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浮动双盘磨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4731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全浮动双盘磨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浆造纸机械技术领域,是用于制浆造纸流程中的一种连续磨浆、打浆设备。
磨浆是制浆工艺流程中的重要工序,打浆是造纸工艺流程中的重要工序。磨浆、打浆对于植物纤维适于造纸的要求,成纸的物理性质及其质量指标起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双盘磨浆机是制浆造纸工业使用极为普遍的一种连续磨浆、打浆设备。它可用于木片或草类等的磨碎,纸浆的疏解,对各类植物纤维浆料的打浆、精整纤维和废纸处理等。其工作原理是依靠动盘的高速旋转,产生巨大的离心力,不断地把在齿槽中激烈湍动的浆料抛向磨浆面形成浆膜,在此过程中纤维受到挤压力、摩擦力、冲击力、扭力、剪切力、应力和水力等多种力的综合作用,因而被切断、裂断、分丝、帚化、弯曲、扭曲、卷曲和压溃,从而使纤维无论在形态上和性质上都起了很大的变化。
目前能检索到的与本实用新型最接近的已知可比技术主要有ZDP-11-450型双盘磨浆机。
ZDP-11-450型双盘磨浆机,在机壳磨室内装有四个带齿纹的磨盘,其中一个装在固定机壳的内端面上,称为固定磨盘,其位置固定;一个装在移动座的内端面上,称为移动磨盘,只能做轴向移动而不能转动;两个装在处于固定磨盘和移动磨盘中间的转盘的两侧面上,称为回转磨盘,即能随同主轴一起作回转运动,又能随主轴做轴向移动。转盘两侧的回转磨盘分别和固定磨盘及移动磨盘之间形成了两个磨浆区。纸浆分别由安装在机壳和移动座上的两个进浆管进入两磨浆区,经打浆后的纸浆,汇合在一起后由机壳顶部的出浆管输出。
上述双盘磨浆机,在机座上固定有机壳、两副滚动轴承座和主电动机。机壳由固定机壳和与其铰接的磨体活盖组成。在磨体活盖中装有移动座,相互以导向平键连接。固定机壳的内端面与移动座的内端面之间组成了磨室。主轴支承于滚动轴承座中,其一端通过联轴器与主电动机连接,另一端与磨室内的转盘固定连接。主轴由主电动机驱动回转,又能沿自身轴线做轴向自由移动。进刀机构组装于磨体活盖外端面上,并通过进刀丝杠与移动座连接。操作进刀机构推动移动座左右移动,以纸浆为介质,靠其压力推动回转磨盘连同主轴一起随之左右移动,以完成进退刀的功能。
就目前能检索到的资料可知,各类已知双盘磨浆机的基本结构,磨浆、打浆用的磨盘,磨浆、打浆原理,主轴传动方式等都是相同的,其区别主要在于回转磨盘自由移动的结构方式上。
实践证明,已知双盘磨浆机具有生产能力大、效率高、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能连续磨浆、打浆和操作简便等优点,这是它在制浆造纸工业中得到普遍应用的原因。但是,其致命的缺点在于,其结构本身决定了磨浆区的盘面之间存在着平行度误差。已知的双盘磨浆机,其动盘只有1~2个自由度(移动磨盘只能平移,回转磨盘可以回转和平移),无法补偿在机械零件制造和安装过程中合理存在着的允许误差,因此组装后的磨盘盘面之间必然地存在着由误差而造成的不平行现象。这一盘面之间的不平行现象随着零件的磨损和自然变形的产生等,又必然地会越来越加大。由于相对转动着的盘面之间不平行,因此就降低了使纤维切断、分丝、润胀、帚化、弯曲、压溃等磨浆、打浆的性能。新的磨盘上机后,要靠磨盘盘面之间的摩擦才能达到有限度的相对平行。这一盘面之间的磨损过程将会造成磨盘的使用寿命短,更换频繁,增加维修工作量,增加电耗,打浆质量产生波动,从而影响整个制浆造纸系统的生产等问题。这是已知双盘磨浆机长期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浮动双盘磨浆机,它能够用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从而达到减少磨盘磨损,降低电耗,减少维修工作量,提高磨浆、打浆质量,稳定制浆造纸系统。
