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张压实脱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45606发布日期:2020-03-24 15:28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纸张压实脱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纸张压实脱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纸的用途越来越广,纸张的使用量也变得越来越大,但现有的纸张脱水装置在进行压榨的过程中,纸张脱水时的废水易残留在脱水装置上,造成纸张的二次浸湿,不易将水榨取干净,采用多次压榨脱水,极易造成待加工的纸张损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纸张压实脱水设备。

一种纸张压实脱水设备,包括机架、上压辊、下压辊、设于机架上的多个导向辊及绕设于导向辊上的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上贯穿设有多个滤孔,所述机架上设有除水机构,所述除水机构包括固设于机架上的除水辊和可转动套设于除水辊上的压辊,所述除水辊内设有进气空腔和出气空腔,所述进气空腔与出气空腔相连通,所述出气空腔呈扇形设于除水辊侧下方,所述压辊上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出气槽。

本实用新型通过滤孔的设置,使得纸张随传送带同步动作时,废水可从滤孔处流出,避免废水留在脱水设备上,影响后续对纸张的脱水效果,避免纸张的二次浸湿;通过进气空腔的设置,使得气体可充入进气空腔内;通过进气空腔与出气空腔相连通,使得进气空腔内的气体可进入出气空腔内;通过将出气空腔呈扇形设于除水辊侧下方,使得从出气空腔喷出的气体可倾斜喷射于纸张上,向下喷射于纸张上的气体促使纸张上的气体从滤孔出流出,对纸张实现预脱水,同时可促使纸张平铺在传送带上,避免纸张随传送进入上下压辊时产生褶皱,保证成品的良品率,且向后侧喷射的气体可将残留在纸张表面的粉尘吹散,避免脱水后的纸张表面残留过多的粉尘,进一步保证纸张的外观质量;通过将除水辊固设于机架上,使得出气空腔始终与传送带呈倾斜设置,从而保证出气空腔内的气体对纸张的除水除尘动作不间断进行;通过将出气空腔设置为扇形,使得出气空腔内可容纳较多的气体,避免气体较少、气压不足的情况发生。

所述压辊上沿其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出气槽,通过在压辊上设置多个出气槽,使得从出气槽内喷出的气体气压更强,且多个出气槽沿压辊上圆周方向间隔设置,使得压辊在除水辊上滚动时,始终有部分出气槽位于出气空腔侧,从而保证出气空腔可始终将气体吹至纸张上。

所述除水辊与压辊呈紧贴设置,所述压辊与传送带呈紧贴设置,所述出气槽内侧设有弯折部,通过除水辊与压辊的紧贴设置,可避免出气空腔内的气体溢出,保证出气空腔内的气体可全部作用于纸张上,节约能耗,通过弯折部的设置,可避免压辊相对除水辊转动时压辊内侧与除水辊外侧发生碰撞,从而影响传送带的紧纸速度,通过压辊与传送带呈紧贴设置,使得传送带上纸张可在压辊的作用下实现预铺平,避免脱水后的的纸张产生褶皱,同时可对纸张起到一定的压紧作用,避免纸张受到气体作用时发生位移或形变。

所述出气槽外侧设有勾部,所述勾部朝出气槽内侧弯折设置,通过勾部的设置,使得气体从出气槽喷出时,部分气体会在勾部的作用下向内回流,从而减缓从出气槽喷出的气体流速,使气体呈扩散状态喷出,避免气体喷射至纸张上时损坏纸张。

所述上压辊外表面套设有挤水层,该挤水层具有弹性和防水性,通过挤水层的设置,使得上压辊对纸张进行脱水时不与纸张直接接触,避免上压辊的磨损,通过挤水层具有弹性的设置,使得挤水层挤压纸张时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从而使得挤水层与纸张之间由线接触变为面接触,保证上压辊对纸张的挤水效果,避免挤水不彻底的情况,通过挤水层具有防水性的设置,使得挤出的废水无法进入挤水层内,从而避免挤水层挤压纸张时,挤水层内的废水对纸张造成二次浸湿。

所述挤水层内壁沿其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凸块,所述上压辊上设有与凸块相配合的凹槽,凸块嵌设于凹槽内,通过凸块和凹槽的配合,便于挤水层的更换,其结构简单,便于人工安装,无需对整个上压辊进行打磨。

所述机架上还设有刮水装置,所述刮水装置包括设于机架上的落水板、倾斜设置于落水板上的落水槽及与上压辊紧贴设置的刮板,通过刮板与上压辊紧贴设置,使得上压辊转动时可通过刮板将其表面的废水刮除,保证上压辊对纸张进行挤压时其表面没有残留上一次挤压留下的废水,提高了压榨部干度,增加了纸页干燥部的强度。

