,并且接收板5接地。

如图1-3所示,液体溢出机构4包括连接管43和金属空心管41,金属空心管41的两端设置连接管43后与进液座1的第一高压正极接口2和第二高压正极接口3连接,金属空心管41的上方设置有小孔42。

如图2所示,金属空心管42为直线型结构。

如图3所示,金属空心管42为圆形结构,其与接收板5平行。

如图1所示,连接管43与第一高压正极接口2和第二高压正极接口3之间设置有高压泵6。

第一高压正极接口2和第二高压正极接口3分别连接高压电源HV后接地,接收板5接地。

将本实用新型置于静电场内,液体由进液端进入后通过液体溢出机构,液体在小孔内均匀留下,通过静电的作用将液体螺旋形喷至接收板上,在金属板上沉积纳米纤维,最终形成薄膜,金属空心管采用不锈钢材料,防止液体在小孔处沉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静电纺丝装置,将本实用新型置于静电场内,液体由进液端进入后通过小孔液体溢出来,液体在小孔内均匀流下,通过静电的作用将液体形成泰勒锥喷至接收板上,在金属板上沉积纳米纤维,最终形成薄膜,金属空心管采用不锈钢材料,防止液体在小孔处沉积,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又避免了以往无针头式纺丝的溶剂敞开的问题,避免因为针头头部固化堵塞,溶液出不来,纺丝没有连续性,从而影响材料的均匀性与实用性;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和使用寿命较长的优点。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精神,可以有多种变形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