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纱机的卷绕成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459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并纱机的卷绕成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并纱机上的卷绕成形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通用在并纱机上的卷绕成形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并可绕自身轴心线转动的绕线筒以及使纱线在所述的绕线筒的轴心线的方向上往复移动的拨线机构,该拨线机构通常包括一个轴心线与所述的绕线筒的轴心线相平行并绕自身轴心线转动的槽筒,该槽筒转动使得纱线沿槽筒上的导槽沿绕线筒的轴心线往复移动,从而可使多根纱线均匀地缠绕在所述的绕线筒上。但这种结构的并纱机的卷绕成形装置在槽筒高速转动时容易产生分纱现象,降低纱线的抗拉强度、产生藤捻纱,或者使后面的捻线工序容易产生断纱,影响纱线质量;目前大部分的生产企业为保证纱线的质量,大都会降低槽筒的转速,然而这样势必会牺牲部分产量。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并纱机的卷绕成形装置,其可有效避免分纱现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并纱机的卷绕成形装置,包括机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用于卷绕纱线的绕线筒、使纱线沿所述的绕线筒的轴心线往复移动的拨线机构,所述的拨线机构包括两个同轴设置并且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所述的第一转子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拨片,所述的第二转子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拨片,所述的第一拨片与第二拨片的转动平面相互平行并具有一段距离。
所述的第一拨片上具有两片沿所述的第一拨片的径向延伸并均匀分布在所述的第一拨片的转动圆周上的翼,所述的第二拨片上也具有两片沿所述的第二拨片的径向延伸并均匀分布在所述的第二拨片的转动圆周上的翼。
所述的第一拨片和第二拨片的下方的机架上还固定连接有导纱板,所述的导纱板上远离所述的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的一侧端面为圆弧形的走纱面。
所述的第一拨片及第二拨片的外端部分别到所述的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的转动轴心线的距离小于所述的走纱面的两个侧边部到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的转动轴心线的距离。
所述的机架还设置有电机以及可转动的并且轴心线相平行设置的传动轮和滚轮,所述的电机的转动部分与所述的传动轮相传动连接,所述的传动轮的转动轴心线垂直于所述的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的转动轴心线,并且所述的传动轮和滚轮上张紧有传动带,所述的传动带的正向运动的一段贴紧并绕过所述的第一转子,所述的传动带的反向运动的一段贴紧并绕过所述的第二转子。
所述的传动带为同步带,所述的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均具有齿牙。
所述的绕线筒也与所述的电机的转动部分相传动连接。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得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转动方向相反的两个拨片依次交替地推动并线后的纱线沿走纱面移动,由于多根纱线的受力情况一致因此可有效避免分纱现象;另外,通过提高转子的转速,可大大提高并纱机的卷绕成形装置的加工效率,进而提高产量。
附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图;附图2为本发明的左视图;附图3为本发明的主视图;附图4为本发明的拨线机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一;附图5为本发明的拨线机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二;附图6为本发明的拨线机构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三;其中1、机架;2、喂送装置;3、绕线筒;4、拨线机构;5、纱线;6、第一拨片;7、第二拨片;8、第一转子;9、第二转子;10、传动带;11、传动轮;12、电机;13、导纱板;14、走纱面;15、翼;16、导纱钩;17、滚轮;18、侧边部。
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1和附图3,一种并纱机的卷绕成形装置,包括机架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机架1上用于卷绕纱线5的绕线筒3、使纱线5沿所述的绕线筒3的轴心线往复移动的拨线机构4。该机架1设置在并纱机的喂送装置2上方的机壳上,并且所述的机架1上还固定设置有导纱钩16,该导纱钩16位于喂送装置2的上方、拨线机构4的下方用于导向纱线5。由喂送装置2送出的多根纱线5穿过导纱钩16并在该导纱钩16处并纱(本说明书所述的“上”、“下”位置关系与附图1所示上下位置关系相对应)。
所述的拨线机构4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转子8和第二转子9,所述的机架1还设置有电机12以及可转动的并且轴心线相平行设置的传动轮11和滚轮17,所述的电机12的转动部分与所述的传动轮11以及所述的绕线筒3相传动连接,所述的传动轮11的转动轴心线垂直于所述的第一转子8和第二转子9的转动轴心线,并且所述的传动轮11和滚轮17上张紧有传动带10,所述的传动带10的正向运动的一段贴紧并绕过所述的第一转子8,所述的传动带10的反向运动的一段贴紧并绕过所述的第二转子9。
