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硒复合保健再生纤维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26578发布日期:2019-06-15 00:27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再生纤维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含硒保健纤维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纤维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具有舒适、环保、保健、抗菌等功能的复合纤维制品越来越受到青睐。硒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一种微量元素,人体缺硒可能产生心脏病、糖尿病、肌瘤、白内障等多种疾病。新的统计数据表明,人体缺硒还会导致人体机能下降,当人体缺硒时,感染高致病性病毒性疾病的危险明显增大,补充适量的硒元素可调解人体对多种维生素的吸收,促进机体中免疫球蛋白的增加,增强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等作用。但作为营养元素,硒的安全使用量难以控制,而含纳米硒纤维素纤维制成的服装、床上用品、家用装饰品等,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与人体接触,有效成分能够起到医疗保健作用,利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氧化石墨烯仍保持石墨的层状结构,但在每一层的石墨烯单片上引入了许多氧基功能团,单片上随机分布着羟基和环氧基,氧化石墨烯具有两亲性,从石墨烯薄片边缘到中央呈现亲水至疏水的性质分布,在水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性。氧化石墨烯作为片层纳米碳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及远红外、抗抑菌的功效。

现在尚未有公开的专利将两者的性能进行结合,制备一种多功能性纤维的纺织品,来满足人们高质量的生活需求。

目前,公开的专利申请号201110418350.6一种纳米硒聚酯纤维的制造方法,其制备的纤维吸湿性能差、静电大、易起球等缺点。专利申请号201810539686.x公开了一种纳米硒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是将纳米硒水溶液添加到粘胶液中混合后,经过两次过滤、脱泡后制得纤维。该方法工艺流程较长,纳米硒在此过程中流失较多,最终制得的纤维中硒含量较少,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申请号201610213337.x公开了一种富硒纤维的制备方法,是将含硒有机体先加入到烧碱中,浸渍后进行研磨、过滤,将得到的提取液在溶解过程中添加到粘胶液中进行纺丝。首先,此方法提取的硒有效成分得不到保证;其次,有机硒在溶解过程中添加,再经过滤、熟成等工序进行纺丝,工艺流程较长,硒的有效含量得不到保证,最终制得的纤维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同时,现有技术中制备的含硒再生纤维素纤维,硒的加入会降低纤维的力学性能,影响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含硒复合保健再生纤维素纤维及其制备方法,以实现以下发明目的:

1、本发明制备含硒复合保健再生纤维素纤维的过程中,缩短纳米硒在粘胶液中的时间,减少纳米硒的流失。

2、本发明制备的含硒复合保健再生纤维素纤维,纺丝可纺性较好,降低硒的加入对力学性能的降低,纤维物理机械性能较好。

3、本发明制备的含硒复合保健再生纤维素纤维,远红外、抗抑菌效果突出,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4、本发明制备的含硒复合保健再生纤维素纤维呈灰黑色,自带着色性能。

为了达到以上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硒复合保健再生纤维素纤维,所述再生纤维素纤维中含有纳米硒、氧化石墨烯。

以下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再生纤维素纤维中纳米硒的质量分数为:0.05-2%,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为:0.5-3%。

所述再生纤维素纤维干断裂强度为2.10-2.50cn/dtex,湿断裂强度为1.10-1.25cn/dtex,干断裂伸长率为14.0-18.5%。

一种含硒复合保健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可注射混合液的制备、共混纺丝胶的制备、纺丝、后处理。

所述共混纺丝胶的制备,制备的共混纺丝胶中,纳米硒有效含量相对粘胶中甲纤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05-2wt%,氧化石墨烯有效含量相对粘胶中甲纤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3wt%。

所述共混纺丝胶:甲纤含量为8.0-10.0wt%,含碱:4.0-6.0wt%,粘度:30-60s,熟成度(10%nh4cl):12-20ml。

所述可注射混合液的制备,在去离子水中加入纳米硒粉体、氧化石墨烯粉体,调节ph值为8-10,再加入分散剂制备成混合液,经过研磨、超声处理制备得到可注射混合液。

所述混合液中纳米硒的浓度为1-8wt%、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1-3wt%;分散剂的浓度为0.3-1.5wt%。

所述研磨,均质机转速1500-2500rpm,分散研磨时间1-3h;所述超声处理,超声处理时间:10min-30min,超声频率20-35khz。

所述分散剂是纤维素衍生物类,优选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纺丝步骤中,凝固浴为:硫酸90-130g/l、硫酸钠280-360g/l,硫酸锌8-12g/l;所述凝固浴温度为35-50℃;

所述后处理步骤:水洗温度50-60℃,脱硫温度60-80℃,上油温度40-50℃,不漂白。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制备的含硒复合保健再生纤维素纤维,纳米硒质量分数:0.05-2.0%,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0.5-3.0%。

