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E椰棕垫生产用原料打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57613发布日期:2019-12-31 15:39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一种3E椰棕垫生产用原料打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3e椰棕垫生产用原料打散装置,属于3e椰棕垫生产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椰棕是由椰子外壳提取出来的丝状物质,经过高温消毒和净化压缩后形成的一种天然材料,其通常是压缩、滚卷之后成捆售卖和购买的。椰棕垫是以椰棕为原料制成的垫子,由于其天然无害,通常用于床垫的制作中。椰棕垫制作的工艺过程通常包括原料打散、原料除尘、预成型、切割和压制成型。椰棕由于有很多丝线缠绕,将其压缩、滚卷之后,这些丝线会相互缠绕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而且这个整体有些部位会比较厚实,有些部位又比较稀薄,不均匀,而且不易分开,因此,压制成椰棕垫之前需要将原料椰棕打散。

而现有的打散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且打散不均匀,打散效果差,影响后续加工,降低了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3e椰棕垫生产用原料打散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通过打散叶一和打散叶二进行打散,便于风机和加热管进行干燥,提高打散效果,通过弹簧进行减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3e椰棕垫生产用原料打散装置,包括框架和底座,所述框架滑动设置在底座上端,所述框架下端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下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框架上端设置有转筒,所述转筒左部转动连接定位环,所述定位环右端固定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右端延伸至转筒内,且通过轴承与转筒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环形侧面固定有打散叶一,所述转筒内部固定有打散叶二,所述框架内下端通过螺钉固定有风机,所述风机上端固定有加热箱,所述加热箱内固定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箱上侧的框架内固定有分流管,所述加热箱通过导管与分流管相连通,所述分流管设置在转筒下侧。

进一步地,所述转筒环形侧面前部通过铰链铰接有端盖,所述端盖上部通过紧固螺栓与转筒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内左端和内右端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框架左端和右端均焊接固定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打散叶一和打散叶二均设有两组以上,两组以上所述打散叶一等距固定在转动杆环形侧面上,两组以上所述打散叶二等距固定在转筒内侧,所述打散叶一和打散叶二错位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框架左端固定连接电机一,所述电机一右端输出轴穿过框架与定位环固定连接,所述框架右端固定连接电机二,所述电机二左端输出轴穿过框架与转筒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环内壁开设有滚珠槽,所述滚珠槽内安装有滚珠,所述滚珠与转筒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分流管环形侧面上端等距开设有通孔一,所述转筒环形侧面等距开设有通孔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3e椰棕垫生产用原料打散装置,因添加了定位环、框架、转动杆、分流管、底座、弹簧、风机、加热管、加热箱、打散叶二、转筒、打散叶一、紧固螺栓以及端盖,该设计使用方便,便于通过打散叶一和打散叶二进行打散,便于风机带动空气流动,进而对原料进行吹拂,便于通过加热管对空气加热,进而便于原料进行干燥,提高打散效果,便于通过弹簧对框架进行减震,解决了现有的打散装置结构较为复杂,且打散不均匀,打散效果差,影响后续加工,降低了产品质量的问题。

因添加了端盖和紧固螺栓,该设计转筒进行进出料,因添加了滑槽和滑块,该设计便于对框架进行导向和限位,因添加了滚珠槽和滚珠,该设计便于定位环和转筒进行转动,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通过打散叶一和打散叶二进行打散,便于风机和加热管进行干燥,提高打散效果,通过弹簧进行减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3e椰棕垫生产用原料打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3e椰棕垫生产用原料打散装置中转筒和端盖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定位环、2-框架、3-转动杆、4-分流管、5-底座、6-弹簧、7-风机、8-加热管、9-加热箱、10-打散叶二、11-转筒、12-打散叶一、13-紧固螺栓、14-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3e椰棕垫生产用原料打散装置,包括框架2和底座5,框架2滑动设置在底座5上端,框架2下端固定有弹簧6,弹簧6下端与底座5固定连接,框架2上端设置有转筒11,转筒11左部转动连接定位环1,定位环1右端固定有转动杆3,转动杆3右端延伸至转筒11内,且通过轴承与转筒11转动连接,转动杆3环形侧面固定有打散叶一12,转筒11内部固定有打散叶二10,框架2内下端通过螺钉固定有风机7,风机7上端固定有加热箱9,加热箱9内固定有加热管8,加热箱9上侧的框架2内固定有分流管4,加热箱9通过导管与分流管4相连通,分流管4设置在转筒11下侧,首先将用电设备与外部电源相连接,然后旋下紧固螺栓13将端盖14打开,然后原料放入转筒11内,并将端盖14复位固定,然后运行电机一和电机二,电机一带动定位环1转动,定位环1带动转动杆3转动,转动杆3带动打散叶一12转动,电机二带动转筒11进行转动,转筒11带动打散叶二10转动,通过打散叶一12和打散叶二10对原料进行打散,风机7带动空气流动,进入加热箱9内,加热箱9内加热管8对冷空气进行加热,并进入分流管4内,并通过通孔一和通孔二吹拂至转筒11内对原料进行加热,进一步提高打散效果,通过弹簧6对框架2进行减震,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最后将端盖14打开,将打散后的原料取出,使用方便,便于通过打散叶一12和打散叶二10进行打散,便于风机7带动空气流动,进而对原料进行吹拂,便于通过加热管8对空气加热,进而便于原料进行干燥,提高打散效果,便于通过弹簧6对框架2进行减震。

转筒11环形侧面前部通过铰链铰接有端盖14,端盖14上部通过紧固螺栓13与转筒11固定连接,通过端盖14,便于添加和取出原料。

底座5内左端和内右端均开设有滑槽,框架2左端和右端均焊接固定有滑块,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通过滑槽和滑块,便于对框架2进行导向和限位。

打散叶一12和打散叶二10均设有两组以上,两组以上打散叶一12等距固定在转动杆3环形侧面上,两组以上打散叶二10等距固定在转筒11内侧,打散叶一12和打散叶二10错位设置,提高打散效果。

框架2左端固定连接电机一,电机一右端输出轴穿过框架2与定位环1固定连接,框架2右端固定连接电机二,电机二左端输出轴穿过框架2与转筒11固定连接,通过电机一,便于带动定位环1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转动杆3进行转动,通过电机二,便于带动转筒11进行转动。

定位环1内壁开设有滚珠槽,滚珠槽内安装有滚珠,滚珠与转筒11相接触,通过滚珠,便于定位环1和转筒11进行转动,提高使用寿命。

分流管4环形侧面上端等距开设有通孔一,转筒11环形侧面等距开设有通孔二,通过通孔一和通孔二,便于空气流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