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浆模塑容器成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7102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纸浆模塑容器成形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纸浆模塑容器成型机,属食品包装机械领域。
目前,纸浆模塑容器吸附成形机有往复式和轮转式两种。往复式成形机成形模为单排,由连杆或气缸驱动作往复运动。工作顺序是吸附、脱水、转移循环进行;虽然结构简单,便于使用维修,但工作循环周期长,产量小,效率低,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轮转式成形机,成形模为8排,均匀布置在一个可转轮子的圆周上,每排模的吸附、保形、转移、清模等动作,由转轮旋转到不同的角度来完成。同一时间内,圆周上各排模分别完成吸附、保形、转移、清模等工序,从而缩短了工作的循环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但该机的转移机构采用的是单排模连杆驱动的运动方式,节奏快,一旦出现成形产品粘连在转移模上脱不下来时,需停机清理。再重新启动需做许多准备工作,费时费力,大大降低了其工作效率,达不到设计产量。另一方面,该机没有抽水工位,因成形模内腔存水,转移时存水又回到产品中,使成形的产品含水量高,落模不平整,给后道工序烘干和定形带来困难。其结果是含水多、烘干时间长,需增加大量能耗;落模不平整,定形困难,影响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有抽水工位,产品含水量低,壁厚均匀光洁,遇到成形产品粘连在转移模上脱不下来时,不需停机清理的纸浆模塑容器成形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1是把过去的吸附、保形、转移、清模等四道工序改为吸附、保形、抽水、转移和清模等五道工序,增加一个抽水工位。当成形模转到轮子的最高点顶点时,利用真空抽走成形模内腔的存水。2是把成形模底座内腔设计成中间低四周高的喇叭形,成形模配气管安装在模底座中央的最低处。当成形模转到轮子最高点时,腔内存水流到模腔的最低处,以便从成形模配气管中被吸走。3是在成形模底座端部安装了一个可与大气相通的自动控制进气阀。每当成形模旋转到轮子的最高位顶点时,自动控制进气阀打开,这时模腔通过自动控制进气阀与大气相通,使模内腔在无真空度的情况下,成形模配气管吸走腔内底部的存水。4是转移模也设计成轮转式运动。在一个可旋转的轮子的圆周上,布置了与成形模相同排数的转移模。该轮轴通过齿轮换向机构、滑键与成形模轮轴相连,使之同步反向旋转。同时,由凸轮机构驱动整个转移模轮系作往复运动,从而达到在不停机的情况下,清理转移模上的粘连产品。5是在浆池里设置了挡流板和消泡板组成的消泡机构,使浆料中的气泡不能进入吸附工位,保证了产品壁厚的均匀。
与现有纸浆模塑容器成形机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成形模和转移模均采用轮转式运动。使之在同一时间内,多工位多工序同时工作。若发生有废品粘连在转移模上时,可以充分利用其多排模多工位工作的特点,有足够的时间间隔来清理干净,而不需停机处理。从而保证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减少了处理设备故障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增加了抽水工序,从而降低了成形产品的含水量,保证了落模的平整,减少了能耗,提高了产品质量。
3、成形模座增装了自动控制进气阀,在抽水工位时,自动控制进气阀打开,使模具内腔与大气相通,使其内存水在无真空度的情况下被成形模配气管吸走,克服了以往设备的模腔内由于真空度大,存水难以吸走的缺点。
4、成形模底座内腔设计成中间低、四周高的喇叭形。当成形模在抽水工位时,内腔的存水会自行流到成形模配气管管口附近,以便被吸走。
5、设置了消泡板,浆料中的气泡在消泡板的作用下,不能进入浆池中,保证了产品吸附的均匀。



图1纸浆模塑容器成形机结构示意图图2成形模底座纵剖面图图3成形模底座横剖面图
