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若干可沿工作台移动的维护装置来维修纺纱或加捻机的工作台的方法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818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利用若干可沿工作台移动的维护装置来维修纺纱或加捻机的工作台的方法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若干可以沿着工作台移动,对纺纱或加捻机的工作台进行维修的方法,以及实现该方法的一种装置。
对于纺纱或加捻机,总有一个端部构架,用于提供能源以及将机器与电源线,排气管等等连接起来。对于全自动纺纱机,还要有装载装置及处理废物的装置,例如,需要供给机器空的成型器或取走筒子卷装。由于这些装置需要空间,因此,维护装置只能在机器的一个端部绕着机器运行。
对纺纱或加捻机的工作台进行维修的可移动装置,需要定期加以检修,以检查其工作的效能。为此,维护装置面对纺纱工作台的一侧,必须是可接近的,维护装置被驱动到机器的端部,在该处就可以改换到机器的另一侧面,在这个弯曲部分,是一个人们可以接近维护装置的地方,而不会影响纺纱工作台的工作。
然而,这样就有一个缺点,即在检修期间,纺纱工作台就不能得到维护,甚至不能由第二台维护装置进行照管,因为被检修的装置堵塞了从机器一侧到另一侧的通路。结果使纺纱工作台的停机时间延长,生产受到损失。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和装置,即使当一台维护装置在进行检修时,也能够使纺纱工作台得到维修,不会中断工作。
为此,根据本发明,一种对纺纱或加捻机工作台进行维修的方法,维护装置可沿工作台移动,维护装置需要进行检修时,可以相对于运行方向进行横向运动到检修位置,在该位置,维护装置面对机器的一侧及需要检修的侧面是可以接近的,其工作轨道对于另一维护装置是畅通的,另一维护装置被驱动到该畅通的工作轨道以照管这些工作台,直到检修工作已经完成,並且被检修的维护装置从检修位置返回到工作轨道为止。这样,一台或多台维护装置就可以照管原由正在被检修的维护装置所照管的工作台,而不会发生被检修的维护装置堵塞通道的现象,或者要求维护装置退回到起止位置,而延误维护程序。这样就能保证在检修期间,没有一台工作台会得不到维护。
如果在一种由多台机器组成的,用工作轨道连接起来的系统中,利用两个以上的维护装置进行工作,为了使其照管的机器,负荷均匀,在检修期间,由被检修的维护装置所照管的工作台,在其余的维护装置之间进行分配。
维护装置的许多功能,只有在与电源相连接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检查,为此,当维护装置处在检修位置时,装置仍然与电源线保持连接。如果这样来设计维护装置,使其在维护工作期间,能接收呼叫信号去对出故障的工作台进行维修,那么,根据本发明方法的另一实施例,当维护装置进入检修位置时,或进入检修位置之前,将呼叫信号及控制线和该维护装置断开。
根据本发明,实现本方法的装置为利用可相对导轨的纵向方向进行横向运动的一段导轨,以便使维护装置进入到检修位置,以及利用控制装置,使其余的维护装置去照管由已处在检修位置的维护装置所照管的那些工作台。当维护装置返回继续工作时,控制装置重新规定每个维护装置所照管的各自的区域,而与别的维护装置所照管的区域无关。
如果由两台维护装置所照管的纺纱或加捻机系统仅由一台机器所组成,其导轨系统具有末端,那么,装有一段导轨的检修台配置在纺纱或加捻机的每一个纵向侧面上,至少有一个检修台可以相对其运行方向进行横向运动,以及每一个维护装置由控制装置进行调整,以照管机器的一个纵向侧面或两个纵向侧面。业已发现,如果两个检修台配置在导轨的两端是有利的,因为这样就能够使检修台具有特别简单的结构,两个检修台中仅只需要一个能相对于机器的纵向方向进行横向运动就足够了。于是,每台维护装置就可由控制装置进行调整,以照管机器的一个纵向侧面或两个纵向侧面。
检修台可以有不同的结构,在单一系统中的检修台也是一样。然而,本发明的一个特别有利的实施例中,检修台有一个可相对于导轨的纵向方向进行横向移动的滑动装置。当检修台处在远离机器的位置,为了不降低其可接近性,滑动装置可以移动到离机器一个相当的距离,以便为操作者在机器与放在滑动装置上的维护装置之间留下一个可以走动的通道。这样也提供了一个足够的空间以便于在维护装置上进行工作。
