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牵伸区整理牵伸装置及其纺纱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47589发布日期:2019-04-09 20:52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前牵伸区整理牵伸装置及其纺纱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环锭纺纱的新技术,具体为前牵伸区整理牵伸装置及其纺纱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人们对于服装面料的要求不断提高,目前纺织服装业处于一个追求时尚、多元化和高品质的时代。因此,对纺织原料、纺织工艺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其中,纺织品高品质化、高性能化及其生产加工的清洁化已成为现代纺织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的有效途径。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作节奏的加快,纺织品的高保形性和易护理性已成为高品质面料及服装的重要属性和显著标志。但目前不同纤维材质面料在保形性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如棉织物穿着易起褶皱、水洗晾干后平整度差需熨烫,毛织物机洗易毡缩、面料褶裥保形性差,化纤织物穿着易起拱保形等。保形性不够、保形效果不稳定、现有保形技术环保指数难控制不达标等诸多现实问题已成为纺织品高品质化的严重阻碍,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人们对高品质着装的需求。研发高保形纺织品关键制备技术并实现其产业化应用是提升我国纺织品品质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行业共识。



技术实现要素:

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在前下罗拉和中下罗拉之间选择设置与前下罗拉同步转动的牵伸整理件或者与中下罗拉同步转动的牵伸整理件,从而实现成纱强力的改善或成纱条干的改善,从而一方面改善成纱质量、另一方面实现所需两种不同要求的优质细纱的生产。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前牵伸区整理牵伸装置及其纺纱方法。

技术方案:前牵伸区整理牵伸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牵伸系统,牵伸系统包括后牵伸罗拉对、中牵伸罗拉对、前牵伸罗拉对,后牵伸罗拉对包括后下罗拉和后上胶辊,中牵伸罗拉对包括中下罗拉和中上胶辊,前牵伸罗拉对包括前下罗拉和前上胶辊,后下罗拉、中下罗拉、前下罗拉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罗拉轴,一台细纱机前车台面所有锭位的后下罗拉的罗拉轴一体化固定连接、所有锭位的中下罗拉的罗拉轴一体化固定连接、所有锭位的前下罗拉的罗拉轴一体化固定连接,一台细纱机后车台面所有锭位的后下罗拉的罗拉轴一体化固定连接、所有锭位的中下罗拉的罗拉轴一体化固定连接、所有锭位的前下罗拉的罗拉轴一体化固定连接,罗拉轴外部圆周上设有罗拉套,罗拉套与罗拉轴一体化固定连接,前下罗拉的罗拉轴的右端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转动,中下罗拉的罗拉轴的右端与前下罗拉的罗拉轴的右端通过第一连接齿轮组传动连接,后下罗拉的罗拉轴的右端与中下罗拉的罗拉轴的右端通过第二连接齿轮组传动连接,后上胶辊、中上胶辊、前上胶辊均包括胶辊轴,一台细纱机的后车台面、前车台面一个锭位和右侧相邻的一个锭位构成一个锭位组,一个锭位组的两个锭位上的后上胶辊的胶辊轴一体化连接、中上胶辊的胶辊轴一体化连接、前上胶辊的胶辊轴一体化连接,胶辊轴外部圆周上套有胶辊套,胶辊套与胶辊轴通过各自的中间轴承连接,胶辊套各自绕着所在的胶辊轴独立转动,一个锭位组的两个锭位的后上胶辊、中上胶辊、前上胶辊的胶辊套之间的胶辊轴依次从后往前的嵌入在加压组件的后嵌入抓、中嵌入抓、前嵌入抓内,实现后上胶辊、中上胶辊、前上胶辊在加压组件上的安装,加压组件的后部通过固定轴固定在细纱机的车台面上,且加压组件可沿着固定轴转动,转动过程中实现后上胶辊、中上胶辊、前上胶辊在一定压力下的下压;每个锭位组左侧锭位和右侧锭位之间的中下罗拉和前下罗拉之间设有竖向连接座,竖向连接座的前端设有前握持臂,前握持臂与前下罗拉的罗拉轴嵌入连接,从而使得前下罗拉的罗拉轴可绕着前握持臂自由转动,竖向连接座的后端设有后握持臂,后握持臂与中下罗拉的罗拉轴嵌入连接,从而使得中下罗拉的罗拉轴绕着后握持臂自由转动,在竖向连接座的上侧面分别开有前凹槽和后凹槽,前凹槽内设有前带动轴,前带动轴通过前同步齿轮与前下罗拉的罗拉轴传动连接,在前带动轴内设置有前卡槽,在前带动轴的一侧圆周上设有前弹性伸缩嵌入槽,后凹槽内设有后带动轴,后带动轴通过后同步齿轮与中下罗拉的罗拉轴传动连接,后带动轴内设置有后卡槽,后带动轴的一侧圆周上设置有后弹性伸缩嵌入槽,前带动轴或后带动轴内可选择嵌入牵伸整理件,牵伸整理件包括牵伸整理中间轴,牵伸整理中间轴左端外圆周上设置有左整理辊,在牵伸整理中间轴的右端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右整理辊。