要使磨盘盘面之间在运转过程中达到理想的平行状态,有两种技术措施第一种措施是保持已知双盘磨浆机的结构,提高有关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组装精度,使其误差接近或等于零,这显然是困难的,也可以说是不可能做到的。第二种措施是对零部件的加工、安装仍采用合理的精度要求,而对已知双盘磨浆机的结构进行合理的改进。改进后的结构,能够使双盘磨浆机的磨盘盘面之间在运转过程中始终自行稳定地保持在相互平行的状态下,并且不受零部件在制造、安装及磨损、变形过程中所产生的允许误差的影响。
以下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
图1全浮动双盘磨浆机整机示意图。
图2全浮动双盘磨浆机磨室剖面示意图。
图中1-机座,2-主电动机,3-联轴器,4-滚动轴承座,5-主轴,6-进浆管,7-出浆管,8-机壳,9-进浆管,10-进退刀电动机,11-进退刀手轮,12-进刀箱,13-变速箱,14-手动、机动换位拉杆,15-可调压力水封、水冷系统,16-密封锁套,17-调整锁紧圆螺母,18-压紧圆螺母,19-球面支承,20-转盘,21-球形齿轮,22-复位弹性圈,23-浮动盘座,24-移动座,25-普通止推轴承 (去掉一个盘面),26-球面止推盘,27-万向轴头,28-锁紧螺母,29-进刀丝杠,30-柱销,31-弹性圈,32-磨盘,33-自动进退刀控制器。
结合图一、图二说明本实用新型全浮动双盘磨浆机的技术解决方案
在机座1上固定着主电动机2,滚动轴承座4,机壳8。机壳8由固定于机座1上的固定机壳和与其铰接的磨体活盖组成。组装于磨体活盖外端面上的进刀箱12,和与其侧面连接的变速箱13、进退刀电动机10组成了进退刀系统。主轴5支承于两组滚动轴承座4中,其一端通过联轴器3与主电动机2连接,另一端在机壳8内与回转磨盘连接。在组成机壳8的磨体活盖中装有移动磨盘,通过进刀丝杠29与进刀系统固定连接。移动磨盘与磨体活盖之间为导向平键连接。四个磨盘32分别组装在固定机壳的内端面上、转盘20的两侧面上和移动磨盘的内侧面上,在机壳内分别组成了两个磨浆区的磨室。在固定机壳的后侧面锥体部分,固定着进浆管6、另一进浆管9穿过磨体活盖装在移动磨盘的内锥体部分。在固定机壳磨室外圆周上固定着出浆管7。其技术特征在于其回转磨盘为浮动回转磨盘,在转动的同时又能够做万向浮动;其移动磨盘为浮动移动磨盘,在移动的同时也能做万向浮动。
上述浮动回转磨盘,由一组传递动力的机构,两组定位、限位、紧固机构和浮动弹性复位机构组成。
上述一组传递动力的机构,由球形齿轮21和转盘20组成。球形齿轮21的外缘是节圆为球形的外球齿,球齿两侧的支承球面是与球形节圆同球心的球面,其内孔与主轴5的轴端是花键配合。其花键可以是矩形花键,也可以是渐开线花键。主轴5在滚动轴承座4中的轴向位置是固定的。转盘20的内孔中部为与球形齿轮21的外球齿相啮合的内直齿,内直齿两侧为圆柱孔,两圆柱孔外侧为内螺纹。