当检修台处在远离机器的位置时,为了保证维护装置不从检修台上掉下来,一种防止维护装置移动的锁定装置与检修台联结在一起。锁定装置可以用一种特别简单的方式进行控制,它可以自动地起锁定作用或者不起锁定作用,这取决于检修台的运动。为此,只要滑动装置的导轨一离开与机器的导轨等高平齐的位置,锁定装置就开始动作,在它离开与机器的导轨成一直线的区域之前,锁定装置已处在其锁定位置。与此相应,在导轨没有到达与纺纱或加捻机的导轨相一致的区域时,而且在它没有返回到与导轨等高平齐的位置之前,锁定装置就不能达到它的非锁定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最佳实施例,为了能够使检修台的导轨以简单的方式相对于机器导轨进行对准,最好为导轨与检修台提供一种协同作用的调整元件。
在本发明的一种最佳实施例中,转换装置由开关元件所组成,它可以在导轨与连接导轨之间进行接通或断开动作。
只要是维护装置自动进行工作,就要对它进行各种不同的检修,重新调整或检查,为此,根据本发明,能源供给通道与维护装置之间的连接是可以断开的,在连接处附近提供一个电源线的储备环线,当滑动装置离开机器时,连接断开,而当滑动装置返回到机器上时,再重新连接。
本发明对于纺纱或加捻机的具体结构,以及一些附属设备是永久地或是暂时地与机器相联结,都没关系,本发明能够使一台维护装置暂时地退出工作,退出操作的第一台装置的工作由第二台维护装置来进行,不会产生干扰现象。此外,维护装置面对纺纱工作台的一侧,在它退出工作后进行检修时,应是可接近的,在它退出工作后,将维修装置与电源线断开是不必要的。除了所有那些功能性优点外,根据本发明的纺纱或加捻机的结构是简单的,紧凑的,並且能够容易地、快捷地进行维修。
现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由两台机器、一个把两台机器连接起来的端部导轨、两台沿导轨移动的维护装置以及两个检修台所组成的纺纱或加捻机系统的平面略图;
图2是图1中一个局部平面略图;
图3表示的是根据本发明由滑动装置构成的检修台,以及电源线的连接,也是一幅平面图;
图4表示的纺纱或加捻机是图3所示装置的一种变型的平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构成的纺纱或加捻机的侧视图;
图6是另一种纺纱或加捻机系统的平面略图,它包括三台机器,一个无末端的导轨以及两台维护装置;
图7是一种用于调整检修台的装置的立体图;
图8和图9是根据本发明构成的一种锁定装置的平面图;
图10是一台自由端纺纱机一个端部的立体图,包括有滑动装置构成的检修台。
图1所示的一种机器系统,包括两台纺纱或加捻机1和2,各有若干相邻的工作台25(见图10),以及一个导轨系统。导轨系统包括分别属于机器1和2的两对运行导轨30,31和32,33,以及起运行和连接作用的弯曲导轨34,35,在机器1和2之间还有一条附加的弯曲连接导轨36。每台机器1,2在朝向弯曲导轨34,35的一端,有驱动构架10,20,还分别有供电管线11,21。
导轨系统3载有两台维护装置4和40,在正常工作期间,每一装置规定照管一个单独的工作区W1及W2。在图1中,工作区W1包括机器1的工作轨道,而工作区W2由机器2的工作轨道所构成。
控制装置65,66和67,68,分别放置在工作区W1和W2的两端,当维护装置4,40到达控制装置时,就使其反向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排气管12,22分别从端部构架11,21向上伸到抽气管13(点划线)上,抽气管与若干台纺纱或加捻机相连。
每台机器1,2有一个自动的成型器供给装置5,50(也见图10),它放置在机器的纵向一侧並与端部构架11或21相对齐的地方。装置5的尺寸较大,维护装置4,40不能越过它。因此,装置5,50放置在导轨30,33的末端300,330附近。
在末端导轨300,330上,还有检修台6,60,维护装置4,40可以被驱动到检修台中去。每个检修台6,60有互成直角的第一导轨61和第二导轨62,这些导轨是可以转动的,或者处在与导轨30,33成一直线的位置,或者处在与导轨30,33成直角的位置(见图2)。为此,检修台6,60可转动地安装在轴63,64上,因此检修台6,60可以相对于导轨30,33进行横向运动,从工作位置Ⅰ移动到检修位置Ⅱ。于是,处在检修台6,60中的维护装置即小车4,40就可以退出工作,离开工作区W1,不会增加导轨30,33的长度而超出机器1,也不需要将维护装置4从导轨30上卸下来。
