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捻加工机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231393阅读:来源:国知局
道38中比折返部35靠纱道38的下游一侧,从纱线行走方向上游一侧起依次配置交织器34、第3喂纱辊51、第2加热器48以及第4喂纱辊46。将经由这些装置的比折返部35靠下游一侧的纱道38称为第2纱道38b。
[0082]在第I纱道38a和第2纱道38b中,从前后方向看,第I纱道38a的从第I加热器47到折返部35的纱线部分与第2纱道38b的从折返部35到第2加热器48的纱线部分重入口 ο
[0083]如图4所示,从供纱筒子架41提供的16根纱线Y在第I纱道38a中,16根排列在前侧行走。经由配置在第I纱道38a中的各装置送来的16根纱线Y分别卷挂到导纱辊35a,朝向配置在后方的折返辊35b行走。然后,16根纱线Y被折返辊35b折返到下方。此时,16根纱线Y在第I纱道38a中越在主机体32前侧行走的纱线Y越折返为配置在后方,越在主机体32后侧行走的纱线Y越折返为配置在前方。具体为,在第I纱道38a中,在比纱线Y2靠前侧行走的纱线Yl折返到比纱线Y2靠后侧。由此,16根纱线Y不干涉地朝向折返辊35b行走、折返。被折返辊35b折返到下方的16根纱线Y在第2纱道38b中在后侧16根排列行走。
[0084]如图3所示,本实施形态中从前后方向看第I加热器47与第2加热器48、冷却装置49与第2加热器48、以及多个假捻装置42与第3喂纱辊51重叠。由此,能够使从前后方向看的整个假捻加工机31的尺寸紧凑化。
[0085]并且,16根纱线Y在被假捻装置42假捻后折返。即,16根纱线Y在比假捻装置42靠纱线行走方向的上游一侧不折返。由此,16根纱线Y不会在假捻加工中折返。
[0086]并且,16根纱线Y在经过了对纱线质量影响大的区间一一即如图4所示从第I喂纱辊44到第I加热器47、冷却装置49、假捻装置42和第2喂纱辊45的假捻区间后折返。因此,16根纱线Y不会因折返而降低纱线质量。
[0087]并且,从供纱筒子架31经过卷绕体33的上端部朝向主机体32的折返部35的第I纱道38a穿过主机体32与卷绕体33之间的作业空间36的下侧。而且,从主机体32的折返部35朝向卷绕装置43的第2纱道38b也穿过主机体32与卷绕体33之间的作业空间36的下侧。因此,在主机体32与卷绕部33之间的操作者作业空间36的上侧不存在纱道38。由此,由于在该作业空间36的上方没有配置装置,因此相应地能够降低假捻加工机31的高度。因此,不需要在高的位置进行生头,各装置的维护保养也变得轻松。
[0088]虽然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态,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实施例,只要是权利要求范围中记载的就能够进行种种变更设计。下面说明上述第I实施形态和第2实施形态共同的变形例。
[0089]第I实施形态中从前后方向看配置在第I纱道8a中的假捻装置12与配置在第2纱道8b中的第2加热器18重叠,第2实施形态中从前后方向看第I加热器47与第2加热器48、冷却装置49与第2加热器48、以及多个假捻装置42与第3喂纱辊51重叠。也可以与上述不同,配置在第I纱道8a、38a中的装置与配置在第2纱道8b、38b中的装置重叠。
[0090]并且,虽然本实施形态中记载了在主机体2、32上设置了第2加热器18、48的情况,但也可以不设置第2加热器。
[0091]并且,由于第I实施形态中记载了从前后方向看配置在第I纱道8a中的假捻装置12与配置在第2纱道8b中的第2加热器18重叠,第2实施形态中记载了从前后方向看第I加热器47与第2加热器48、冷却装置49与第2加热器48、以及多个假捻装置42与第3喂纱辊51重叠,因此从前后方向看能够使整个假捻加工机1、31的尺寸紧凑化。但也可以与上述不同,通过采用从前后方向看配置在第I纱道中的装置不与配置在第2纱道中的装置重叠、配置在第I纱道中的装置与第2纱道重叠的结构,来使从前后方向看整个假捻加工机的尺寸紧凑化。例如,在第I实施形态中也可以采用不在第2纱道Sb中配置第2加热器18,从前后方向看配置在第I纱道8a中的假捻装置12与第2纱道Sb重叠的结构。
【主权项】
1.一种对纱线实施假捻加工的假捻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喂纱部, 假捻装置,假捻从上述喂纱部提供的上述纱线,以及 卷绕部,卷绕被上述假捻装置假捻后的上述纱线; 在从上述喂纱部向上述卷绕部的上述纱线的纱道的中途,配置有使上述纱线折返的折返部; 配置在比上述折返部靠上游一侧的第I纱道中的第I装置与配置在比上述折返部靠下游一侧的第2纱道中的第2装置,从上述假捻加工机的机体跨度的重叠方向看,在各跨度内部分重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捻加工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折返部配置在上述纱道的上述假捻装置与上述卷绕部之间。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假捻加工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折返部配置在上述纱道中比在中途部配置有上述假捻装置、假捻上述纱线的假捻区间靠下游一侧。