上述两组定位、限位、紧固机构,由组装于转盘20的内孔中,位于球形齿轮21两侧的球面支承19、密封锁套16、压紧圆螺母18、调整锁紧圆螺母17各两件组成。球面支承19具有和球形齿轮21的支承球面同球径的内球面,两球面为间隙配合;其外圆柱面与转盘20的圆柱孔为过渡配合;其外端面为外圆锥,外圆锥的角度必须大于自锁角度。密封锁套16的内锥面与球面支承19的外圆锥配合;外圆柱面与转盘20的圆柱孔配合,可选用过渡配合,也可以选用间隙配合;其端部具有外螺纹。压紧圆螺母18的内端面紧靠密封锁套16的大外端面,其外螺纹与转盘20的内螺纹配合。调整锁紧圆螺母17的内螺纹与密封锁套16的端部外螺纹配合,可以在其外圆周上开两个以上的槽,也可以在端面上钻两个以上的孔。
上述浮动弹性复位机构是由两件复位弹性圈22组成。复位弹性圈22具有轴向弹力,分别组装于球形齿轮21的支承球面的外端面与两件密封锁套16的内端面组成的两个空隙中。其外圆的公称尺寸与球面支承19内孔的公称尺寸相同;其内孔的公称尺寸大于主轴5轴端的公称尺寸。它可以由各类弹簧材料制成,也可以由橡胶材料制成。
上述浮动移动磨盘,由浮动机构,两组以上的限位、复位机构和一组浮动紧固机构组成。
上述浮动机构由移动座24和组装于其内端面凹进的中空部分的浮动盘座23组成。移动座24的内端面凹进的中空部分的外侧为球面孔,外端面上有两个以上的锥孔,外端面中部具有台阶孔。浮动盘座23的外圆周上有与移动座24的球面孔同球径的外球面,两球面为间隙配合;其外端面上有与移动座24的外端面的锥孔相对应的、数目相等的圆柱孔;其外端面的中部有内螺纹不透孔。
上述限位、复位机构,由柱销30和弹性圈31组成。柱销30的锥端与移动座24外端面上的锥孔配合并固定之,其圆柱端伸入浮动盘座23外端面的对应的圆柱孔中。弹性圈31的径向上和轴向上均具有弹性,内孔套在柱销30的圆柱端,外圆与浮动盘座23外端面的对应的圆柱孔中。弹性圈31的径向上和轴向上均具有弹性,内孔套在柱销30的圆柱端,外圆与浮动盘座23外端面上的圆柱孔配合,它可以由各类弹簧材料制成,也可以由橡胶材料制成。
上述浮动紧固机构,由普通止推轴承25、球面止推盘26、万向轴头27和两件锁紧螺母28组成。普通止推轴承25,去掉了以内孔定心的一扇盘面,另一扇盘面的外圆与移动座24外端面中部的台阶孔为过渡配合。球面止推盘26,其内端面是与移动座24、浮动盘座23的球面同球心的球面,其球面与普通止推轴承25的钢球配合。万向轴头27的一端的外螺纹旋固在浮动盘座23外端面的中部螺孔中,中部圆柱面与球面止推盘26的内孔为过渡配合,另一端外螺纹上旋有两件锁紧螺母28。
上述浮动回转磨盘的传递动力的机构,其相互啮合的球形齿轮21的外球齿和转盘20的内直齿齿数相同。
上述浮动回转磨盘的球形齿轮21的支承球面和球面支承19所具有的内球面同球心,且处于主轴轴线上。
上述浮动移动磨盘的移动座24的内球面,浮动盘座23的外球面,球面止推盘26的内端面球面所具有的共用球心处于主轴轴线上。在工作状态下浮动回转磨盘和浮动移动磨盘的球心重合为最佳状态。
上述浮动回转磨盘,在密封锁套16的外圆柱面上和内孔中均装嵌有密封件。上述浮动移动磨盘,在移动座24的外圆柱体上,浮动盘座23的外圆柱体部分、内端面上及外端面中部凸台的圆柱体上均装嵌有密封件。其材料可以是橡胶,可以是聚四氟乙烯,也可以是其它密封材料。用以保证浮动回转磨盘、浮动移动盘所有有相对运动的零件的摩擦面之间,保持在良好的润滑状态之中。
通过以上描述可知当启动主电动机时,通过联轴器驱动主轴旋转,主轴带动浮动回转磨盘做旋转运动。因为球形齿轮的外齿为球面,与转盘内孔中的内直齿为点接触,所以在运动状态下,转盘能够以球形齿轮的球心为中心而进行万向浮动。当浮动回转磨盘处于旋转状态时,其万向浮动球心的定位精度由球面支承来保证;球形齿轮的外球齿齿端面与球面支承的对应端面之间的间隙,起到了对浮动幅度的限位作用;旋动压紧圆螺母,通过密封锁套推动球面支承,可以调整浮动运动的配合精度;旋动调整锁紧圆螺母,使之与压紧圆螺母之间相互锁紧,可以将定位、限位、紧固机构固定。当浮动回转磨盘浮动时,由于密封锁套的内端面与球形齿轮的支承球面的外端面之间产生相对位移,使复位弹性圈受到轴向压力。在至使产生浮动的外力消失后,复位弹性圈靠其自身弹力可使浮动回转磨盘复位。