在纺纱或加捻工作期间,每个维护装置4,40在其规定的工作轨道上来回运行,工作轨道是由工作区W1或W2组成的。工作区W1和W2不能重叠,因此两个维护装置4,40不能互相进入对方的通道。在由两台纺纱或加捻机组成的系统的情况下,每个维护装置4,40只在一台机器旁工作。如果两个维护装置中的一个出现故障,例如装置4出现故障,控制装置65暂时停止作用,使装置4运行到检修台6之内,利用检修台6上的导轨段61,维护装置就从工作位置Ⅰ移动到检修位置Ⅱ。在此过程中,导轨段62与导轨30形成一条直线,使导轨30与导轨段62连接起来,像以前一样,使整个工作区都能够得到照管。处在导轨段61上的装置4,离开工作轨道(即导轨30和导轨段62)有相当的距离,因而保持工作轨道的畅通。
这时,控制装置66,67也是断开的。装置65,66和67断开的方式取决于它们的结构,如果是机械式的,则只需使它们从维护装置40的运行区域中退出,如果是电气的,可以使它们断路。
当控制装置66和67不起作用时,当维护装置到达机器1和2之间的弯曲导轨36时,它将接收不到返回的指令,因此维护装置40将继续朝前运行,除监视工作区W2内的工作台25外,还监视工作区W1内的工作台25。这样,装置40就在控制装置68和65之间往复运行。控制装置68是一直处在接通的状态,而控制装置65,是在装置4已经越过去以后立即重新接通的。因为检修台6可以相对导轨30作横向运动,装置4处在由装置40照管的新的区域W1/W2的外面,只要维护装置处在检修台的里面,而检修台又处在检修位置,则装置40可以不受阻碍地继续工作,在两个工作区W1和W2内的所有工作台都由维护装置40来监视,因而保证了工作区W1和W2内的工作台,没有一台会停止工作或长时间得不到照管。
在这段时间内,维护装置4完成了检修或重新调整的工作。装置40返回运行到工作区W2,控制装置66和67重新接通,装置40就不再离开工作区W2。
检修台6从检修位置Ⅱ返回到工作位置Ⅰ,控制装置65暂时断开,装置4从导轨段61返回运行到导轨30上,从而回到工作区W1继续工作。
如果需要对维护装置40进行检查,或者调整,让其处理不同的纤维材料或纱线,则控制装置68被暂时断开,维护装置40进入检修台60,然后旋转到检修位置Ⅱ。控制装置66和67也断开,现在由装置4来照管两个工作区W1和W2。
利用上述的能够相对于导轨进行横向运动的检修台6和60,不参加工作的或是需要重新调整的维护装置,很容易地从另外的维护装置所照管的区域中退出,而不需要移开成型器供给装置5或50,不必为需退出工作的装置4,40腾出空间,也不必把装置4,40从机器1或2上卸下来。
现在参照图3来描述检修台的另一实施例。图3所示是由单台纺纱或加捻机2所组成的系统。在机器2的电源端21附近,沿导轨32的一侧,有一个空间,因此检修台69可以固定地放置在这个地方,导轨690与导轨32处在一直线上並延伸到机器2的电源端架21的外面。在本实施例的检修台69中,如果装置4出现故障,或由于其他原因需要退出工作时,装置4就要移到位于机器2的端部的导轨690(即在外端21的外面)上而退出工作区W2(见图1)。于是维护装置4就可以从各个侧面去接近,以进行检修或要求的调整。维护小车即装置40,在机器相对两端的控制装置完成转换以后,就可以监视和维修机器的两个纵向侧面(见图1)。
在外端21的另一边,即机器导轨33的一边,有一个通用的成型器供给装置50,它不允许装置40移动超出工作区W2,因此,不可能象上面那样,检修台与导轨33处在一条直线上。在这种情况下,可利用检修台相对于导轨33的纵向方向进行横向移动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检修台7有一个能够相对于导轨33的纵向方向作横向移动的滑动装置70,滑动装置装有导轨段61,用于支承维护装置40,滑动装置还有两条支撑导轨71和72,滑动装置70由此被引入到机器2的两条导向导轨23,24中。
如果维护装置40需要退出工作,它就不能运行到检修台69中去,因为它不能越过维护装置4。然而,借助于滑动装置70,它就可以沿着导轨33,相对于运行方向进行横向移动而退出工作轨道。
上述的两个控制装置产生转换,现在,维护装置4就可以照管机器的两侧,其运行方向的改变是利用装置65,或者是当装置4碰到滑动装置70上时产生。滑动装置70及装在维护装置4上用于换向的装置的选择,应使所有的工作台25(图10)都能受到监视,並继续如此运行。