所述刮板倾斜设置于落水板上,通过刮板倾斜设置于落水板上,使得从上压辊上刮除的废水可沿刮板滑落至落水板上,避免废水直接从上压辊上掉落造成溅射,同时便于废水的收集,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通过滤孔的设置,使得纸张随传送带同步动作时,废水可从滤孔处流出,避免废水留在脱水设备上,影响后续对纸张的脱水效果,避免纸张的二次浸湿;通过将出气空腔的设置,使得从出气空腔喷出的气体可倾斜喷射于纸张上,对纸张实现预脱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4所述,一种纸张压实脱水设备,包括机架1、上压辊2、下压辊3、设于机架1上的多个导向辊及绕设于导向辊上的传送带6,所述导向辊包括第一导向辊51、第二导向辊52、第三导向辊53及第四导向辊54,所述第一导向辊51可转动的设置于机架1左侧,所述第二导向辊52可转动的设置于机架1右侧,所述第三导向辊53可转动设置于机架1左下侧,且第三导向辊53设于第一导向辊51右侧,所述第四导向辊54可转动设置于机架1右下侧,且第四导向辊54设于第二导向辊52左侧,所述传送带6绕设于导向辊上且与各个导向辊呈张紧状态,所述机架1上焊接设有进纸驱动件521,所述进纸驱动件521为市面上可直接购买得到的普通电机,故不做赘述,该进纸驱动件521的输出轴穿过机架1上对应的通孔与第二导向辊52焊接固连,使得进纸驱动件521可驱动第二导向辊52转动,从而带动传送带6的转动,仅需将需脱水的纸张放置于传送带上即可实现送料,所述传送带6由橡胶制成,使得传送带6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避免脱水时传送带的损坏,且废水无法进入橡胶内部,使得挤出的废水无法进入传送带6内,从而避免挤压纸张时传送带6内的废水对纸张造成二次浸湿,该传送带6上贯穿开设有多个滤孔61,滤孔61沿传送带6表面间隔设置,通过滤孔的设置,使得纸张随传送带同步动作时,废水可从滤孔处流出,避免废水留在脱水设备上,影响后续对纸张的脱水效果,避免纸张的二次浸湿。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6上,所述机架1上设有除水机构,所述除水机构包括固设于机架1上的除水辊7和压辊8,所述除水辊7向内凹陷设有进气空腔71和出气空腔72,所述进气空腔71与出气空腔72相连通,所述出气空腔72呈扇形设于除水辊7侧下方,所述机架1上焊接设有除水驱动件73,除水驱动件73为市面上可直接购买得到的普通气泵,故不做赘述,该除水驱动件73的输气管穿过除水辊7上对应的通孔与进气空腔71相连通,使得除水驱动件73可将气体输送至进气空腔71内,所述压辊8套设于除水辊7上,所述除水辊7与压辊8呈紧贴设置,所述压辊8与传送带6呈紧贴设置,所述出气槽81内侧设有弯折部811,该弯折部811出气槽81侧壁向内倾斜凹陷形成,所述压辊8上沿其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出气槽81,出气空腔71内的气体可通过出气槽81排出。

具体的,所述出气槽81外侧设有勾部812,所述勾部812由出气槽81内壁向外凸起形成,所述勾部812朝出气槽81内侧弯折设置且设于出气槽81两侧,通过勾部的设置,使得气体从出气槽喷出时,部分气体会在勾部的作用下向内回流,从而减缓从出气槽喷出的气体流速,使气体呈扩散状态喷出,避免气体喷射至纸张上时损坏纸张。

进一步的,所述上压辊2可转动的设置于机架1上,所述上压辊2外表面套设有挤水层4,本实施例中挤水层4由橡胶材料支撑,所述挤水层4内壁沿其圆周方向向外凸起设有多个凸块41,所述上压辊2上向内凹陷设有与凸块41相配合的凹槽42,所述凸块41可嵌设于凹槽42内,从而便于挤水层4的更换,所述挤水层4下表面与传送带6上表面相抵,所述机架1上焊接设有脱水驱动件21,所述脱水驱动件21为市面上可直接购买得到的普通电机,故不做赘述,该脱水驱动件21的输出轴穿过机架1上对应的通孔与上压辊2焊接固连固连,使得脱水驱动件21可驱动上压辊2转动,所述下压辊3可转动的设置于机架1上,该下压辊3设于上压辊2正下方,其顶部与传送带6下表面相接触且与上压辊2底部相抵,使得纸张在上压辊2和下压辊3之间经过时,纸张受到挤压力而实现脱水。

具体的,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刮水装置,所述刮水装置包括落水板9、落水槽91及刮板10,所述落水板9焊接设于机架1上,所述落水槽91由落水板9向下凹陷形成,该落水槽91呈倾斜设置,使得落水槽91内的废水可向倾斜侧流动,所述刮板10倾斜设置于落水板9上,且与上压辊2紧贴设置,所述刮板10由耐磨材料支撑。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