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湿法纺丝机的收丝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43147发布日期:2020-09-25 18:15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湿法纺丝机的收丝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丝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湿法纺丝机的收丝组件。



背景技术:

湿法纺丝,是将聚合物溶于溶剂中,通过喷丝孔喷出细流,进入凝固浴形成纤维的化学纤维纺丝方法。适用于湿法纺丝的成纤聚合物,其分解温度低于熔点或加热时易变色,且能溶解在适当溶剂中。聚丙烯腈纤维、聚乙烯醇纤维等合成纤维和粘胶纤维、铜氨纤维等人造纤维品种采用湿法纺丝生产。湿法纺丝工艺主要包括纺丝原液制备、纺前准备、纺丝以及丝条上油和卷绕。

其主要原理是:将成纤高聚物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得到一定组成、一定粘度并具有良好可纺性的溶液,称纺丝原液。也可由均相溶液聚合直接得到纺丝原液。高聚物在溶解前先发生溶胀,即溶剂先向高聚物内部渗入,使大分子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然后溶解形成均匀的溶液。整个过程所需时间很长,溶胀过程的速度对溶解速度有重要影响。高聚物溶液在纺丝之前,须经混和、过滤和脱泡等纺前准备工序,以使纺丝原液的性质均匀一致,除去其中所夹带的凝胶块和杂质并脱除液中的气泡。在粘胶纤维生产中,纺前准备还包括熟成工序,使粘胶具有必要的可纺性。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用于湿法纺丝机的收丝组件不仅仅需要种类繁多、体积庞大的原液制备和纺前准备设备,而且还要有凝固浴、循环及回收设备,其工艺流程复杂、厂房建筑和设备投资费用大、纺丝速度低,因此成本较高。

为此,申请人特提出了一种湿法纺丝机,其包括底架,固定在底架上、且依次布设的喷丝组件、冷水浴组件和收丝组件,设置在冷水浴组件与收丝组件之间的数个绕丝组件,以及设置在相邻的绕丝组件之间的加热炉;但是,市面上并无与之匹配的用于湿法纺丝机的收丝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湿法纺丝机的收丝组件,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湿法纺丝机的收丝组件,所述湿法纺丝机设置有底架,所述用于湿法纺丝机的收丝组件所述收丝组件包括固定在底架上的收丝安装架,以及设置在收丝安装架的顶部的收丝执行组件;

所述收丝执行组件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的底部的收丝组件底板,固定在收丝组件底板上的收丝电机,依次连接后与收丝电机连接的减震联轴器、电机驱动带轮、连接法兰和收丝辊,固定在箱体的内壁、用于收丝辊排线的排线组件,以及连接在排线组件与电机驱动带轮之间的皮带;所述连接法兰贯穿箱体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排线组件包括固定在箱体的内壁的排线器连接板,分别固定在排线器连接板上的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分别跨接在第一支架板与第二支架板之间的调节螺杆、光轴和平行轨道,一端与第一支架板采用滚动轴承连接、且另一端贯穿第二支架板设置的滑动轴,固定在滑动轴的端部、且与皮带连接的从动带轮,套设在滑动轴上的拨线筒,一端固定在拨线筒上的排线导杆,设置在排线导杆的另一端的排线轮,固定在拨线筒上的换向臂,套设在调节螺杆上、用于换向臂换向限位的第一宽窄调节座和第二宽窄调节座,以及设置在拨线筒的底部、并夹持平行轨道的导向轴承。

更进一步地,所述收丝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收丝组件底板与收丝电机之间的减震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集成化的结构,集成了喷丝组件、冷水浴组件、绕丝组件、加热炉和收丝组件,其占地面积小;

(2)本实用新型巧妙地设置升降机构驱动原料罐升降,并且采用操作盘旋转操作螺杆升降器,其操作简便,且设备投入成本低廉;