以下结合附图用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纸浆模塑容器成形机由浆池(1)、挡流板(2)、进料口(32)、溢流板(30)、双排链轮(3)、传动键I(4)、成形模(21)、成形模底座(22)、成形模配气管(23)、成形模轮子(24)、配气阀I(25)、成形模轮轴(26)、槽轮机构(27)、控制管道(28)、自动控制进气阀(29)、挡水筋(33)、传动轴I(20)、滑键(19)、传动轴II(18)、传动链II(5)、凸轮机构(6)、连杆(17)、滑块(16)、转移模(15)、转移模配气管(14)、滑道(13)、齿轮箱(12)、弹簧(11)、转移模轮子(10)、配气阀II(9)、架体(7)、消泡板(31)及辅助设施输送带(8)等构成,如
图1、图2和图3所示。
成形模(21)用螺栓与成形模底座(22)连接在一起后,固定在成形模轮子(24)上。成形模轮子做成等边八角形,每边固定一排成形模,8排成形模分别固定在其8个边上。成形模轮子安装在成形模轮轴(26)上,成形模轮轴的一头由轴承支撑在浆池(1)的一端,另一头安装着槽轮机构(27)中的8槽槽轮,并由槽轮箱支撑在浆池的另一端。轮子上最低点的一排成形模可浸没在浆池的浆液中。配气阀I(25)安装在槽轮机构的一侧,与成形模轮轴轴端相配合。配气阀I的结构相当于一个转阀,它的旋转阀片是成形模轮轴的端头。成形模轮轴是一个中控轴,沿内壁轴向布有8根管道。相邻两根管道的夹角为45°。该管道的一端从轴的长度方向的中间穿过中空轴管壁与成形模配气管(23)相通,并分别通入各自对应的成形模内腔;另一端引至成形模轮轴的端部与配气阀I的尼龙固定片的8个孔对应相通。它的固定阀片是一个圆柱状的尼龙片,该片固定在配气阀体内。在尼龙片的轴向有8个孔,每相邻两孔的夹角为45°,8个孔的中心的直径与成形模轮轴端布置的8根管道的中心的直径一样大。孔的一头与控制管道(28)相通,另一端均匀布置在尼龙片的一个端面上。尼龙片的端面与轮轴端面密合且可相对滑动。每当槽轮转过一个槽,即45°时,轴端的8个孔便与尼龙片上的8个孔,一一对应相通一次,由真空泵或压缩机提供的真空或压缩空气,受电磁阀的控制,进入控制管道,这样控制管道就可以经过配气阀I、成形模配气管控制每个模腔在不同工位的吹或吸。
自动控制进气阀(29)是一个可以自动复位的转阀。当成形模运行到抽水工位时,由控制器控制自动打开,离开此工位后自动关闭。即在抽水工位时,自动控制进气阀,向模具内腔放入空气,同时控制管道通过配气阀I和成形配气管利用真空吸走模具内腔的存水。
成形模底座内腔为四周高、中间低的喇叭状,纵向有一挡水筋(33),成形模配气管安装在成形模底座中间最低处,与成形模内腔相通。自动控制进气阀也安装在成形模底座上,与成形模内腔相通的一端伸进内腔,其长度等于挡水筋的高度,以免模具内腔的存水返流到进气阀内。
消泡板(31)安装在浆池内,其上侧比溢流板(30)的上侧高出10毫米,挡流板(2)的上侧比溢流板上侧低150毫米,垂直方向上两板重迭部分的高度为500毫米,两板的水平距离为50毫米。浆料流过挡流板时所含的气泡上升,再流入浆池中时,消泡板挡住了气泡,使其不能进入浆池,从而有效地消除了流入浆池的气泡。
转移模(15)安装在等八边形的转移模轮上。每边安装一排转移模,8条边共装8排转移模。转移模轮轴的两端各装在一滑块(16)上,整个轮系由滑块支撑在滑道(13)上,槽轮机构上的双排链轮(3)带动传动链(5)驱动凸轮机构(6)运动,凸轮机构和连杆(17)驱动滑块作往复运动,从而使整个转移轮系作往复运动。齿轮箱(12)的结构为一对伞齿轮,槽轮机构中也设有同样的一对伞齿轮并与槽轮装在同一轴上。这样成形模槽轮旋转一个槽即45°,通过传动轴I(20),滑键(19)、传动轴II(18)齿轮箱等驱动转移模轮也旋转同样的角度45°,达到同步反向旋转的目的。双排键轮每转一周,槽轮转一槽即45°,转移模轮也转45°,同时,凸轮机构驱动滑块作一次往复运动。设置滑键是为了既保证传动轴I和传动轴II同步转动,又便于转移模轮子作往复运动。利用转移模的这种复合运动,来实现成形产品从成形模转移到输送带(8)上的目的。转移模轮轴也为中空轴,其结构与成形模轮轴的结构相同,配气阀II(9)的结构与配气阀I的结构也相同。转移模轮轴轴端与配气阀II的固定尼龙片密合且可相对滑动,来分配控制气完成吹或吸的动作。滑道与架体(7)做成一体,使转移模轮轴与成形模轮轴在同一水平面上。弹簧(11)协同凸轮机构使转移模轮系作往复运动。