2、本发明制备的含硒复合保健再生纤维素纤维,干断裂强度:2.10-2.50cn/dtex,湿断裂强度:1.10-1.25cn/dtex,干断裂伸长率:14.0-18.5%。

3、本发明制备的含硒复合保健再生纤维素纤维,纳米硒、氧化石墨烯能够均匀分布于纤维内,具有持久的抗抑菌、远红外等效果;本发明制备的含硒复合保健再生纤维素纤维制成的织物,通过检测标准《gb/t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振荡法》的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99%,大肠杆菌的抑菌率>99%,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98%;通过《gb/t30127-2013纺织品远红外性能检测和评价》法向发射率≥0.89,远红外辐射温升≥1.5℃。

4、本发明制备的含硒复合保健再生纤维素纤维,混合液通过纺前注射技术添加,流程较短,减少了纳米硒、氧化石墨烯在生产过程中的流失,保证了纤维的品质,纳米硒的流失率为1-3%;氧化石墨烯的流失率为1-2%。

5、本发明制备的含硒复合保健再生纤维素纤维,根据混合液添加量的多少,自带灰黑色效果,白度为10-16。

6、本发明制备的混合液,通过良好的超声处理、均质机分散研磨、ph值调节等一系列工艺方法,在8小时内不产生团聚、沉淀,可直接利用纺前注射系统加入到纺丝液中。

7、本发明制备的含硒复合保健再生纤维素纤维,吸湿透气性好,抗静电,不易起球,穿着舒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一种含硒复合保健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

步骤1可注射混合液的制备

(1)配制:在持续搅拌下,将纳米硒粉体、氧化石墨烯粉体依次缓慢加入到去离子水中,纳米硒粉体粒径d90为1.562μm,氧化石墨烯粒径d90为1.658μm,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8,然后向其加入对纳米硒0.3wt%的羧甲基纤维素、对氧化石墨烯0.5wt%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分散剂,搅拌均匀,制备混合液;

所述混合液中,纳米硒质量分数为1%,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为3%。

(2)研磨:将配制的混合液用均质机进行分散研磨,均质机转速1500rpm,研磨时间1h。

(3)超声:将研磨好的混合液利用超声波处理30min,超声频率20khz,

得到可注射混合液。

步骤2共混纺丝胶的制备

将制备好的可注射混合液通过纺前注射系统准确加入粘胶中,分别经过动态混合器、静态混合器使其与粘胶充分混合,纳米硒有效含量对粘胶中甲纤的0.05wt%,氧化石墨烯有效含量对粘胶中甲纤的3wt%。制得的共混纺丝胶组成:甲纤含量为8.9wt%,含碱为4.6wt%,粘度(落球法)为52s,熟成度(10%nh4cl)为14ml。

步骤3纺丝及后处理

将上述共混纺丝胶进入凝固浴进行纺丝,丝束经多级牵伸后,再经切断、脱硫、水洗、上油、烘干后,制得含硒复合保健再生纤维素纤维。所述凝固浴组成:硫酸90g/l、硫酸钠360g/l,硫酸锌8g/l,酸温46℃。所述后处理脱硫温度:62℃,水洗温度:55℃,不漂白,上油温度:45℃。

通过以上工序制得的纳米硒复合保健再生纤维素纤维干断裂强度为2.36cn/dtex,湿断裂强度为1.22cn/dtex,干断裂伸长率为16.5%,白度10,纳米硒质量分数为0.049%,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为2.96%。根据《gb/t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振荡法》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99%,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9%,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为98%;通过《gb/t30127-2013纺织品远红外性能检测和评价》法向发射率为0.89,远红外辐射温升为1.5℃。

实施例2一种含硒复合保健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

步骤1可注射混合液的制备

(1)配制:在持续搅拌下,将纳米硒粉体、氧化石墨烯粉体依次缓慢加入到去离子水中,纳米硒粉体粒径d90为1.872μm,氧化石墨烯粒径d90为1.553μm,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10,然后向其加入对纳米硒1.0wt%的羧甲基纤维素、对氧化石墨烯0.5wt%的羟乙基纤维素分散剂,继续搅拌均匀,制备混合液。

所述混合液中,所述纳米硒质量分数为5%,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为2%。

(2)研磨:将配制的混合液用均质机进行分散研磨,均质机转速2500rpm,研磨时间2h。

(3)超声:将研磨好的混合液利用超声波处理10min,超声频率35khz,得到可注射混合液。

步骤2共混纺丝胶的制备

将制备好的可注射混合液通过纺前注射系统准确加入粘胶中,分别经过动态混合器、静态混合器使其与粘胶充分混合,纳米硒有效含量对粘胶中甲纤的1.0wt%,氧化石墨烯有效含量对粘胶中甲纤的2.0wt%。制得的共混纺丝胶组成:甲纤含量为9.6wt%,含碱为5.8wt%,粘度(落球法)为44s,熟成度(10%nh4cl)为17ml。