优选的,所述后下罗拉、中下罗拉、右下罗拉的结构相同。

优选的,罗拉套和罗拉轴的材质相同,且均为铁质或钢制。

优选的,胶辊轴为铁质,且为实心的圆柱形结构。

优选的,胶辊套为橡胶材质。

优选的,胶辊套的长度与罗拉套的长度相同。

优选的,前握持壁内为光滑的壁面,后握持壁内为光滑的壁面。

优选的,牵伸整理中间轴为圆柱形的实体结构,材质为铁质或钢制。

优选的,左整理辊为橡胶材质且固定紧套在牵伸整理中间轴的左端的外圆周上,右整理辊为橡胶材质且固定紧套在牵伸整理中间轴的右端的外圆周上。

以上任一所述前牵伸区整理牵伸装置的纺纱方法,加压组件在力的作用下沿着固定轴转动,实现加压组件的下压,从而使得每个锭位的后上胶辊的胶辊套与后下罗拉的罗拉套之间紧密按压接触,中上胶辊的胶辊套与中下罗拉的罗拉套之间紧密按压接触,前上胶辊的胶辊套与前下罗拉的罗拉套之间紧密按压接触,第一电机带动前下罗拉的罗拉轴转动,继而带动与前下罗拉的罗拉轴一体化固定连接的前下罗拉的罗拉套转动,继而带动与前下罗拉的罗拉套紧密按压接触的前上胶辊的胶辊套转动,前下罗拉的罗拉轴转动继而通过第一连接齿轮组带动中下罗拉的罗拉轴转动,继而带动与中下罗拉的罗拉轴一体化固定连接的中下罗拉的罗拉套转动,继而带动与中下罗拉的罗拉套紧密按压接触的中上胶辊的胶辊套转动,此时在前牵伸罗拉对和中牵伸罗拉对之间形成前牵伸区,且前牵伸区的牵伸倍数等于第一连接齿轮组的齿数比,中下罗拉的罗拉轴转动继而通过第二连接齿轮组带动后下罗拉的罗拉轴转动,继而带动与后下罗拉的罗拉轴一体化固定连接的后下罗拉的罗拉套转动,继而带动与后下罗拉的罗拉套紧密按压接触的后上胶辊的胶辊套转动,此时在中牵伸罗拉对和后牵伸罗拉对之间形成后牵伸区,且后牵伸区的牵伸倍数等于第二连接齿轮组的齿数比;在后牵伸罗拉对的后部加装有粗纱喂入喇叭口,粗纱喂入喇叭口与后牵伸罗拉对的后下罗拉的罗拉套与后上胶辊的胶辊套之间的按压钳口对齐,相同的粗纱分别由每个锭位的粗纱喂入喇叭口喂入到该锭位的牵伸系统,粗纱经粗纱喂入喇叭口后由后牵伸罗拉对按压,而后被中牵伸罗拉对按压输出,期间受到后牵伸区的牵伸作用,制得后须条,最后被前牵伸罗拉对按压输出,期间受到前牵伸区的牵伸作用,制得前须条,经牵伸系统输出的前须条在细纱机的卷绕系统产生的加捻捻度的作用下被加捻成所需的细纱,且制得的细纱不断的卷绕在卷绕系统的纱管上;包括高强细纱生产方法和高均匀度细纱生产方法:对于高强细纱生产方法,将牵伸整理件嵌入连接在竖向连接座的前带动轴内,将牵伸整理件的位于左整理辊和右整理辊之间的牵伸整理中间轴通过前弹性伸缩嵌入槽嵌入在前带动轴内,并通过前带动轴内的前卡槽将其与前带动轴固定连接,前下罗拉的中间轴转动继而通过前同步齿轮带动牵伸整理件的牵伸整理中间轴同步转动,继而带动左整理辊和右整理辊同步转动,经后牵伸区牵伸制得的后须条被中牵伸罗拉对按压输出,输出后的后须条首先运行至牵伸整理件的左整理辊或右整理辊处,此时与前下罗拉同步转动的左整理辊或右整理辊对后须条内的纤维提供相应的第一摩擦力场,在第一摩擦力场的控制下,后须条内的部分纤维发生由与中下罗拉保持同步运动的慢速运动变化至与前下罗拉保持同步运动的快速运动的第一次前牵伸变速过程,而后运行至前牵伸罗拉对的后钳口处,此时牵伸罗拉对的前下罗拉和前上胶辊的按压带动对后须条内的纤维提供相应的第二摩擦力场,在第二摩擦力场的控制下,后须条内的部分纤维发生由与中下罗拉保持同步运动的慢速运动变化至与前下罗拉