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改性的涤纶混纺织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02838发布日期:2020-03-27 20:49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涤纶混纺织物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石墨烯改性的涤纶混纺织物。



背景技术:

混纺化纤织物是化学纤维与其它棉毛、丝、麻等到天然纤维混合纺纱织成的纺织产品。例如:涤棉布、涤毛华达呢等。比如涤棉混纺物是以涤纶为主要成份,采用65%-67%涤纶和33%-35%的棉花混纱线织成的纺织品,涤棉布俗称棉的确凉。特点:既突出了涤纶的风格又有棉织物的长处,在干、湿情况下弹性和耐磨性都较好,尺寸稳定,缩水率小,具有挺拔、不易皱折、易洗、快干的特点,不能用高温熨烫和沸水浸泡。

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织物的性能提出了许多新挑战,如防紫外、阻燃、防静电等性能。常用的改进手段包括添加增强填料、涂覆功能涂层、染整处理、表面电荷处理等,后三种方法为基于织物表面处理的方法,虽然从工艺角度更为方便,成本低,但是所得织物的性能随使用过程会或多或少出现下降,在反复洗涤、日晒、变形的过程中,表面处理层的性能难以稳定。而添加增强材料的方法能使功能性材料分散于织物内部,大大提高了织物的耐用性,并且可被回收,使用效率更高。

中国发明专利cn107190382a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改性的涤纶混纺织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混纺织物是由40~60质量份棉纤维、30~50质量份石墨烯/pet复合纤维和10~20质量份其他纤维经混纺得到。石墨烯/pet复合纤维是通过在pet前驱体中加入褶球状氧化石墨烯和催化剂,进行原位缩聚,再经高速熔融纺丝、冷却、上油、牵伸、加弹、织布、染色、后整理制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一种石墨烯改性的涤纶混纺织物。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石墨烯改性的涤纶混纺织物,其特征在于以质量份计包括:氧化石墨烯改性纳米粉末20-3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5-25份,钛酸丁酯3-6份,聚醚磷酸酯20-30份,棉纤维50-60份,复合纤维10-20份。

优选的,以质量份计包括:氧化石墨烯改性纳米粉末2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5份,钛酸丁酯3份,聚醚磷酸酯20份,棉纤维50份,复合纤维10份。

优选的,以质量份计包括:氧化石墨烯改性纳米粉末3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5份,钛酸丁酯6份,聚醚磷酸酯30份,棉纤维60份,复合纤维20份。

优选的,以质量份计包括:氧化石墨烯改性纳米粉末25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0份,钛酸丁酯5份,聚醚磷酸酯25份,棉纤维55份,复合纤维15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既可保留原织物的舒适性、吸水性、透气性等特性,又能利用石墨烯的特性,使混纺织物具有良好的防紫外性能和阻燃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石墨烯改性的涤纶混纺织物,以质量份计包括:氧化石墨烯改性纳米粉末2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5份,钛酸丁酯3份,聚醚磷酸酯20份,棉纤维50份,复合纤维10份。

实施方式二:

石墨烯改性的涤纶混纺织物,以质量份计包括:氧化石墨烯改性纳米粉末30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5份,钛酸丁酯6份,聚醚磷酸酯30份,棉纤维60份,复合纤维20份。

实施方式三:

石墨烯改性的涤纶混纺织物,以质量份计包括:氧化石墨烯改性纳米粉末25份,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20份,钛酸丁酯5份,聚醚磷酸酯25份,棉纤维55份,复合纤维15份。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发明内容及具体实施方式意在证明本发明所提供技术方案的实际应用,不应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内,当可作各种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