前面已经描述过,控制装置65,66,67,68,可以是电气的,也可以是机械的,它们放置在纺纱或加捻机上。控制装置还可以是各种不同的结构,也可以放置在维护装置4或40上。例如,装置4或40,可以有一只计数器,可以对通过它的工作台25进行计数,但要考虑装置4或40的运行方向。如果工作区W1和W2各有,例如216个工作台25,那么当装置4位于工作区W2的末端时,数字“216”将贮存在计数器中(见图1),如果装置4到达了数值216,即在弯曲导轨36附近,它就反向。
然而,如果装置40及检修台60被送进检修位置Ⅱ,那么装置4上的计数器就要调整在“432”,因为装置4也要照管工作区W2,当装置40又返回工作时,装置4首先进入工作区W1,计数器再重调到“216”。检修台6,60或7相对机器1横向移动多远,这点基本上没关系,但是一定不要干扰另一维护装置4的工作。为了更方便地检修或调整装置4或40以及机器1或2,滑动装置70(图5及图10)可以移动到离机器1或2有一段相当的距离,以便为操作人员80提供一个通道8。
如图4所示,一种固定的或可移动的成型器分配装置51通常放置在外端21的外面,用一传送带(未画出)来供给卷筒(未画出),並使这些卷筒按顺序地放到运送小车上(未画出)。在这种情况下,每一台维护装置4,40必须单独配置一个检修台7,73,它们都可以相对导轨32进行横向移动。第二检修台73的结构类似于检修台7,具有导轨,包括支承导轨710和720,用以引入到导向导轨230和240上。检修台7和73相对放置在机器的两侧面,成对的导轨23,24和230,240,互相错开,以避免增加机器的宽度,然而,如果机器的宽度足够,导轨23,240及24,230也可以互相延长而构成。
本发明的装置基本上不应受到检修台移动方式的影响,比较检修台6,60及检修台7,73是不同的。维护装置4,40从工作位置Ⅰ移动到检修位置Ⅱ,可以利用推动或转动的方式进行。例如,作为在图1和图2中所示的实施例的一种变型,检修台可以绕水平轴而不是垂直轴进行转动。作为在图3中所示的实施例的一种变型,检修台可以沿着垂直面而不是水平面移动,或者沿着一个平面的不同方向移动,或者,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沿着弯曲轨道移动,都可以实现从工作位置Ⅰ运动到检修位置Ⅱ,並且能够返回。
因此,本装置可以用若干方法加以改进,特别是用等同的技术特征或某些其他的组合来取代,都不应超出本发明的范围。例如,本发明不应受到组成纺纱或加捻机系统中机器的多少的影响,或者是否由两台以上的维护装置4,40来监视与照管,等等。只是要注意,当所有的维护装置都在正常运行时,其照管的工作区不能重叠,並且,如果有一台维护装置不能工作时,邻近的装置就可以取代它,相应地增加照管的工作区。此时,可以调整控制装置,重新限定所有的工作区,使处在检修中的装置所照管的工作台25,在其余的维护装置之间分配,例如,在一个有末端的导轨系统中,有三台机器和三台维护装置工作,如果三台维护装置有一台退出工作,那么剩余的两台维护装置,每一台就要照管一台半机器,而不是由一台装置照管一台机器,而另一台装置照管两台机器。
图6所示的纺纱或加捻机系统,包括三台纺纱或加捻机1,2,14,以及两台维护小车即装置4,40。如前所述,成对的导轨30和31,32和33,37和38,在面对驱动构架10,20及140的一端,分别由弯曲导轨34,35及340连接起来,而三台机器1,2及14,又由弯曲导轨36,360及361互相连接起来。在这个实施例中,导轨系统3形成一种无末端的系统。
在这种系统中,如果两台维护装置4或40有一台退出工作,它可以停在弯曲导轨361上检修。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另一台维护装置仍然要沿着导轨30,34,31,36,32,35,33,360,37,340及38运行,而不包括弯曲导轨361。这样就可能浪费大量的时间。例如,装置40在靠近机器14的端部构架141的导轨38上,而机器1面对导轨30的一侧发生断线,如果装置4停在弯曲导轨361上,则装置40就不可能经弯曲导轨361,以最短的路线运行到那儿。
为此,图6所示的系统包括一个可相对导轨33进行横向移动的检修台7。检修台7原则上可设置在系统的任意位置上,包括弯曲导轨34,35,340,36,360或361。检修台的结构如图5所示,能够让正在工作的其它维护装置通过。为此,支承导轨71,72还装有第二个导轨段620,当检修台74处在检修位置Ⅱ时,导轨段620就与机器2的导轨33等高平齐。装有导轨段620的导轨71,72经支承导轨740与导轨段61相连接。当检修台处在工作位置Ⅰ时,导轨段61就与导轨33等高平齐(见图5,左边的点划线和图5的右边)。导轨740被弯成多个直角,为导轨段62和维护装置4或40留出畅通的空间,以使装置4或40在导轨740的下面沿着导轨段62运行。为此,检修台74就应在这两个末端位置被可靠地锁定。