保持同步运动的快速运动的第二次前牵伸变速过程,从而实现前牵伸区内对后须条的两次前牵伸变速控制过程,继而实现后须条内的纤维的分散变速,从而减少每次发生变速的纤维的数量,在这种先后两次实现的分散变速过程中,使得纤维在变速过程中被顺直,从而大幅减少牵伸制得的前须条内的弯曲纤维的数量,实现前须条内的纤维顺直分布,此时在加捻捻度作用下,前须条内顺直分布的纤维发生更加均匀的转移加捻,从而使得加捻制得的细纱内的纤维之间的抱和力提高,同时对细纱拉伸过程中纤维之间的受力一致性改善,从而大幅提高此时所制得的细纱的强力,实现高强细纱的生产,当需要将牵伸整理件由前传动轴取下时,仅需要用力将牵伸整理件的牵伸整理中间轴在力的作用下由前弹性伸缩嵌入槽和前卡槽内拉出即可;对于高均匀度细纱生产方法,将牵伸整理件嵌入连接在竖向连接座的后带动轴内,将牵伸整理件的位于左整理辊和右整理辊之间的牵伸整理中间轴通过后弹性伸缩嵌入槽嵌入在后带动轴内,并通过后带动轴内的后卡槽将其与后带动轴固定连接,中下罗拉的中间轴转动继而通过后同步齿轮带动牵伸整理件的牵伸整理中间轴同步转动,继而带动左整理辊和右整理辊同步转动,经后牵伸区牵伸制得的后须条被中牵伸罗拉对按压输出,输出后的后须条首先运行至牵伸整理件的左整理辊或右整理辊处,此时与中下罗拉同步转动的左整理辊或右整理辊对后须条内的纤维提供相应的第三摩擦力场,在第三摩擦力场的控制下,后须条内的纤维继续保持与中下罗拉同步运动的慢速运动,从而一方面防止后须条内的纤维提前发生变速过程,另一方面为此时处于无控制作用的浮游纤维提供附加的摩擦力场,从而实现前牵伸区内的无浮游区,而后运行至前牵伸罗拉对的后钳口处,此时牵伸罗拉对的前下罗拉和前上胶辊的按压带动对后须条内的纤维提供相应的第四摩擦力场,在第四摩擦力场的控制下,后须条内的部分纤维发生由与中下罗拉保持同步运动的慢速运动变化至与前下罗拉保持同步运动的快速运动的前牵伸集中变速过程,从而实现后须条内的纤维的集中变速,这种集中变速使得变速后的纤维在制得的前须条的横截面上分布的更加均匀、且沿着前须条的长度方向的分布更加一致,此时在加捻捻度作用下,前须条内均匀分布的纤维发生转移加捻,从而使得加捻制得的细纱条干均匀度大幅提高,实现高均匀度细纱的生产,当需要将牵伸整理件由后传动轴取下时,仅需要用力将牵伸整理件的牵伸整理中间轴在力的作用下由后弹性伸缩嵌入槽和后卡槽内拉出即可。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前牵伸区整理牵伸装置及其纺纱方法通过在前下罗拉和中下罗拉之间选择设置与前下罗拉同步转动的牵伸整理件或者与中下罗拉同步转动的牵伸整理件,从而实现成纱强力的改善或成纱条干的改善,从而一方面改善成纱质量、另一方面实现所需两种不同要求的优质细纱的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前牵伸区整理牵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后下罗拉,2为后上胶辊,3为中下罗拉,4为中上胶辊,5为前下罗拉,6为前上胶辊,7为罗拉轴,8为罗拉套,9为胶辊轴,10为胶辊套,11为第一电机,12为第一连接齿轮组,13为第二连接齿轮组,14为牵伸整理件,15为牵伸整理中间轴,16为右整理辊,17为后同步齿轮,18为前同步齿轮,19为粗