通过以上描述可知因为浮动盘座和移动座之间为球面配合,所以在运动状态下,浮动盘座连同固定在其上的磨盘能够以与移动座共有的球心为中心而进行万向浮动,并依其球面自身保证其浮动的精度。固定于移动座上的柱销和套在其上的弹性圈限止了浮动盘座在移动座内的圆周方向上的相对位移;当浮动盘座浮动时,其外端面圆柱孔中的弹性圈受到径向压力,在致使产生浮动的外力消失后,弹性圈靠其自身的弹力可使浮动盘座复位。因为球面止推盘的球面和普通止推轴承的钢球为点接触,所以当两个锁紧螺母将浮动盘座和移动座的轴向位置固定后,并不限制浮动盘座的浮动运动。移动座外端面的台阶孔与浮动盘座外端面中部的凸台之间的间隙,限制了浮动盘座的浮动幅度。
通过以上对浮动回转磨盘的传递动力的机构,定位、限位、紧固机构和浮动弹性复位机构的描述,并通过对浮动移动磨盘的浮动机构,限位、复位机构,和浮动紧固机构的描述可知当纸浆由两进浆管分别泵入两磨区后,根据波义尔定律,磨区内的液压相等,因浮动回转磨盘和浮动移动磨盘均具有万向浮动的功能,所以在压力相等的浆液作用下,组成两磨浆区的两组盘面之间,在工作状态时,将会分别稳定地保持在相互平行的状态下。在磨浆或打浆时盘面之间相互不会发生机械摩擦。机动或手动进退刀系统,通过进刀丝杠可使浮动移动磨盘左右移动。浮动移动磨盘移动时,通过浆液压力的推动,可使浮动回转磨盘沿主轴轴线在主轴轴端的花键上左右移动。浮动移动磨盘和浮动回转磨盘相互连锁的左右移动,完成了进退刀的功能。
全浮动双盘磨浆机,在启动主电动机前,首先启动浆泵将纸浆泵入磨机,然后启动主电动机,带动浮动回转磨盘运转即进入工作状态。进刀系统用以控制打浆比压。停机时,应先退刀,再停主电动机,最后停止供浆。
本实用新型所述全浮动双盘磨浆机与已知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磨盘之间在工作状态下无摩擦,减少了磨盘的无益磨损,因而延长了磨盘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维修工时,增加了作业时间,节省了电力,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2、因为盘面之间在工作状态下相互平行,所以易于准确地调整、掌握磨盘盘面之间的间隙,且磨盘盘面不会出现因相互摩擦而产生的凹凸不平现象,因此易于控制决定浆液性质的首要因素--打浆比压。并提高了使纤维润胀、水化、压溃、分丝、帚化、切断、弯曲等的能力,从而保证了磨浆、打浆质量的优良。
3、由于在新磨盘上机后和磨盘因与浆液摩擦而产生损耗后的磨浆、打浆性能基本上保持一致,因此克服了因打浆质量产生波动而直接影响整个制浆造纸系统生产的主要缺点。也克服了每当新磨盘上机后,电耗将会增大的缺点。
图一、图二是本实用新型全浮动双盘磨浆机的最佳实施例在机座上固定有主电动机、滚动轴承座和机壳。主轴支承于两组滚动轴承座中,其一端通过弹性圆柱销联轴器与主电动机连接,另一端与机壳磨室内的浮动回转磨盘连接。主轴的轴向位置固定。机壳由固定于机座上的固定机壳和磨体活盖组成。它们之间以止口定位,以销轴为轴心铰接。固定机壳与磨体活盖结合端面上具有同尺寸的单锥面凸缘,与具有双内锥面的上下两件锁紧箍配合,并通过螺栓、螺母将其锁合并紧固为一个整体。一个进浆管固定于固定机壳上,另一进浆管穿过磨体活盖、移动座固定于浮动盘座上。出浆管固定于机壳磨室的顶端。在磨体活盖外端面上组装有进刀箱,进刀箱的侧面上组装有变速箱及进退刀电动机。进刀箱,变速箱,进退刀电动机,进退刀手轮11,手动、机动换位拉杆14和自动进退刀控制器33组成了进退刀系统。在整机的操作侧,组装有可调压力水封、水冷系统15。