(3)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盒加热原料罐流出的原料,并利用计量泵控制计量,并利用喷丝鹅颈管喷丝;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冷水浴组件,进行冷却凝固;并且去除喷丝板上遗留的杂质;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收丝辊和收丝电机,并且利用排线组件进行自动排线,如此一来便能实现自动收丝;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集成化、占地面积小、设备投入成本低廉等优点,在纺丝机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喷丝组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绕丝组件和加热炉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喷丝组件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喷丝组件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喷丝组件的立体示意图(三)。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喷丝鹅颈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收丝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收丝组件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收丝组件的立体示意图(二)。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底架,2-喷丝组件,3-冷水浴组件,4-绕丝组件,5-加热炉,6-收丝组件,31-冷水槽,32-第一调节辊,33-第二调节辊,34-出水管,61-收丝安装架,62-收丝执行组件,201-第一底座,202-机架,203-螺杆升降器,204-操作盘,205-升降杆,206-导向光杆,207-升降板,208-顶部限位板,209-原料罐,210-加热盒,211-计量泵,212-溶体泵驱动电机,213-喷丝鹅颈管,214-加热盒固定板,2131-鹅颈管接头,2132-上鹅颈管,2133-浊型过滤器,2134-下鹅颈管,2135-喷丝头,6201-收丝组件底板,6202-收丝电机,6203-减震联轴器,6204-电机驱动带轮,6205-连接法兰,6206-收丝辊,6207-排线器连接板,6208-第一支架板,6209-第二支架板,6210-第一宽窄调节座,6211-第二宽窄调节座,6212-滑动轴,6213-拨线筒,6214-换向臂,6215-从动带轮,6216-排线导杆,6217-排线轮,6218-减震块,6219-平行轨道,6220-导向轴承,6221-光轴,6222-调节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湿法纺丝机,包括底架1,固定在底架1上、且依次布设的喷丝组件2、冷水浴组件3和收丝组件6,设置在冷水浴组件3与收丝组件6之间的数个绕丝组件4,以及设置在相邻的绕丝组件4之间的加热炉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等序号用语仅用于区分同类部件,不能理解成对保护范围的特定限定。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部”、“顶部”、“四周边缘”、“中央”等方位性用语是基于附图来说明的。不仅如此,本实施例中的绕丝组件4、加热炉5为现有技术,在此就不予赘述。

具体来说,本实施例的喷丝组件2包括固定在底架1上的第一底座201,固定在第一底座201的顶部的机架202,固定在第一底座201上的螺杆升降器203,与螺杆升降器203连接的操作盘204,与螺杆升降器203连接、贯穿机架202的顶部设置、并由螺杆升降器203驱动升降的升降杆205,固定在升降杆205的顶部的升降板207,固定在升降板207上的原料罐209,固定在机架202的侧边缘、且置于所述原料罐209的下部的加热盒210,设置在加热盒210的底部的计量泵211,固定在机架202的侧边缘、且置于所述计量泵211下部的溶体泵驱动电机212,与加热盒210连接的喷丝鹅颈管213,底部固定在第一底座201上、且贯穿所述机架202的顶部和升降板207设置的数根导向光杆206,设置在导向光杆206的顶部的顶部限位板208,以及固定在机架202的侧壁、用于供加热盒210安装的加热盒固定板214。其中,喷丝鹅颈管213包括依次连接的鹅颈管接头2131、上鹅颈管2132、浊型过滤器2133、下鹅颈管2134和喷丝头2135。在本实施例中,原料罐209与加热盒210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冷水浴组件3包括固定在底架1上的冷水槽31,分别设置在冷水槽31上的第一调节辊32和第二调节辊33,以及设置在冷水槽31的底部的出水管34。

另外,本实施例的收丝组件包括固定在底架1上的收丝安装架61,以及设置在收丝安装架61的顶部的收丝执行组件62;具体来说,该收丝执行组件62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的底部的收丝组件底板6201,固定在收丝组件底板6201上的收丝电机6202,依次连接后与收丝电机6202连接的减震联轴器6203、电机驱动带轮6204、连接法兰6205和收丝辊6206,固定在箱体的内壁、用于收丝辊6206排线的排线组件,连接在排线组件与电机驱动带轮6204之间的皮带,以及设置在收丝组件底板6201与收丝电机6202之间的减震块6218;所述连接法兰6205贯穿箱体设置。与此同时,排线组件包括固定在箱体的内壁的排线器连接板6207,分别固定在排线器连接板6207上的第一支架板6208和第二支架板6209,分别跨接在第一支架板6208与第二支架板6209之间的调节螺杆6222、光轴6221和平行轨道6219,一端与第一支架板6208采用滚动轴承连接、且另一端贯穿第二支架板6209设置的滑动轴6212,固定在滑动轴6212的端部、且与皮带连接的从动带轮6215,套设在滑动轴6212上的拨线筒6213,一端固定在拨线筒6213上的排线导杆6216,设置在排线导杆6216的另一端的排线轮6217,固定在拨线筒6213上的换向臂6214,套设在调节螺杆6222上、用于换向臂6214换向限位的第一宽窄调节座6210和第二宽窄调节座6211,以及设置在拨线筒6213的底部、并夹持平行轨道6219的导向轴承6220。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喷丝组件喷丝,并利用冷水浴组件冷凝,再利用绕丝组件和加热炉绕丝加热,最终利用收丝组件收丝。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