因此,当电机12转动,所述的传动轮11转动并通过传动带10依次带动所述的第二转子9、滚轮17 、第一转子8转动,即第一转子8和第二转子9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的传动带10为同步带,所述的第一转子8和第二转子9均具有齿牙,因此可防止三者之间产生相对位移,保证同步旋转。
所述的第一转子8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拨片6,所述的第二转子9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拨片7,所述的第一拨片6与第二拨片7的转动平面相互平行并具有一段距离。因此,所述的第一拨片6和第二拨片7可在两个平面内转动互不影响。
所述的第一拨片6和第二拨片7的下方的机架1上还固定连接有导纱板13,所述的导纱板13上远离所述的第一转子8和第二转子9的一侧端面为圆弧形的走纱面14。所述的第一拨片6及第二拨片7的外端部分别到所述的第一转子8和第二转子9的转动轴心线的距离小于所述的走纱面14的两个侧边部18到第一转子8和第二转子9的转动轴心线的距离(附图4中转子的转动中心为内,四周即为外)。因此所述的第一拨片6推动纱线5沿所述的走纱面14顺时针移动至侧边部18处时,纱线5便脱离所述的第一拨片6,而随即被逆时针方向赶来的第二拨片7推动,沿走纱面14返回走纱面14的另一侧边部18,即纱线5在第一拨片6和第二拨片7的推动下沿走纱面14往复移动,如附图5和附图6所示。
所述的第一拨片6上具有两片沿所述的第一拨片6的径向延伸并均匀分布在所述的第一拨片6的转动圆周上的翼15,所述的第二拨片7上也具有两片沿所述的第二拨片7的径向延伸并均匀分布在所述的第二拨片7的转动圆周上的翼15,附图4所示。所述的走纱面14所对应的弧面的圆心角大于分别位于第一拨片6和第二拨片7上的翼15交替两次所绕过角度。实际生产过程中,企业可按照生产需求可以增加翼15的数量,以提高产量。
权利要求
1.一种并纱机的卷绕成形装置,包括机架(1)、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的机架(1)上用于卷绕纱线(5)的绕线筒(3)、使纱线(5)沿所述的绕线筒(3)的轴心线往复移动的拨线机构(4),其特征是所述的拨线机构(4)包括两个同轴设置并且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一转子(8)和第二转子(9),所述的第一转子(8)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拨片(6),所述的第二转子(9)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拨片(7),所述的第一拨片(6)与第二拨片(7)的转动平面相互平行并具有一段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并纱机的卷绕成形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第一拨片(6)上具有两片沿所述的第一拨片(6)的径向延伸并均匀分布在所述的第一拨片(6)的转动圆周上的翼(15),所述的第二拨片(7)上也具有两片沿所述的第二拨片(7)的径向延伸并均匀分布在所述的第二拨片(7)的转动圆周上的翼(15)。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并纱机的卷绕成形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第一拨片(6)和第二拨片(7)的下方的机架(1)上还固定连接有导纱板(13),所述的导纱板(13)上远离所述的第一转子(8)和第二转子(9)的一侧端面为圆弧形的走纱面(14)。
4.根据权利要求
3所述的并纱机的卷绕成形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第一拨片(6)及第二拨片(7)的外端部分别到所述的第一转子(8)和第二转子(9)的转动轴心线的距离小于所述的走纱面(14)的两个侧边部(18)到第一转子(8)和第二转子(9)的转动轴心线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并纱机的卷绕成形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机架(1)还设置有电机(12)以及可转动的并且轴心线相平行设置的传动轮(11)和滚轮(17),所述的电机(12)的转动部分与所述的传动轮(11)相传动连接,所述的传动轮(11)的转动轴心线垂直于所述的第一转子(8)和第二转子(9)的转动轴心线,并且所述的传动轮(11)和滚轮(17)上张紧有传动带(10),所述的传动带(10)的正向运动的一段贴紧并绕过所述的第一转子(8),所述的传动带(10)的反向运动的一段贴紧并绕过所述的第二转子(9)。
6.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并纱机的卷绕成形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传动带(10)为同步带,所述的第一转子(8)和第二转子(9)均具有齿牙。
7.根据权利要求
5所述的并纱机的卷绕成形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绕线筒(3)也与所述的电机(12)的转动部分相传动连接。
专利摘要
一种并纱机的卷绕成形装置,包括机架、可转动地设置在机架上用于卷绕纱线的绕线筒、使纱线沿绕线筒的轴心线往复移动的拨线机构,该拨线机构包括两个同轴设置并且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第一转子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拨片,第二转子上固定连接有第二拨片,第一拨片与第二拨片的转动平面相互平行并具有一段距离。所述的第一拨片和第二拨片的转动方向相反并依次交替地推动并线后的纱线往复移动,由于多根纱线的受力情况一致因此可有效避免分纱现象;另外,通过提高转子的转速,可大大提高并纱机的卷绕成形装置的加工效率,从而大幅提升产量。
文档编号B65H54/02GK1995506SQ200610096158
公开日2007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9月21日
发明者屠建文 申请人:屠建文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