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装拼接的环形造纸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47032发布日期:2019-12-17 22:15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组装拼接的环形造纸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造纸技术领域,涉及造纸网,具体是一种便于组装拼接的环形造纸网。



背景技术:

造纸网是造纸机上的配件,在造纸机上是纸幅成形和脱水的最为重要的媒介物,对成纸质量起着关键作用,是造纸工业领域用于造纸脱水的易消耗器材,根据织网材料不同,分为:造纸铜网、不锈钢造纸网、塑料造纸网、聚酯造纸网、造纸毛布、造纸网毯等等,环形造纸网属于造纸网的一种。

现有的环形造纸网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现有的环形造纸网在使用时外网与内网基本上都是焊接的不可拆卸的,导致外网和内网在需要更换时不够方便,且现有的环形造纸网在拼接时不够方便,导致造纸网在拼接时人工拼接的效率较低,给实际使用带来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组装拼接的环形造纸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便于组装拼接的环形造纸网,包括外网,所述外网的内表面衔接有内网,且内网的内部设置有卷辊,所述外网的外表面设置有衔接组件,所述外网和内网的衔接处设置有若干组衔接框和固定框,所述衔接框位于固定框的内部,所述衔接框与内网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与外网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相邻所述固定框之间连接有加固件;

所述加固件包括固定扣,贯穿所述固定扣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和第二连接带的衔接处固定安装有按扣,且按扣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支杆,所述固定扣的内部开设有挤压槽;

所述衔接组件包括固定板,贯穿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开设有插槽,且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两组滑槽,两组所述滑槽平行设置,所述滑槽的内表面卡接有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呈对称设置,且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均通过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长度大于滑槽的深度。

进一步的,所述支杆的一端呈球形设置,且支杆的球形大小与挤压槽的内部大小相契合。

进一步的,所述外网和内网的截面呈环形设置,且外网和内网的表面孔径规格大小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衔接框和固定框相契合,且衔接框和固定框均呈长方形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插槽的一侧与滑槽的一侧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衔接框和固定框相契合,可以将外网和内网进行连接,使得外网和内网在连接时更加的方便,且方便了外网和内网之间的拆卸,且采用加固件对相邻的固定框之间进行加固,从而使得固定框的稳定性更好,使外网和内网之间的连接更好,不容易脱落;

通过设置衔接组件对外网的两端进行固定,将造纸网的两端插入到固定板的内部的插槽内,将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在滑槽的内部相插槽的内部推进,使得滑块将造纸网的表面顶紧,再将第一压块利用滑槽上移,将第二压块利用滑槽下移,使得第一压块和第二压块的表面分别与固定板的下表面和上表面贴紧,从而对造纸网的两端进行固定,使得造纸网在拼接是更加的方便省力,操作更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加固件的内部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衔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网;2、内网;3、卷辊;4、衔接组件;5、衔接框;6、固定框;7、加固件;8、固定扣;9、第一连接带;10、第二连接带;11、按扣;12、支杆;13、挤压槽;14、固定板;15、插槽;16、滑槽;17、第一压块;18、第二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便于组装拼接的环形造纸网,包括外网1,外网1的内表面衔接有内网2,且内网2的内部设置有卷辊3,外网1的外表面设置有衔接组件4,外网1和内网2的衔接处设置有若干组衔接框5和固定框6,衔接框5位于固定框6的内部,衔接框5与内网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固定框6与外网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相邻固定框6之间连接有加固件7,加固件7对相邻的固定框6之间进行加固;

加固件7包括固定扣8,贯穿固定扣8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带9和第二连接带10,第一连接带9和第二连接带10的衔接处固定安装有按扣11,且按扣1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支杆12,固定扣8的内部开设有挤压槽13;

衔接组件4包括固定板14,贯穿固定板1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开设有插槽15,且固定板14的一侧开设有两组滑槽16,两组滑槽16平行设置,滑槽16的内表面卡接有第一压块17和第二压块18,第一压块17和第二压块18在外网1插入到插槽15内之后,对外网1的两端进行加固。

第一压块17和第二压块18呈对称设置,且第一压块17和第二压块18均通过滑块与滑槽16滑动连接,滑块的长度大于滑槽16的深度,滑块的长度设置成大于滑槽16的深度,从而可以将滑块进行推进,对外网1的表面进行顶紧。

支杆12的一端呈球形设置,且支杆12的球形大小与挤压槽13的内部大小相契合,支杆12的一端球形设置嵌入到挤压槽13的内部,从而能利用挤压槽13对支杆12的一端进行固定。

外网1和内网2的截面呈环形设置,且外网1和内网2的表面孔径规格大小相同。

衔接框5和固定框6相契合,且衔接框5和固定框6均呈长方形设置。

插槽15的一侧与滑槽16的一侧相连通。

一种便于组装拼接的环形造纸网,在使用时,首先将内网2安装在外网1的内部,将内网2上的衔接框5与外网1上的固定框6相契合,利用加固件7对固定框6进行加固,采用第一连接带9和第二连接带10将相邻的固定框6连接起来,第一连接带9和第二连接带10衔接处采用按扣11固定在固定扣8的内部,并采用挤压槽13对支杆12的端部进行固定,从而对按扣11进行加固,外网1的两端衔接处采用衔接组件4进行固定,第一压块17和第二压块18的下部和上部均向一侧延伸,首先将造纸网的两端插入到固定板14的内部的插槽15内,将第一压块17和第二压块18在滑槽16的内部相插槽15的内部推进,使得滑块将造纸网的表面顶紧,再将第一压块17利用滑槽16上移,将第二压块18利用滑槽16下移,使得第一压块17和第二压块18的表面分别与固定板14的下表面和上表面贴紧,从而对造纸网的两端进行固定,在延长造纸网的长度时,也可以利用上述操作对造纸网进行延长,较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衔接框5和固定框6相契合,可以将外网1和内网2进行连接,使得外网1和内网2在连接时更加的方便,且方便了外网1和内网2之间的拆卸,且采用加固件7对相邻的固定框6之间进行加固,从而使得固定框6的稳定性更好,使外网1和内网2之间的连接更好,不容易脱落;通过设置衔接组件4对造纸网的两端进行固定,将造纸网的两端插入到固定板14的内部的插槽15内,将第一压块17和第二压块18在滑槽16的内部相插槽15的内部推进,使得滑块将外网1的表面顶紧,再将第一压块17利用滑槽16上移,将第二压块18利用滑槽16下移,使得第一压块17和第二压块18的表面分别与固定板14的下表面和上表面贴紧,从而对造纸网的两端进行固定,使得造纸网在拼接时更加的方便省力,操作更简单。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