如果装置4或40以及检修台74,移到检修位置Ⅱ,另一台维护装置就能够在导轨740的下面不受阻碍地通过这台已退出工作的维护装置。因此,在如图6所示的封闭导轨系统中,维护装置取代开关装置的工作,能够以最短的路线运行到工作台25(即纺纱工作台)那儿,于是节省了工作时间。这点是特别重要的,因为该维护装置,在另一台维护装置不工作时,必须要照管两倍数量的工作台25。
图6中的每个维护装置4,40都分成两个小车4a,4b和40a,40b,小车4a和40a,每一辆都包含有清洁装置,而小车4b和40b,每一辆都包含接线装置。因为工作台的纺纱件,在接线之前必须先进行清洁工作,小车4a或40a就必须处在小车4b或40b的前方,这要由装置4或40的运行方向来决定。如果维护装置,例如装置4,停在弯曲导轨361上检修,那么,另一装置40,在沿着导轨38对工作台25进行维修以后,必须沿着导轨38,340,37,360,33,35,32,36,31及34返回到30,此时不能对所经过的工作台25进行维修,因此,这段运行时间完全浪费了,因为直到装置40沿着导轨30,34,31,36,32,35,33,360,37,340及38,这样一个方向运行时,才能维修工作台25。
将图6与图1,3,4及5进行比较表明,对于一种无末端的导轨系统而言,单独一个检修台就够了,而在一个有末端的导轨系统中,必须为每个维护单元4,40配一个检修台6,60或7,73或7,74。在检修台74允许让维护装置4,40移动过去的情况下,检修台可设置在纺纱或加捻机系统的任何选定的位置上。例如在由纺纱或加捻机1,2或14组成若干个区段的情况下(未画出),检修台也可以设置在任何所要求的区段上。在一个封闭的导轨系统3中,两个检修台74可以並排地设置在机器的一个侧面上,或者分布在机器的两个侧面上,在这种情况下,两个检修台74可以在一个区段中相对放置,或者可以在不同的区段内交错放置。
前面已经提到,需要把装置4或40移到检修位置Ⅱ的检修台6,60,7,73,或74上,不仅是在它需要修理的时候,而且是在需要调整为适应新批号的纤维材料,纱线粗细,纺纱杯直径等等的时候。为了对工作情况进行随后的检查,不把电源线与装置4或40断开是适宜的。如果纺纱或加捻机系统是由数台机器1,2和14组成,维护装置是通过导电条和滑动触点来提供电能的。
图3所示的一种实施例,每一维护装置4,40,由单独的电源线41,42与电源连接起来,如果需要的话,还有压缩空气(未画出)的供应线,它们经能源供给通道43,44输送。一电缆贮存装置45,设置在通道44与装置40之间,这样就能够使装置不管在什么时候,由滑动装置送到检修位置Ⅱ时,都可以不断开电源。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电缆贮存装置45包括第一个固定的梳状元件450,和第二个梳状元件451,它在两只压簧452,453的作用下滑动,当电源线张力消失时,第二元件就进入与第一元件构成锯齿状的位置。
每一维护装置4,40经驱动装置46,47与能源供给通道43,44相连接。如果检修台7及装置40必须从工作位置Ⅰ进到检修位置Ⅱ,装置40离通道44的距离就增加了。因此,装置40与通道44之间的机械连接首先必须脱开,其连接点必须是易于脱开的。如果检修台7与装置40移动到检修位置Ⅱ,电源线42就被拉紧,电缆贮存装置移动到图示的位置,予先贮存的电线42正好用完,这样,在检修位置Ⅱ的维护装置40,仍然保持与电源线42的连接。当检修台7返回到工作位置Ⅰ时,备用电源线又聚集起来。
如果维护小车即装置4及40所照管的工作区W1或W2中的一个工作台25发生故障,它可以接收一种呼叫信号,随后移动到上述的工作台25,並重新启动纺纱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控制装置65,66,67或68协同作用,以使规定每个维护装置4,40的呼叫区域相应地增加或减少。
另一方面,如果维护装置4,40,处在检修台6,60,69,7,73或74之中,它又必须不能够响应呼叫信号。为此,如图10所示,在机器1,2或14的端部构架上装有开关板及开关27,用以断开呼叫控制线,使与电源线42相连的维护装置4,40收不到呼叫信号。开关27应在装置4,40开始移动到检修位置Ⅱ之前起作用。开关27也可以这样来设置,检修台6,60,7,73或74一开始移动,开关也移动到检修位置Ⅱ,以电感应或其它合适的装置,使维护装置4,40与呼叫控制线断开。在检修台为滑动装置70的情况下,开关27也可用利用一根支承导轨71或72来进行接通与关断的动作。