在机壳内组装有浮动回转磨盘和浮动移动磨盘。浮动回转磨盘的球形齿轮与主轴轴端为渐开线花键配合;浮动移动磨盘通过法兰盘,进刀丝杠与进退刀系统的进刀箱连接。四个磨盘分别固定于固定机壳的内端面、浮动盘座的内端面和转盘的两侧,从而组成了两个磨浆区的磨室。
浮动回转磨盘由传递动力的机构——球形齿轮、转盘;两组定位、限位、紧固机构--球面支承、密封锁套、压紧圆螺母、调整锁紧圆螺母;浮动弹性复位机构--两个复位弹性圈;密封件--O形圈、密封端盖、密封伸缩套;以及转盘两侧的磨盘等几部分组成。
浮动移动磨盘由浮动机构--移动座、浮动盘座、法兰盘、四只紧固螺栓、四件导向平键;六组限位、复位机构--柱销、弹性圈、挡圈、螺母;浮动紧固机构——普通止推轴承、球面止推盘、万向轴头、两个锁紧螺母;密封件--O形圈、Y形密封圈;以及浮动盘座上的磨盘等几部分组成。
在固定机壳颈部填料箱内填有油浸石棉盘根,并用盘根法兰压紧。在油浸石棉盘根间的中部装有水封环。填料箱与水封环对应的位置开有上下两个孔,与可调压力水封、水冷系统连通。在机壳磨室下端开有卸料孔,并旋有六角螺塞。
全浮动双盘磨浆机开机前,先启动浆泵将纸浆泵入磨室,再启动主电动机通过弹性圆柱销联轴器带动主轴旋转,主轴通过轴端的渐开线花键带动浮动回转磨盘旋转,即进入工作状态。进入工作状态后,操纵进退刀系统推动浮动移动磨盘进刀,开始进入打浆工作。
由于磨室内的浆液压力相等,浮动回转磨盘、浮动移动磨盘又均具有万向浮动的功能,因此在工作状态下,四个磨盘的盘面将会自行稳定地保持在平行状态下。当浮动移动磨盘进退刀时,以浆液为介质,由于浆液压力的作用,可以推动浮动回转磨盘沿主轴轴端的渐开线花键做轴向左右移动。
进退刀电机为专门设计的YD8/2变速电机,通过变速箱可达到在机动时慢速进刀、快速退刀的目的。退刀速度比进刀速度快四倍。将手动、机动换位拉杆拉出,操作进退刀手轮即可进行手动进退刀工作。自动进退刀控制器用于机动进退刀工作时,它能够自动控制进退刀的工作程序,限制自动进退刀的行程距离,控制打浆比压和起到超负荷保护作用。
可调压力水封、水冷系统以循环清水对油浸石棉盘根冷却,并可调整冷却清水的水压。开机时根据滴水情况掌握油浸石棉盘根的压紧程度,开机后将系统水压调整至大于磨室内的浆液压力,以防止浆液泄漏。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制浆造纸工业磨浆、打浆用的全浮动双盘磨浆机,具有(1)在机座1上固定着主电动机2、滚动轴承座4和机壳8,机壳8由固定于机座1上的固定机壳和与其铰接的磨体活盖组成,(2)组装于磨体活盖外端面上的进刀箱12,和与其连接的变速箱13,进退刀电动机10组成了进退刀系统,(3)主轴5支承于两组滚动轴承座4中,其一端通过联轴器3与主电动机2连接,(4)在机壳8内组装有与主轴5另一端连接的并由主轴5带动旋转的回转磨盘,(5)在机壳8的磨体活盖中,组装有通过进刀丝杠29与进刀系统固定连接,以导向平键与磨体活盖相连接的移动磨盘,(6)四个磨盘32分别组装在固定机壳的内端面上,转盘20的两侧面上和移动磨盘的内侧面上,在磨室内分别组成了两个磨浆区,(7)在固定机壳的后侧面锥体部分装有进浆管6,另一进浆管9穿过磨体活盖装在移动磨盘的内锥体部分,在固定机壳磨室外圆周上装有进浆管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于(4.1)其回转磨盘是浮动回转磨盘,具有(4.1.1)由与其轴向位置固定不动的主轴5是花键连接,且具有节圆是球形的外球齿的球形齿轮21,和其内孔中部是内直齿的转盘20相啮合,组成了浮动回转磨盘的传递动力的机构,(4.1.2)由组装于转盘20的内孔中,位于球形齿轮21两侧的球面支承19、