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但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发明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和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前牵伸区整理牵伸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牵伸系统,牵伸系统包括后牵伸罗拉对、中牵伸罗拉对、前牵伸罗拉对,后牵伸罗拉对包括后下罗拉1和后上胶辊2,中牵伸罗拉对包括中下罗拉3和中上胶辊4,前牵伸罗拉对包括前下罗拉5和前上胶辊6,后下罗拉1、中下罗拉3、前下罗拉5的结构相同,且均包括罗拉轴7,一台细纱机前车台面所有锭位的后下罗拉1的罗拉轴7一体化固定连接、所有锭位的中下罗拉3的罗拉轴7一体化固定连接、所有锭位的前下罗拉5的罗拉轴7一体化固定连接,一台细纱机后车台面所有锭位的后下罗拉1的罗拉轴7一体化固定连接、所有锭位的中下罗拉3的罗拉轴7一体化固定连接、所有锭位的前下罗拉5的罗拉轴7一体化固定连接,罗拉轴7外部圆周上设有罗拉套8,罗拉套8与罗拉轴7一体化固定连接,前下罗拉5的罗拉轴7的右端通过第一电机11带动转动,中下罗拉3的罗拉轴7的右端与前下罗拉5的罗拉轴7的右端通过第一连接齿轮组12传动连接,后下罗拉1的罗拉轴7的右端与中下罗拉3的罗拉轴7的右端通过第二连接齿轮组13传动连接,后上胶辊2、中上胶辊4、前上胶辊6均包括胶辊轴9,一台细纱机的后车台面、前车台面一个锭位和右侧相邻的一个锭位构成一个锭位组,一个锭位组的两个锭位上的后上胶辊2的胶辊轴9一体化连接、中上胶辊4的胶辊轴9一体化连接、前上胶辊6的胶辊轴9一体化连接,胶辊轴9外部圆周上套有胶辊套10,胶辊套10与胶辊轴9通过各自的中间轴承连接,胶辊套10各自绕着所在的胶辊轴9独立转动,一个锭位组的两个锭位的后上胶辊2、中上胶辊4、前上胶辊6的胶辊套10之间的胶辊轴9依次从后往前的嵌入在加压组件的后嵌入抓、中嵌入抓、前嵌入抓内,实现后上胶辊2、中上胶辊4、前上胶辊6在加压组件上的安装,加压组件的后部通过固定轴固定在细纱机的车台面上,且加压组件沿着固定轴转动,转动过程中实现后上胶辊2、中上胶辊4、前上胶辊6在一定压力下的下压;每个锭位组左侧锭位和右侧锭位之间的中下罗拉3和前下罗拉5之间设有竖向连接座,竖向连接座的前端设有前握持臂,前握持臂与前下罗拉5的罗拉轴7嵌入连接,从而使得前下罗拉5的罗拉轴7绕着前握持臂自由转动,竖向连接座的后端设有后握持臂,后握持臂与中下罗拉3的罗拉轴7嵌入连接,从而使得中下罗拉3的罗拉轴7绕着后握持臂自由转动,在竖向连接座的上侧面分别开有前凹槽和后凹槽,前凹槽内设有前带动轴,前带动轴通过前同步齿轮18与前下罗拉5的罗拉轴7传动连接,在前带动轴内设置有前卡槽,在前带动轴的一侧圆周上设有前弹性伸缩嵌入槽,后凹槽内设有后带动轴,后带动轴通过后同步齿轮17与中下罗拉3的罗拉轴7传动连接,后带动轴内设置有后卡槽,后带动轴的一侧圆周上设置有后弹性伸缩嵌入槽,前带动轴或后带动轴内嵌入牵伸整理件14,牵伸整理件14包括牵伸整理中间轴15,牵伸整理中间轴15左端外圆周上设置有左整理辊,在牵伸整理中间轴15的右端的外圆周上设置有右整理辊16。