该机的工作过程如下把纸浆变为有几何形状的容器需经过吸附、保形、抽水、转移、清模等五道工序。在以成形轮轴中心为圆心,成形轮的半径长为半径的圆周上,以浆池液面为起点划分为8个工位。分别用a1、a2、a3、a4、a5、a6、a7和a8表示,成形轮上的8排模具分别用A1、A2、A3、A4、A5、A6、A7和A8表示。槽轮每转一槽即45°,各排模也随之转动45°,并分别对应8个工位中的一个。同样道理,转移模也有8个工位,用b1、b2、b3、b4、b5、b6、b7和b8表示,转移模轮上的8排模具分别用B1、B2、B3、B4、B5、B6、B7和B8表示。由于传动机构设计成两轮是同步反向旋转,所以,成形轮逆时针转一个槽即45°时,转移模轮便顺时针转45°,使得成形模排A1、A2、A3、A4、A5、A6、A7和A8始终分别与转移模排B1、B6、B7、B6、B5、B4、B3和B2一一对应配合。
a1工位为吸附,a2、a3、a4和a6工位为保形,a5工位为抽水,a7工位为转移,a8工位为清模。从真空泵和空压机来的动力气经控制管道I′、II′、III′和IV′分别由各自电磁阀控制,再经配气阀I分配给各工位上对应的模具如表1。同样,b1工位为转移吹,b2工位为转移保持,b3工位为转移吸,b6、b7和b8为转移清理工位。各工位的配气如表2。
表1成形模轮电磁阀、控制管道、工位、工序配气表
表2转移模轮电磁阀、控制管道、工位、工序配气表
电动机通过可调节减速机构驱动槽轮输入轴——双排链轮作匀速转动。输入轴每转一周,成形模轮转动45°角。同时,成形模轮又驱动转移模轮同步反向转动一槽即45°。双排链轮也同时特动凸轮机构驱动转移模轮往复运动一次,这样便完成了一个工位的工作,各部分的配气如表1和表2也工作一次。双排链轮继续转动,各传动部分和配气部分便重复上述动作连续工作下去,完成了各工位的吸附、保形、抽水、转移和清模的工艺循环,产品物流完成从工位a1→a2→a3→a4→a5→a6→a7→b3→b2→b1→输送带的传递。
指定
图1为说明书摘要附图。
权利要求1.一种纸浆模塑容器成形机,由浆池(1)、挡流板(2)、进料口(32)、滥流板(30)、双排链轮(3)、传动键I(4)、成形模(21)、成形模底座(22)、成形模配气管(23)、成形模轮子(24)、配气阀I(25)、成形模轮轴(26)、槽轮机构(27)、控制管道(28)、自动控制进气阀(29)、挡水筋(33)、传动轴I(20)、滑键(19)、传动轴II(18)、传动链II(5)、凸轮机构(6)、连杆(17)、滑块(16)、转移模(15)、转移模配气管(14)、滑道(13)、齿轮箱(12)、弹簧(11)、转移模轮子(10)、配气阀II(9)、架体(7)、消泡板(31)、及辅助设施输送带(8)等构成,其特征是(1).成形模和转移模均安装在成形模轮子和转移模轮子的圆周上,转移模轮子由滑块(16)支撑在滑道上,与凸轮机构和弹簧联接,成形模轮子与转移模轮子通过滑键(19)和两个相同形状的齿轮相连,(2).成形模底座(22)上安装有成形模配气管(23)的同时,还装有自动控制进气阀(29),(3).成形模底座内腔设计成中间低四周高的喇叭状,并有挡水筋(33),(4).浆池内有挡流板(2)和消泡板(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浆模塑容器成形机,其特征在于转移模轮在与传动轴II(18)相连的同时,还与连杆(17)相连,且排列在转移模轮上的转移模不少于4排,每排转移模均与配气阀II(9)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浆模塑容器成形机,其特征在于成形模底座上安装了自动控制进气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浆模塑容器成形机,其特征在于浆池内沿轮子的轴向设有挡流板和消泡板,它们的两端与浆池的两端壁做成一体,消泡板的上侧高于滥流板的上侧,两板在竖直方向的重迭高度大于100毫米,水平距离大于25毫米。
专利摘要纸浆模塑容器成形机,该机采用双轮转式运动,成型模座内腔设计成四周高、中间低的喇叭状,在成形模座上装有自动控制进气阀,随模座的运动可自动开闭,在浆池内设有消泡装置。利用本实用新型装置,可有效地解决纸浆模塑容器成形机因产品粘连转移模而需停机处理的难题,降低了产品的含水量,节省了能源,保证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设备使用效率。
文档编号D21J3/00GK2293585SQ9720720
公开日1998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1997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1997年2月19日
发明者陈国香 申请人:陈国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