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纱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13413发布日期:2019-12-24 21:40阅读:9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纱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导纱杆。



背景技术:

导纱工序是纺织工艺中极为重要的环节,现有的导纱杆一般只对应一根纱线,如需多根纱线同时疏导时,需要采用多根导纱杆进行导纱,这样由于锭子的纱线筒上方的导纱杆数量较多,不便于锭子上的纱线筒的拆卸和安装。有些导纱杆可同时疏导多根纱线,多根纱线经导纱杆后进行股线复捻,如此只能完成一根股线的复捻,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同时疏导多根纱线,且能够为多根股线复捻工序同时疏导纱线的导纱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导纱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的轴向两端分设有导纱座和导纱器,于所述杆体上沿杆体的轴线可拆卸连接有若干根挂杆,所述挂杆沿杆体的径向水平向外延伸,且若干根所述挂杆的长度沿杆体的轴线由所述导纱座向所述导纱器的方向逐渐缩短,所述挂杆远离杆体的一端固设有导纱环;所述导纱器至少为一个,且所述导纱器与杆体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于所述挂杆远离所述导纱环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弧形的具有弹性的抱紧板,所述抱紧板具有两个自由端,各所述自由端上分别设有一连接耳,所述抱紧板卡接于所述杆体上,且两所述连接耳通过贯穿二者的螺栓以将所述抱紧板紧固于所述杆体上。

进一步的,于所述抱紧板的外表面上设有连接套,所述挂杆远离所述导纱环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套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于所述抱紧板的内侧嵌设有一层橡胶垫。

进一步的,所述杆体远离所述导纱座的一端设有安装板,所述导纱器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装板的两侧中与所述挂杆相对应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铰接于所述杆体的端部,且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杆体之间固设有缓冲弹簧,所述安装板在外力作用下沿所述杆体的轴线向下翻转,以形成所述缓冲弹簧对所述安装板翻转的阻挡。

进一步的,所述导纱器包括导纱板,所述导纱板的一端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导纱板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有若干个导纱孔。

进一步的,所述导纱孔的径向截面为沿导纱孔的径向向内拱起的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于所述杆体上沿杆体的轴线可拆卸连接有若干根挂杆,所述挂杆远离杆体的一端固设有导纱环;如此设计,多根纱线分别穿过相对应的导纱环,并通过所述导纱器后进行一根股线的复捻,由于若干根所述挂杆的长度沿杆体的轴线由所述导纱座向所述导纱器的方向逐渐缩短,多根纱线之间具有间隙,而不会发生纱线之间交错缠绕的现象;如需同时进行多根股线的复捻,只需在所述杆体的另一侧安装若干根上述的挂杆,导纱器的数量与股线的数量相同,多根纱线分为与导纱器数量相同的组,每组纱线分别通过相对应的导纱器进入股线复捻工序,进而实现多根股线的同时复捻;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且不易发生纱线打结、缠绕等情况。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除挂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导纱板沿导纱孔的径向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挂杆和抱紧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标注部件:1-杆体,2-挂杆,201-抱紧板,202-连接耳,203-连接套,204-橡胶垫,205-导纱环,3-安装板,4-导纱板,401-导纱孔,402-连接板,5-导纱座,6-纱线,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种导纱杆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导纱杆,如图1所示,包括杆体1,在杆体1的轴线方向的两端分别装配有导纱座5和导纱器。在杆体1上沿杆体1的轴线可拆卸连接有多根挂杆2,多根挂杆2为一组,这组挂杆2为导纱器疏导纱线6。每个挂杆2沿杆体1的径向水平向外延伸,且该组的多根挂杆2的长度沿杆体1的轴线由导纱座5向导纱器的方向逐渐缩短。本实施例为了实现两根股线的复捻,在杆体1上可拆卸连接有另一组挂杆2,两组挂杆2分别设置在杆体1的两侧。杆体1的端部固定有两个导纱器,两个导纱器分别两组挂杆2一一对应。

如图4所示,在挂杆2的轴线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导纱环205和具有弹性的弧形的抱紧板201。抱紧板201具有两个自由端,每个自由端上均固定有一个连接耳202。在外力作用下抱紧板201弹性张开并卡接在杆体1上,且抱紧板201通过贯穿两个连接耳202的螺栓将抱紧板201紧固在所述杆体1上,用以防止抱紧板201沿杆体1的轴线滑动。本实施例为了更进一步提高抱紧板201与杆体1的摩擦力,在抱紧板201的内侧黏结有一层橡胶垫204。本实施例为了便于不同长度挂杆2的更换,以实现批量生产制造,且只需制造不同长度的挂杆2即可,采用的实施方式为:在抱紧板201的外表面上固定有连接套203,挂杆2远离导纱环205的一端与连接套203螺纹连接。

本实施例为了防止纱线6在经过导纱器过程中张力过大,进而造成纱线6断裂影响股线的复捻质量,如图2所示,在杆体1远离导纱座5的一端铰接有安装板3,且安装板3与杆体1之间安装有缓冲弹簧7。安装板3在外力作用下沿杆体1的轴线向下翻转,缓冲弹簧7对安装板3翻转的阻挡,由此将部分张力抵消。

如图2所示,两个导纱器可拆卸安装在安装板3的两侧,并分别与两组挂杆2相对应。其中,导纱器包括导纱板4,导纱板4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402,连接板402与安装板3的侧面相贴合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板3上。导纱板4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开有多个导纱孔401。本实施例为了使纱线6穿过导纱孔401后竖直向下进入股线复捻工序时,纱线6平滑地通过导纱孔401,以减少纱线6在导纱孔401内的摩擦,如图3所示,导纱孔401的径向截面为沿导纱孔401的径向向内拱起的圆弧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工作原理如下:

将多根纱线6的一端由相对应的纱线6筒引出,且每个纱线6穿过相对应的导纱环205和导纱孔401并进入股线复捻工序,并确保纱线6之间不会出现交错的情况;两个导纱器为股线复捻工序提供两股纱线6进行复捻,进而形成两根股线;当纱线6疏导的过程中,纱线6的张力过大时,导纱器会沿杆体1的轴线向下弹性转动一定角度,进而抵消纱线6的一部分张力,以避免纱线6断裂的情况发生。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