所述后下罗拉1、中下罗拉3、右下罗拉5的结构相同。

罗拉套8和罗拉轴7的材质相同,且均为铁质或钢制。

胶辊轴9为铁质,且为实心的圆柱形结构。

胶辊套10为橡胶材质。

胶辊套10的长度与罗拉套8的长度相同。

前握持壁内为光滑的壁面,后握持壁内为光滑的壁面。

牵伸整理中间轴15为圆柱形的实体结构,材质为铁质或钢制。

左整理辊为橡胶材质且固定紧套在牵伸整理中间轴15的左端的外圆周上,右整理辊16为橡胶材质且固定紧套在牵伸整理中间轴15的右端的外圆周上。

以上任一所述前牵伸区整理牵伸装置的纺纱方法,加压组件在力的作用下沿着固定轴转动,实现加压组件的下压,从而使得每个锭位的后上胶辊2的胶辊套10与后下罗拉1的罗拉套8之间紧密按压接触,中上胶辊4的胶辊套10与中下罗拉3的罗拉套8之间紧密按压接触,前上胶辊6的胶辊套10与前下罗拉5的罗拉套8之间紧密按压接触,第一电机11带动前下罗拉5的罗拉轴7转动,继而带动与前下罗拉5的罗拉轴7一体化固定连接的前下罗拉5的罗拉套8转动,继而带动与前下罗拉5的罗拉套8紧密按压接触的前上胶辊6的胶辊套10转动,前下罗拉5的罗拉轴7转动继而通过第一连接齿轮组12带动中下罗拉3的罗拉轴7转动,继而带动与中下罗拉3的罗拉轴7一体化固定连接的中下罗拉3的罗拉套8转动,继而带动与中下罗拉3的罗拉套8紧密按压接触的中上胶辊4的胶辊套10转动,此时在前牵伸罗拉对和中牵伸罗拉对之间形成前牵伸区,且前牵伸区的牵伸倍数等于第一连接齿轮组12的齿数比,中下罗拉3的罗拉轴7转动继而通过第二连接齿轮组13带动后下罗拉1的罗拉轴7转动,继而带动与后下罗拉1的罗拉轴7一体化固定连接的后下罗拉1的罗拉套8转动,继而带动与后下罗拉1的罗拉套8紧密按压接触的后上胶辊2的胶辊套10转动,此时在中牵伸罗拉对和后牵伸罗拉对之间形成后牵伸区,且后牵伸区的牵伸倍数等于第二连接齿轮组13的齿数比;在后牵伸罗拉对的后部加装有粗纱喂入喇叭口,粗纱喂入喇叭口与后牵伸罗拉对的后下罗拉1的罗拉套8与后上胶辊2的胶辊套10之间的按压钳口对齐,相同的粗纱19分别由每个锭位的粗纱喂入喇叭口喂入到该锭位的牵伸系统,粗纱19经粗纱喂入喇叭口后由后牵伸罗拉对按压,而后被中牵伸罗拉对按压输出,期间受到后牵伸区的牵伸作用,制得后须条,最后被前牵伸罗拉对按压输出,期间受到前牵伸区的牵伸作用,制得前须条,经牵伸系统输出的前须条在细纱机的卷绕系统产生的加捻捻度的作用下被加捻成所需的细纱,且制得的细纱不断的卷绕在卷绕系统的纱管上;包括高强细纱生产方法和高均匀度细纱生产方法:对于高强细纱生产方法,将牵伸整理件14嵌入连接在竖向连接座的前带动轴内,将牵伸整理件14的位于左整理辊和右整理辊16之间的牵伸整理中间轴15通过前弹性伸缩嵌入槽嵌入在前带动轴内,并通过前带动轴内的前卡槽将其与前带动轴固定连接,前下罗拉5的中间轴转动继而通过前同步齿轮18带动牵伸整理件14的牵伸整理中间轴15同步转动,继而带动左整理辊和右整理辊16同步转动,经后牵伸区牵伸制得的后须条被中牵伸罗拉对按压输出,输出后的后须条首先运行至牵伸整理件14的左整理辊或右整理辊16处,此时与前下