密封锁套16、压紧圆螺母18、调整锁紧圆螺母17各两件,组成了浮动回转磨盘的定位、限位、紧固机构,(4.1.3)由组装于球形齿轮21的支承球面外端面和密封锁套16的内端面分别形成的两空隙中的两件复位弹性圈22,组成了浮动回转磨盘的浮动弹性复位机构,(5.1)其移动磨盘是浮动移动磨盘,具有(5.1.1)由移动盘座24,和组装于其内端面凹进的中空部分的浮动盘座23,组成了浮动移动磨盘的浮动机构,(5.1.2)由以其锥端与移动座24外端面上的锥孔相配合并固定连接的柱销30,和组装于浮动盘座23外端面上的圆柱孔中的弹性圈31,组成了浮动移动磨盘的限位、复位机构,(5.1.3)由旋固在浮动盘座23的外端面的中部螺孔中的万向轴头27,和与其配合的球面止推盘26,两件锁紧螺母28,和去掉了以内孔定心的一扇盘面,另一扇盘面的外圆与移动座24外端面中部的台阶孔配合的普通止推轴承25,组成了浮动移动磨盘的浮动紧固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浮动双盘磨浆机,其技术特征在于(4·1·1·1)浮动回转磨盘的传递动力的机构,其球形齿轮21的外球齿和与其啮合的转盘20的内直齿,它们的齿数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浮动双盘磨浆机,其技术特征在于(4·1·1·2)浮动回转磨盘的传递动力的机构,其球形齿轮21的支承球面,和(4·1·2)所述浮动回转磨盘的定位、限位、紧固机构的球面支承19的内球面,是同球心球面,且处于主轴轴线上,(5·1·1·1)浮动移动磨盘的浮动机构,其移动座24的内端面中空部分的内球面,浮动盘座23的外球面,和(5·1·3)所述浮动移动磨盘的浮动紧固机构的球面止推盘26的内端面球面是同球心球面,且处于主轴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浮动双盘磨浆机,其技术特征在于(4·1·2·1)浮动回转磨盘的定位、限位、紧固机构,其密封锁套16的外圆柱面上和内孔中均装嵌有密封件,(5·1·1·2)浮动移动磨盘的浮动机构,其移动座24的外圆柱体上,浮动盘座23的外圆柱体部分、内端面上及外端面中部凸台的圆柱体上均装嵌有密封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浮动双盘磨浆机,其技术特征在于(4·1·2·1)浮动回转磨盘的定位、限位、紧固机构,其密封锁套16的外圆柱面上和内孔中均装嵌有密封件,(5·1·1·2)浮动移动磨盘的浮动机构,其移动座24的外圆柱体上,浮动盘座23的外圆柱体部分、内端面上及外端面中部凸台的圆柱体上均装嵌有密封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述全浮动双盘磨浆机是一种用于制浆、造纸工业中的连续磨浆、打浆设备。其特征是采用了球心处于主轴轴线上的浮动机构,使得回转磨盘、移动磨盘能够在浆液的压力作用下自由浮动,从而保证了磨盘盘面在运转过程中,始终能自行稳定在平行状态下,因此解决了已知盘磨机由于磨盘盘面之间不平行而带来的磨浆、打浆质量产生波动、电耗高、磨盘寿命短、维修工作量大等一系列长期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文档编号D21D1/00GK2072989SQ90210819
公开日1991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1990年4月6日 优先权日1990年4月6日
发明者孔祥鼒 申请人:东港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