如图1-4所示,进入检修位置Ⅱ的检修台6,60,7,73或74的导轨段61,在端部是断开的,因此,维护装置4,40就有从导轨段61上掉下来的危险。
为了确实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检修台7联结有锁定装置9,可以防止维护装置40在导轨段61上的移动(见图3)。锁定装置的详细结构如图8和图9所示。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一维护装置4,40在其驱动装置46,47上都有一个滚轮48,驱动装置装在导轨320或332上。检修台7有一导轨段610,当检修台7处在工作位置I时,导轨段610及锁定装置紧靠在机器2的一个固定导轨26上。
图8表示的导轨段610是一幅平面图。正如图8所示,维护装置40可以向右移动,直到碰到锁定装置9为止,它就不能继续向右移动了。
锁定装置9有一个杆90及一臂900,形成了一个大致为T形的构造,臂900朝向导轨段610这一边,杆90经一梢钉91可转动地安装在导轨段610的上表面。臂900的末端与一拉簧92相连接,拉簧的另一端在远离滚轮48的一端固定在导轨段610上。
当检修台处在工作位置I时,离装置40的滚轮48较远的第二臂901,在拉簧92的作用下顶住导轨26,臂901向后延长形成第三臂902,末端形成一个卡爪903,当臂901被释放时,臂902及卡爪903在拉簧92的作用下,朝滚轮48转动,为了限制其行程,在拉簧92的一边有一个限位钉93,装在导轨610上。
当检修台7需要进入检修位置时,能源供给通道44与检修台中的维护装置40断开,机器2与检修台7之间的锁紧机构也被脱开,现在检修台7就可以移动到检修位置Ⅱ。当检修台7从导轨26上移开时,臂901就被释放,于是臂902和卡爪903就降到滚轮48的后面,装置40就在运行的两个方向被卡紧,即由臂900固定一个方向,由卡爪903固定另一个方向。
如图9所示,这样来设计装置9以起锁定作用,当导轨段61(见图3)一离开与导轨33等高平齐的位置,锁定装置9就开始动作,在导轨段61离开与导轨33成一直线的区域之前,锁定装置已处在其锁定位置。因此,装置40,或者由杆90及相连的导轨33所限定,或者由臂900和卡爪903所限定,即在任何时刻,装置都不会发生没有被锁定的情况。
开关27,其工作情况前面已经描述过了,也可以与导轨段610上的锁定装置一起作用,或者是当它离开导轨26时,或者是当它到达导轨26时,开关动作。因此,由发生故障的工作台25发出的故障信号,就不会被退出工作並处在检修位置Ⅱ上的维护装置所接收。
有一个调整装置94与机器和检修台相连接,以保证导轨段61和620(如果需要的话)能够精确地对准位置,以使维护装置40不受阻碍地从导轨33移动到导轨段61或620(如果需要的话)上。如图7所示,每个支承导轨72,73上装有一侧向伸出的导向凸块720,在到达工作位置I之前不久,凸块720就伸进导轨33上的相应的导向槽331中,因此使导轨段61相对于邻近的导轨33,精确地对准。完全一样的调整元件(导向凸块720和导向槽331)也可用来使导轨段620(图5)相对于导轨33进行对准,这样就能够使另外的维护装置4从已经退出工作的装置旁移动过去。
勘误表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若干可以沿着工作台运动的维护装置,对纺纱或加捻机的工作台进行维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被检修的维护装置相对其运行方向进行横向运动到检修位置,在该位置上,面对机器並需检修的一侧是可以接近的,其工作轨道对另一维护装置是畅通的,另一维护装置被驱动到该畅通的轨道上並照管这些工作台,直到检修工作,完成,並且被检修的维护装置从检修位置返回到工作轨道上为止。
2.根据权利要求
1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修期间,由被检修的维护装置所照管的工作台,在其余的维护装置之间进行分配。
3.根据权利要求
1或2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维护装置处在检修位置时,仍然与电源线保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