罗拉5同步转动的左整理辊或右整理辊16对后须条内的纤维提供相应的第一摩擦力场,在第一摩擦力场的控制下,后须条内的部分纤维发生由与中下罗拉3保持同步运动的慢速运动变化至与前下罗拉5保持同步运动的快速运动的第一次前牵伸变速过程,而后运行至前牵伸罗拉对的后钳口处,此时牵伸罗拉对的前下罗拉5和前上胶辊6的按压带动对后须条内的纤维提供相应的第二摩擦力场,在第二摩擦力场的控制下,后须条内的部分纤维发生由与中下罗拉3保持同步运动的慢速运动变化至与前下罗拉5保持同步运动的快速运动的第二次前牵伸变速过程,从而实现前牵伸区内对后须条的两次前牵伸变速控制过程,继而实现后须条内的纤维的分散变速,从而减少每次发生变速的纤维的数量,在这种先后两次实现的分散变速过程中,使得纤维在变速过程中被顺直,从而大幅减少牵伸制得的前须条内的弯曲纤维的数量,实现前须条内的纤维顺直分布,此时在加捻捻度作用下,前须条内顺直分布的纤维发生更加均匀的转移加捻,从而使得加捻制得的细纱内的纤维之间的抱和力提高,同时对细纱拉伸过程中纤维之间的受力一致性改善,从而大幅提高此时所制得的细纱的强力,实现高强细纱的生产,当需要将牵伸整理件14由前传动轴取下时,仅需要用力将牵伸整理件14的牵伸整理中间轴15在力的作用下由前弹性伸缩嵌入槽和前卡槽内拉出即可;对于高均匀度细纱生产方法,将牵伸整理件14嵌入连接在竖向连接座的后带动轴内,将牵伸整理件14的位于左整理辊和右整理辊16之间的牵伸整理中间轴15通过后弹性伸缩嵌入槽嵌入在后带动轴内,并通过后带动轴内的后卡槽将其与后带动轴固定连接,中下罗拉3的中间轴转动继而通过后同步齿轮17带动牵伸整理件14的牵伸整理中间轴15同步转动,继而带动左整理辊和右整理辊16同步转动,经后牵伸区牵伸制得的后须条被中牵伸罗拉对按压输出,输出后的后须条首先运行至牵伸整理件的左整理辊或右整理辊16处,此时与中下罗拉3同步转动的左整理辊或右整理辊16对后须条内的纤维提供相应的第三摩擦力场,在第三摩擦力场的控制下,后须条内的纤维继续保持与中下罗拉3同步运动的慢速运动,从而一方面防止后须条内的纤维提前发生变速过程,另一方面为此时处于无控制作用的浮游纤维提供附加的摩擦力场,从而实现前牵伸区内的无浮游区,而后运行至前牵伸罗拉对的后钳口处,此时牵伸罗拉对的前下罗拉5和前上胶辊6的按压带动对后须条内的纤维提供相应的第四摩擦力场,在第四摩擦力场的控制下,后须条内的部分纤维发生由与中下罗拉3保持同步运动的慢速运动变化至与前下罗拉5保持同步运动的快速运动的前牵伸集中变速过程,从而实现后须条内的纤维的集中变速,这种集中变速使得变速后的纤维在制得的前须条的横截面上分布的更加均匀、且沿着前须条的长度方向的分布更加一致,此时在加捻捻度作用下,前须条内均匀分布的纤维发生转移加捻,从而使得加捻制得的细纱条干均匀度大幅提高,实现高均匀度细纱的生产,当需要将牵伸整理件14由后传动轴取下时,仅需要用力将牵伸整理件14的牵伸整理中间轴15在力的作用下由后弹性伸缩嵌入槽和后卡槽内拉出即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