步骤3纺丝及后处理

将上述共混纺丝胶进入凝固浴进行纺丝,丝束经多级牵伸后,经切断、脱硫、水洗、上油、烘干后,制得含硒复合保健再生纤维素纤维。所述凝固浴组成:硫酸128g/l、硫酸钠280g/l,硫酸锌12g/l,酸温36℃。所述后处理脱硫温度:70℃,水洗温度:50℃,不漂白,上油温度:50℃。

通过以上工序制得的纳米硒复合保健再生纤维素纤维干断裂强度为2.25cn/dtex,湿断裂强度为1.12cn/dtex,干断裂伸长率为18%,白度13,纳米硒质量分数为0.97%,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为1.98%。根据《gb/t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振荡法》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99%,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100%,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为99%;通过《gb/t30127-2013纺织品远红外性能检测和评价》法向发射率为0.92,远红外辐射温升为1.7℃。

实施例3一种含硒复合保健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

步骤1可注射混合液的制备

(1)配制:在持续搅拌下,将纳米硒粉体、氧化石墨烯粉体依次缓慢加入到去离子水中,纳米硒粉体粒径d90为1.762μm,氧化石墨烯粒径d90为1.226μm,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9,然后向其加入对纳米硒0.8wt%的羟乙基纤维素、对氧化石墨烯0.3wt%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分散剂,继续搅拌均匀,制备混合液。

所述混合液中,纳米硒质量分数为8%,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为1%。

(2)研磨:将配制的混合液用均质机进行分散研磨,均质机转速2000rpm,研磨时间3h。

(3)超声:将研磨好的混合液利用超声波处理20min,超声频率30khz,得到可注射混合液。

步骤2共混纺丝胶的制备

将制备好的可注射混合液通过纺前注射系统准确加入粘胶中,分别经过动态混合器、静态混合器使其与粘胶充分混合,纳米硒有效含量对粘胶中甲纤的2.0wt%,氧化石墨烯有效含量对粘胶中甲纤的0.5wt%。制得的共混纺丝胶组成:甲纤含量为9.8wt%,含碱为5.4wt%,粘度(落球法)为35s,熟成度(10%nh4cl)为15ml。

步骤3纺丝及后处理

将上述共混纺丝胶进入凝固浴进行纺丝,丝束经多级牵伸后,经切断、脱硫、水洗、上油、烘干后,制得含硒复合保健再生纤维素纤维。所述凝固浴组成:硫酸102g/l、硫酸钠320g/l,硫酸锌10g/l,酸温40℃。所述后处理脱硫温度:78℃,水洗温度:60℃,不漂白,上油温度:42℃。

通过以上工序制得的纳米硒复合保健再生纤维素纤维干断裂强度为2.46cn/dtex,湿断裂强度为1.24cn/dtex,干断裂伸长率为17.5%,白度16,纳米硒质量分数为1.98%,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为0.49%。根据《gb/t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振荡法》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100%,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100%,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为99%;通过《gb/t30127-2013纺织品远红外性能检测和评价》法向发射率为0.94,远红外辐射温升为1.8℃。

对比例一种含硒复合保健再生纤维素纤维的制备

步骤1可注射混合液的制备

(1)配制:在持续搅拌下,将纳米硒粉体缓慢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所述纳米硒质量分数为5%,纳米硒粉体粒径d90为1.528μm,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为8,然后向其加入对纳米硒1.0wt%的羟乙基纤维素分散剂,继续搅拌。

(2)研磨:将配制的混合液用均质机进行分散研磨,均质机转速2500rpm,研磨时间3h。

(3)超声:将研磨好的混合液利用超声波处理30min,超声频率25khz,得到可注射混合液。

步骤2共混纺丝胶的制备

将制备好的可注射混合液通过纺前注射系统准确加入粘胶中,分别经过动态混合器、静态混合器使其与粘胶充分混合,纳米硒有效含量对粘胶中甲纤的2.0wt%。制得的共混纺丝胶组成:甲纤含量为9.5wt%,含碱为5.2wt%,粘度(落球法)为38s,熟成度(10%nh4cl)为14ml。

步骤3纺丝及后处理

将上述共混纺丝胶进入凝固浴进行纺丝,丝束经多级牵伸后,经切断、脱硫、水洗、上油、烘干后,制得含硒复合保健再生纤维素纤维。所述凝固浴组成:硫酸105g/l、硫酸钠325g/l,硫酸锌11g/l,酸温42℃。所述后处理脱硫温度:76℃,水洗温度:62℃,不漂白,上油温度:40℃。

通过以上工序制得的纳米硒复合保健再生纤维素纤维干断裂强度为2.08cn/dtex,湿断裂强度为1.05cn/dtex,干断裂伸长率为16.5%,纳米硒质量分数为1.97%。根据《gb/t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第3部分:振荡法》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96%,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8%,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为97%;通过《gb/t30127-2013纺织品远红外性能检测和评价》法向发射率为0.90,远红外辐射温升为1.5℃。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