3的一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维护装置移动到检修位置时,或移动到检修位置之前,该维护装置与呼叫信号及控制线是断开的。
5.一种用于维修纺纱或加捻机工作台的装置,包括至少两台可沿若干相邻的工作台导轨上运行的维护装置,这些导轨经弯曲导轨在其一端连接起来,以便使维护装置能够从机器的一个纵向侧面运动到另一个纵向侧面,导轨部分的特征在于,它可以相对其纵向方向进行横向运动,以便使维护装置进入到检修位置,还有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它使其余的维护装置去照管已处在检修位置的维护装置所照管的那些工作台。
6.根据权利要求
5的一种装置,包括单台纺纱或加捻机,其两条导轨在纺纱机的远离连接线路的一个端部终止,其特征在于装有一段导轨的检修台放置在纺纱或加捻机的纵向侧面的每一边,至少一个检修台可相对于运行方向进行横向运动,以及每一台维护装置可由控制装置进行调整,以便照管机器的一个或两个纵向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
5或6的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检修台配置在导轨的末端。
8.根据权利要求
5至7任一项权利要求
的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检修台有一个能相对于导轨的纵向方向进行横向移动的滑动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
8的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装置可以移动到离纺纱或加捻机一个相当的距离,以便为操作者在机器和放在滑动装置上的维护装置之间留下一个可以走动的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
5至9的一项和多项权利要求
的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防止维护装置发生移动的锁定装置与检修台相联结。
11.根据权利要求
10的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锁定装置可以起锁定作用,或者可以不起锁定作用,取决于检修台的运动。
12.根据权利要求
11的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只要滑动装置的导轨一离开与机器的导轨等高平齐的位置,锁定装置就开始动作,在它离开与机器的导轨成一直线的区域之前,锁定装置已处在其锁定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
5至12的任一项权利要求
的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导轨和检修台有一个协同动作的调整元件,用于使检修台相对于导轨进行对准。
14.根据权利要求
5至13任一项权利要求
的一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由开关元件所构成,它能够在纵向导轨和连接导轨之间进行接通或断开。
15.根据权利要求
5至14任一项权利要求
的一种装置,包括具有能源的单台纺纱机,电源经能源供给通道的每条电源线与一台维护装置相连接,该电源线在机器的纵向方向上可以缠绕和不缠绕,其特征在于能源供给通道与维护装置之间的连接是可以断开的,在连接处附近提供一个电源线的储备环线,当滑动装置离开机器时,连接断开,而当滑动装置返回到机器上时,又重新连接。
专利摘要
纺纱或加捻机(2)的工作台(25)被若干可以沿着工作台(25)移动的维护装置(40)进行维修。当一台维护装置(40)需要检修时,即相对于运行方向进行横向运动到检修位置,因而其工作轨道对另一台维护装置是畅通的。然后,在控制装置的控制下,这台维护装置运行到畅通的轨道上以照管这些工作台,直到被检修的维护装置(40)返回到工作轨道。为此,导轨的一部分可以相对其纵向方向进行横向运动。
文档编号D01H11/00GK87100807SQ87100807
公开日1987年9月2日 申请日期1987年1月31日
发明者鲁珀特·卡尔, 鲁道夫·贝克 申请人:舒伯特—萨尔泽机械制造股份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