4.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假捻加工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折返部安装在主机体上,上述主机体和上述卷绕部和上述喂纱部从上述假捻加工机的机体跨度的重叠方向看排列地配置; 上述卷绕部从上述假捻加工机的机体跨度的重叠方向看配置在上述喂纱部与上述主机体之间,从上述喂纱部经过上述卷绕部的上侧而朝向上述主机体的上述折返部的上述第I纱道,穿过上述喂纱部与上述主机体之间的空间的上侧; 从上述主机体的上述折返部朝向上述卷绕部的上述第2纱道也穿过上述空间的上侧。5.如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假捻加工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折返部安装在主机体上; 上述主机体、上述卷绕部和上述喂纱部从上述假捻加工机的机体跨度的重叠方向看排列地配置; 上述卷绕部从上述假捻加工机的机体跨度的重叠方向看配置在上述喂纱部与上述主机体之间,从上述喂纱部经过上述卷绕部的下侧而朝向上述主机体的上述折返部的上述第I纱道,穿过上述喂纱部与上述主机体之间的空间的下侧; 从上述主机体的上述折返部朝向上述卷绕部的上述第2纱道也穿过上述空间的下侧。6.如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假捻加工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第I装置为假捻从上述喂纱部提供的上述纱线的假捻装置; 上述第2装置为配置在上述假捻装置与上述卷绕部之间、加热在比上述假捻装置靠纱线的行走方向的下游一侧行走的上述纱线的第2加热器。7.如权利要求1?3和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假捻加工机,其特征在于,上述第I装置为配置在上述喂纱部与上述假捻装置之间,加热在比上述假捻装置靠纱线的行走方向的上游一侧行走的上述纱线的第I加热器; 上述第2装置为配置在上述假捻装置与上述卷绕部之间,加热在比上述假捻装置靠纱线的行走方向的下游一侧行走的上述纱线的第2加热器。8.如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假捻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多根纱线从上述假捻加工机的机体跨度的重叠方向看沿重合的方向排列; 具备分别假捻上述多根纱线的多个假捻装置; 上述多个假捻装置在上述多根纱线行走的方向上互相位置错开地配置。9.如权利要求1?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假捻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多根纱线从上述假捻加工机的机体跨度的重叠方向看沿重合的方向排列; 而且,上述多根纱线行走的由多条第I纱道构成的第I纱道组与由多条第2纱道构成的第2纱道组,从上述假捻加工机的机体跨度的重叠方向看沿重合的方向排列; 上述第I纱道组和上述第2纱道组结构为,越在上述第I纱道组中的与上述第2纱道组相反一侧的外侧的上述第I纱道中行走的纱线,越在上述第2纱道组中的与上述第I纱道组相反一侧的外侧的上述第2纱道中行走。10.一种对纱线实施假捻加工的假捻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喂纱部, 假捻装置,假捻从上述喂纱部提供的上述纱线,以及 卷绕部,卷绕被上述假捻装置假捻后的上述纱线; 在从上述喂纱部向上述卷绕部的上述纱线的纱道的中途,配置有使上述纱线折返的折返部; 配置在比上述折返部靠上游一侧的第I纱道中的第I装置与比上述折返部靠下游一侧的第2纱道,从上述假捻加工机的机体跨度的重叠方向看,在各跨度内部分重叠。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结构紧凑地配置构成假捻加工机的各装置、尺寸小的假捻加工机。对纱线实施假捻加工的假捻加工机(1)具备喂纱部(11)、假捻加工从上述喂纱部(11)提供的上述纱线的假捻装置(12)、以及卷绕被上述假捻装置(12)假捻加工过的上述纱线的卷绕部(3),在上述纱线从上述喂纱部(11)向上述卷绕部(3)的纱道的途中配置使上述纱线折返的折返部(5),配置在比上述折返部(5)靠上游一侧的第1纱道中的第1装置与配置在比上述折返部(5)靠下游一侧的第2纱道中的第2装置,从上述假捻加工机(1)的机体跨度的重叠方向看,在各跨度内部分重叠。
【IPC分类】D02G1/04, D02J13/00
【公开号】CN104947258
【申请号】CN201510124597
【发明人】山本真人
【申请人】日本Tmt机械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9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0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